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為什么沒追隨桓溫?桓溫走后王猛大放異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不過,桓溫畢竟是英雄之士,對王猛的氣度和才智仍然十分賞識。他后來決定還師南下時,特意贈送車馬給王猛,并拜王猛為高官都督,請他和自己一起到南方去。王猛心想在士族盤踞的東晉朝廷里,自己動將很難有所作為,但追隨桓溫則等于助其算晉,勢必污清名。于是他便回到華山向老師請教,老師也表示反對南下,并說:“你和桓溫豈能并肩而立!在北方自有富貴可取,何必遠赴江南!”于是,王猛便留在了北方,并繼續(xù)隱居讀書。
桓溫退走的第二年,永和十一年(355)符健去世,其子苻生繼位。符生為人躁多疑,暴虐好殺,視殺人為兒戲。弄的貴族和大臣們人人惶惶不安,當時便有“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的說法,所以他們中的一些人便希望苻堅來取而代之。苻堅,字永固,苻健之侄,是十六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傾幕漢族的先進文化,年少時便拜漢人學者為師,潛心研讀經史典籍,很快就成了氏族貴族中的佼佼者。
他博學強記,文武雙全,而且立下了經世濟民,統(tǒng)一天下的大志。他懂得“明政無大小,以得人為本”的道理,廣招賢才,網(wǎng)絡英豪。苻堅當然不甘心受制于無能的符生,所以他向尚書呂婆樓請教除去符生之計,昌婆樓也向他力薦王猛,于是苻堅便派呂懇請王猛出山。荷堅與王猛一見如故,談到古往今來的人物,天下興亡的道理,目前各國的形勢,句句投機。苻堅覺得自己就像劉備當年遇到諸葛亮似的。至此王猛終于找到了他所期望的有雄心有識度的君主,符堅也找到了一個有力的助手。
晉升平元年(357),苻堅一舉誅滅苻生及其幫兇,自立為大秦天王,改元水興,任命王猛為中書侍郎,職掌軍國機密。當時前秦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是非常嚴峻的。前秦的主要根據(jù)地在關中這里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自古稱為“四塞之國”。但地勢之利并不是能完全靠得住的,東面有鮮卑族慕容氏的前燕,北面有鮮卑族拓跋氏的代國,西面有漢族張氏的前涼,南面有公認為華夏正統(tǒng)所在的東晉。任何一方隨時都可能對它帶來成脅,井且在幾年之前,桓溫的軍隊就曾直逼長安城下。國內更是矛盾重重,危機四伏。
氏族在北方各少數(shù)民族中,受漢文化的影響較深,其文明程度也較其他各族為高。但它畢竟是一個帶有濃厚的奴隸制殘余的部落,氐族的部落貴族,其實就是奴隸主貴族,掌握著極大的權力。也就是說前秦當時還沒有真正進入封建社會,王權對部落貴族的控制,是相當軟弱和松散的。所以苻堅不僅要鞏固對內的統(tǒng)治,而且還要對付境外的威脅,并圖謀進一步的發(fā)展。
王猛幫助苻堅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抑制豪強,削弱氐族貴族的勢力,強化王權。他用漢族先進的封建政治制度去改造氏族的部落制殘余。最初王猛擔任中書侍郎,后來不久就調為始平令。始平縣(今陜西成陽市西北)是京師的西北門戶,地位極為重要。但長期以來那里豪強橫行,劫盜斥,百姓叫苦連天。王猛一到始平,便申明法令,查清不法豪門,以嚴厲的手段加以限制。有個樹大根深的奸吏,作惡多端,王猛將他當眾鞭死。這樣一來,地方豪強豈肯干休,隨即聯(lián)名上書控告王猛,朝廷中自然也有人與他們相呼應。就這樣,王猛沒當幾天的縣令就被速捕,用檻車送到長安。
