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1歲名滿長安,寫的詩人人會背,卻一生命運悲慘,最后病死異鄉(xiāng),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真正的貴族,不是因一時僥幸而獲得財富、地位的暴發(fā)戶,他們一般都出自門閥,而門閥,之所以屹立千年不倒,傳承的不光是人脈、財富或者地位。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精神,很顯然,他就很好的繼承了這種精神,并因此而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一個人為什么要當官?有的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有的人為了光耀門楣,但這些,他都不需要,因為他叫柳宗元,出生于河東柳氏,柳氏起源于春秋,春秋時期的魯國,先祖就是那位“坐懷不亂”,儒家稱之為“和圣”的柳下惠。
柳下惠原名展獲,因封地在柳下(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孝直鎮(zhèn)一帶),所以,后人以柳為姓,秦末崛起,南北朝鼎盛,到了唐朝,便已經(jīng)與薛氏、裴氏一起,并稱為河東三大世家。祖上代代為官,出了不少人才,在歷史上很有名氣的,就有北魏濟陰公柳慶;南朝宋、齊宰相柳世隆;唐高宗朝宰相柳奭(念‘是’),當然,還有后來的他。
本身就很厲害,到了父親柳鎮(zhèn)這一輩,又跟天下十大世家之一的范陽盧氏結(jié)親,范陽盧氏是齊國姜子牙的后裔,因封地在盧邑(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歸德街一帶的)而得姓,秦末遷至范陽,到了唐朝,僅開國到唐朝中期,一百余年的時間,就留下“八相佐唐” 的佳話,一個家族,一百來年的時間就出了八位宰相,家族底蘊就雄厚如此。
在這樣的家族出生、成長,養(yǎng)家糊口,光耀門楣,對于柳宗元,顯然不是問題,他出仕的目的,就是為了拯救風雨飄搖的唐朝。
柳宗元出生于公元773年,其時父親柳鎮(zhèn)在京城長安任侍御史。安史之亂后,唐朝雖然已經(jīng)腐朽沒落,風雨飄搖,但在這樣的家庭成長,他的童年應該是非常幸福的。
公元785年,柳宗元12歲的時候,父親從京城貶至夏口(湖北武昌),任鄂岳沔(念‘免’)都團練使判官,柳宗元才跟著父親到了地方,見識了一些地方上的疾苦,從此,就有了深深的憂患意識,總覺得應該為天下百姓干點什么。
好在他非常聰明,公元793年,21歲的時候,便進士及第,殿試當中的前三甲,在全國舉子當中脫穎而出,一時名滿長安,名聲大振。
眼看就要到達人生巔峰的時候,父親柳鎮(zhèn)去世,依制,柳宗元在家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復出,即任秘書省校書郎,迎娶父親生前定下的娃娃親,弘農(nóng)楊氏為妻,弘農(nóng)楊氏,春秋晉國賢臣羊舌赤的后裔,先祖楊震,漢光武帝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其后產(chǎn)生過楊素、楊玄感,到了唐朝,已經(jīng)出現(xiàn)十一世宰相,又是個傳承千年的門閥,柳宗元更沒有資格為生活發(fā)愁,剩下的,就只有追求理想,挽救大唐了。
柳宗元也相信,他的人生一定會一帆風順,和他的先祖一樣,作出名垂千古的成績,然而,誰能想到,這一切,都被一個偶然間認識的朋友破壞了,就是這個朋友,影響了柳宗元的一生,并給他帶來悲慘的命運。
二:一個影響一生的朋友。
這個朋友同柳宗元一樣,也是貴族出身,不過是個沒落的貴族,說起來和劉備還有點關系,都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南北朝時期又輝煌過,不過到了唐朝,便只能到地方上擔任些小官僚,無法與柳宗元相比。
不過幸運的是,他的名字叫劉禹錫,僅比柳宗元大一歲,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樣有才,同時在公元793年進士及第,又同時在公元796年考中博學鴻詞科,出任太子校書,幫唐德宗李適之子李誦整理書籍。
因為同年進士,同年登科,又都那么有才,都那么志趣相投,所以,柳宗元守孝期滿,出任秘書省校書郎之后,劉禹錫便將柳宗元,介紹給自己的恩師,擔任太子侍讀,即侍候太子讀書的王叔文、王伾認識。
幾個人志趣相投,又同時以拯救天下為己任,所以,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
公元805年1月,唐德宗崩,太子李誦繼位,李誦繼位之后,重用王叔文、王伾等,劉禹錫、柳宗元的春天也隨之來臨,與劉禹錫等同時出任禮部員外郎,在王叔文、王伾的領導下,大力推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
二王八司馬指的是唐順宗年間革新派士大
他們的改革,主要針對宦官專權(quán)以及藩鎮(zhèn)割據(jù),從策略上講,的確是拯救唐朝衰敗的好方法,然而,安史之亂以后,唐朝的軍權(quán)就掌握宦官手里,沒有軍權(quán),他們幾個文秀才能起什么作用。
推行改革僅僅三個月,到公元805年4月,宦官俱文珍等,就以唐順宗李誦無子為名,勾結(jié)藩鎮(zhèn)擁立廣陵郡王李純?yōu)樘?7月,請?zhí)永罴儽O(jiān)國;8月,逼迫唐順宗李誦禪位給太子李純,這一事件史稱“永貞內(nèi)禪”,太子李純也因此當上了唐憲宗。
扶持一個郡王當天子,人家只用三個月,宦官、藩鎮(zhèn)就這么厲害,連頭帶尾,持續(xù)180余天的“永貞革新”,至此,宣告徹底失敗。
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所謂的“二王八司馬”,到了承受打擊報復的時候,王叔文、王伾不久病死,柳宗元、劉禹錫等永貞革新的干將呢?
