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饑荒為何百姓寧愿吃土也不啃樹皮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饑荒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仍舊沒有被根除,這是非常可怕的災(zāi)難,它帶給人類的恐懼遠遠要大于戰(zhàn)爭。因為饑餓致死是最為殘忍的一種死法,它會慢慢的將人折磨的瘋狂,最后甚至都想將自己的血肉吞入腹中抵御饑腸之苦。
在中國的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幾乎每個封建王朝都發(fā)生或饑荒,就連解放后的60年代,三年自然災(zāi)害帶來的全國性饑荒,現(xiàn)在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講,還是非??膳碌幕貞?。當時的情景簡直就是煉獄一般,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被一掃而空。
荒原數(shù)百里幾乎寸草不生,光禿一片。就南方的兩廣地區(qū)和湖南湖北等地解放初期,因為饑荒就死亡將近三千萬人。剛開始還可以挖野菜采摘樹葉果腹,因為他們不愿意吃樹皮嗎?到最后是連樹皮都搶不到的。
其實樹皮是非常不容易入口的,要先去掉外面的那層粗糙的老皮,然后蒸熟晾干,用石磨磨成粉末,與蒸熟的野菜或者是樹葉混做一團,在蒸成團子食用,口感苦澀不說。還非常的難以消化,因為纖維粗糙及難以消化。經(jīng)常會形成結(jié)石滯于腹中,導(dǎo)致梗阻脹死。
但是即便如此,書皮也是饑荒之年難得的“美食”。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將生的希望和飽腹的欲望覬覦觀音涂上。這種土質(zhì)地松軟,綿軟細化,遇水粘稠軟糯,又被稱為糯米土。含有很多的礦物質(zhì),現(xiàn)在也被叫做高嶺土,經(jīng)常用于墻壁粉刷的涂料之中,具有亮白和光澤度。
因為化學成分充足,也有地方成為萬能土。自古以來在饑荒的年代,很多出產(chǎn)這種觀音土的地方,都有百姓以此充饑。雖然形同飲鴆止渴一般,但是在面對死亡的時候,人們還是對它覬覦了生的希望。
不惜拿生命一搏,這種土入口雖然要比樹皮稍好一些,但是卻不被人體吸收和消化。而且非常難以排除體外,很多的瀕臨餓死的人,都冒險以此為充饑的食量,最后做一個漲肚而死的飽死鬼,不想成為恨不得啃下自己皮肉充饑的餓殍。
而這種土明明就是不能使人果腹得以生存的食物,卻不知道何人為它去了這個動聽的名字,觀音是佛教信徒,也是古代百姓信奉的,可以救人于危難疾苦的大慈悲菩薩。人們認為他可以幻化成任何一種形態(tài),來解救世間的蒼生百姓。、那么這個可以食用的土也成為了觀音幻化的神物,可以食之果腹。但是卻沒有救人,而是將人徹底的解脫了。
從某種角度講也許叫觀音土也確實有些道理,當時相較于面對饑餓的恐懼,也許帶著飽脹的滿足感死去,更是一種超然的解脫吧。畢竟天災(zāi)是人力實在無法控制的,比起西晉時期,為抵御極寒,朝廷下令將賤民制成肉糜的慘劇,食用觀音土還不是最殘忍的。所以活在當下好時代的人們,珍惜糧食遠離浪費,才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0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