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讓楚國迅速崛起卻為何慘死?一代名將注定保護不了自己?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吳起是戰(zhàn)國前期一個很著名的軍事家,他幫助魏國攻占了秦國的河西之地并鎮(zhèn)守此地,創(chuàng)造了與諸侯大戰(zhàn)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其余皆平的出色戰(zhàn)績,還曾經(jīng)一度以五萬兵力擊敗十倍于己的軍隊,吳起在軍事上的造詣可謂出神入化,在歷史上他所著的《吳子》與《孫子兵法》并列,世稱《孫吳兵法》。
吳起不僅能征戰(zhàn)沙場,他還能出將入相,在楚國為相期間,雷厲風行的進行改革,讓楚國在一年間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滅陳、蔡二國,并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秦國。
但是這樣功勛卓著的一個人為何卻死于非命,探究其根本乃源于他是一個不成熟的政客。
吳起是衛(wèi)國人,家里頗有資產(chǎn)。年輕的吳起為了一展抱負,散盡錢財四處求官,結(jié)果家財散盡之后仍然沒有獲得一官半職。這一費力不討好的舉動引來了眾多鄉(xiāng)鄰的嘲笑,在暗地里沒少調(diào)侃詆毀他。
結(jié)果他一氣之下,殺死了三十幾個誹謗他的人,事了之后,出逃國外。
在魯國期間,齊國進攻魯國,吳起為了得到魯公的信任,求得將軍之位,不惜殺害了自己齊國籍妻子,以表明對魯國忠心無二。雖然結(jié)果他迎來了人生第一次輝煌,戰(zhàn)勝了齊國。不過也因殺妻被他人所詬病,最終被魯公拋棄,黯然離開魯國。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吳起的極端個性為日后不得好死埋下了伏筆。
吳起離開魯國之后,改投魏國,魏文侯對他大加重用,吳起在魏國的十幾年可以說是魏國發(fā)展崛起最迅猛的時候。
首先吳起率軍戰(zhàn)勝秦軍,盡占秦之河西地。為魏國“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再者吳起又首創(chuàng)士卒考試制度,為魏國培養(yǎng)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適逢魏國選相,此時的吳起自以為功勞頗大,國相之位必定屬于他,結(jié)果田文當了國相。不高興的吳起竟然耿直到直接質(zhì)問田文誰的功勞本事更大,為什么你的職位比我高?吳起此舉絲毫沒有一點政治家的風范, 反而是有些顯得不成熟和自負。幸好田文沒有和他計較。
但是田文死后,國相的繼承者公叔痤的心胸可就沒有田文那么豁達寬廣了,他一直都很忌憚吳起,早想排擠他了。于是公叔痤向武侯獻計,提議把公主嫁給吳起,以此試探他。
公叔痤的妻子也是魏國公主,他故意讓妻子在吳起面前羞辱自己,讓吳起對魏國的公主們懷有不好的印象。吳起果然就中計了,還真的拒絕了魏武候的婚約。
魏武侯因此對吳起有所懷疑不再信任他。吳起怎么會遲鈍到察覺不出當中的伎倆?很明顯,他對政治權(quán)謀的敏銳度極差。
幾年后吳起又轉(zhuǎn)投了楚國,而他此時已經(jīng)年過半百了。
由于幾十年間吳起在中原各地早已聲名鵲起,楚悼王聽說吳起的賢明,就立即封他做楚國令尹。
吳起便開始了在楚國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主要內(nèi)容是裁撤不需要的官吏,廢除了較疏遠貴族們的爵祿,把節(jié)省下的錢糧用以供養(yǎng)軍事作戰(zhàn)的將士。吳起似乎恨不得一下子將舊有的貴族勢力全部掃清,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改革效果雖然顯著但是很容易被保守勢力復(fù)辟。
結(jié)果是楚國貴族們對吳起恨之入骨,等到楚悼王一死,吳起就被貴族們迫不及待的追殺射死并車裂。吳起的死,多少有些咎由自取。
戰(zhàn)國時期,名將吳起無論在文學(xué)還是武藝上,都是略勝一籌,但是他并沒有被列入四大名將之一,并且并沒有被人重用,這是為什么呢?縱觀吳起一生,他在內(nèi)政和軍事上面都十分有建樹,在個人能力之上他絕對不輸于任何人,但是傳聞他自己有很多缺點,這就是他不被重用的原因。
一、貪圖個人權(quán)力四大名將打仗的目的都是為了使天下停止干戈,打仗是為了國家,但是吳起雖然在個人能力上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但是他殘殺鄉(xiāng)里,無惡不作,為了取得仕途上的發(fā)展,不惜四處尋找門路尋求一官半職,最終是自己使自己傾家蕩產(chǎn),鄉(xiāng)里人嘲笑他,而他過后把罪責放在了鄉(xiāng)里人那里。到處殺戮。
