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北府兵,淝水之戰(zhàn)前便五戰(zhàn)全勝前秦?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南宋的“詞中之龍”辛棄疾曾寫過一首氣勢雄闊的宋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其中京口這個地方,正是距當時八百年前一支勁旅的誕生處——北府兵。有意思的是,將北府兵帶入鼎盛時期的統(tǒng)帥,他所建立的王朝也叫“宋”。歷史上一般稱之為“南朝宋”。
這支北府兵,曾是一支縱橫南北所向披靡的軍隊。最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它以8萬兵力一舉擊潰了前秦90萬大軍,創(chuàng)下了堪稱頂級的輝煌戰(zhàn)績。
不僅如此,從北府兵興盛到消亡的二十五年間,可以說誰掌握了這支軍隊,誰就掌握了南朝的局勢。因為它的戰(zhàn)斗力實在太強了,以至于被競相爭奪,數度易手,而每一次易手,又都必定左右王朝的興衰走向,甚至直接引起王朝覆滅與再造的巨大震蕩。
東晉太和二年(公元337年),謝安已從桓沖(桓溫弟)手中取得了經略揚州的權力,桓沖則領荊州刺史,這樣東晉朝內就初步形成了“荊揚相衡”的局面。
為了進一步制衡從桓溫開始就不斷膨脹的譙國桓氏勢力,謝安任用自己的侄子謝玄為袞州刺史兼廣陵相,拜建武將軍,監(jiān)江北諸軍事,開始招募江淮一帶的流民組建新軍。因為當時廣陵對岸的京口又稱北府,所以這支軍隊就稱為“北府兵”。
“晉人謂京口為北府。謝玄破俱難等,始兼領徐州。號北府兵者,史終言之”。(《資治通鑒》胡三省注)
雖說北府兵的成員主體是因戰(zhàn)亂而南遷的流民,但和普通流民不同的是,他們本身就已經具備了十分強悍的戰(zhàn)斗力。因為當時北方戰(zhàn)亂頻繁,匯集到江淮地區(qū)的流民越來越多。他們都要向南遷移,但一時間江南又無法完全吸收,于是這批流民就大量滯留在了以廣陵為中心的江淮地區(qū)。為求自保,他們組成了一支支小股武裝,其統(tǒng)帥則被稱為“流民帥”。
謝玄受命到達廣陵后,便開始整合各處呈一盤散沙狀態(tài)的流民帥及其部眾,劉牢之、何謙、諸葛侃、高衡、劉軌、田洛和孫無終等等紛紛應選,又補充招募了一部分流民,組成官方正規(guī)軍。
在短短六個月后,這支匆匆組建的北府兵就開始了第一次出戰(zhàn)。又在短短八個月后,謝玄便率領5萬北府兵大戰(zhàn)于秦,結果五戰(zhàn)皆捷,殲敵14萬人。至此,北府兵聲名鵲起。
東晉太和四年(公元379年)二月,前秦皇帝苻堅派長子苻丕擁7萬兵圍困襄陽。荊襄地區(qū)的統(tǒng)帥桓沖,被秦軍氣勢所懾,逡巡不進。而遠在淮揚地區(qū)的謝玄,又不可能繞過桓沖,只能派何謙在淮泗一帶游弋,擺出一副要前去援助襄陽的樣子。一年后,襄陽淪陷,守將朱序被俘投降(后來他還在淝水之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牽制東線,在襄陽被圍的五個月后,前秦派部將彭超為都督東討諸軍事,領軍10萬,與俱難、毛盛等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淮陰(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qū))和盱眙(今講江蘇淮安市盱眙縣)等地。襄陽失陷后,彭城又被圍,東晉朝野大起恐慌,急命謝玄率北府兵萬人救彭城,大軍駐扎于泗口。
彭城守將是龍驤將軍戴逯,當時與謝玄的北府兵音訊不通。為了讓戴逯知道援兵已至,謝玄軍中一個叫田泓的小將主動請纓,潛水過去傳信,不料半路被俘。秦軍用重金賄賂田泓,讓他去城前喊話,說援軍已經敗了,企圖擾亂守城軍心。誰知田泓假裝同意,到了城前卻大喊:援軍已經到了!田泓當即被斬殺于城下。
玄率東莞太守高衡、后軍將軍何謙次于泗口,欲遣間使報逯,令知救至,其道無由。小將田泓請行,乃沒水潛行,將趣城,為賊所獲。賊厚賂泓,使云“南軍已敗”。泓偽許之。既而告城中曰:“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勉之!”遂遇害。(《晉書·卷七十九》)
當時秦軍兵圍彭城,但輜重糧草在留城(今微山島西南)。于是謝玄揚言要去攻打留城,彭超急忙回軍護糧,謝玄立刻命何謙率軍急進,救出彭城守將軍民后又迅速退回。彭城則被前秦彭超占據,不久后,盱眙、淮陰相繼失陷。同時,先前在圍困襄陽的前秦部隊又率2萬人趕到,合圍三阿(今江蘇寶應)。此地距謝玄的廣陵僅有百余里,東晉朝廷大震!謝安甚至開始在長江沿岸布防,準備據江扼守。
這時候,北府兵卻爆發(fā)出了驚天的戰(zhàn)斗力。謝玄跳出廣陵,開始了逆勢北上。先力戰(zhàn)擊敗秦軍解三阿之圍。后進據白馬,斬秦將都顏。然后溯淮水而上,燒毀秦軍建造的淮橋,斬秦將邵保。接著又乘勝追擊,與秦軍大戰(zhàn)于君川(今盱眙北君山之川),北府兵又一次大勝。另外,謝玄的部將還攻破了秦軍的浮橋、戰(zhàn)船、運輸船,秦軍大敗而逃,秦將彭超、俱難等僅以身免。
這次淮南之戰(zhàn),謝玄率領的北府兵五戰(zhàn)五勝,真正打出了威風,打響了名號。
此戰(zhàn)后,原來還看不上謝玄北府兵的桓沖,也開始忌憚起這支勁旅。北府兵至此在東晉王朝強勢崛起,并且在之后的歲月里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謝安則憑借這支軍隊,讓朝局更加趨于穩(wěn)定,也為后來東晉取得淝水之戰(zhàn)的大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壯哉,北府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