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七國之亂,西漢名將周亞夫為何被冤下獄絕食自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話說周亞夫這個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寶貝二兒子,軍事指揮上比其老子更加出神入化,但政治智商和情商也比其老子更加低能,更加無知,而這在翻云覆雨的官場上絕對是一種致命的短板,所以到頭來死都不知是啥回事。
卻說漢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漢景帝某一天心血來潮,在宮中召見了周亞夫,卻沒有什么大事可談,只是做一些吃吃喝喝的玩意而已,其實是天子對大臣的另類忠心測試。
當(dāng)時,天子給老周準(zhǔn)備了食物,也不過是一大塊肉,而且肉塊沒有切開,筷子也不多一條,這叫人家怎么吃嘛,那不是要為難人嗎?脾氣有點剛烈的周亞夫越想越氣,老大不高興地立馬回頭叫有關(guān)官員取來筷子,卻不知是計,這就惹了大麻煩,小不忍則亂大謀是也。
漢景帝看著周亞夫這德性,于是有點陰陽怪氣地問他:“周愛卿是有點不滿意這宴席安排了?”周亞夫知道天子也動氣了,連忙念叨豈敢豈敢什么的,并低聲下氣地摘帽向天子謝罪,然后就悻悻地退席,漢景帝目送著悶悶不樂的周亞夫遠去的背影,口中念念有詞:“為一點小事就這么憤憤不平的大臣,不足以做幼年君主的護臣?!睆拇艘猜裣铝艘娨傻牡湼?。
其實之前漢景帝要廢掉栗太子,周亞夫卻逆君意大力反對,景帝早就有意疏遠了這位曾平定七國之亂救了漢帝國的周亞夫。
不久之后,周亞夫的貪心兒子就給其惹了禍,并最終致使其絕食而亡,一代名將以此種慘烈代價人間謝幕,令人不勝噓唏。話說周亞夫的兒子,曾給父親從工官處買了皇室專用的可用于殉葬的五百件鎧甲盾牌,這本身就可以告你謀反滅族的,不知此寶貝兒子當(dāng)時吃錯了什么藥,頭腦發(fā)熱得如此膨脹,皇帝正想找碴清除功高震主的周家苦于沒有理由呢,你卻把一個大把柄塞到別人手里,愚不可及。
這還不打緊,可能是仗著自己老爹為漢朝立下大功囂張慣了,周亞夫兒子還不識好歹地暴打虐待搬運特別供給東西的雇工,最后工錢也賴掉了,果然是天要滅亡一個人,必使其先瘋狂。于是,受了無妄之災(zāi)的雇工十分生氣,當(dāng)他們知道這是周家私自盜買皇室專用器物時,為了出一口惡氣,立馬遞書朝廷告周家兒子,叫你橫,然后此事就牽連到了可憐的周亞夫。反正,有心治周亞夫之罪的漢景帝,見到了關(guān)于周亞夫兒子做不法之事的檢舉信,立馬下令將周亞夫移交有司審理。有司接到了天子指令,當(dāng)然一秒也不想耽擱就審問帝國重臣周亞夫,周亞夫卻傲慢地不予置理,這算是哪門子事?想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枉我,沒門!
