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的秀才相當于現在什么學歷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俗語常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提起秀才,我們總會想到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讀書人,不過,秀才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們相當于現在的什么學歷呢?
其實,秀才起初跟讀書人沒有多大關系,它是指“才之秀者”,即特別有才能的人?!豆茏印ば】铩份d:“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里也有相關記載:“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睗h荀悅《漢紀·武帝紀一》:“其秀才異等,太常以名聞;其下才不事學者,罷之?!边@里的秀才,都是指優(yōu)異之才,跟其本身的學歷和身份沒有關系,與現在的“人才”意思接近。
秀才被賦予政治身份,是在漢朝以后。漢朝將秀才和孝廉并舉,不過由于光武帝劉秀的名諱當中有“秀”字,故改稱為“茂才”。唐宋年間,凡是參加科舉考試者,都被稱為秀才,秀才逐漸代指讀書人。在元明時期,人們常用秀才來稱呼讀書人,元·喬吉《新水令·閨麗》曲:“我是箇為客秀才家,你是箇未嫁女嬌娃?!?/p>
明清以后,秀才專門指府學、縣學的生員,而且必須是讀四書五經而進學者才能得到這樣的稱呼,不讀四書五經會被視為離經叛道,即使飽讀詩書,但依舊沒有秀才的名分。
關于秀才的學歷,其實要分朝代來看。在唐宋以前,秀才只是指人才,并不僅限于飽讀詩書之人。唐宋以后,只要是讀書人,都可以取得秀才的頭銜,無需經過考試。不過這也使得宋朝的秀才頭銜極其廉價,對于科舉進士、進入仕途沒有多大的幫助。而到了明清以后,秀才才真正地與“學歷”掛鉤,必須通過數次考試才可以獲得這個頭銜。古代的科舉制度與現在不同,不過如果非要對照的話,明清時期的秀才相當于現在的大學本科。
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高的學歷,他們往往是飽讀詩書者,學識淵博、見多識廣,而這也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句話的由來。在明清時期,想要做官必須考中舉人,而想要參加鄉(xiāng)試中舉,就必須有秀才的身份,所以說秀才就相當于古代做官的敲門磚,至關重要。
古代封建王朝非常重視科舉,秀才也享有許多特權,比如最高等的秀才可以領到官府補貼的糧食和錢財,相當于現在的獎學金。而其他的秀才也可以享受不出公差和免納田糧的特權,他們在公堂上面對縣老爺甚至可以不用下跪,其家人也可以免除徭役。
不過,盡管有這一系列特權,但由于科舉漫長,考試競爭激烈,許多人三四十歲可能還是一位秀才,所以“窮秀才”依舊不在少數,而這也是“窮酸秀才”的由來??偟膩碚f,秀才介于官和民中間,他們既享有少量特權,又沒有實權和官身。這是在古代科舉制下,誕生的獨特身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2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明憲宗為什么獨愛大自己17歲的萬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