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硭乔″?,封號卻與慈禧相同,因甄嬛而晉升,卻不幸被水淹死,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清朝后宮史上,死于非命的妃子并沒有像宮斗劇中那么多,位分高的妃子也沒有權(quán)力處死某位低位分的妃嬪,不過,還是有一些妃嬪以奇特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比如說今天要講的這位:乾隆后宮的誠嬪。
誠嬪來自清朝歷史上一個非常有名氣的家族—鈕祜祿家族,她的高祖父是康熙初年輔政大臣遏必隆,曾祖父則是康熙朝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阿靈阿,這個出身放眼這個大清后宮,都是出類拔萃的。
不過,誠嬪的曾祖父阿靈阿與祖父阿爾松阿卻與雍正皇帝有一點過節(jié)。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阿靈阿、阿爾松阿父子是康熙朝八爺黨的重要成員,他們父子二人極力支持八阿哥胤禩為皇太子,如此,便觸動了四阿哥胤禛(雍正)的神經(jīng)。要知道,雖然胤禛并非像太子胤礽那樣,視胤禩為眼中釘,但畢竟他們都是皇儲的爭奪者,從這一點來看,同樣是勢同水火的政敵。
雍正繼位后,將姨夫阿靈阿(阿靈阿夫人是雍正的親姨,當時阿靈阿已去世)的墓碑改為“不臣不弟暴悍貪庸阿靈阿之墓”,并將阿靈阿幾個兒子抄家罰為奴,直到乾隆登基后,才令阿靈阿一家回歸本族。
乾隆二十二年,穆克登(阿靈阿之孫、阿爾松阿之子)之女鈕祜祿氏(誠嬪)參加了八旗選秀,家世顯赫、相貌清秀的鈕祜祿氏被乾隆看中,初封為蘭貴人。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后期慈禧初入宮廷獲得的第一個封號也是蘭貴人。
鈕祜祿氏進入皇宮后,并沒有獲得乾隆的寵愛,相反乾隆對其卻是不冷不熱,而且鈕祜祿氏還因犯錯被降為常在,幸虧有崇慶皇太后(孝圣憲皇后,即甄嬛原型)的庇護,鈕祜祿氏才得以重返貴人之位,并于乾隆四十一年被詔封為誠嬪。
乾隆四十九年四月,乾隆第六次南巡,誠嬪鈕祜祿氏伴駕,誰知在返回途中,卻不幸落水身亡,就這樣,堂堂的一位大清皇妃竟然被水淹死了。對此,即便是位列九五的乾隆也無可奈何。
隨后,乾隆便將鈕祜祿氏的尸體帶回了京師,并于同年的九月份將其葬入純惠皇貴妃園寢(后改稱裕陵妃園寢)。
一后四妃,出自蒙古
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所有博爾濟吉特氏都是蒙古科爾沁部人)名哲哲。正宮皇后。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宮莊妃,孝端文皇后侄女,海蘭珠之妹。生一子,順治帝。女三,下嫁弼爾塔哈爾、色布騰、鏗吉爾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關(guān)睢宮宸妃,孝端文皇后侄女。生一子,二歲而殤。
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娜木鐘。麟趾宮貴妃。生一子,博穆博果爾。一女,下嫁噶爾瑪索諾木。
康惠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名巴特瑪。衍慶宮淑妃。
元妃,鈕祜祿氏。弘毅公額亦都的女兒。生一子,洛博會。
繼妃,烏拉納拉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側(cè)妃,葉赫納拉氏。生一子,碩塞。
側(cè)妃,扎魯特博爾濟吉特氏。生兩女,下嫁夸扎、哈尚。
庶妃,納拉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輝塞、拉哈。
庶妃,奇壘氏。察哈爾部人。生一女,下嫁吳應熊。
庶妃,顏扎氏。生一子,葉布舒。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韜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康熙后妃一覽
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1654——1674)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咯布拉之女,輔政大臣索尼的孫女,康熙四年冊封為皇后,時年13歲??滴醢四晟识樱磸U太子);康熙十三年生皇六子后因難產(chǎn)去世,享年22歲。謚號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 (?——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滴跏臧嗽聝苑鉃榛屎?,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謚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滴跏臧嗽聝苑鉃橘F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滴醵四昶咴鲁蹙湃諆詾榛屎?,次日即去世。