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砬〉墓适?,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一直都是古代君臣相處過程中不能說透的潛規(guī)則。在清代同樣如此。不過,有人偏偏不信這個邪,比如大學士張廷玉。在侍奉康熙祖孫三代人的過程中,張官運亨通,與鄂爾泰共同成為清王朝的兩個頂梁柱。但是,就在他處于權勢巔峰之時,乾隆的翻臉,卻讓他身敗名裂。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01配享太廟
首先,得先介紹一下張的背景。張廷玉出自官宦世家,祖上五代人都當過清朝的大官,其父張英,更是聲名遠揚(“六尺巷”的故事,這里不必多言了吧?)憑著祖輩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優(yōu)越生活環(huán)境以及自己的機警,張廷玉很快便成了康熙的心腹,入值南書房,參與機要,身份更是不一般了。
到了雍正朝,大清朝換了當家人,張廷玉對待新君雍正,越發(fā)的恭謹起來,這也鞏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當年羹堯等權臣相繼倒臺后,張因為參與軍機處規(guī)章制度創(chuàng)辦,讓雍正認識到了其不凡的政治才能,雍正八年,皇帝下令張廷玉將來可與鄂爾泰一起配享太廟。
能配享太廟,這對張廷玉來說是莫大的殊榮,更何況他還是一個漢人。若能如此,不僅自己臉上有面子,子孫也跟著沾光。往壞處想,假如將來后代不爭氣犯了事,如果提起自己祖先在太廟中有一席之地,也可免去不少災禍啊。
02交出一部分權力,換取安穩(wěn)
正在張廷玉幻想著未來的風光時,雍正的駕崩,把他從現(xiàn)實中拉了回來。因為此時,張廷玉所面對的已經不再是那個對自己十二分信任的老皇帝,而是一個青年人——乾隆。新君對自己是什么看法呢?張廷玉心里有些沒底。
張廷玉內心的不安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早在雍正朝時,就有人向皇帝告密,稱張廷玉在朝廷內部結黨,他的好友親戚們,都因為他的受寵而在朝中謀得立足之處。這樣下去,張難免不會變成第二個年羹堯。
面對一些人的質疑,雍正并未在意,而是繼續(xù)維持對張的信任,而張廷玉也是受寵若驚,越發(fā)的謹慎起來。當乾隆即位后不久,為了表示對新皇帝的恭順,張主動要求辭去自己兼管戶部的職務,乾隆繼位甫定,也樂得接受張的請求。經過這一交權,張廷玉多少放松了一些之前緊繃的神經。
03乾隆乘勝追擊
但是,讓張感到措手不及的是,在乾隆六年十二月,有御史又向乾隆提出,張廷玉家族中在朝廷為官眾多,這同他們升遷過快有關,而之所以造成他們火速升遷,則是因為對張廷玉本人的照顧。因此,臺諫官認為必須遏制此風。
此時,乾隆已經坐穩(wěn)了位置,張廷玉在朝中勢力之盛,他也有所察覺,但一直沒有機會解決,這次,御史的抨擊,正給他提供了極好的借口。于是,乾隆慨然應允,并宣布暫停張廷玉一系官員的升轉。
此時,張廷玉剛為自己主動交出一部分權力而松了口氣,沒料想乾隆會乘勝追擊,加大對自己權力的削弱力度。張家數(shù)代人在朝廷苦心經營的關系網,已經出現(xiàn)了破洞。如果不加制止,只會越破越大。
張還在為如何應對犯愁時,乾隆卻先說話了,在皇帝給他下的詔旨中,乾隆稱贊他的忠誠,并將御史對他的彈劾強行解釋為是“因為他沒有在朝廷作威作福,所以御史才敢攻擊他”。張廷玉得到這番“親切的慰問”,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04急流勇退,卻遭厄運
眼看著新皇帝正在逐步削弱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張廷玉自忖年事已高,跟皇帝這樣耗下去無益,不如自己明哲保身,急流勇退,還可保全家人在朝廷的地位。因此,乾隆十年,鄂爾泰死后,張廷玉也忙向乾隆提出辭呈,要求離開中樞,返鄉(xiāng)養(yǎng)老。乾隆還裝著有些不舍,接連挽留,張主意已定,終于在四年后得以暫時退出朝廷政爭。
張雖然遠離了權力的中心,但有一件事,卻是他一直放心不下的,那就是自己能否配享太廟。雖然有雍正的承諾在,可是官場之中,難免人走茶涼,萬一乾隆忘了或反悔怎么辦?那自己的臉豈不丟大了?