苻堅聞訊,親自審問王猛,責備他說:“治理國家,應當以倡導德行、感化民眾為先,你怎能一到任就殺掉那么多人,多么殘酷啊!”王猛平靜地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道理,治理安定之國可以用禮,但治理亂國,必須用法。陛下不以臣無能,讓臣擔任難治之地的長官,臣一心一意要為明君鏟除兇暴奸猾之徒。我オ殺掉一個奸徒,而該殺的還有上萬之數(shù)呢。如果陸下因為我不能除盡殘暴,肅清枉法者而要懲罰我,我甘愿受死;但是陛下指責我“為政殘酷',我是決不接受的?!?/p>
苻堅聽了這番話,大為贊賞,把王猛比為管仲、子產(春秋時兩個以重視法治著稱的政治家),并立即將他釋放,升任為尚書左丞、威陽內史、京兆尹。王猛治績卓著,執(zhí)法不阿,精明強干,在36歲那年,接連升了五次官,一直做到尚書左仆射、輔國將軍、司隸校尉等,“權傾內外”。王猛的備受信任,引起了皇親國舅和元老舊臣們的忌恨。
氐族豪帥出身的姑藏侯樊世,依仗自己幫助苻健打天下的汗馬功勞,最先跳出來,當眾責問王猛:“我們曾與先帝共興大業(yè),卻不得參與機密,你無汗馬功勞,憑什么專管大事,難道我們種下的莊稼,讓你來坐享其成嗎?”王猛冷笑道:“不光是你們種我來收,還要讓你們做好飯端給我吃呢!”樊世肺都要氣炸了,著腳砲哮道:“姓王的,總有一天要把你的頭掛在長安城的門樓上,否則,我不活在人世上了!”王猛把這件事告訴了苻堅,堅果斷地說:“必須殺了這老頭的群臣才能整肅?!?/p>
不久,樊世人入宮奏事,苻堅當著他的面對王猛說:“我想讓楊璧做我的女婚。你看這個人怎么樣?”世在一旁頓時火冒三丈,大聲地說:“楊的女兒訂婚已久,陛下怎么可以將他選配公主呢?”王猛在旁趁機給他定下罪名,“四海之內,皆為陸下所有,你竟政和陛下爭婚,豈不成了兩個天子,還有上下之分嗎?"”王猛火上澆油,樊世哪里按捺得住,沖上去就要毆打王。
甘露元年(359),王猛由成陽內史調任侍中、中書令、京兆尹。京城是王公貴族聚居之處,比小小的始平縣要難于治理得多。當時朝廷內外有一批氐族顯貴,仗恃與皇室同族或“有功于本朝”等,身居要職,恣意妄為,無法無天,王猛的矛頭便首先對準了他們。苻健的妻弟強德,自特后成,橫行不法,酚酒行兇,搶男霸女,成為百姓的禍害。王猛立即收抽強德,上奏的文書還沒等得及批復,便將他處死。
等到荷軽因太后之故派人持放書飛馬趕到時,強德早已“陳尸于市”了。緊接著,王猛又與御史中丞鄧羌通力合作,全面查處害民亂政的公卿大夫,一鼓作氣,無所顧忌,數(shù)十天內,權豪貴被處死、受刑、黑免者達二十余人?!坝谑牵倭耪鹈C,豪右屏氣,路不拾遺,風化大行”。荷堅感嘆道:“直至今日我オ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費的!”王猛又讓苻堅下今挑選得力官員巡察四方及我夷地區(qū),查處地方長官刑罰失當和虐害百姓等劣行,整頓地方各級統(tǒng)治機構。就王猛而言,能被荷堅如此重用,除了他本人的才能,治國方針對苻堅有利外,還因為王猛是個漢人。
荷豎手下的大臣,原來都是部落的首領,各人都有自己的勢力。所以過于依任何人,都有可能帶來害。面王在這個由氏族統(tǒng)治的王朝中,實際上是毫無基磁的。他難一的山就是有堅,除了待堅他就一無可為,所以他打擊的氏族權貴,也都是與上一代君主健關系密切,面在待堅時代并不怎么受信任的人物,如要世、強德。百對于那些受到荷堅信任以及同樣支持中央集權的人,如尚書仆射梁平老、司隸校呂姿樓等,王猛也很注意和他們處理好關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從面獲得在朝廷中穩(wěn)固的地位。
王猛人如其名,在十六國時期是一位著名的猛將。王猛雖然出生一般,但從小就喜好各種兵書,能夠熟練掌握兵法和謀略。后來同苻堅結識,兩人一見如故,最后王猛輔佐苻堅一統(tǒng)北方,立下顯赫戰(zhàn)功。王猛一生擁有多項成就,但在厲害的人也會有他無能為力的時候。對于王猛的一生來說,他又有哪些束手無策的事情呢?這次就來為大家講講王猛這個人物,下面就趕快來看看吧。