謚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1660——1723), 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封為德嬪。次年生皇六子;三十年十二月二十日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滴跞ナ篮螅洛蛔馂榛侍?,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64歲。謚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敬敏皇貴妃,章佳氏(?——1699),滿洲鑲黃旗人,參領海寬之女??滴醵迥晟适釉氏椋滴跞四昶咴露迦辙?,襯葬康熙帝之景陵。生二女,下嫁倉津,多爾濟。
定妃(1661——1757),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郎中拖爾弼之女。康熙在時為嬪,雍正時尊為皇考定妃,后來隨兒子履親王允裪住,輪到自己的生日的時候,還會被迎進宮去祝賀,但再未進尊封,薨時九十七歲。
通嬪,納喇氏(?——1744),監(jiān)生常保素之女。侍奉圣祖康熙時為貴人。雍正二年,因其女婿有功,受到尊封。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薨,享年在80歲以上。二子皆殤(是康熙實際上第9和第12個兒子),一女。
敦怡皇貴妃(1683——1768),三品協(xié)領祜滿之女。瓜爾佳氏。侍奉康熙時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為皇考貴妃,高宗乾隆尊為皇祖溫惠皇貴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殤。她也時康熙諸妃中最長壽的。
愨惠皇貴妃(1668——1743),佟佳氏,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冊為貴妃,雍正時尊為皇考皇貴妃,乾隆時尊為皇祖壽祺皇貴太妃。乾隆八年薨,享年七十六歲。死后,謚為愨惠皇貴妃。
順懿密太妃,王氏。初為密嬪,后尊封為密妃。三子,允禑、允祿、允衸,允衸八歲夭折。
純裕勤太妃,陳氏。初為勤嬪,被雍正尊封為勤妃。一子,允禮。
襄嬪(?——1746),高氏,高廷秀之女。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禝,一女,未成年即夭折。
謹嬪,色赫圖氏(1698——1739),員外郎多爾濟之女。乾隆四年三月十六日薨,享年在41歲。一子,允祜。
靜嬪,石氏(?——1758)。一子,允祁。
熙嬪,陳氏(?——1737)陳玉卿之女,乾隆二年正月處二日薨(劉心武認為她是《紅樓夢》中去世的老太妃的原型),享年在40歲以上。一子,允禧。
穆嬪,陳氏(?——1727前),陳歧山之女,享年在30歲以上。一子,允禰。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1694), 滿洲鑲黃旗人,孝昭皇后的妹妹,康熙二十年冊為貴妃,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去世。一子,允礻我,一女,夭折。
惠妃,納喇氏(?——1732),郎中索爾和之女,初為庶妃。康熙十六年冊為惠嬪;二十年為惠妃。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薨。享年在70歲以上。二子,承慶、允褆。
宜妃,郭絡羅氏(?——1733),滿洲鑲黃旗人,佐領三官保之女??滴跏陜詾橐藡澹欢隇橐隋?。雍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薨。享年在70歲以上。三子,允祺、允禟、允禌。
榮妃,馬佳氏(?——1727),員外郎蓋山之女??滴跏陜詾闃s嬪;二十年為榮妃。雍正五年閏三月初六去世。享年在70歲以上。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允祉成人,一女下嫁烏爾袞。
貴人郭絡羅氏,宜妃的妹妹,滿洲鑲黃旗人,生皇六女、皇十九子允(礻禹)。卒年不詳。
慧妃,博爾錦吉特氏(?——1670),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之女,幼年被選進宮,尚未冊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為慧妃。
平妃,赫舍里氏(?——1696),孝誠仁皇后的妹妹,滿洲正黃旗人,領侍衛(wèi)內(nèi)大臣承恩公噶布拉之女,幼年時待年宮中,康熙三十年生下允璣(示字旁),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當月追封為平妃。
