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的一生有多慘。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三國時期絕對是個人才輩出的時代,不管是具備政治才華的領(lǐng)導者,還是擁有絕世武力的軍事將領(lǐng),在這一時代都像是扎堆式的涌現(xiàn)出來了。他們中的很多人如果單獨出現(xiàn)在某一時代的話都可能會立下不朽的功名,但是趕上了這個時代卻注定其中不少人難以善終,其中蜀國的五虎上將中就有三位,不過要說最慘的還是馬超,因為他全族被滅,自己也在47歲的時候病死,身邊沒有親人。
都說但凡是能夠成大事者都是心狠手辣之人,這一點放到此人身上或許是合適的,因為他為了能夠獲得西北的大權(quán)不惜和曹操叫陣,為此枉顧父兄被殺,后來兵敗之后他想到了逃亡,卻丟下了自己的妻兒,導致母子倆一個被霸占,一個被殘殺。那么,真實的馬超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馬超的家族在西北地區(qū)是非常有威望的,不管是其祖父還是父親都是很有名的軍閥首領(lǐng),他本人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下,少年時期就已經(jīng)能夠帶頭打仗了,英名傳遍了周邊地區(qū)。更重要的是,馬超還是個非常有野心的將才,在曹操將其父兄誆騙到許昌的時候,他堅決不去,最終得以將家族中的軍權(quán)納入囊中。
當曹操的大軍攻入關(guān)中地區(qū)時,這里的各個軍閥和諸侯組成了聯(lián)軍來抗衡,其中馬超所帶領(lǐng)的軍隊是中堅力量,不但多次擊退了曹軍,還將曹操這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一往無前的梟雄逼迫得割袍逃命。后來還是曹操使用計謀策反了聯(lián)軍中的搖擺分子,這才讓勢頭良好的馬超部隊孤立無援,敗走西涼。
曹操為了泄憤將馬家族眾兩百余人全部殺害,此時的馬超沒有能力單獨復仇,只能寄希望于兵力雄厚的關(guān)中張魯。不過這一次他看錯了人,并沒有得到對方的兵力相助,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馬超也不能降服于死對頭曹操,所以權(quán)衡之下只能投向了劉備。
雖然馬超的實力堪比關(guān)張二人,也被重視人才的劉備列進地位相當高的五虎上將中,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就得到了充足的信任。這一點從他后來一直都默默無名的狀態(tài)就可以看得出來,有人說馬超過于無情,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做出的不少決定也是為了將來能夠擁有足夠的翻身資本,只可惜時代并沒有賦予他這樣的機會。
他曾經(jīng)在過年的時候痛哭流涕,說自己全族都在一日之內(nèi)被屠盡了,可見這份傷痛他是一直銘記著的,只是作為一個錚錚鐵骨的將帥不愿意展露太多情緒?;蛟S是心中積壓了過多的悲傷和壓抑,一直也沒有得到抒發(fā),所以他后來不是戰(zhàn)死沙場,而是死在了病榻上,年僅47歲。
這個人就是馬超,在馬超守涼城的時候遇到了曹操,但是馬超堅決不投降,因此他在涼城只堅持了一年多,就被曹操打敗了,而且他的父親、弟弟以及兩個兒子都死在了涼城,全家兩百多個人都被殺了。
本來曹操是要去攻打張魯?shù)?,但是當時的諸侯確認為這只是曹操的一個計謀,因為曹操本來就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雖然明面上說是攻打張魯,但是很有可能是想要統(tǒng)一關(guān)中,所以這些諸侯都決定一起去攻打曹操,想要將他擊退,而且因為馬超的親人都在曹操的手里,為了救自己的家人,馬超也加入了戰(zhàn)爭。