壹
所有神人,背后必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東晉咸康年間,在河南洛陽附近,有一個專門賣簸箕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每天勤勤懇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買回竹子,生產出簸箕,然后再拿到洛陽的市上賣掉。
有一天,小哥去市場上賣簸箕,忽然遇到一個大主顧,大主顧把小哥的簸箕全要了,但他說自己因為出門急沒有帶錢,問小哥能不能跟他去自己家取。
年輕的小哥心里非常高興,簸箕價格賣得這么高,而且一下子可以全部脫手,走幾步路有何不可?于是他就跟著那個人走了。
可是沒有想到,奇怪的事情出現(xiàn)了。
他覺得沒有走幾步,居然已經進了深山老林,這時他看到一個老頭兒,周圍圍著十多個人坐在一個床上,小哥忙上前行禮。(猛利其貴而從之,行不覺遠,忽至深山,見一父老,須發(fā)皓然,踞胡床而坐,左右十許人,有一人引猛進拜之。)
老頭責備帶小哥來的人說,怎么能讓王公獨自來,快給王公把錢付清,送他出去。
旁邊隨從的人立刻把所有的貨款給了這個年輕人,然后客客氣氣地把他送了出來。
然后,忽然間那些人全部都不見了。
年輕人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中岳嵩山,嵩山離洛陽有幾百里路,小哥才知道自已遇到神仙了。(猛既出,顧視,乃嵩高山也。)
這小哥就是少年時期的王猛,有著被正史記載的,跟劉邦斬白蛇類似的怪奇經歷。
貳
碰到神仙以后,王猛的頭頂就開始有“光環(huán)”了。
頭頂光環(huán)的人一般做事都會特立獨行,王猛也不例外。
晉書上說王猛這個人性格獨特,他看不起鄉(xiāng)間那些浮浪子,也不和他們打交道,只自己獨來獨往。那些輕浮的小年輕都嘲笑他不合群,王猛也不理睬。
當時的天下大勢是,西晉崩潰以后,殘余的士大夫和精英都逃到了長江以南,立司馬睿為帝,建立東晉延續(xù)統(tǒng)治。
時北方五胡縱橫,漢民被大量屠戮,混亂了幾十年,后苻洪建立前秦,與前燕分了北邊的半壁江山,和東晉隔江而治,王猛正是前秦屬民。
東晉王朝百姓大多是北方逃難過來的,一直盼望朝廷能收復北方故土,重返家園。
可當時東晉并無這個力量和人才,自保尚是不穩(wěn),哪有力量驅逐韃虜收復故土呢。
但民心思歸,東晉朝廷迫于民意壓力,時不時也折騰兩下,搞個北伐中原秀,以安撫人心。
桓溫北伐,拱到灞橋附近,正在隱居的王猛,穿著粗布麻衣,慕名前來拜見桓溫。
桓溫請王猛談談對時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捫虱而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
桓溫見這情形,心中大奇,問王猛:“我奉天子之命,統(tǒng)十萬精兵北伐討逆,為何關中豪杰竟無人來投?”
王猛直言不諱:“將軍不遠千里入敵境,長安近在咫尺,你卻停在灞河邊不前進,大家都摸不透你的心思,所以不來?!?br>
桓溫當時的盤算就是留敵自重,因為打仗消耗自己的部隊,最后是朝廷得到好處。
王猛一針見血,讓桓溫沉默很久,說了一句:“江東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你的才干!”
桓溫來攻,前秦避不出戰(zhàn),還把麥苗都割了,東晉軍隊糧草供應不上了,只能班師回朝。
在撤回南方以前,恒溫想收取些人才,王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桓溫就想帶他走。
王猛想不出個決定,就問自己的師父,我是不是要跟著他們到南方去?
沒有想到王猛的師父說:“你在本地就可以獲得大名,為什么要跑那么遠呢?”(在此自可富貴,何為遠乎?)