良妃,衛(wèi)氏(?——1711),滿洲正黃旗包衣人,內(nèi)管領阿布鼐之女。一廢太子之時,皇八子曾被眾大臣保舉為皇太子,深受父皇厭惡。康熙曾說:“(皇八子)系辛者庫賤婦所生?!保ā肚迨プ鎸嶄洝返?61卷)辛者庫的意思是“管領下食口糧人”,也就是內(nèi)務府管轄下的奴仆。清朝八旗官員獲罪后,本人以及家屬被編入辛者庫,成為戴罪奴仆,以示懲戒。衛(wèi)氏本人的祖先當有類似經(jīng)歷,才成為辛者庫罪籍。她大約是整個清朝妃嬪中母家地位最卑下者。以此條件,她只能充當宮女,從事一些粗活、重活。與皇帝接觸的機會也自然大大少于其他宮女。但她竟然被皇帝看中,生育皇子,說明她的自身條件十分優(yōu)越,是一位美麗出眾的女子。燕北老人《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里說:“美艷冠一宮,寵幸無比,”而且“體有異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氣”。這些傳說并不可信,但是起碼反映出衛(wèi)氏的確是位美麗出眾的女子,不僅在宮中聞名,在民間也有所耳聞。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爾佳氏(敦怡皇貴妃)一同冊封為嬪??滴跷迨晔辉露杖ナ?,享年當在40歲以上。
宣妃,博爾錦吉特氏(?——1736),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之女,順治皇帝悼妃的侄女??滴醯谋斫忝谩?滴跷迨吣晔聝苑鉃樾?。乾隆元年八月初八薨,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
成妃,戴佳氏(?——1740),滿洲鑲黃旗人,司庫卓奇之女,處進宮為嬪??滴跏拍晟势咦???滴跷迨吣晔聝苑鉃槌慑?。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享年當在70歲以上。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安?;势咦釉视樱ㄊ咀峙裕?,生有殘疾(腳跛),康熙三十七年封為貝勒,四十八年晉升為淳郡王,雍正元年四月晉升為親王,八年四月初二卒,享年51歲,謚曰“度”。
順懿密妃,王氏(?——1744),知縣王國正之女,母黃氏(1640——1709),為蘇州籍人氏,可能是康熙二十八年第二次南巡時帶回宮中的女子??滴醵嗄赀M宮,時年大約十六七歲,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四十年生皇十八子(八歲夭折)??滴跷迨吣晔聝苑鉃槊軏?,雍正二年六月尊為皇考太嬪,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為皇祖順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享年70多歲。次年同日奉安。
純裕勤妃,陳氏(?——1754),滿洲鑲黃旗人,二等侍衛(wèi)陳希閔之女??滴跞晟适咦庸阌H王允禮,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冊封為勤嬪。雍正四年二月尊為皇考勤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為皇祖純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當在60歲以上。乾隆下旨寇摘纓緯,祭酒行禮;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嬪,赫舍里氏 (?——1702),來貝(一個字,上面是來,下面是貝)山之女??滴跏臧嗽露諆詾橘覌?,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享年當在40以上。
端嬪,董氏,員外郎董達齊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端嬪。卒年不詳,享年在60歲以上??滴跷迨拍昃旁鲁蹙湃辗畎?。
靜嬪,石氏(?——1758),石懷玉之女。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為皇考貴人。乾隆元年被乾隆尊為皇祖靜嬪,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當在60歲以上。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嬪,李氏,漢軍正藍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大約在雍正年間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敬嬪,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大約在雍正年間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貴人,兆佳氏(即布貴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碩端靜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當在60歲以上。
貴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碩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詳。
