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汪士慎:沒有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假如一個畫家,有一天突然失明了,失去了對其至關重要的觀察力,那應該會很絕望吧。常人都難以承受這種變故,更別提畫家了,這簡直是雙重打擊。人在經(jīng)歷這種事情后,一蹶不振,各種自暴自棄,這些情況其實都在我們的理解范圍之內(nèi)。
然而,下面要說的這個人,他的態(tài)度卻超出了我等凡人的理解射程。
也是,要不怎么能叫大神呢。
鑒于大神后面的靈魂操作清新治愈又玄妙風騷,以至于那句因被無數(shù)人唱了無數(shù)遍而聽得略油膩的“他說風雨中那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一下子又重新感動到我了。
這位大神是誰呢?就是“揚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
說到“揚州八怪”,可能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那位畫竹“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的鄭板橋了,他的竹子疏疏朗朗,看著畫面好像都能聽到風聲呼嘯而過,而提到汪士慎,很多人就不太熟悉了。
沒事的,大神跟你也不熟。
先說下這“揚州八怪”是群什么人吧。
清初至康乾年間(1700—1780年),當時皇家文化是主流,但當時揚州比較發(fā)達,民間就出現(xiàn)了一批詩畫都很有實力的草根藝術家。他們想要創(chuàng)作出“掀天揭地之文,震驚雷雨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傳統(tǒng)派一看,天啦嚕,這是要造反吶,強烈表示不認可,還給人起綽號叫“揚州八怪”。
那這8個人都有誰呢?
其實這個群體不止8人,而是有15人之多,但人們通常將清末李玉芬《甌缽羅室書畫過縣考》所提出的“汪士慎,鄭燮,高翔,金農(nóng),黃慎,李鱓(shan,四聲)、李方膺(ying,一聲),羅聘”稱為“揚州八怪”。
好,下面就是今天要講的大神專場了。
汪士慎,字近人,號巢林,詩文,繪畫,隸書,篆刻樣樣拿手,著有《巢林集》行世。
按說這么逆天的人才,放現(xiàn)在肯定是優(yōu)質男神了,生活應該是風生水起,窮的只剩下幸福了吧。然而悲劇的是,他在世時的境況真的是一言難盡。
當時他到揚州的時候,已經(jīng)快30歲了。人生地不熟,他就先去投靠老鄉(xiāng)了。
這位老鄉(xiāng)可以說是位有錢有文化的猛士了。這人叫馬日琯,還有個弟弟馬日璐,兩人是當時揚州有名的鹽商,同時又學識深厚,談吐不凡,然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當?shù)厝速澦麄儭耙耘笥褳樾悦?,這境界現(xiàn)在看來,真的是很猛了。
汪先生這算是找到比較好的落腳處了,不過寄人籬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他尋思來尋思去,只能賣畫為生,攢點錢先買個房……
但他的生意很慘淡,當時據(jù)說那種效仿古人的畫賣的很好,但他的畫是直接模仿現(xiàn)實,甚至描繪內(nèi)心世界的路子,沒多少人買,然而作為“揚州八怪”之一,汪先生有汪先生的倔強,為了客戶爸爸改改改那是不可能的。
這時,上天又送他一位神助攻,記住這個人,就是他幫汪先生實現(xiàn)了買房的理想。
這樣的神助攻給我來一打!
這個人叫方可村,是個書畫經(jīng)營商,估計是汪先生清貧得他都看不下去了,他主動和汪先生交朋友,承諾幫汪先生賣畫。
1733年的一天,方助攻找到了汪先生,一路漂洋過海,南下到明州賣畫,果然銷路不錯,汪先生奔了小康,回來就買了房。
房子雖然偏僻,但環(huán)境幽靜美好,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青衫書屋”,而且在周圍種滿了各種花木。人很容易這樣,奔波勞累以為終于安穩(wěn)下來后,就會下意識地侍弄點花花草草……
我一下子想起了大學剛畢業(yè)那會,勵志一年寫出一片純文學的天地。印象最深的是,我當時心情非常好,就把房間里塞得遮天蔽日,全是花草,跟個大型鳥窩一樣,藝術氣氛烘托到了極致,以為自己前途無量,結果寫著寫著,就從每天三頓飯逐漸變成了每天一頓飯,后來變成了借錢吃飯,最后以大病一場終結了那段夢幻般的日子。
扯遠了,可能汪先生的花草比起我的來,除了裝飾性,還多了一些實用性吧。他是畫家,平時多畫花鳥,那些花草也算是素材。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汪先生這不剛買了房么,本來心情美美的。沒成想,他眼睛開始出問題了,左眼紅腫流淚,又癢又痛,他一是買完房沒錢了,二也是佛系,就沒管,還繼續(xù)畫。要是我,沒錢賣血也得去看眼睛啊,一個畫畫的看不見了還畫個鬼。
不過我大膽猜測了一下,很有可能汪先生是覺得左眼瞎了老子不還有右眼么,半瞎就半瞎吧,有那看病的功夫還不如多畫幾張畫。
他不光從心理上接受了,還把它轉化成了自己的一個主打特色,他稱自己是“獨目著梅花”。
哈哈哈。
雖說這份風趣有點沉重,但不就是因為它的沉重,這份趣味才有獨一無二的份量和韻味么?