漢景帝聽到有司匯報后,大怒,罵周亞夫不識好歹,有點激憤地說。就你這大不敬的態(tài)度,我不需供詞也可以殺你什么的,然后下詔讓周亞夫自行到廷尉處接受審判。關(guān)于這次審判,還有一個極大的歷史喜感。當(dāng)時廷尉振振有詞地逼問周亞夫:“陛下如此厚待你,您為什么要造反?”周亞夫心中不忿,然后冷笑一聲:“我買的都是殉葬品,怎能說是要造反呢?胡說八道,冤枉人也不帶這樣的吧?”審判官員被問得理屈詞窮,卻還死鴨子嘴硬:“這可難說,因為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可在地下造反!”周亞夫一聽,立馬有點哭笑不得,也領(lǐng)教了他父親曾慨嘆的“我現(xiàn)在才知道獄吏的厲害”,也終于知道了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
以此種“此地?zé)o銀三百兩”的審案風(fēng)格來對付周亞夫,老周也自知難逃一劫,其實朝廷要辦他的時候,他就有了自殺之心,因夫人勸阻才沒死,這次被關(guān)進了大牢,看來兇多吉少,于是“周亞夫絕食五天,吐血而死?!币淮麑拇讼阆駳專矔r如凋謝的“名將之花”,輕松地又以自殺來完成天子也頗感棘手的高層自動退出機制,而且是被迫自殺的那種,令人痛惜。
講到這里,基本上也已經(jīng)可以做周亞夫的歷史結(jié)案陳詞了。但看到一些歷史研究者對其的精彩點評,也忍不住再多說幾句。
關(guān)于周亞夫只能被迫自殺的理由,某些歷史研究者開出了三個必要條件:一是得罪了竇太后母子;二是得罪了漢景帝;三是皇權(quán)自保的需要。
其實正直得如一棵鉆天的白楊樹的周亞夫,在細柳營駐軍接待到訪天子的時候,就很大程度地得罪了皇室,所以他也必死無疑,那種對天子的“百般為難”,又是不準(zhǔn)策馬奔馳又是不跪拜,當(dāng)天子老兒是透明的,甚至于還搞什么“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想造反了不是?雖然好說話的漢文帝不以為忤逆,還大贊其是真將軍,同時不忘記告誡兒子漢景帝有國難找亞夫,不過漢景帝卻沒有他爹那么好說話,甚至還有點刻薄少恩,當(dāng)年為了保自己皇位連自己的恩師晁錯都可以狠心殺掉,更加不用說周亞夫既反對漢景帝廢長立幼,又反對竇太后要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幾乎把王室的實力人物得罪個遍,何況他又是手握重兵的軍棍,當(dāng)年“細柳營”只聽將軍不聽天子,誰能擔(dān)保權(quán)臣周亞夫不一聲令下就踏平皇宮換了江山?何況這家伙仗著平定七國之亂驕傲得不成人型了,軍隊都得聽他的,你看他憤憤不平離開天子讓他受辱的酒席時的不爽樣,漢景帝望著他的背影說的那句狠話:“此泱泱者非少主臣也!”就知道他必死無疑,駕馭不了只能毀掉。
所以,正因為漢景帝這下意識的話,有好事者便推斷出了是漢景帝故意讓不聽使喚的周亞夫餓死獄中的,以周亞夫的正直剛烈也必能讓其選擇自殺然后尊嚴(yán)地死去,漢景帝不僅不背負殺了功臣的歷史罪名,還輕而易舉地啟動了高層自動退出機制,何樂而不為?
最有趣的是,據(jù)說冶史相當(dāng)嚴(yán)謹(jǐn)?shù)奶饭抉R遷,曾在其鼎鼎大名的《史記》中,堂而皇之地八卦了一下周亞夫的死因,說有人為其算命必出將入相尊貴無比,最終卻逃不了餓死的命運,我們也只能姑且一笑而已。不過以“謀圣”鬼谷子那句著名的話“得意莫得心,失意莫快口”來考量,天下英雄之死莫過于得意忘形或失意怨懟,周亞夫不幸這兩樣都沾上了,不死待如何?
最后,我們來簡單講講漢代這種似乎很有點溫情脈脈的“人文關(guān)懷”式的自殺與被自殺機制,既可以說是潛規(guī)則,也可以說是不成文的“國家制度”或治國理念,目的就是給觸犯天子或有貪腐罪行的高官或名人尊嚴(yán)而體面地死去,不像鐵腕治貪的朱元璋對人剝 皮拆骨那么百般羞辱,顏面無存。這正如歷史研究者張圣剛所言:“兩漢時期這一曖昧而體面的權(quán)力退出機制呈現(xiàn)出一種解決高層人事危機的獨特思路:當(dāng)組織高層管理者因種種原因不得不離職時,不必采用‘誅*殺’的手段———大張旗鼓地責(zé)罰罷黜,可以考慮提供一個讓他們‘自殺’的選擇———悄無聲息地低調(diào)離開?!标P(guān)于當(dāng)時殺身成仁的重臣還不在少數(shù),“據(jù)《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及萬斯同《東漢將相大臣年表》統(tǒng)計,兩漢位列三公的大臣分別約50名和260名(東漢三公不掌實權(quán),故多且濫);其中在任期間獲罪受譴而死的有數(shù)十人之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恭帝的傳奇人生,皇帝到駙馬再到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