二、不講孝道和情誼自從他的母親去世以后,他為了獲得自己的權(quán)力,又或者是在曾參門下學(xué)習(xí)的時候。一直沒有回家里奔喪,母親死前也沒有好好地盡孝道,并且還得罪了他的老師。第二件事就是吳起在魯國的時候,恰逢兩國交戰(zhàn),而吳起自己是非常講究禮儀的,非常講究自己的面子,又為了自己不被敵人懷疑,不惜殺害了同窗的妻子。非常狠毒。
三、改革措施觸犯了某些人的利益除了個人的原因之外,改革措施的不當,同樣可以使他招致仇恨,當時的君王早就知道有吳起這樣的一個人物非常有才干了。所以當吳起來到楚國,就第一時間任用他為相國。而吳起為了感恩君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實施新政,讓楚國實力大增,但是,當時的諸侯國都感受到了強烈的威脅,并且他的改革還觸犯了國內(nèi)鬼氣族的利益,讓他們十分憎恨吳起,以致于后面楚國的君王剛剛死,就瘋狂地亂作起攻打吳起,遭遇十分的悲慘。
其實,要被重用并不難,特別是像吳起這樣功高于世的,但是在戰(zhàn)無不勝的同時也要學(xué)會圓滑,保全名聲,運籌帷幄,才能夠在戰(zhàn)場事業(yè)上創(chuàng)出一段佳話,不至于淪為街邊凍死狗。
在楚國,吳起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并以改革家的姿態(tài)活躍于楚國政壇,開始了對楚國一系列政治上的改革,幅度之大可以和商鞅對秦國的變法相提并論了,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以楚為心腹大患。只可惜楚國在吳起死后廢除了他的強國政策,而秦國在商鞅之后卻仍然依其改革之道而行,改革本來非一朝一夕可成,所以秦漸強而楚漸弱。
吳起和商鞅一樣,因為改革得罪了國內(nèi)的貴族們。他們處心積慮,必欲除去吳起而后快。楚悼王剛逝世的時候,吳起就受到了貴族們的圍攻。吳起見無處可逃,就趴到先王的遺體上痛哭,那些射殺吳起的箭也射到了楚悼王身上。吳起雖然不免一死,但那些射箭的人因為褻瀆先王尸體,都被判了死刑,吳起也因此間接為自己報了仇。這是最后悲壯而別出心裁的謀略。
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和這個人的才華和機遇有關(guān),和人品沒有必然、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但是,人品的好壞,對個人的成敗有間接的關(guān)聯(lián)。個人人品是非常復(fù)雜的,人性既是善良的,又是丑惡的。每個人人性深處,善與惡是同時存在的,并非“人之初、性本善”。人剛出生的時候,善與惡就已經(jīng)同時存在了,由于嬰兒沒有行動能力,利己主義的本性不能對他人造成傷害,儒家看到嬰兒不能傷害他人的一面,誤以為“人之初、性本善?!币粋€人的善良和丑惡,是這個人一生行為結(jié)果的最終定義,一個人人品的好壞,是這個人主觀善惡的傾向性,以及這個人的行為結(jié)果,展示出來的客觀性事實的最終結(jié)論。
吳起是戰(zhàn)國早期衛(wèi)國人,一生所學(xué)頗多,精通兵家、法家、儒家思想學(xué)說。生平在魯國、魏國、楚國都做過官,在內(nèi)政、改革、軍事領(lǐng)域都有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軍事領(lǐng)域成就巨大,著有《吳子兵法》,是戰(zhàn)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唐朝時武廟十哲之一,就是武廟十名亞圣之一。但是,吳起的個人人品是很差的,非常典型的利己主義者,根本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也不吝惜別人的生命。
吳起出生在非常有錢的大戶人家,吳起出道早期到處花錢買官,結(jié)果把家產(chǎn)祖業(yè)給敗光了,什么事業(yè)也沒有干成。吳起的所作所為,遭到很多人的諷刺譏笑,很多人嘲笑誹謗吳起,但是他們并沒有犯死罪呀。吳起非常痛恨這些人,傳說吳起殺死了誹謗他的三十多個人,就逃走了。冷清先生個人覺得,吳起殺人肯定是事實,殺三五個人是有可能的,一下子殺三十多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吳起提著刀在大街上亂砍,那他也是跑不了的。
吳起跑到魯國以后,就拜師孔門弟子曾參的兒子曾申學(xué)習(xí)。后來,吳起的母親去世了,讓人捎信給吳起,吳起因為在家鄉(xiāng)殺過人,所以不敢回去奔喪。曾申認為吳起是個很不孝順的人,認為他不配做儒家的弟子,就把吳起趕了出去,并且斷絕了師生關(guān)系。被趕出儒家門第的吳起,就去學(xué)習(xí)兵家的理論。史書沒有記載吳起跟誰學(xué)習(xí)兵家理論,冷清先生估計,這個傳授吳起兵學(xué)知識的人,也是覺得吳起人品很差,不讓吳起說自己的師傅是誰。這一點,跟韓信很相似,韓信的人品也很差,遭受胯下之辱后,消失了很多年。韓信的軍事素養(yǎng),肯定是跟什么人學(xué)習(xí)的,師父不讓韓信說,韓信的軍事才能是怎么來的就成了千古之謎了。
