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崇禎死后李自成是怎么對待他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我們都知道,當年的李自成在率領了農民軍之后就攻進了北京。由于崇禎皇帝看當下的情況已然是大勢已去,因此就登上煤山之后上吊殉國了。那么,當李自成來到了這里之后,看到崇禎皇帝的尸身,又是怎么做的呢?李自成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盡,李自成是怎么對待他的?
見李自成等人已經攻進來了,當時的崇楨帶著太監(jiān)王承恩上煤山看著山下發(fā)生的一切,見到此時滿城烽火,他嘆了一口氣說,苦我民耳,隨后,他又返回了乾清宮。就此時而言,大臣也都跑的一人沒有了,自知走投無路的他,再次回到了煤山,自縊殉了國。
死前,崇禎用衣襟寫下這一封遺詔:“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贝藭r的崇禎,不過也是33歲,他身邊沒有忠臣相伴,只有一個太監(jiān)陪著。
就崇禎面對著這樣的場景,作為一名君主,可以做到用自殺來了卻自己的一生,可以說得上是非常的有鼓起了。就這點來看,比起咸豐皇帝就不知道要強了多少倍。
當李自成知道崇禎自殺了之后,便讓人用宮中門板運出,把他的尸身裝到了柳棺里,放在東華門外,路過的百姓看到之后,也都紛紛掩面而泣。
后來,李自成把崇禎皇帝的尸體與他的妃子田貴妃葬在了一起。田貴妃是田弘遇的女兒。她為崇禎皇帝一共生了四個孩子,但是這四人里卻只活了一個。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她悲傷過度,最終染病死了。
就他此番禮葬的行為,看似是保留了這個君主的面子。實際上,也不過是為了他日后可以收取人心也做的準備而已。
對待自己的敵人,毫無敬畏之心,更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崇禎帝的尸體被草草了事就可見李自成心胸也并沒有多寬闊。
李自成的確是將大明朝給推翻了,但那又怎樣,屁股還沒坐熱乎,又被清軍打的卷鋪蓋走人了,他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攻入北京城的所作所為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他日后的結局。
率兵攻之下北京之后,崇禎帝由于深感羞愧,便上吊自殺了。大明朝近300余年的基業(yè)便毀在了自己手中,這個罪名幾人擔當得起所以崇禎亦明白李自成是絕不會放過自己的。與其落入起義軍之手,受盡凌辱,不然自己先自行了斷,還顯得自己頗有幾分傲骨。
崇禎帝也是了解李自成的,自打攻入城中,李自成就馬不停蹄的尋找崇禎,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不然睡不著覺啊。搜遍了皇宮也沒瞧見崇禎的影子,后來聽皇宮的太監(jiān)說,崇禎去了煤山。嚇得老李直哆嗦,生怕崇禎給跑了。
來到煤山,人是瞧見了,不過是一具尸體。崇禎也留下來了一封遺書,下面寫著自己無能,不能挽救國家命運,淪落至此,無顏去見列祖列宗,只希望能夠善待百姓。崇禎皇帝的這一番話亦是非常顯風骨了,贏得了到場很多人的尊重,均勸阻李自成認真的厚葬崇禎皇帝,不過對于這件事情李自成反而是十分的固執(zhí),誰的諫言都不聽,只是讓手下,將崇禎的尸體用兩扇門板裝起來,然后裝入柳木棺材內,搭蓋了臨時靈棚,寒酸的叫人沒法看。
