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慧賢皇貴妃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在清朝的皇宮之中,皇帝的身邊從來都不會缺少漂亮的美人,尤其是乾隆是一個非常喜歡美女的皇帝。很多人也都知道乾隆皇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看中顏值的男人,而且在挑選妃子的時候首先看中的就是容貌,而當時就有一個得寵的妃子,這位女子原本是乾隆身邊的侍女,雖然說一生都沒有生下孩子,但是依舊得到了寵愛,就連富察皇后都對她艷羨不已。
此人就是高佳氏,也就是慧賢皇貴妃,從高佳氏這個姓氏上我們也可以看出高佳氏并不是清朝的貴族。而是當時的一個包衣奴才,在雍正的時候高佳氏按照自己的身份是不能夠進入皇宮選秀的,所以只能夠參加當時的內(nèi)務(wù)府,成為了一個宮女。而雍正則是直接將高佳氏送去了弘歷府上,就這樣高佳氏成為了弘歷身邊的侍女。
雖然說高佳氏的家族并不顯赫,但是因為她本人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美女,加上性格又是十分溫柔的那種。而弘歷身為皇子也有著自己的王爺府,就在這時候高佳氏得到了弘歷的喜歡,后來更是憑借寵愛成為了側(cè)福晉。等到弘歷繼承皇位之后,成為了乾隆帝。而此時乾隆也開始冊封自己的女人,高佳氏直接成為了貴妃,這可是僅次于富察皇后的位分。雖然高佳氏一直都沒有懷孕,但是乾隆卻對她情有獨鐘,不但沒有怪罪,還一直都很喜歡,也正是如此富察皇后都艷羨不已。
但可惜的是高佳氏的身體一向都不是很好,所以每一次都會因為身體問題而臥床不起。每當高佳氏重病的時候乾隆都要非常關(guān)心,總是用最好的藥材來進行醫(yī)治。而有一次高佳氏越來越嚴重,乾隆為了討喜所以特地加封她為皇貴妃。但可惜的是這并沒有讓高佳氏好轉(zhuǎn)過來,反而是越發(fā)的嚴重。最后高佳氏也離開了人世,這讓乾隆悲傷不已,最后高佳氏也成為了和自己合葬的五個妃子之一??上攵呒咽先绱耸軐?,也算是非常幸福了。
乾隆是清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的年號。在這期間,中國已經(jīng)發(fā)展達到封建社會歷史的最高峰。乾隆皇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風流皇帝,清史記載,乾隆有名的后妃達到了38個,共有27個兒女,17子、10女。
乾隆皇帝的皇后是孝賢純皇后,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璉、皇七子永琮極受乾隆帝的鐘愛,先后被密立為皇太子,但均不幸夭折?;圪t皇貴妃為高氏,出身滿洲鑲黃旗,父親高斌為文淵閣大學士,是乾隆皇帝第一位冊封的皇貴妃。高氏入侍的詳細時間不明,其后也未生育子女。
皇長子永璜的母親為哲憫皇貴妃。純惠皇貴妃蘇氏為蘇召南之女,生皇三子循郡王永璋、皇六子質(zhì)莊親王永瑢、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生前死后均為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原姓金,為朝鮮人,生皇四子永珹,封履親王,母淑嘉皇貴妃。皇五子永琪,母親為愉貴妃?;柿佑垃?,母親為純惠皇貴妃?;势咦佑犁?,母為孝賢純皇后?;拾俗佑黎笧槭缂位寿F妃?;示抛佑讱?,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皇十子幼殤,母舒妃葉赫那拉氏。十一子永瑆,也就是書法上著名的成親王,母為淑嘉皇貴妃。十二子永璂、十三子永璟,母為繼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幼殤,母孝儀純皇后?;适遄语J琰就是嘉慶帝,母孝儀純皇后?;适佑讱懀适咦佑拉U,母親均為為孝儀純皇后?;书L女母孝賢皇后;皇次女母哲憫皇貴妃;皇三女固倫和敬公主,母孝賢皇后?;仕呐痛T和嘉公主,母純惠皇貴妃?;饰迮咐^皇后?;柿感觅F妃?;势吲虃惡挽o公主,母孝儀純皇后?;拾伺感觅F妃?;示排痛T和恪公主,母孝儀純皇后。皇十女固倫和孝公主,母惇妃,下嫁和珅之子豐紳殷德。
注:下列詞條中括號內(nèi)備注的“已歿”代表小說里已經(jīng)去世,備注已更新至第六本(部分)。 景仁宮:恂嬪(霍碩特·藍曦)【已歿】、恭貴人(林氏)、禧貴人(西林覺羅氏)、誠貴人(鈕祜祿氏)
鐘粹宮:純惠皇貴妃(蘇綠筠)【已歿】、婉妃(陳婉茵)、秀貴人
承乾宮:容妃(寒香見)
景陽宮:慶貴妃(陸瓔珞)【已歿】、忻妃(戴湄若)【已歿】、怡嬪(黃綺澐)【已歿】、晉嬪(富察氏)、瑞貴人(索綽倫氏)、白常在、陸常在
永和宮:豫妃(博爾濟吉特·厄音珠)【已廢】、玫嬪(白蕊姬)【已歿】、揆常在、平常在
延禧宮:愉妃(珂里葉特·海蘭) 儲秀宮:舒妃(葉赫那拉·意歡)【已歿】
翊坤宮:皇后(烏拉那拉·如懿)【已歿】、惇妃(汪芙芷)
永壽宮:令懿皇貴妃(魏嬿婉)【已歿】
咸福宮:慧賢皇貴妃(高佳·晞月)【已歿】、穎貴妃(巴林氏)、恪貴人(拜爾果斯氏)
長春宮:孝賢皇后(富察·瑯?gòu)茫疽褮{】
啟祥宮:淑嘉皇貴妃(金玉妍)【已歿】、慎嬪(索綽倫·阿箬)【已歿】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17個兒子,乾隆的兒子分別有:永璜、永璉、永璋、永珹、永琪、永瑢、永琮、永璇、永瑆、永璂、永璟、永璐、永琰、永璘,還有3個早逝,沒有名字。
皇長子,愛新覺羅·永璜(1728年-1750年),生母哲憫皇貴妃富察氏。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東巡,孝賢純皇后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因不懂禮數(shù),被乾隆責備,因而失寵。乾隆十五年三月去世,年僅23歲。死后被追封定親王,謚曰“安”。
皇次子,愛新覺羅·永璉(1730年-1738年),,生母是孝賢純皇后。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深得弘歷鐘愛。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被乾隆秘密立儲為皇位繼承人。1738年病死,年僅9歲。乾隆悲痛不已,追封他為皇太子,謚號端慧。