貴人,那拉氏。
貴人,陳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詳。
貴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約70多歲。
庶妃,鈕祜祿氏,滿族??滴跛氖吣晔辉率湃丈识W淠瓴辉?。
庶妃,張氏,漢族??滴跗吣晔辉露丈书L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卒年不詳。
庶妃,王氏,漢族??滴跞哪晔露蝗丈适W淠瓴辉?。
庶妃,劉氏,漢族。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詳。
雍正 世宗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nèi)大臣費揚古女。世宗為皇子,圣祖冊后為
嫡福晉。雍正元年,冊為皇后。九年九月己丑,崩。
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四品典儀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
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
敦肅皇貴妃,年氏,巡撫遐齡女。事世宗潛邸,為側(cè)福晉。雍正元年,封貴
妃。三年十一月,妃病篤,進皇貴妃。并諭妃病如不起,禮儀視皇貴妃例行。妃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
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謚曰純愨皇貴妃。葬
妃園寢,位諸妃上。
世宗諸妃,又有:齊妃,李氏。事世宗潛邸,為側(cè)室福晉。雍正間,封齊妃。
謙妃,劉氏。事世宗潛邸,
號貴人。雍正間,封謙嬪。高宗尊為皇考謙妃。懋嬪,宋氏。事世
宗,號格格。雍正初,封懋嬪。
乾隆的后妃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乾隆十三年,崩,年三十七。
繼皇后,烏喇那拉氏,佐領那爾布之女,乾隆二年,封嫻妃,乾隆十年,晉貴妃。孝賢皇后崩后,晉皇貴妃,主后宮事,乾隆十五年,冊為皇后。三十一年七月崩,乾隆命喪葬儀式等同于皇貴妃。生有二子,永璂、永璟,一女,夭折。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內(nèi)管領清泰之女。生四子,永璐夭折,嘉慶皇帝、永璘,還有一個未曾命名已夭折,二女,分別下嫁拉旺多爾濟、札蘭泰。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之女。當乾隆還是太子時,是側(cè)室福晉。乾隆初封為皇貴妃,薨,謚為慧賢皇貴妃。
純慧皇貴妃,蘇佳氏,乾隆為太子時,就已在服侍乾隆。乾隆皇帝即位后,封純嬪,累進純皇貴妃。薨,謚純慧皇貴妃。生一子,永瑢。一女,下嫁福隆安。
慶恭皇貴妃,陸氏,初封慶嬪,累晉慶貴妃。薨。嘉慶皇帝曾經(jīng)被她撫育過,被嘉慶帝追尊為慶恭皇貴妃。
哲憫皇貴妃,富察氏,雍正十三年,薨,被乾隆追封為哲妃,晉皇貴妃。一子,永璜,為高宗的長子,一女,殤。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乾隆為皇子時,就已嫁給他,乾隆初,封嘉妃,晉嘉貴妃。四子,永珹、永璇、永瑆,還有一個未曾命名已殤。
婉貴妃,陳氏,乾隆為皇子時已嫁給他,乾隆間,自貴人累晉婉妃。嘉慶間,尊為婉貴太妃。薨,年九十二。
穎貴妃,巴林氏,自貴人累晉穎貴妃,尊為太妃,薨,年七十。
貴人,西林覺羅氏,柏氏,皆從常在尊為貴人。
晉太妃,富察氏,初為貴人,待到道光帝時,仍未逝世,被道光帝尊為皇祖晉太妃。
容妃,和卓氏,回族人,初入宮,封貴人,累進為妃,薨。
忻貴妃,戴佳氏,總督那蘇圖之女,生二女,皆殤。
愉貴妃,珂里葉特氏,生一子,永琪。
舒妃,葉赫那拉氏,生一子,殤。
敦妃,汪氏,生一女,下嫁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
嘉慶帝后妃
孝淑?;屎?,喜塔臘氏,副都統(tǒng)、內(nèi)務府總管和爾經(jīng)額之女,仁宗為皇子時聘為嫡福晉,仁宗即位后冊為皇后,嘉慶二年二月崩。生一子,宣宗,即道光帝,二女,一殤,一下嫁瑪尼巴達喇。
孝和?;屎?,鈕祜祿氏,禮部尚書恭阿拉之女,仁宗為皇子,冊為側(cè)福晉。仁宗即位后,封貴妃。孝淑皇后崩后,乾隆帝命其為皇后,先封為皇貴妃,嘉慶六年,冊為皇后。嘉慶二十五年八月,嘉慶帝在熱河巡行時崩,孝和皇后傳旨令宣宗道光帝即位。宣宗即位后尊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崩,年七十四。生二子,綿愷、綿忻,一女,殤。
恭順皇貴妃,鈕祜祿氏。嘉慶初年,被選入宮,封為如貴人,累進如妃。宣宗尊為皇考如皇妃,文宗時尊為皇祖如皇貴太妃,薨,年七十四。生一子,綿愉,二女,皆殤。
和?;寿F妃,劉佳氏。仁宗為皇子時,已為嘉慶帝的福晉,嘉慶初年,封為妃,進封貴妃,宣宗尊為皇考禧皇貴妃,一子,殤,一女下嫁索特納木多布齋。
華妃,侯佳氏,嘉慶初封瑩嬪,一女,殤。