張廷玉越想越不放心,他決定冒險向乾隆尋求一個自己能配享太廟的保證。面對這位年過七十老人的乞求,乾隆心里雖有些不自在,但還是同意了。
這下,張廷玉可是放心了,但他接下來所做的事,卻讓他追悔莫及,因為得到皇帝的承諾后,照理說他應該和乾隆謝恩。謝恩這種事,當然要本人去才有誠意。但張千算萬算,還是在這件事上懈怠了。他自認為大事已成,只需由兒子出馬謝恩即可,沒準還能借這個機會,讓乾隆認識一下自己的孩子,萬一將來還能加以提拔......
事與愿違,張廷玉的兒子去謝恩后,被乾隆一頓臭罵,這原因自然不難解釋。哦,得到我的承諾后就不當一回事了?有始無終,這簡直是從內向外,不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里啊!
正當乾隆決定擬旨將張廷玉好好挖苦一番時,張廷玉卻火速趕來了。乾隆有些吃驚,緊接著,他突然想到,自己發(fā)火的時候,張廷玉的門生協(xié)辦大學士汪由敦就在場,汪還為張求情??磥恚瑥垥龀鲞@番舉動,一定是汪提前把消息捅給了張家人。
這下,乾隆更是火冒三丈,他本來就為張對自己不恭敬的態(tài)度頗有不滿,汪泄密的事情,正說明了張在朝廷中黨羽眾多,即使其離職,也不見會有消退之勢?;实鄣南才?,讓這些朝臣看的一清二楚,對于一個專制君主來說,這實在不是什么好事。于是,一個更大規(guī)模的“倒張”計劃,開始在乾隆心中醞釀了。
05連環(huán)變臉,張心力交瘁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乾隆去五臺山巡視,出門前因為張廷玉未向自己下跪,而惱火萬分,絲毫不顧及張的年齡以及自己之前對張的優(yōu)容。乾隆當場斥責張的行為,面對眾人,張羞臊極了。
這還不算完,張曾給乾隆的侄子永璜當過老師,永璜早逝,祭禮剛結束,他就請乾隆返回京城,結果又遭乾隆責罵。此時,張廷玉已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芭湎硖珡R”的身后事,成為了他唯一的希望。
乾隆對此也是了然于心的,為了徹底折磨跨張廷玉,他自己假裝公正,將張配享太廟的事情交給九卿去討論。朝臣們閉著眼睛都能猜出乾隆的心思,自然不肯觸這個晦氣,于是紛紛請求罷張廷玉配享太廟。
九卿的決定,成為了壓垮張廷玉的最后一根稻草。雖然后來還有人告發(fā)他的親屬與反清復明有關聯(lián),但也比不上這件事。朝臣親眼目睹乾隆對待張廷玉之手段,唯恐避之不及,紛紛遠離張家,張廷玉郁郁而終。通過折磨張廷玉,乾隆成功的強化了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日后,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大,乾隆又宣布允許張配享太廟??墒?,這一決定除了給他帶來仁德的吹捧之詞外,似不會再讓張家輝煌了。
伴君如伴虎,張曾試圖超越這個潛規(guī)則的束縛,但最終仍未如愿,而是在乾隆的連環(huán)打擊下,墜入命運的深淵。
乾隆通過打壓張廷玉,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同時,也是乾隆皇帝對張廷玉早就不滿的一種發(fā)泄。乾隆對張廷玉的不滿由來已久,既有“朋黨”之爭的原因,也有張廷玉自身“托大”、“欺主”等,早已令乾隆非常討厭了。
張廷玉被抄家的起因