這件事情讓李自成失去了很多的民心,而且李自成的部隊因為都是一些起義軍,也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訓練,軍中的紀律也是十分的差勁。在進入進城以后經常會燒殺搶掠,李自成對此也沒有多加管束。這也為后來李自成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俗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李自成顯然沒有這個覺悟,只是想著眼前的一點利益,目光過于短淺。
崇禎帝死后,是李自成把他埋到陵墓之中的。其實崇禎自殺的時候在自己的衣服上面寫下了遺書,上面寫著:?我的尸體可以任由賊人四分五裂,但是請不要傷害一個百姓。?可能當時李自成看見這句話也非常感動,所以就專門找了柳木棺把崇禎以及他的皇后都裝了起來。
但是當時明朝的國庫虧空,根本沒有錢修建陵墓,所以說崇禎在生前也沒有來得及給自己修建好陵墓,因此李自成在安葬崇禎的時候也遇到了問題。當時李自成手上也沒有錢,并且修建陵墓耗時耗力,于是當時沒有辦法的李自成就把崇禎和周皇后的棺材葬到了田貴妃的墓地之中。
其實當時田貴妃的墓地也還沒有修建完成,處于辦完工的狀態(tài),李自成也沒有時間一直等著陵墓修建,就把崇禎葬入這里,并且變成了皇陵。而且當時李自成也算是仁至義盡了,他當時手上也沒有錢,埋葬崇禎所需要的花費基本上都是募捐所得。
李自成在位時間非常的短,后來滿清入關以后,多爾袞以及后來的順治帝也對崇禎的陵墓進行了多次的整修,并且還給這座陵墓命名了思陵,至此,崇禎才算終于有了一個安穩(wěn)的陵墓。在乾隆時期又對思陵進行了修正,同時還包括明十三陵。其實這也是清政府在安撫明朝遺民的一種做法。
當時滿清入關,其實有很多的漢人都是非常不滿的,如果這個時候清政府不處理明朝君王的遺體,勢必會引發(fā)暴亂,這對于剛剛建立朝政的清政府來講也是不利的,因此當時的多爾袞也主張要好好的善待明朝的崇禎帝,這樣做其實不是因為他們對崇禎特別的尊敬,只不過是一種立威和安撫的目的。
明朝京師城破之時,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景山自縊殉國,結束了短暫的一生。崇禎皇帝后來被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這點大家應該都知曉,但是究竟是誰給崇禎皇帝下葬的,這點估計有不少人并不了解。
李自成攻入皇宮后只找到已經身亡的周皇后,一時間沒有發(fā)現崇禎皇帝的蹤跡,于是下令重賞尋找崇禎皇帝的下落。經過一天的尋找,終于在景山上發(fā)現已經自縊身亡的朱由檢。為了穩(wěn)住人心,李自成并沒有將崇禎皇帝分尸,而是將崇禎皇帝和周皇后安置于棺內,然后還搭建了臨時的靈棚,以供明朝臣民吊唁。
當時的局勢比較特殊,所以一連數日幾乎沒有明朝臣民敢去吊唁,唯有襄城伯李國楨去過崇禎靈前。李自成得知情況后想勸降李國楨,李國楨則向李自成提出三個要求作為歸降的條件,這其中就包括以天子禮葬崇禎帝,李自成答應了李國楨的要求。雖然后來崇禎帝的葬禮遠沒達到天子禮葬的規(guī)格,但下葬崇禎帝確實是李自成的命令。
崇禎帝生前曾命人給自己找過吉壤建陵墓,結果地方是找到了,但是擇地的人說的動工吉時卻是在崇禎十七年后,所以崇禎死時陵墓還沒開始動工。在這種情況下,李自成下令打開崇禎帝寵妃田貴妃的墳墓,然后將崇禎帝和周皇后也葬入田貴妃的墓葬。田貴妃的墳墓也因此升格為皇帝陵墓,也就是明思陵。
下葬崇禎帝雖然是李自成的命令,但真正實施的是明朝的官員。李自成將崇禎帝的下葬事宜交由昌平州的官吏負責,而當時昌平州財政困難,拿不出銀兩置辦崇禎帝的葬禮。后來還是昌平州的官吏趙一桂組織募捐得到了230余兩銀子用來作為崇禎帝的葬禮費用,可想而知這點銀子肯定是沒辦法做到以天子葬禮安葬崇禎帝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1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