簡嬪,關(guān)佳氏。
遜嬪,沈佳氏。
其他后妃信妃,劉佳氏;恩嬪,烏雅氏;榮嬪,梁氏,皆由貴人進位;安嬪,蘇完尼瓜爾佳氏,由常在進位,并且都在道光帝時受到尊封。
道光【后妃】
宣宗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戶部尚書、一等子布顏達賚女。宣宗為皇子,嘉慶元年,仁宗冊后為嫡福晉。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冊謚曰孝穆皇后。 初葬王佐村,移寶華峪,以地宮浸水,再移龍泉峪,后即于此起慕陵焉。咸豐初,上謚。光緒間加謚,曰孝穆溫厚莊肅端誠恪惠寬欽孚天裕圣成皇后。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宣宗為皇子,嫡福晉薨,仁宗冊后繼嫡福晉。宣宗即位,立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謚曰孝慎皇后,葬龍泉峪。咸豐初,上謚。光緒間加謚,曰孝慎敏肅哲順和懿誠惠敦恪熙天詒圣成皇后。女一,殤.一等男頤齡女。后事宣宗,冊全嬪。累進全貴妃?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二等侍。道光十一年六月已丑,文宗生。十三年,進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立 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壬寅,崩,年三十三。宣宗親定謚曰孝全皇后,葬龍泉峪。咸
豐初,上謚。光緒間加謚,曰孝全慈敬寬仁端?安惠誠敏符天篤圣成皇后。子一,文宗。女二:一殤,一下嫁德穆楚克扎布。
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清朝蘇州駐防將軍、乾清門二等侍衛(wèi)、世襲二等男、贈一等承恩侯、晉贈三等承恩公鈕祜祿·頤齡之女,滿洲鑲黃旗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二月二十八生。道光帝第三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第二位皇后、清仁宗孝和?;屎蟮闹杜5拦庠昶咴路鉃槿珛?,三年十一月二十五冊晉全妃,五年二月二十生皇三女端順固倫公主。四月十三晉全貴妃。六年四月初六生皇四女壽安固倫公主。十一年六月初九生皇四子奕詝(咸豐帝),十三年八月十五晉稱皇貴妃攝六宮事。十四年十一月立為皇后。二十年正月十一(1840年2月13日)崩于紫禁城鐘粹宮,壽三十三。十七日宣宗賜謚孝全皇后,當年十一月葬入清西陵慕陵龍泉峪地宮,后與宣宗合葬。經(jīng)過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累次上謚,謚號全稱為:孝全慈敬寬仁端愨安惠誠敏符天篤圣成皇后。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為靜貴人。累進靜皇貴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歲,妃撫育有恩。文宗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居壽康宮。咸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尊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謚,曰孝靜康慈弼天撫圣皇后,不系宣宗謚,不祔廟。葬慕陵東,曰慕東陵。穆宗即位,祔廟,加謚。光緒、宣統(tǒng)累加謚,曰孝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圣成皇后。子三:奕綱、奕繼、奕 。女一,下嫁景壽。
莊順皇貴妃,烏雅氏。事宣宗,為常在。進琳貴人,累進琳貴妃。文宗尊為皇考琳貴太妃。穆宗尊為皇祖琳皇貴太妃。同治五年,薨,命王公百官持服一日,謚曰莊順皇貴妃,葬慕東陵園寢。德宗朝,迭命增祭品,崇規(guī)制,上親詣行禮。封三代,皆一品。子三,奕枻、交硉、奕譓。女一,下嫁德徽。
彤貴妃,舒穆嚕氏。事宣宗,為彤貴人。累進彤貴妃。復降貴人。文宗尊為皇考彤嬪。穆宗累尊為皇祖彤貴妃。女二,一下嫁扎拉豐阿,一殤。
佳貴妃,郭佳氏;
成貴妃,鈕祜祿氏:皆事宣宗,為貴人,進嬪,復降。歷咸豐、同治二朝進封:
和妃,納喇氏。初以宮女子,事宣宗潛邸。嘉慶十三年,子奕緯生。仁宗特命為側(cè)室福晉。道光初,封和嬪。進和妃。
祥妃,鈕祜祿氏。事宣宗,為貴人。進嬪,復降。文宗尊為皇考祥妃。穆宗追尊為皇祖祥妃。子一,奕脤。女二,一殤,一下嫁恩醇。
常妃,赫舍哩氏,以貴人進封;
豫妃,尚佳氏;
恒嬪,蔡佳氏;
順?gòu)?失其氏,以常在進封。
貴人李氏,那氏:以答應進封。
咸豐【后妃】
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徼懿恭天贊圣顯皇后 薩克達氏,太仆寺少卿、贈三等承恩公富泰之女。文宗居皇子位,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奉宣宗指婚。明年二月,賜冊為皇子福晉。二十九年已酉十二月十二日卒。三十年正月,文宗登極,詔追封為皇后。十月,冊謚曰孝德皇后,時梓宮暫安于田村。咸豐十一年,穆宗嗣位。十二月,加上尊謚曰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恭天贊圣顯皇后。同治元年九月,梓宮移靜安莊。四年九月,合葬定陵,升祔太廟。光緒元年六月,加上尊謚恪慎二字。宣統(tǒng)元年四月,加上徽懿二字,即今謚。