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王猛便留在了北方。
叁
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實際上當時北方的很多百姓,并不心向南方。
這和以前西晉司馬朝廷對百姓壓榨過度有很大關系。
胡人雖然殘暴,但治術低劣,也比較率真,想不出那些名目繁多的剝削手段。
所以一部分漢人中的人才還是愿意和胡人合作,在胡人建立的政權中為官。
王猛和他師父正是這個樣子。
他們內心當然仍認東晉為天下正統(tǒng),但并不想去東晉為官。
一是因為東晉仍沿用西晉講究門第那一套,寒門子弟難以出頭。
另外,司馬氏政權的腐朽又被搬到了南方,朝堂上門閥勾心斗角,士林中清談混世。這讓真正有學識,想一展抱負的人才失望。所以這些人就留在了北方,為胡人服務。
在他們的心中,實際上認為自己是在為老百姓做事。當時雖有華夷之分,但國家意識還沒有形成。
所以,王猛準備在前秦入仕也沒什么不正常。
在王猛待價而沽時,前秦發(fā)生了政變,殘暴的前秦皇帝苻生被堂弟苻堅殺死,苻堅奪得前秦權力。
王猛的春天也來了。
苻堅為人寬厚,他發(fā)下求賢令,王猛很快被推舉上來,兩人一見如故,一談之下,相見恨晚。
這一年苻堅18歲,王猛36歲。
肆
剛開始,符堅想考察一下他的能力,讓他做了始平縣令(今咸陽西北)。
這里當時是前秦的西北門戶,由前秦的開國元勛們駐守,這些人倚仗從龍之功,橫行鄉(xiāng)里,王猛一上任就將一個欺壓百姓的官員當眾鞭殺。
官吏家屬上告到苻堅那兒,苻堅命人逮捕王猛,親自審問。
王猛借著這個機會,一五一十仔仔細細給苻堅講了自己的治國理念。
苻堅審問:“為政之體,教化為先。剛上任就殺人,太殘酷了!”
王猛平靜對答:“治安定之國可以用理,理混亂之邦必須用法。陛下讓臣管理難治之地,臣自當申明法紀,嚴格執(zhí)法,以鏟除兇暴奸猾之徒。如果是因為我治理不力、不能肅清枉法者,甘當受罰,如今違法亂紀者仍在,陛下就以酷政為由懲罰,臣不敢認罪?!?br>
王猛的話苻堅越聽越高興。他感嘆道,“王猛真像古代管仲,是上天派來輔佐他的!”
此后,苻堅對王猛的主張堅信不疑,一年給王猛連升五次官,頭上有了一堆職位。
在京兆尹位子上,王猛再次“生猛”。
當時皇親國戚們在京城無法無天,百姓久苦矣。王猛決定大力整頓一番,正好太后的弟弟強德強搶民女,王猛立即抓捕了他。
在寫奏章時王猛料到苻堅一定會赦免強德,畢竟是親舅舅。
猛人王猛直接先斬后奏,等苻堅的回復下來,早已生米煮成熟飯了。
因為罪證俱在,苻堅也就默認了。
伍
因為王猛能夠收拾別人收拾不了的皇親國戚,苻堅愈發(fā)倚重王猛。
王猛管轄地方官員,任命也全由王猛做主,王猛說用誰,只要名單報上來,立刻照單任命。
朝中幾個老資歷的官員對此有意見,立刻被苻堅降職的降職,外放的外放,這等于是擺明了告訴朝臣,誰也不許對王猛的所做所為提意見。
王猛也不負苻堅看重,兢兢業(yè)業(yè),嘔心瀝血,為前秦的國政操勞。
在王猛操持下,苻堅的地位很快穩(wěn)固了下來。
史書記載,當時前秦境內安定平穩(wěn),國富民強,“自長安至于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于途,工商賈販于道?!?br>
除了文治,還有武功。
王猛分別于公元366年攻打東晉南鄉(xiāng)郡(河南南陽)勝利。
公元367年成功討伐斂歧,平息叛亂。
公元368年協(xié)助苻堅平定“五公之亂”。
公元369年,滅前燕。
在王猛的開拓下,前秦政權基本上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
公元372年八月,已經是丞相、將軍、侯爵、太子太傅等職的王猛,又被任命為總領內外軍事的都督,直接成為了前秦在政治和軍事方面的最高領導者,地位僅次于皇帝苻堅。
他主持朝政這些年,前秦真正國富兵強,史稱“秦國大治”。
此時王猛還不到50歲,功成,名就,治國,平天下。
可惜的是,王猛也因為太拼,身體垮了,盡管苻堅為他大赦天下祈福,為他入廟祈福,但王猛病勢日重,終于走到了生命盡頭。
陸
彌留之際,苻堅問他后事,王猛說:“東晉你不要打,要與它友好為鄰,對羌人、燕人要防備!”