公元前412年,齊宣公攻打魯國,有人向魯穆公推薦了吳起,魯穆公很想啟用吳起,但是,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穆公害怕吳起會不忠于魯國,就有些猶豫不決。吳起知道以后,毫不猶豫地殺掉了自己的妻子,吳起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確實是不擇手段,道德上是沒有底線的。吳起率領(lǐng)魯國軍隊戰(zhàn)勝了齊國軍隊。后來魯國內(nèi)亂,吳起遭到魯穆公懷疑被免職的,他的主公季孫氏被門客殺死,有人造謠吳起參與,吳起在魯國的處境相當危險,經(jīng)過有些人的勸說,吳起就逃離了魯國,投奔魏國去了。
吳起在魏國的時候,是他人生事業(yè)的巔峰。當時,魏文侯啟用李悝變法,有人向李悝推薦了吳起,李悝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好利惡害”。李悝認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品的好壞并不重要,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好人也可能會做壞事,應(yīng)該注重這個人對國家是有害還是有用。李悝向魏文侯推薦了吳起,吳起在魏國干得不錯,得到魏文侯的賞識。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魏國的主將,帥兵攻克了河西地區(qū)的臨晉、元里,第二年又攻占了鄭縣,把秦軍驅(qū)趕到洛河以西。
吳起是魏國治軍、帶兵的主將,但是,他從沒有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和士兵們同甘共苦,從這一點來講,吳起的人品是非常高尚的。士兵們得了病,吳起親自給他們治療,甚至還給士兵們“舔痔瘡”,當然這個說法有點夸張,誰給士兵“舔痔瘡”,痔瘡也是不會被治愈的。冷清先生的理解是:吳起親自給士兵們治療換藥。有一次,吳起給一個年輕士兵“舔痔”,士兵的母親知道以后,就到軍營里對吳起說:“你的好心我們心領(lǐng)了,可你的做法是把我兒子往死路上帶呀!你作為將軍,親自給我兒子舔痔,我兒子一個下等的士兵,能夠報曉你的恩德的只能是拼死沖殺呀!”
吳起擔任河西郡守多年,他向子夏學(xué)習(xí)儒家思想,他銳意改革魏國的軍制,創(chuàng)建了武卒制,軍隊的戰(zhàn)斗力大幅提高,為了抵御秦國的入侵,他修建了吳城(今山西孝義市西南)。公元前389年,秦國動員50萬大軍進攻魏國,吳起親自率領(lǐng)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zhàn)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公元前387年,魏武侯再次任命吳起為主將,率領(lǐng)魏國軍隊進攻齊國,大敗齊國軍隊,一直進攻至靈丘。同年,魏武侯命吳起攻秦,公孫痤挑撥離間魏武侯,吳起受到魏武侯的懷疑,吳起就逃奔楚國而去。
吳起投奔到楚國后,先被楚悼王任命為宛城太守,過了一年就升任為令尹,吳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開始在楚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吳起的軍政改革確實起到強軍的作用,但是改革的幾項內(nèi)容觸及貴族集團的利益。比如,封君三代以上的貴族,取消貴族的爵位,降低朝廷的俸祿,把他們遷徙到邊遠地區(qū)戍邊。再比如,裁減朝廷多余的官員,減少他們的俸祿,省下來的錢都用于強軍。這些改革措施非常好,使得楚國的實力大幅提高,軍隊的戰(zhàn)斗力加強了,擴大了楚國的疆域,但是,嚴重侵犯了既得利益的貴族集團。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了,楚國貴族們串聯(lián)密謀造反,準備在楚悼王的葬禮上射殺吳起。吳起知道這些貴族們的陰謀,在貴族們造反的那一刻,吳起奔向楚悼王的“遺體”,貴族們射出的箭射死了吳起,吳起趴在了楚悼王的遺體上,貴族們的箭同時也射中了楚悼王的遺體。楚國法律規(guī)定:傷害楚王的尸體,是大不敬的重罪。楚肅王即位后,命令令尹徹查此案,將那些為了射殺吳起而射中楚悼王遺體的人,全部抓起來殺掉,這件事牽扯楚國貴族72家,并且把吳起的尸體予以車裂懲罰。吳起在臨死之時,把要射殺自己的人,全都推向了死亡,這就是人品善惡交織吳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1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