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圣顯皇后鈕祜祿氏 ,廣西右江道、累贈三等承恩公穆?lián)P阿之女。道光十七年丁酉七月十二日生,咸豐二年二月,詔封貞嬪。五月,詔晉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時年十六,少于文宗六歲。十年八月,從車駕出狩熱河。十一年七月,穆宗嗣位,尊為皇太后。九月,還宮。十一月初一日,偕孝欽顯皇后御養(yǎng)心殿垂簾訓政,時年二十五,世人稱為東太后。同治元年四月,上徽號曰慈安皇太后。十一年十月,穆宗大婚禮成,加上端裕二字。十二年二月,穆宗親政,加上康慶二字。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穆宗病痘,復訓政。十二月初五日,德宗入承大統(tǒng),訓政如故。光緒二年七月,四十慈慶,加上徽號昭和莊敬四字,至是為慈安端??祽c昭和莊敬皇太后。七年辛已三月初九日,不豫。初十日戌刻崩,壽四十有五。五月,上尊謚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儀天祚圣顯皇后。九月,葬定陵東之普祥峪,曰定東陵,升祔太廟。宣統(tǒng)元年四月,加上尊謚誠靖二字,即今謚。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 葉赫納喇氏,帶印脫逃革職、安徽徽寧池太廣道、贈三等承恩公徽征之女。道光十五年乙未十月初十日生,咸豐元年被選入宮,初賜號為懿貴人。四年十一月,冊封懿嬪。六年三月,生皇長子,是為穆宗,旋詔晉懿妃。十二月,行冊封禮。七年十二月,晉懿貴妃。十年八月,隨侍車駕出狩熱河。十一年七月,穆宗嗣位,尊為皇太后。九月,還宮。十一月初一日,隨孝貞顯皇后御養(yǎng)心殿垂簾訓政,時年二十七,世人稱為西太后。同治元年四月,上徽號曰慈禧皇太后。十一年十月,穆宗大婚禮成,加上端佑二字。十二年二月,穆宗親政,加上康頤二字。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穆宗病痘,復訓政。十二月初五日,德宗入承大統(tǒng),訓政如故。光緒二年七月,加上徽號昭豫莊誠四字。七年三月,孝貞崩,自是后獨訓政。十三年正月,德宗親政,后仍訓政。十四年二月,筑頤和園成。十五年二月初三日,始歸政。旋德宗以大婚禮成,加上徽號壽恭二字。三月,再因親政,加上欽獻二字。十七年四月,幸頤和園駐蹕,自是歲以為常。二十年八月,因十月中六旬慈慶,加上徽號崇熙二字,至是為慈禧端佑康順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皇太后。二十四年八月初八日,復訓政,世謂之戊戌政變。二十五年十一月,隱謀廢立,尋怵于人言不果。二十六年五月,義和拳入京師。七月,八國聯(lián)軍陷京師,后奔太原,旋奔西安。十二月,命將。是年五月二十四日后、七月二十四日前諭旨毀除。二十七年十一月,德宗奉之還京師。三十四年戊申十月二十一日,宣統(tǒng)帝入承大統(tǒng),尊為太皇太后。翼日未刻崩,壽七十有四。宣統(tǒng)元年正月,上尊謚如上。九月,葬定陵東之普陀峪,曰定東陵。
十月,升祔太廟。
莊靜皇貴妃他 他拉氏,主事慶海之女。生于道光十七年,初賜號為麗貴人,咸豐四年十二月,詔封麗嬪。五年五月,晉麗妃,旋生皇女榮安固倫公主。十二月,行冊封麗妃禮。十一年十月,穆宗晉尊為皇考麗皇貴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麗皇貴太妃。光緒十六年庚寅十一月十五日卒,時年五十有四,謚曰莊靜皇貴妃。光緒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奉安。
端恪皇貴妃佟佳氏,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生,咸豐八年十二月,冊封祺嬪。十一年十月,穆宗晉尊為皇考祺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祺貴妃。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宣統(tǒng)帝晉尊為皇祖祺皇貴太妃。宣統(tǒng)二年庚戌三月二十八日卒,時年六十有七,喪儀視莊靜皇貴妃例。五月,謚曰端恪皇貴妃。五月十二日奉安。
婉貴妃 索綽絡氏,左都御史奎照之女。初賜號為婉貴人,咸豐四年十二月,詔封婉嬪。五年十二月,行冊封禮。十一年十月,穆宗晉尊為皇考婉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婉貴妃。光緒二十年甲午五月十七日卒。二十三年八月初十日奉安。
