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曹操殺呂布時,不問身邊謀臣的意見卻問劉備?這背后用意何在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說起呂布,要論在三國時期的武力和勇猛的話,恐怕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對于這一點,大家基本上也是認(rèn)同的。可是他卻也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若是呂布既武力超群,又是精通謀略,那可以說就是超級無敵的帥才了,其他人就只有防之、懼之的份了,哪有人能打他的主意??上藷o完人,這就導(dǎo)致了他有被利用的人才價值。
尤其實在三國時期,四處戰(zhàn)亂,像呂布這種勇猛的大將自然有很大的價值,很多諸侯都希望手下?lián)碛羞@樣的人才為之效力。起初,丁原就看到了呂布這種價值所在,為了讓呂布更好的效力于他,直接收他為義子。隨后控制東漢的董卓,同樣是看到了呂布的勇猛無敵,軍事上有極大的利用價值,幾乎也是采用類似的手段,許以重利同樣收他為義子。
可是在那個多變的時代,諸侯紛爭激烈,呂布因貂蟬殺了董卓之后,輾轉(zhuǎn)之際被劉備收留,可是呂布反客為主奪去了徐州,趕走了劉備。為了自身利益,如此頻繁背信棄義之人,最終被曹操所敗,呂布也被擒住,落了一個慘死的下場。
而就在曹操準(zhǔn)備殺掉呂布的時候,他并沒有詢問身旁的郭嘉等謀士,而是直接詢問了劉備的意見??吹竭@里,很多人都有疑問,曹操帳下謀士如云,各個智慧超群,但凡遇到大事不決之時,都會詢問郭嘉、荀彧等人的意見再做定奪。而這次卻直接跳過手下謀臣,直接選擇詢問劉備,這其中有什么深意呢?
其一,劉備在曹操心目中的印象非同一般。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和劉備探討天下諸侯能稱之為英雄的都有誰?可是曹操卻把袁紹、袁術(shù)、孫堅等獨霸一方 、實力雄厚的各路諸侯全盤否定, 卻唯獨看重出身低微、無兵無地、落魄無助的劉備。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曹操早已看出劉備具有常人所不及的一些能力,袁紹、袁術(shù)等人雖然現(xiàn)今看起來強大,但是難成氣候早晚會消亡,而劉備這樣的人雖然現(xiàn)今一無所有,但將來極有可能成為一方英豪。因此殺呂布前,詢問劉備的意見,就是對劉備的一種看重,希望從劉備的話語里得到一些見解和啟發(fā)。
其二,把殺呂布的責(zé)任推給劉備。劉備向來以仁義聞名,這是他當(dāng)時最響亮的一塊招牌。曹操之所以詢問劉備如何處理呂布,因為呂布曾搶占過劉備的地盤。而與此同時呢,呂布也曾施恩于劉備,在轅門射戟的時候幫了劉備,阻止了袁術(shù)大軍對他的攻打。若是此時劉備直接建議曹操殺了呂布,則說明劉備只知記仇而不知報恩。那么對天下眾人也有個交代,是劉備一心想殺了呂布,而不是我曹操,那么天下人則會對劉備另眼相看,對他是否真仁義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對于曹操的詢問,劉備的回答卻是非常的聰明,他既不表示留著呂布,也不強烈建議殺掉呂布。而是非常委婉地提到了呂布兩任義父丁原和董卓的下場,要知道一個人為了利益可以輕易認(rèn)義父,也可以隨意殺義父,這樣的人是極其危險的。而劉備這個巧妙的回答又把決定權(quán)交給了曹操,曹操聽完后,想必以他的性格,寧可殺了呂布,也不敢留下來以防他日造成禍患。因此,就這樣呂布的生命就此畫上了句號,結(jié)束了他的一生。
劉備也很聰明。他沒有直接回答曹操的問題,而是用反問的方式給曹操提了個醒,讓曹操對呂布仔細(xì)想了想,雖然劉備很想讓曹操殺呂布,但是曹操想了之后,唉,呂布確實該殺,沒辦法,劉備的話雖然沒有直接明示,但是他也很明白該怎么說,曹操想了之后還是要殺,這說明,劉備也明白,呂布這種人最后應(yīng)該得到的報應(yīng),對于曹操這種老謀深算,生性謹(jǐn)慎的人來說。
第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呂布的名聲不好。呂布本身身為自己父母所生,然后又因丁原對她的好從而產(chǎn)生了對丁原的好。然后做了丁原的義子,但是沒想到這小子生性就是個有勇無謀的家伙,只知道為自己謀福利,做事情不知道反省。為了金銀財寶和董卓給的大官之位,又認(rèn)了董卓做義父,殺了丁原,試問丁原害你什么了;生性是那種忘恩負(fù)義的人,你說能讓人放心嗎。武功高強了,但是呂布也是個男人,當(dāng)美女貂蟬來的時候竟然不念董卓對他的好,與董卓搶了這個絕世美女,而且董卓最后還同意準(zhǔn)備把貂蟬送給他,但是缺少謀略判斷的他,不知道是真是假,被別人騙著并且一心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只為了謀取一些利益,而不顧及自己個人的名聲。為了另外一個好的而害死曾經(jīng)對他好的恩人,他的名聲令人擔(dān)憂!