乾隆十五年(1750年),張廷玉為了退休和配享太廟的事惹得乾隆皇帝非常不痛快,好不容易允許他告老還鄉(xiāng)了,張廷玉在回到安徽桐城老家不久,就牽連進兒女親家朱荃的案子,乾隆查到張廷玉曾有過包庇朱荃的行為,憤怒的乾隆皇帝下旨對張廷玉在京城的官邸進行了查抄,乾隆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打擊以張廷玉為首形成的“張黨”勢力。
張廷玉的親家朱荃時任四川學政,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朱荃因為被御史彈劾其存在匿喪赴任、賄賣生童行為,被罷官回原籍等待處理,這個朱荃也許是做賊心虛,他在返回原籍的路上,船行到巴東的時候,他竟然投水自盡了。
這樣一來,情況就非常嚴重了,這屬于畏罪自殺,乾隆皇帝得知后,認為里邊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就下令讓四川總督策楞、湖廣總督永興、湖北巡撫唐綏祖等人對此案進行調查。
朱荃的父親去世的時候,正值馬上進行鄉(xiāng)試,朱荃接到家里的訃告時,按說他應該上報朝廷,然后辭官回鄉(xiāng)丁憂,以盡孝道。但是,朱荃不愿意放棄眼前作為監(jiān)考官員的肥缺,就將其家里的訃告隱瞞不報,想在監(jiān)考的時候大撈一筆。
在鄉(xiāng)試時,朱荃受賄販賣了9名生員的名額,獲得了巨額的銀兩和貂皮大衣等物品;同時,朱荃的弟弟朱英還供述朱荃曾以門生禮的名義,勒索那些剛取得生員資格的學子四五千兩銀子。
另外,經過調查,朱荃本人還曾是雍正時期呂留良案件的涉案人員。
在調查更加深入后,發(fā)現(xiàn)在京察大典的時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公務員年度考核”,張廷玉曾將朱荃列為一等,只不過在乾隆召見他時,將其降為二等;不僅如此,張廷玉及其門生還多次出面對朱荃進行過舉薦,這就明顯看到了張廷玉對自己親家的包庇行為,存在結黨營私的情況。
得知這些情況后,乾隆皇帝就更為震怒了,他下令對張廷玉罰銀一萬五千兩,并將以前賞賜給張廷玉的御筆、書籍等一切物品收回,并對張廷玉在京城的府邸進行了查抄。
乾隆十三年,入仕已47年的老臣張廷玉在漫長仕途上第一次受到了處分。
這年九月,“皇家出版社”文穎館修成了《御制詩集》,進呈御覽。乾隆翻閱一看,發(fā)現(xiàn)了幾處錯別字,勃然大怒,遂命將大學士、文穎館總裁官張廷玉等三人“交部議處”。這是張廷玉有生以來第一次被“議處”,雖然處分不重,但已足使他驚心。
這一年冬至,翰林院按慣例為去世不久的孝賢皇后寫祭文,文中用了“泉臺”二字。尚未從喪妻之痛中解脫出來的乾隆又吹毛求疵,認為這兩個字不夠“尊貴”,以大學士張廷玉為首的翰林院官員被以“全不留心檢點,草率塞責,殊失敬理之義”的罪名罰俸一年。此詔一下,張廷玉更是心膽欲碎……
張廷玉并沒有被滿門抄斬,只是被勒令盡繳頒賜諸物?!肚迨犯?張廷玉傳》載:“上以責廷玉,命盡繳歷年頒賜諸物”,乾隆只是讓張廷玉上繳賞賜之物,這跟抄家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晚年的張廷玉的確因某些事情惹怒了乾隆,而震怒的乾隆遂下詔削其伯爵爵位,罷其配享世宗廟宇的權利,并奪其官職。