玫貴妃徐佳氏,領催誠意之女。初入宮號玫常在,賜號為玫貴人,咸豐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降為玫常在。五月十七日,降為徐官女子。五月二十五日,封為玫常在。后晉玫貴人。咸豐八年二月,生皇二子贈憫郡王。十二月,冊封玫嬪。十一年十月,穆宗晉尊為皇考玫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玫貴妃。光緒十六年庚寅十一月初八日卒。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奉安。
璷妃,咸豐六年六月初九日賜號為璷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璷嬪。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璷妃。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四月二十一日卒。二十三年八月初十日奉安。
吉妃王氏,正黃旗維翰佐領下園戶清遠之女,咸豐八年五月十五日賜號為吉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吉嬪。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吉妃。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十月十六日卒。三十三年九月初六日奉安。
禧妃察哈喇氏,咸豐九年四月十一日賜號為禧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禧嬪。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禧妃。光緒三年丁丑五月十六日卒。九月奉安。
慶妃張氏,咸豐九年九月初九日賜號為慶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慶嬪。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慶妃。光緒十一年乙酉五月初三日卒,十五年奉安。
云嬪武佳氏,初入侍文宗于皇子邸,咸豐初賜號為云貴人。二年十一月,冊封云嬪。五年乙卯正月初四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容嬪伊爾根覺羅氏,咸豐三年三月為容常在,后賜號為容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容嬪。同治八年己巳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璹嬪那拉氏,咸豐時賜號為璹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璹嬪。同治十三年甲戌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緒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玉嬪那拉氏,咸豐時賜號為玉貴人。十一年十月,穆宗尊封為皇考玉嬪。同治元年壬戌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玶常在伊爾根覺羅氏,咸豐初賜號為英貴人。二年十一月,冊封英嬪,咸豐三年十月,降為伊貴人。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降為伊常在,復降為伊答應。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封為玶常在。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光緒的一位皇后兩個妃子都是慈禧做的主,皇后不是別人,正是慈禧親弟弟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即隆?;屎蟆?
光緒的兩位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親姐妹他他拉氏
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是咸豐帝的原配妻子,只不過當時薩克達氏嫁給咸豐帝的時候,咸豐帝還是皇子,在咸豐帝登基的前一個月薩克達氏便因病去世了,按理說她是沒有做過皇后的,不過咸豐帝夫妻情深,便給了她一個孝德顯皇后的封號,而且當時咸豐帝剛剛繼位還沒有修建自己的皇陵,等到16年后咸豐帝的陵寢完成之后,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與咸豐帝要合葬,她才被下葬。
咸豐帝是道光帝的第四子,當時咸豐帝大婚的時候,道光帝千挑白選才定下薩克達氏為咸豐帝的嫡福晉,這個薩克達氏出自滿族貴族,而且還是鐵帽子王鄭親王烏爾恭阿的外孫女,知書達理且長相秀麗,所以咸豐帝也很喜愛這個嫡福晉,可是她是真的不幸運,在咸豐帝登基前一個月,她因為患病便離世了,按照當時清朝的規(guī)定,她生前沒有做過皇后,所以是沒有皇后的封號的。
不過咸豐帝認為薩克達氏是自己的元妃,理應有皇后封號,于是便封她為孝德顯皇后,就這樣她成為了慈禧太后的第一個頂頭上司,不過她已經(jīng)去世,所以比起慈安這個頂頭上司,慈禧對她可沒有什么畏懼之心。