他的梅花也和他的人一樣,畫面靈秀兼具活力,寒意清氣呼之欲出,比“揚州八怪”其他人的梅花更婉轉優(yōu)美,有“風雪山林”之趣,故有“鐵骨冰心”的美譽。因其梅花風格獨特,時人稱作“汪梅”,也稱其為“畫梅圣手”。
棒!
不過我查了下,他左眼失明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54歲,可能很多人覺得,這都快老年人了,失明也比較正常吧,沒有青年失明更痛苦吧。不,老年人失明和青年人失明我認為各有各的痛苦。
我媽曾經(jīng)告訴過我,人年歲大了后,因為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會不自覺地在年輕人面前自卑,更容易玻璃心,內(nèi)心經(jīng)常會覺得凄涼,無助,自己就會覺得自己很可憐。在這種情況下,汪先生又再度陷入貧窮,竟然還能有心情談什么“獨目著梅花”,可能也是因為有畫畫這份事業(yè)始終在支撐著他吧,總之他的能量算是很贊了。
相比而言,年輕人失明,可能因為災難來的猝不及防而更難接受一些,但畢竟年齡還小,一旦接受現(xiàn)實了,愿意發(fā)奮了,畢竟來日方長,以后肯定是在走上坡路了。
加油呀,天底下健全或者不健全的年輕人們。
而我們的汪先生則要繼續(xù)走他的下坡路了。
到他六十多歲的時候,兩只眼睛都看不見了,都這樣了,他還能繼續(xù)玩,他干脆順水推舟,給自己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心觀道人”,對他來說不過就是換種方式來觀察有趣的世界。嘖,這樣的藝術家,本人比作品還妙,美妙又強悍。
最強悍的,還在后面呢。
前方高能,見證奇跡的時刻來了。
兩年后的初春,天降大雪,“揚州八怪”之一金農(nóng)正在家里一個人玩,突然有人敲門,他一開門竟然是雙眼失明的汪士慎!這他可萬萬沒想到。大雪天美是美,但對步履蹣跚的老人來說卻非常危險,不小心摔倒了,駕鶴西去都是可能的。他雖有人帶路,但畢竟雙目失明,能在這種天氣來看他實屬不易。
這個金農(nóng),也是個厲害人物,才華橫溢,詩文極佳,連詩壇泰斗,人稱“南朱北王”的南朱朱彝尊,都能背得出他的詩。
且說金農(nóng)看到老汪來了,趕緊迎他進屋,兩個老人手捧熱茶,談天說地,非常溫暖的畫面。
既然來了,那不能白來,筆墨紙硯拿來!
汪先生可能是喝茶喝高了,談起書畫,起身就要揮灑一番。金農(nóng)趕緊幫忙鋪紙研墨,汪先生接過筆在紙上一番馳騁,完全憑感覺創(chuàng)作出了一副狂草書法。
可能汪先生自己只是覺得盡興,痛快,然而一旁默默觀看的金農(nóng)卻感慨萬千,心潮起伏,據(jù)說最后沒忍住還是哭了。
是呀,我們的心始終是自由的。豈能因為區(qū)區(qū)一雙眼睛,就放棄自己放棄最愛?可以嘗試跟自己的不幸聊聊天開開玩笑,畢竟趕也趕不走,還不如把它當做你專屬的一枚死忠粉,鞭策你更努力進取呢。
心態(tài)真的很神奇,能讓人脆弱也能讓人無堅不摧,看各人怎么轉化了。
1. 關于梅花二度開的詩句
關于梅花二度開的詩句 1.描寫梅花開的旺的詩句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shù)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fā)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鴛鴦梅 元·馮子振 并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shù)青梅立樹陰。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tài)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云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xiāng)。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并起一聲中。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畫梅 清·金農(nóng)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后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早梅 清·寧調(diào)元姹紫嫣紅恥效顰,獨從末路見精神。
溪山深處蒼崖下,數(shù)點開來不借春??菝?清·吳淇 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
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題畫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轉乾坤屬畫家。
筆底春風揮不盡,東涂西抹總開花。題畫梅 清·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梅花詩 清·俞樾內(nèi)子 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
清風自有神仙骨,冷艷偏宜到玉堂。和內(nèi)子梅花詩 清·俞樾 庭院無塵夜有霜,見來不是等閑香。
寒宵同作羅浮夢,絕勝東坡在雪堂。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犖 探梅冒雨興還生,石逕鏗然杖有聲。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濤巖溜互喧爭。 韻宜禪榻閑中領,幽愛園扉破處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落梅 清·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林下積來全是雪,嶺頭飛去半為云。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梅 花 詩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絕幾回開?!都t樓夢》訪妙玉乞紅梅 曹雪芹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 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
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都t樓夢》詠紅梅花(紅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
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 綠萼添妝融寶炬,。
2.梅開二度有喜報,出自何詩詞
“梅開二度”源于惜陰堂主人(宣澍甘)編寫的長篇小說《二度梅》(后京劇、越劇、評劇均有改編和演出)。該書寫的是唐朝梅良玉與陳杏元的愛情故事,其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梅父遭宰相盧杞陷害,梅良玉在盛開梅花被狂風全部吹落的當晚設祭,祝禱梅花重開二度,父冤得以昭雪 。后來,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陳歷經(jīng)患難,終得圓滿結局?!懊烽_二度”從此廣為流傳。
“梅開二度”是一贊美用語,它象征美好和幸福,它使人們得到最大的滿足,但現(xiàn)在該成語有濫用之嫌。
“梅開二度”來自一出戲曲《二度梅》其中主人公梅良玉父親被奸臣陷害,他僥幸被人救出并送到其父好友陳日升家中寄居。陳視梅良玉如同己出,常帶他在花園的梅樹邊拜祭故友。梅良玉不辜負厚愛,發(fā)誓要苦讀詩書,決心考取功名,出人頭地,將來好為父親報仇。
一日,盛開的梅花被夜晚的風雨吹打得凋謝了。陳日升帶梅良玉誠懇地再拜,祈求讓梅花重開。誠心感動天地,結果真的滿園芬芳,梅開二度!這是個吉兆,梅良玉最終學成進京,中了狀元,還和陳日生的女兒結為琴瑟之好。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在唐代肅宗年間,有位美女叫陳杏元,一日她家中的梅花突然凋謝,同日一位被奸臣所害的才子梅良玉走到她家中,當書僮為生,后來兩人墮入愛河。不久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便派了陳杏元安撫。陳杏元在萬分不愿下,前往番邦途中跳崖自盡,傳說被王昭君的陰魂所救,更被送返陳家。最終大團圓結局,陳杏元與梅良玉成婚,這事感動了陳家的梅花樹,當日重開,因此便有了「梅開二度」這成語。
3.關于梅花的詩句,要兩句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 劉禹錫 (唐) - 《楊柳枝詞》?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 王淇 (宋) - 《梅》?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維 (唐) - 《雜詩》? 剩水殘山無態(tài)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 辛棄疾 (宋) - 《賀新郎》?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 晏幾道 (宋) - 《臨江仙》?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盧梅坡 (宋) - 《雪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隱 (唐) - 《憶梅》?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題名 - 宋犖 (清) - 《雨中元墓探梅》? 不要人夸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 - 王冕 (元) - 《墨梅》?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里聞 - 律然 (清) - 《落梅》。