皇三子,愛新覺羅·永璋(1735年-1760年),生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去世,年僅26歲。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1739年-1777年),履端親王。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祹后,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時去世,終年39歲,謚曰“端”。嘉慶四年三月追贈親王。
皇五子,愛新覺羅·永琪(1741年-1766年),母親愉貴妃珂里葉特氏。永琪少習騎射,嫻國語,深得乾隆喜愛。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乾隆三十一年薨,年僅26歲。謚曰純。
皇六子,愛新覺羅·永瑢(1743年-1790年),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過繼給慎靖郡王允禧子,封貝勒。乾隆三十七年,進封質(zhì)郡王。乾隆五十四年,晉封質(zhì)親王。善詩文、繪畫,兼通天算。乾隆五十五年去世,終年48歲,謚曰“莊”。
皇七子,愛新覺羅·永琮(1746年-1747年),生母為孝賢純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時薨,年僅2歲。謚曰悼敏皇子。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皇八子,愛新覺羅·永璇(1746年-1832年),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氏。初封多羅儀郡王,后晉封和碩儀親王。道光十二年去世,享年87歲,是清朝最長壽的皇子。謚號曰慎。
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殤,未封。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1752年-1823年),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幼工書,清朝著名書法家。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瑆去世,享年72歲,謚哲。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永璂(1752年-1776年),繼后烏喇那拉氏之子。在生時沒得到爵位,死后也僅追封貝勒。乾隆五十一年去世,年24歲。嘉慶四年三月,追封貝勒。
皇十三子,愛新覺羅·永璟,幼殤,年僅3歲,未封。生母為繼皇后烏喇那拉氏。
皇十四子,愛新覺羅·永璐(1757年-1760年),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后改名愛新覺羅·颙琰,(1760年-1820年),即嘉慶皇帝,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guān)后的第五位皇帝。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嘉慶皇帝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quán)。乾隆帝死后才獨掌大權(quán)。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jīng)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实郏嵊谇逦髁曛?。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年—1765年),幼殤,未封。生母為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皇十七子,愛新覺羅·永璘(1766年-1820年),母孝儀純皇后。和珅誅,沒其宅賜永璘。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慶親王,三月十三日去世。謚曰僖。
擴展資料: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guān)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乾?。‥mperor qianlong)是清高宗的年號,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時間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這期間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還進行《四庫全書》的編撰等。
乾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quán)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年壽最高的皇帝。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夢中離開人世,享年八十九歲。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壯麗宏大的圓明園,并且當時文化、經(jīng)濟、手工業(yè)都是極盛時代,他在發(fā)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確為一代有為之君。廟號清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葬于清東陵,清裕陵。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乾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