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曾一度盛極一時,但卻是一個特殊的國家。在太平天國之前,幾乎沒有國家有過如此龐大的丞相和兩千多位王爺?shù)墓之惤M合。這樣的場面令人震驚,如果天上掉下一塊板磚,可能也會砸出幾位手握重權的丞相和身份顯赫的王爺。
珍稀的物品才更加珍貴,但這句話在太平天國中并不適用。太平天國的存在就像曇花一現(xiàn),短暫而耀眼。相比衰落時期的清朝,太平天國差了不少火候。因此,后世人們對太平天國的滅亡原因,往往將目光投向當時國內的內部問題,尤其是過于混亂的冊封規(guī)矩。
那時太平天國中的王爺和丞相數(shù)量為何如此之多呢?其實道理很簡單,積少成多。當時的太平天國領導者并不懂得制衡之道。大量的王爺和丞相井噴式地涌現(xiàn),每月所需的俸祿和賞賜是無法估量的。滴水穿石的道理誰都懂,幾個丞相和王爺并不會拖垮太平天國的國庫和精力。然而,洪秀全為了奪取江山、贏得聲望,在廣西一帶公然宣稱自己是天選之子。在那個時候,太平天國的雛形已經形成。隨后太平天國迅速奪取了永安,洪秀全的野心逐漸顯露出來。作為最高統(tǒng)治者,他自然需要有一些得力干將來輔助處理重要事務。
洪秀全認為冊封幾個王爺并不是什么大事,對他和太平天國來說微不足道。于是在潦草的決定下,洪秀全先后冊封了五個王爺為五軍主將。王爺與一軍主將的差距是天差地別。主將是人臣,是洪秀全對抗外敵的利刃,而王爺則完全不同。王爺幾乎是半個皇室人物,手握的權力不小。然而,洪秀全一次性冊封了六個王爺,引起了后世人的好奇。這一事件后來被稱為著名的永安封王事件。然而,最終能夠善終的王爺卻是寥寥無幾。
建國和治國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王爺和丞相的存在是應該的,但數(shù)量過多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蛟S負面影響不會立即顯現(xiàn),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許多微小的因素無法承受長時間的積累。洪秀全沉迷于冊封的喜悅和眾人的吹捧之中,并沒有考慮到,一旦被冊封的群體無限擴大,國家是否能夠承受得住。
正因如此,洪秀全后來看到數(shù)以萬計的丞相和近三千位王爺時,也感到困惑。畢竟,規(guī)矩是由他制定的,下面的人必須按照規(guī)矩行事。隨著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國家的實力和財力最終會崩潰。太平天國的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太平天國的命運警示我們,建立一個穩(wěn)定持久的國家需要明智的治國方針,也需要合理的制衡和規(guī)范。過度的封賞只會帶來權力的爭斗和混亂,最終導致國家的覆滅。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太平天國為何會滅亡 胡亂冊封 有2700多個王爺 一萬多個丞相
? ? ? ?當時,李秀成被捉后,自己闡述了關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緣由,其中就提到了:錯誤的封了太多的王。那么,他究竟是為什么要封這么多王呢?
? ? ? ?從金田起義到實行永安建制,本來封王的只有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北王韋昌輝和石達開這五個人。剛開始大家都還是非常的清正廉明,因為有了良好的紀律,人民生活也很順心,從而太平天國也不斷壯大起來。
? ? ? ?但是,天京事變后,領導們便分崩離析,讓太平天國一度陷入黑暗之中。于是最大的受益人洪秀全就終于上位了,但是因為長期聽命于別人,拿一點好處就滿足了,所以這時的他根本就沒有真的一心想打理朝政,但是這個位子還不容易拿到的,又不能就這樣丟了,于是就開始廣泛的任用自己族人和親戚。
? ? ? ?洪秀全對于朝政無心打理,被很多有名望的人看在眼里,內心是非常不服氣的。于是就私下發(fā)展自己的軍隊和地方,成為了地方軍閥。其中,李秀成和陳玉成就是其中帶頭的,他們還舉薦自己的屬下,迫于勢力的逼迫,一時之間封了很多王出來。
? ? ? ?再加上,洪秀全的那些族人和親戚有些品行存在問題,私下不但不好好做事,還私下受賄推舉別人封王,助長了很多的歪風邪氣。也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太平天國就莫名其妙的多了兩千多個王出來。成為歷史王封王最多的朝政。
? ? ? ?后來,這些王得到了權力,人的欲望是很難滿足的,于是他們就開始為自己的利益做事,使得背離了原來的初心,太平天國也漸漸走向衰敗。
關于太平天國到底封了多少個王,現(xiàn)在網上流傳最多的說法,是2700多個!
這個數(shù)目對于只維持了約十八年(從1851年1月金田起義到1868年8月西捻軍全軍覆滅,梁王張宗禹下落不明)的政權來說,確實是多得離譜!濫封王爵破壞了論功行賞的原則,也成為了太平天國必然失敗的佐證之一。
只不過,太平天國真的有2700多個王嗎?這個說法的出處又在哪里?