鄂爾泰、張廷玉二人為官數(shù)十年,以其對各級官僚體系及朝政運作的熟稔程度,對乾隆初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讓乾隆感到不滿的是,隨著鄂爾泰、張廷玉兩人地位的不斷上升,其身邊也日益形成利益小集團。張廷玉因乾隆之前的敲打怕會失了死后太廟之榮,便進宮面見皇帝,讓乾隆保證他死后得享太廟的圣旨。這一求本就讓乾隆心生不滿,第二天又發(fā)現(xiàn)張廷玉沒有親自來謝恩。乾隆更為不滿。乾隆本來想下旨讓張廷玉自己來謝恩,可是旨意沒有到,張廷玉就自己前來。這讓乾隆更為忌憚,認為張廷玉勢力過大,軍機處中有人提前告知。
門下的考生賄賂考官一案,這下徹底激怒乾隆了,隨后張廷玉被去職抄家,一無所有地回老家去了。
此后在功名利祿雖皆失去,張廷玉也在家鄉(xiāng)過了五年頤養(yǎng)天年的生活,享年84歲。帶著失去太廟之榮的遺憾永遠離開??汕轱@示皇恩浩蕩,帝王風度,又在張廷玉死后,對乾隆來說可能父命難為,再加上一些君臣情分,乾隆還是遵父遺詔,讓張廷玉得以配享太廟?;謴土伺湎硖珡R的待遇。
因為張廷玉為人臣子,但是勢力太大,完全有了功高蓋主的嫌疑,作為皇帝怎么可以容忍自己的臣子權力大過自己,乾隆皇帝十分忌憚,張廷玉的門生遍布于朝野之中,所以只是找一個借口來打壓張廷玉罷了。
由于張廷玉是前一任皇帝雍正的寵臣。所以雍正在位之時就承諾要給張廷玉配享太廟的榮譽,連帶著有此殊榮的還有鄂爾泰。對于為人臣子來說,配享太廟已然是最高的榮譽,張廷玉有這種殊榮,自然受到朝野上下的尊敬,很多人想要巴結張廷玉。這種情景之下自然就形成了以張廷玉為首的黨朋,盡管這兩人對大清可以說是忠心耿耿,但自古以來權勢太大就是罪過。
本來開始的時候,乾隆對于張庭玉還是非常尊敬的,畢竟也是雍正親口答應要配享太廟的人,可是由于張廷玉的退休事件使得兩者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尷尬,自此之后乾隆在明面上都已經不給張廷玉面子了。
所以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張廷玉的權勢太大,并且張廷玉的兩次退休事件使得張廷玉和乾隆徹底的撕破了臉。當初張廷玉可能也已經感覺到乾隆對自己心生不滿,于是便想要退休,但是這在乾隆眼里這可變了味兒了,畢竟你是雍正親自說的,要配享太廟的人,那么你要死應該也是為國為民而死,直接退休就顯得配不上這個稱號。于是第1次退休的申請就被乾隆皇帝駁回了。而第2次張廷玉再次請求退休,居然還要求乾隆皇帝寫保證書,這對于一個皇帝來說,那就是妥妥的侵犯了。但是念在他是權高位重的老臣也沒有直接發(fā)火。乾隆皇帝給張廷玉寫了保證書之后,張廷玉居然派兒子來謝恩,這樣就讓乾隆皇帝徹底生氣了,再怎么說也得給自己一個面子,自己來謝恩,派個兒子來忽悠糊弄我是什么意思?
于是乾隆自然要搞些事情來打壓張廷玉,而皇帝手握天下權力,想要搞垮一個臣子,即使是困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張廷玉被乾隆打的體無完膚,其實也是一個發(fā)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6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李善長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全怪朱元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