咸豐帝即位后就開始修建自己的皇陵,等到16年后,他的皇陵修建好了,他也壽終正寢了,于是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作為咸豐帝的第一任皇后便要與他合葬,所以她才被下葬到咸豐帝的陵寢之中。
死后謚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圣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二位正宮,同時也超過入關(guān)后滿清所有皇帝的謚號。
人物生平:
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2月,十七歲),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
咸豐四年二月二日(1854年,十九歲),晉封懿嬪。
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
咸豐七年正月初(1857年,二十二歲),晉封懿貴妃。
咸豐帝體弱多病,兼之當時的大清北有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nóng)民運動,正值內(nèi)憂外患之際,讓他心力憔悴。懿貴妃工于書法,于是咸豐帝時常口授并讓其代筆批閱奏章,并且允許懿貴妃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因而大臣們多對葉赫那拉氏不滿。
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前,葉赫那拉氏隨咸豐帝逃往熱河。
1861年8月咸豐帝在熱河去世,臨終前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xié)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佐同治帝載淳處理朝政;又給皇后和皇太子(由皇帝生母懿貴妃代管)兩枚代表皇權(quán)的印章,希望他們相互牽制。
慈安太后,她是咸豐親自封得的皇后。咸豐去世后,皇帝的位置就傳給了載淳,慈禧是載淳的母親,載淳號為同治帝,慈禧就被封為了皇太后。所以會有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兩個太后。
慈禧在小的時候就進入了宮中,有了"貴人"的稱號。后來,她懷了咸豐帝的孩子,叫做載淳,所以又有了妃子的尊稱。
載淳是咸豐帝唯一的皇子,所以,咸豐去世后,皇帝的位置就傳給了載淳,慈禧是載淳的母親,載淳號為同治帝,慈禧就被封為了皇太后。至于慈安太后,她是咸豐親自封得的皇后,咸豐逝世后,慈安太后一心一意想要幫助同治成為一個出色的,品行良好的君王。
同治即位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都會聽政,為朝廷中的重大事件做決定。但是,咸豐在去世前就立下了遺詔,叮囑慈安太后要看管好慈禧太后,因為慈禧很喜歡干涉朝中的事情,常常干預大臣們的決定。
但是慈禧是一個判斷能力和觀察力很強的人,她知道后,就用手段來引誘慈安太后,慈安太后就把咸豐的遺詔用火燒掉了。慈禧從貴人到和慈安太后平起平坐,不得不說,慈禧太后背后一定有優(yōu)于他人的能力。
擴展資料:
在慈禧剛?cè)雽m的時候,慈安皇后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嚴格的皇后,對什么都非常嚴格,甚至對皇帝也是如此。有段時間咸豐皇帝沉迷于慈禧的身體,不理朝政,慈安直接給咸豐說了一天的古訓,教導咸豐怎樣成為個好皇帝,雖然慈安能訓皇帝,但畢竟不能太過分。而慈禧則成為慈安眼中的罪魁禍首,打了慈禧不少板子。
除此之外,慈禧喜歡看戲,特別是一些言情戲和武打戲,沒事兒就偷偷鉆到戲班子里,一看就是一天。而慈安是貴族出身,從小就接受了十分良好的教育,在咸豐還活著的時候,慈安都要一板一眼的按規(guī)矩來,成為太后之后更是要表現(xiàn)出一副母儀天下的樣子。
在對待小皇帝同治的事情上,兩個人更是教育不一樣。慈禧對同治十分嚴格,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但是慈安則是對同治各種寵溺。而根據(jù)規(guī)矩,同治是要由慈安撫養(yǎng)的,因為慈安是母后皇太后。
而這實際上都是做樣子,慈禧當然希望自己的親兒子有出息,所以每天母老虎似的教育兒子,這一切大臣們可都看在眼里,就算是自己兒子,但也是個皇帝啊,所以慈安就建立起老好人這個形象了。
直到后來,慈安去世,這兩個太后的矛盾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很多人都猜測慈安是被生性頑劣的慈禧害死的,這也是目前慈安之死最主流的說法之一??此齻兊拿鳡幇刀罚位实鄱汲蔀榱怂齻兊臓奚?,可以說兩人的關(guān)系真的是緊張得不可開交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慈安太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0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