第二,呂布英勇善戰(zhàn)。一把戟橫掃天下,自己身邊來投靠的也很多,學(xué)習(xí)武藝的也很多。呂布又是一個練兵奇才,對打仗練兵很有方法,雖然當(dāng)時他的部下都?xì)w順了,但是如果把他在收歸部下,那么他和他原來的部下會不會再次舊情復(fù)合,本身剛收歸的部下就還沒有收復(fù)人心,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他們原來的老大,會不會讓他們合起伙來再次謀害我曹操,還是一個問題。這也是曹操擔(dān)心的原因。
第三,當(dāng)時的局勢。袁術(shù)、袁紹、公孫瓚都有實力,雖然只有袁術(shù)的勢力越來越大,只有袁術(shù)會對曹操產(chǎn)生威脅,但是袁術(shù)照樣也很會用人,如果呂布被對方掠走,反而是對自己的傷害,但是該留還是該殺呢,想了想?yún)尾嫉臑槿?,想了想?yún)尾嫉纳?,唉,只能可惜了這位絕世大英雄了,面對生性這么謹(jǐn)慎的曹操,本身我都有這么多的敵人需要消滅,你還出來插一腳,讓我再費這么多心。
總之:以當(dāng)時的情形、這幾個理由,曹操的為人、處于的歷史時期,呂布命不久矣,是非死不可了,雖然劉備的話很簡單,但是劉備這么聰明的話里邊卻也導(dǎo)致了呂布的結(jié)果!
公元198年,曹操兵圍下邳,呂布在白門樓被俘。他不想死,向曹操提出過請求,希望能夠當(dāng)個副手,幫助曹操平定天下。曹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征求劉備的意見,劉備卻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于是,曹操下令殺了呂布。
讓人疑惑的是,曹操作為一方諸侯,為什么在處置呂布的事情,要征求劉備的意見呢?其實原因并不簡單,主要有以下三點。
1.曹操原本就有殺呂布之心,并不完全因為劉備的意見。呂布?xì)⒍≡投康氖虑?,幾乎天下皆知。曹操雖然愛惜人才,可是如果留下呂布,自己可能會成為下一個丁原和董卓。
2.曹操維護愛才的形象,雖然呂布品德低劣,確實該殺,但是不能出于自己之口,因為呂布代表“有才無德”一類人。當(dāng)時正逢曹操廣納天下英雄,唯才是舉之時,如果曹操親手殺了呂布,那些品質(zhì)低劣,卻頗有才華的人就不會投奔曹操。曹操明白這一點,所有才借劉備之口殺呂布。
3.曹操不親自出手,有利于拉攏呂布舊部。呂布生前也是一方諸侯,手下也有一幫有才能的文臣武將,雖然一部分已經(jīng)投降曹操,但和呂布還有一定的君臣之誼,另外,還有一部分人沒有投降。如果曹操親手殺了呂布,會傷害到呂布舊部的感情,影響到招降工作。借劉備之口,不僅利于拉攏這些人,還可以讓他們遠(yuǎn)離劉備,一舉兩得。
其實,呂布并不虧欠劉備,如果沒有呂布襲取兗州,劉備哪來的徐州?如果沒有呂布轅門射戟,劉備的性命就堪憂了。就算雙方為敵時,呂布也保護了劉備的妻兒。劉備以仁義立世,可是在關(guān)鍵時候卻害了呂布,這也是呂布大罵劉備的真正原因。
參考文獻:《三國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4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