2700個王的出處,是昭王黃文英被俘后,在江西巡撫衙門的供詞:
但也是黃文英自己,在另外一份供狀中,推翻上了述的說法。
一個人不可能在那么短時間內寫下如此前后矛盾的供狀(黃文英與幼天王洪天貴福、干王洪仁玕被俘時間相若,寫下供狀后,很快于南昌被處死)。最有可能的,就是其中有一份被清朝方面篡改過,這并非沒有其他例證。而且第二份明顯被清營文人修改過(加了賊、偽諸字,自稱也改成“小的”),其他內容有沒有篡改,也實在不好說。
除了黃文英的供狀,在1910年出版的美國人H.B.Morse所著的《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第一卷中寫到, 根據(jù)英方得到的信息,太平天國共封了二千三百多個王 。(H.B.Morse長期在英國人赫德控制的中國海關工作,參與了許多機密,因而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吨腥A帝國對外關系史》全書三卷,敘述了1834年至1911年期間的中外關系史,是研究中國近代史、對外關系史的主要參考資料。)
無論是2700,還是2300,都只能是一個大略的估計,太平天國自己的檔案典籍相當混亂,再加上一直都在打仗,天京被攻破后又被湘軍焚劫一空,根本無法做出確鑿統(tǒng)計?,F(xiàn)在只能從各種資料中搜集整理太平天國王的數(shù)目,有姓名有封號的最好,有封號沒姓名的也算進去,根據(jù)羅爾綱、盛巽昌諸位先生的考證, 這個數(shù)目有差不多三百個左右 ,還包括了給捻軍首領、會黨首領,以及追封的。
那么2300或者2700的說法又是怎么來的?真是憑空捏造?也未必! 這其中很大部分,可能就是黃文英供狀中提到的第五等沒有封號的列王。這類人很多都是權錢交易下的關系戶,沒有政治活動、帶兵打仗的經歷,所以不會存在于雙方的戰(zhàn)報記載之中。
列王原來是太平天國對諸王的通稱,太平天國于1864年3月杭州失守后開始設置“列王”,但這個時候離洪秀全病死只有三個月,離天京失守也只有四個月,按照李秀成供狀的說法:
幼天王洪天貴福寫的供狀里,也提到天京城破的時候, “有千多王未出” ,這千多王,估計很多就是所謂列王。
可以這樣說, 太平天國2700余王的說法,只是黃文英的孤證,目前仍然沒有定論。 如果有,其中很大一部分,估計是沒有封號,隨便亂封的列王。
但即使只是小小的列王,按照編制,這些人金圈、金印、王府都不能少,出外有排場,見面要叫“千歲”。再加上同時已經濫封得更不值錢,排到一千四百多號的天朝六爵,在天朝后期,天京之內是怎么一種情景,也不難想像了。
在太平天國的王之中,首義五王、燕王、豫王,軍事統(tǒng)帥干王、英王、忠王,又或者統(tǒng)軍作戰(zhàn)的侍王、康王、聽王、保王、堵王等等網上介紹文章很多,這篇文也不重復啰嗦, 以下著重介紹一下比較少人提過,太平天國追封的八位王。
太平天國后期亂封王,但獲追封為王的只有八人,其中只有六人是因為戰(zhàn)死。連讓曾國藩深表佩服的老將曾天養(yǎng)也只是追封為“沁天義”。(網上不少說法曾天養(yǎng)贈烈王,但找不到具體出處,也有可能是“列王”之誤。)
那這追封的八王是何許人也?
首先是羅大綱,羅大綱是太平天國早期重要將領,多率領先鋒軍隊,屢立戰(zhàn)功,作戰(zhàn)勇猛,名字甚至與馮云山、蕭朝貴等并列。但后來功勞在他之下的秦日綱與胡以晄都封了燕王、豫王,羅大綱就是一個冬官正丞相,并沒有封王。
原因,無非因為羅大綱是廣東揭陽人,并非廣西人,出身又是天地會,不是拜上帝教嫡系。羅大綱1855年在九江戰(zhàn)死,他的勇猛事跡,甚至連敵人那邊的曾國藩也打抱不平,他詢問被俘的李秀成,為何羅沒有封王。
其實羅大綱在1863年也被追封為王,但封號說法有兩個,一個是“奮王”,一個則是比較怪異的“肺王”。可能因為怪異,也因為羅作戰(zhàn)奮勇,所以網上“奮王”用得最多。
“肺王”是在太平天國失敗前夕追封的,同時追封的還包括北伐軍第四號人物剿胡侯朱錫錕,朱錫錕追封“腑王”,這樣連起來,“肺腑”就不會感覺怪異了。(朱錫錕也有說法是追封“撫王”,估計是因為“撫腑”同音所致。同樣羅大綱也有說法是“沛王”。)
那個“奮王”,據(jù)盛巽昌先生的考證,是出自著名的太平天國 歷史 偽書《江南春夢庵筆記》,這本書里邊非常多太平天國的怪誕記錄,什么天王府里藏了2000多個美女之類的,實不可信。
北伐軍第四號人物都追封了,排在他前邊的三位統(tǒng)帥,李開芳、林鳳祥、吉文元也獲追封,他們與拜上帝教早期元老,1848年就病死的盧六一起,于1862年分別追封為請王、求王、祝王、嘏(gǔ)王,嘏字有福的意思,連起來讀,就是“請求祝福”,那么“肺腑”也就不難理解了。
另外兩位被追封的王,一位是1858年堅守九江陣亡的林啟容,1863年追封勤王。另外一位是天王表侄,開朝王親烈天義黃為政。黃是拜上帝教早期會員,長期追隨洪秀全左右,又是親人,雖然沒什么太大功勞,但也于1861年被追封覲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