馬超本來就是一個非常神勇的人,而且在剛開始與曹操交手的時候就能夠把曹操打的毫無招架之力,而且在一次戰(zhàn)爭中,馬超差點就殺死了曹操,但是后來諸侯中的大將相互猜忌,誰都不服誰,并且還有些人為了自己建功立業(yè)去出賣別人,所以這是諸侯的聯(lián)盟變得岌岌可危。
以至于馬超必須撤離涼城,雖然必須撤離,但是馬超還是寧死不屈,曹操一怒之下就殺了馬超所有的家人,就是因為這,馬超決定不撤離涼城,要為自己的家人報仇,所以他與曹操正面交手,不過這時候的馬超已經(jīng)不是曹操大軍的對手了,他只堅持了一年就被曹操打敗了。
而且后來馬超決定投靠劉備,但是劉備在之后一心想要討伐吳國,并沒有與曹操交手過,因此馬超就徹底的失去了報仇的機會,所以才會在47歲的時候郁郁而終。
馬超為扶風茂陵人。初平三年,其父馬騰受封為征西將軍,屯郿縣。后騰襲長安,兵敗出走西涼。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后?積極南征,但對關(guān)中和西涼的割據(jù)勢力終不放心,對馬騰父子尤其戒備,馬騰舉家遷至鄴城,只留超以領(lǐng)其軍。
建安十六年,曹操西討漢中張魯。關(guān)西諸將疑操欲對其不利,遂以馬超、韓遂二將為首起兵抗曹。兩軍在潼關(guān)對峙月余,最后曹操以離間計引起馬超、韓遂二人不和。關(guān)西軍大敗,馬超逃至涼州。
馬超兵敗后重整旗鼓,攻打隴西一帶。其后兵敗投靠張魯。而曹操亦于建安十七年誅殺其父馬騰,夷其三族。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先殺馬騰,而后超起兵為父報仇。這是羅貫中希望突出馬超之起兵乃為父報仇。而另一方面亦可把曹操寫成為陷害忠良的奸臣。
建安十九年,張魯部將楊昂因忌馬超才能,而屢屢向魯進讒。馬超恐張魯對其加害,遂投劉備。適備圍成都,超遂自請為先鋒以攻城。城中軍民大驚。
劉備稱帝后,拜馬超為驃騎將軍,領(lǐng)涼州牧,進封斄鄉(xiāng)侯。 蜀漢章武二年,馬超病逝,享年四十七歲。
==========================第二篇============================
正史載于222年病死!
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獅盔獸帶,銀甲白袍,手執(zhí)長槍,坐騎駿馬,他便是五虎將之-馬超。
很多人心目中,馬超雖然驍悍英勇,但總像是一勇之夫,比其他人略低一個層次,其實,馬超當時是很有威望的,最初,劉備即位漢中王,封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前后左右將軍,諸葛亮曾異議為黃忠聲望素不及關(guān)馬二人,如此恐怕關(guān)羽不服,由于看出,馬超聲望之高。
其實很多人也估不到,三國時代時,趙云于蜀漢中的地位,比關(guān)張馬黃還要低,陳壽為五虎作傳也順序關(guān)張馬黃趙,但三國演義里的趙云智勇兼?zhèn)洌匾约訌娏?,五虎大將也變成關(guān)張趙馬黃了。
馬超也不單是匹夫之勇,當時關(guān)西軍對曹軍,馬超提出正確方案但不被接納,曹操知道后大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
馬超甚得羌胡之心,除了他有一部份羌人血統(tǒng),他亦有過人之處,當劉備聽到馬超來降,大喜喟:吾得益州.馬超領(lǐng)兵城都,不到十天劉璋就降了,如此強大的震懾力不會是一夫之勇,劉璋抗劉備近將三年,為何一見馬超就嚇得投降?
后來諸葛亮給關(guān)羽的信中亦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也給予很高評價.