這幾句金石之言,苻堅聽而不從,最終他在王猛死后發(fā)動了淝水之戰(zhàn),大敗虧輸之后,國本動搖,后為羌人姚萇所殺,前秦被幕容垂和姚萇分為兩半,慕容垂的燕國又復活了。
客觀的講,王猛不一定有管仲厲害,不過本事確實有。但因為時代的局限,他留在了北方方,輔佐胡人政權,所以說他是漢奸也不為過。
王猛的所做所為,好的一方面是,他以律法控制前秦,使北方得到了十多年可貴的生養(yǎng)休息,讓百姓能喘過一口氣,經濟慢慢恢復,這是他留在北方的積極作用,對北方的漢人是有恩的。
王猛身處民族沖突融合的時代,以個人的力量也難左右大勢,這是他的無奈,從王猛臨終勸苻堅的話看,他還是心向漢政權的。
只可惜天下失道,戎馬生于郊,人還是有太多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
王猛,南北朝時北方漢人,后世有評價說才比諸葛,要我說,從成就來看,諸葛亮還真不如他。王猛雖然姓王,卻并非當時豪門子弟(南北朝時,王謝是最大的兩大豪門,從東晉到南梁,歷代南朝皇帝對這兩大姓都不敢得罪的。)少時好讀兵書,當時世風文人好空談,尚老莊,所以他其實很被文人輕視,只有一個小官賞識他,但是他卻不稀罕,寧愿隱居。
直到桓溫北伐;恒溫在南北朝也算是個人物,東晉的看家大將,權傾朝野,一直糾結在篡位不篡位之間(后來他兒子恒沖篡位了,但是很快就被劉裕滅了,成為劉裕不敗神話的第一塊墊腳石)。當時北方漢人冉閔滅蝎胡政權后趙,建立冉魏;之后十年無日不戰(zhàn),最終被前燕慕容恪擒獲,,中國北方此時徹底崩亂,多個政權傾軋交戰(zhàn)不休,東晉桓溫北伐,漢人百姓紛紛響應,北伐軍直達長安郊區(qū)霸上,這也是東晉恢復故土最好的機會之一。
王猛跑去求見恒溫,二人徹夜長談,貧寒的王猛一邊抓著身上的虱子一邊跟恒溫講道理;講的桓溫連連稱奇,直說我身邊咋沒這種人才?!皰惺劇边@個成語就打這個時候來的。
此時亂世中,氐族開始崛起,前秦開始逐漸掌握中原,在呂婆樓的引薦下,王猛認識了尚在潛邸的苻堅,二人一拍即合,彼此賞識,在王猛的協(xié)助下,苻堅殺掉了殘暴亂政的皇帝苻生取而代之。
此后王猛迅速展露了政治才能,明法紀,抑制豪強(當然,也與苻堅100%的信任和支持密切相關,為了支持王猛的行為,苻堅殺掉及鞭撻了多個氐族權貴),前秦從一個偏居一隅的小朝廷迅速強大起來;此后王猛又協(xié)助平復叛亂,(南北朝每一個朝廷幾乎都有嚴重的內部叛亂,有槍就是草頭王的風氣延續(xù)了很久),展露了軍事才能;然后帶兵吞并當時勢頭正猛的前燕,將前秦的版圖極大擴張,近乎一統(tǒng)中原。
王猛以一己之力,將一個氐族政權(氐族全族人口才幾十萬,和后來滿清有一比)變成北方最大的政權,近乎一統(tǒng)北方。
史書上有些神話王猛,他的一些政治及軍事舉措不能說全都是對的,比如在慕容垂老老實實跟苻堅混的時候,他就使壞要逼反了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逼走慕容垂,想讓苻堅殺掉慕容垂,這其實不能說是對的;但是史書以結果論英雄,說,你看,最后慕容垂不還是叛逃了。但是你終不能這樣去對待一個無罪的人。
歷史總有一些這樣的事情,人們總會用馬后炮的態(tài)度來評判。但不管怎么說,王猛人如齊名,南北朝亂世第一謀臣,應無疑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8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吳三桂叛亂為什么不渡江北上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