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明朝的太監(jiān)為何不能廢立君主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明朝的太監(jiān)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們權勢顯赫,只手遮天。不僅有三寶太監(jiān)鄭和這樣的正面人物。還有諸如王振、劉瑾、汪直、魏忠賢等反面人物,他們甚至被稱為明朝的四大權閹。其權力地位可見一斑。但無論他們的權勢如何,有一點,他們卻始終無法做到,那就是像漢唐時期的太監(jiān)那樣,能夠掌控廢立君王的權限。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漢唐時期的太監(jiān)之所以發(fā)展到能夠廢立君王,跟皇帝對于太監(jiān)勢力的扶持是分不開的。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都存在著對皇權能夠造成威脅的重大因素。
漢朝時期對皇權構成威脅的,一是外戚。從呂后專政開始,漢朝就始終籠罩在外戚干政的陰影之中。兩漢時期都是如此。一旦皇帝暗弱,君權就不可避免地被外戚控制,最后甚至架空;二是諸侯王。諸侯王對皇權的威脅尤以西漢早期最為嚴重,劉邦自漢朝建立開始,就一直在試圖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文景二帝對此也是孜孜不倦,但直到漢武帝施行了“推恩令”,這個漢朝的隱疾才被最終拔除。
唐朝時期也有對皇權的威脅因素存在。對唐朝威脅最大,也是打擊最大的,就是藩鎮(zhèn)。藩鎮(zhèn)勢力的坐大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之后唐朝一蹶不振。中央的軟弱給了藩鎮(zhèn)地方割據(jù)的機會。這是對皇權的重大威脅。唐朝的外戚干政雖不如漢朝那樣嚴重,但也不是沒有。畢竟安史之亂本身就跟楊國忠這位“國舅爺”有著脫不開的關系。
除此之外,這兩個朝代的皇權還都面對著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相權。相權跟皇權的沖突是幾個前期封建王朝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漢朝時期有丞相,實際上漢朝最終也是滅于那位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曹丞相手里;唐朝雖不再設丞相,把相權分解為三省六部,但三省長官同樣也是宰輔,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做主,并且還有封駁之權。
所以說,在古代當皇帝,其實也并不輕松。你需要面對一大群對你權力和地位有挑戰(zhàn)能力的人。那些立國之君、中興之主倒還好,可以憑借自己的強勢和智謀壓服那些對皇權構成威脅的人,但是那些平庸的帝王就往往做不到這一點。正是因為如此,皇帝為了維護皇權,維持統(tǒng)治地位,就勢必要對外戚、藩鎮(zhèn)這樣的勢力動刀子,對宰相權力進行限制甚至剝奪。
皇帝光憑自己一個人自然是完成不了如此艱巨的任務的,這樣就需要扶持一支對皇帝而言最為可靠的勢力,方便皇帝調動和指揮以對其他勢力進行打壓?;实鄣谝粫r間想到的,那就是天天待在皇帝身邊伺候的太監(jiān)了,這也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太監(jiān)沒有生育能力,也就沒有后代,沒有后代還怎么會想當皇帝呢?皇帝自然也就順理成章地認為他們是最為可靠之人。
因此,漢唐時期的太監(jiān)之所以能夠坐大,跟皇帝的扶植是分不開的。因為皇帝要對付的敵人或者潛在的敵人,實在是太多了。這樣就要求太監(jiān)不再只是皇帝的工具,而必須是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一個能跟外戚、藩鎮(zhèn)乃至文官集團進行抗衡的群體。正是因為太監(jiān)由皇帝的工具變成了一支望而生畏的集團力量和政治勢力,加上他們長期在皇帝身邊,權力中心周圍,自然是近水樓臺。因此,一旦皇帝有了打壓太監(jiān)集團的心思,動了太監(jiān)集團的利益,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當然就是換一個聽話的皇帝了。
但是到了明朝,一切都不一樣了。首先,唐朝時期外戚干政的勢頭就有所減弱,以后再經(jīng)過了宋元時期,到了明朝外戚干政的政治傳統(tǒng)早已不復存在,外戚勢力根本無法對皇權構成太大的威脅了;其次,朱元璋在胡惟庸之后,便徹底廢除了丞相制度,皇帝之下,便是六部,所謂的內閣,剛開始完全就是一個聽命于皇帝的秘書機構,如此一來,相權對皇權的威脅也以不復存在;此外,雖說朱元璋也封了一堆藩王,但是自從朱棣以靖難之名奪位之后,藩王再無與中央分庭抗禮的政治基礎。
因此,漢唐時期對皇權的威脅,都已經(jīng)被朱元璋父子給掃除干凈了。這樣一來,無論皇帝如何寵信太監(jiān),他們始終都只能是皇帝的一個工具了。因為根本就沒有扶植太監(jiān)形成一個政治勢力的必要了。
這樣看來,明朝的太監(jiān)盡管看上去權勢熏天,但說到底他們其實不過是皇帝的走狗罷了?;实蹖櫺?,他們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然而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寵信,他們也就成了人人痛打的落水狗。不僅如此,他們還成了帝王甩鍋的最佳工具。一旦皇帝的決策有什么失誤,都可以推給太監(jiān)。
上面這些都是從理論的角度分析。但是如果明朝的太監(jiān)真的想犯上作亂,試圖控制皇帝,他們又能否做到呢?這同樣也是沒有可能的。要知道,明朝的特務制度,并非由太監(jiān)的東廠西廠開始的,而是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直接聽命于皇帝。盡管在太監(jiān)權勢顯赫之時,錦衣衛(wèi)也不得不避其鋒芒甚至甘居其下,但是一旦皇帝命令錦衣衛(wèi)干掉哪個太監(jiān),錦衣衛(wèi)會毫不猶豫地執(zhí)行皇帝的命令。
在特務機構中太監(jiān)尚且就有錦衣衛(wèi)的掣肘,就不要說其他的政治勢力了,文官集團同樣也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畢竟到了明朝,漢唐時期的歷史教訓都已經(jīng)總結得差不多了。誰也不會再讓太監(jiān)勢力真正發(fā)展到了能夠左右政局控制君王廢立的地步。
說到底,明朝太監(jiān)的權力都只不過是帝王權力的延伸。當他們不再受到皇帝的寵信,自然就會落得慘淡收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2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