最后,馬超是何時死呢?三國演義并無說明,劉備伐吳時,馬超倒未有露面,較后幾回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曾邀馬超緊守西平關(guān)對付羌兵.八十七回,諸葛亮南征孟獲,又讓馬超把守漢中關(guān)口,九十二回,諸葛亮一出祁山,才于沔陽致祭馬超,始終也未有交代馬超之死,其實馬超死于章武二年,享年四十七歲,當時劉備正領(lǐng)兵于東吳作戰(zhàn),馬超臨終上疏,說自己一家二百余口,差不多全死于曹操之手,只剩從弟馬岱深托劉備,從此相信馬超可能是病死的.
五虎大將中,馬超算是比較短命的一個,如此英雄豪杰未能一展抱負報國恨,最后連家仇亦不能報,英雄氣短,確實令人婉惜.
馬超并非病逝,而是西涼暴動,馬超殺了叛臣韋康,而梁寬與趙瞿又起而為之報仇,孟起就在亂軍肆虐之下慘死.....
04【心得撰寫】
看了兩篇有關(guān)馬超的個人簡介,個人覺得先不管馬超怎死,他死時才47歲真的很令人挽惜,馬超的英勇個人覺得可以跟呂布相比,再加上先天的優(yōu)良血統(tǒng),使得馬超在戰(zhàn)場上將其才能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我在其他篇網(wǎng)站上看到馬超在大戰(zhàn)曹操的戰(zhàn)法時,真的很贊賞,難怪打得曹操割須棄袍,就正史記載馬超是先出兵攻打曹操后,曹操因不滿馬超作為,憤而斬殺馬氏家族,這點證明只要讓曹操不爽的人,誰都有可能被誅九族,假設(shè)馬超能晚點死,或許就能夠在北伐中有著相當大的作為吧。
【馬超的戰(zhàn)術(shù)運用】
第一、標槍
馬超軍團不尚弓弩,而擅長使用長標,且以脫手長標為特色,對于密集的曹軍往
往產(chǎn)生一標連傷數(shù)人的殺傷效果(袁闊成的評書曾經(jīng)吸取過這一點:‘西涼小校的
飛標帶撒手的,嗖,嗖,可憐曹兵一標能穿三四個,象扎蛤蟆一樣?!_@種脫
手飛標實際上脫胎于古羅馬的投槍,確切的說,就是斯巴達克斯和羅馬軍團死戰(zhàn)時
使用的兵器。它的自重大,殺傷力強,對于當時甲胄簡陋的輕裝軍隊(對于弓箭有
一定防御性)攻擊力遠勝弓弩。當時的戰(zhàn)斗,連中數(shù)箭死戰(zhàn)不退的場面時有所見,
中標槍者則立即失去戰(zhàn)斗力。比之現(xiàn)代,就是槍榴彈與步槍子彈的區(qū)別。難怪曹軍
望風披靡。
第二、軍陣
馬超的軍陣與眾不同,前軍是密集的盾牌兵,盾牌的強度和重量都遠超一般軍隊
,對弓箭防護極佳。部隊擺成一個個方陣,擺成陣型以后可以互相掩護,錯落有致
。使曹軍賴以取勝的騎兵只能在邊緣掠殺,目標很大的騎兵還要隨時遭到標槍的襲
擊。馬超的騎兵全是輕騎,配置與步兵分開,不作為主力,而是作為奇襲隊使用,
從步兵陣中突然殺出,才能有一舉突襲曹軍指揮部的精彩戰(zhàn)例。這樣的軍陣,正是
古羅馬前期使用極為廣泛的希臘密集軍陣。其他,馬超軍隊受到古羅馬軍隊影響的
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瑕萌關(guān)之戰(zhàn)的主將壓陣徐徐退去,正是古羅馬軍隊交錯掩護撤
退的絕招,馬略和龐培的軍隊以此不止挫敗過多少次蠻族的追擊,連見多識廣的劉
備也不免贊不絕口。西涼軍隊的編制為部,比如韓遂部下為八部,一部約5000名戰(zhàn)
士,正是和古羅馬軍團的編制相符。以此計算,渭南之戰(zhàn)馬韓聯(lián)軍總?cè)藬?shù)在7-8萬之
間,也與歷史比較相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