4.關于梅花的兩句詩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 王安石《梅 》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 王安石《梅 》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盧梅坡《雪梅·其一》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 王冕《墨梅》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 盧梅坡《雪梅·其一》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 陸游《卜算子·詠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江南幾度梅花發(fā),人在天涯鬢已斑。 ——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王冕《白梅》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王冕《墨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 張謂《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 張謂《早梅》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 陸游《梅花絕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 齊己《早梅》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 李商隱《憶梅》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 道源《早梅》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 陸游《梅花絕句》
5.形容三月梅花盛開的詩句
描寫梅花盛開的詩中最著名的無疑是王安石所寫的《梅花》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除此之外還有陸游所做的一首絕句:
梅花絕句
作者:陸游 (宋)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譯文:聽說山上的梅花已經(jīng)迎著晨風綻開,四周大山的山坡上一樹樹梅花似雪潔白。有什么辦法可以把我的身子也化為幾千幾億個?讓每一棵梅花樹前都有一個陸游常在。
6.關于梅花的詩句
贈范曄 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山園小梅 林和靖 唐 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 香杳難隨驛使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李商隱 匝路亭亭艷,非時裊裊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梅花絕句(之—) 陸游 聞道梅花圻曉風, 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 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著花遲。 高標逸韻君知否, 正是層冰積雪時。
梅花絕句(之三)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早梅 南朝·謝燮 迎春故早發(fā),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后,無人別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映春臺。 唐·王維 雜詩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雜詠 唐·王維 已見寒梅發(fā),復聞啼鳥聲。 心心視春草,畏向玉階生。
憶梅 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詠寄人 唐·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問調(diào)金鼎,方知正味難。
梅花 唐·崔道融 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唐·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雪里覓梅花 唐·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里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采,學作兩三技。
梅花 唐·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入得來?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fā),百花皆后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冬日雜興 宋·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再和楊公濟梅花 宋·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宋·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墨梅 宋·朱熹 夢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題楊補之畫 宋·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雪梅 宋·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黃庭堅 聞君寺后野梅發(fā),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釣雪舟倦睡 宋·楊萬里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丑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shù)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云淡月知。 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fā)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 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shù)梅花落野橋。 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斗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一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 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鴛鴦梅 元·馮子振 并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
7.關于梅花的詩句
《梅花》
墻角數(shù)復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梅花》
數(shù)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寒夜》
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制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最后一首是的意思是: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jīng)夠愁zhidao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并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斗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fā)出縷縷清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6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