其時,柳宗元僅32歲,他悲慘的命運就此開始了,而這一切,能怪劉禹錫嗎?
《江雪》是柳宗元于永州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
一首人人會背的《江雪》,就是柳宗元“永貞革新”失敗之后寫的詩,其時柳宗元事業(yè)失敗,又趕上妻子病故、母親病故,茫茫大千,只剩下柳宗元一人,他的內(nèi)心得有多么孤苦,就連劉禹錫也認為,柳宗元之所以如此,全是受自己連累的,可柳宗元怪他了嗎?
“永貞革新”之后,柳宗元貶到邵州(山西垣曲),劉禹錫貶到播州(貴州遵義),雖然都是當刺史,也算一方諸侯,可那是什么地方啊?
尤其是劉禹錫,就很傷感的說:“我,發(fā)配到邊遠之地沒什么,只可憐我的母親,要跟著我受苦了?!?/p>
柳宗元一聽,即刻向朝廷上書,愿意跟劉禹錫換個地方,處境如此困苦之下,還能為他人考慮,朝廷感動了嗎?
柳宗元上書不久,朝廷果然給他倆換了地方,不過不是互換,而是,劉禹錫發(fā)配到朗州(湖南武陵),柳宗元發(fā)配到永州(湖南永州),還貶官兩級,由刺史貶為司馬。
原先還是一方諸侯 ,現(xiàn)在呢,從六品官銜,一州佐官而已,差一點,就成吏了。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
兩人依依惜別,這一去就是10年, 公元815年,朝廷才想起他,當年1月,朝廷下詔,宣柳宗元進京。一個月后,當他風塵仆仆的趕到長安之后,萬萬沒想到的是,又出事了,什么事?又是劉禹錫連累了他!這回柳宗元埋怨他了嗎?
事情是這樣的,劉禹錫比柳宗元早到長安,到長安之后,由于離開的太久,一時玩興大起,逛到長安城南崇業(yè)坊的玄都觀,寫下一首著名的《玄都觀觀桃花》,曰: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劉禹錫不知何意,但傳至當權(quán)者耳中,人家卻認為他是諷刺,嚴重的諷刺,意思是朝廷用了很多無才無德的新人。唐憲宗聞言大怒,本來還想將他留在京里任職 ,可現(xiàn)在,依舊那么死性不改,也罷,還是到地方上去吧。
于是,給劉禹錫官升兩級,打發(fā)到連州(廣東連州)當個刺史,剛剛回京,喘息未定的柳宗元呢,又給稀里糊涂的打發(fā)出京,發(fā)配到柳州(廣西柳州)作個刺史,哥倆可真是難兄難弟啊。
柳宗元埋怨了嗎?沒有,做《重別夢得》,與劉禹錫依依惜別,曰: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识魅粼S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還表達了愿意永遠跟劉禹錫做至交朋友的心意,柳宗元柳州執(zhí)政之后,并不以身處江湖之遠為憂,而是心系百姓,興辦學堂,興建水利,釋放奴婢等等,實施許多仁政,也因此得到一個柳柳州的美名。
處江湖之遠,還心系百姓,所謂達,志不改;貧,志不改。說的就是他吧,他是一位真正的貴族,一位真正的士人。
公元818年,劉禹錫母親病故,柳宗元多次派人弔問, 并真誠的約定,等劉禹錫扶靈回老家衡陽之后,他一定親自趕來吊唁。
公元819年,劉禹錫回到衡陽,左等右等,卻等不到柳宗元的蹤影,二十年交往下來,劉禹錫深信,柳宗元不是個言而無信的人,那么,到這時候還不來,只有一個原因,柳宗元可能出事了。
就在劉禹錫忐忑不安的時候,柳州方面來信,柳宗元病故,時年僅47歲,在民間有享有極高聲望的柳柳州病故,劉禹錫什么反應呢?
……期以中路,更申愿言。途次衡陽,云有柳使。謂復前約,忽承訃書。驚號大哭,如得狂病。良久問故,百哀攻中。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驚號、狂病、百哀乃至于涕洟迸落,魂魄震越,感受一下劉禹錫的悲痛之情吧,后人無法用更好的語言表達劉禹錫此時的悲痛。
二十年來萬事同的柳宗元,就這么走了,就這么再也見不著了,今后天下雖大,還哪里去找他劉禹錫的朋友啊。
當年長安一別,就成了再見,乃至永遠不見,難道命運就這么殘忍嗎?劉禹錫:
……朝晡臨后,出就別次。南望桂水,哭我故人。孰云宿草,此慟何極……
一篇祭文600余字,無一字不悲痛,無一字不心酸,讓人不忍猝讀,在最后一封寫給劉禹錫的書信當中,柳宗元將兒子柳周六,托付給好友劉禹錫,劉禹錫因此對柳宗元亡靈發(fā)誓:
……誓使周六,同于己子……
事實上,他也做到了,撫育、栽培柳宗元其時年僅三歲的兒子不遺余力,柳宗元的兒子柳周六,就是唐懿宗咸通四年,即公元863年,進士及第的柳告。
除此之外,劉禹錫還用心整理柳宗元的文章,用二十年的時間,整理出《柳河東集》,讓柳宗元的文章大行天下,讓柳宗元的名字名垂千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4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