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沙丘之亂透視的人性之惡:兒子趙章居然把父親趙武靈王活活餓死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子趙章,是趙武靈王的長子,與其高祖父趙敬侯重名。作為父親的嫡長子,他是自然的君位繼承人,最后竟然落得個身死早逝的下場,人生充滿了悲劇色彩。
一、得位
公子趙章,父親是趙武靈王、趙國的正宗公子出身,母親是趙武靈王的夫人,出身于韓國王族,是韓國的公主。公子章生下來是嫡長子,憑借著這樣的出身,可以說,他是自然的大位繼承人,生的就是這樣的好命。
公子章的母親,是韓宣惠王(稱王前是韓威侯)的女兒。趙武靈王趙雍在即位之前,曾經(jīng)在韓國做質(zhì)子,是維系韓國和趙國睦鄰友好關(guān)系的紐帶。趙雍自幼聰穎、懂禮節(jié)、識大體,深受韓國君臣的賞識。
趙肅侯二十四年(公元前326年),肅侯去世。作為太子的趙雍還在韓國做質(zhì)子,由于趙國此前幾代君主交接時都發(fā)生過內(nèi)亂,所以趙雍想尋求外援,希望韓國伸出援手,幫自己順利繼位。
當(dāng)然了,“無利不起早”,為了爭取韓國的支持,趙雍除了承諾自己即位后繼續(xù)保持與韓國的友好關(guān)系外,還向韓王求婚,表示想與韓國公主結(jié)秦晉之好。韓王本來就很喜歡趙雍,對此當(dāng)然是樂見其成,就點頭了。
韓王認為公主年齡尚幼,而趙雍也只有十五歲,就與之約定五年之后再送公主到趙國大婚。在韓國的支持下,趙雍順利回到國內(nèi)繼承君位,成為趙武靈王。而后,又是在韓國的大力支持下,順利使不懷好意的魏、楚、秦、燕、齊五國“奔喪”軍隊退回。
正因如此,趙武靈王五年(前321),韓國公主嫁到趙國后,就被冊立為正妻夫人。大約一年后,夫人韓氏生下了趙武靈王的嫡長子,取名為趙章。
趙章生下不久,被冊立為太子,成為趙國合法的大位繼承人。
二、失位
趙章的青少年時期,是他的一生中度過的最幸福的時光。上有著父母的寵愛,下有著一幫子臣下、奴仆的照料,還有著父母為他挑選的飽學(xué)之士做師傅,接受到了當(dāng)時最好的貴族教育。雖然公子章青少年時期很幸福,但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也養(yǎng)成了他奢侈、辟邪、古怪的習(xí)慣和性格。
如果時間就這樣悄悄的流逝,直至父親年老故去,他可以順利繼位,成為趙國新一代的君主,可惜的是,他的太子之位并沒能保住。
他的失勢,開始于母親的早逝。大概在他十歲的時候,母親走了。母親走時還是瞑目的,畢竟自己的兒子已經(jīng)是太子了,若干年后就會是趙國的君主,雖然她走了,但很欣慰。
母親死后,公子章還是能得到父親的關(guān)愛,而且父親一直注重培養(yǎng)他,讓他處理政務(wù),還在軍中任職,熟悉作為一個君王應(yīng)該熟悉的事務(wù)。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前305年),趙武靈王帶軍攻打中山國,公子章率領(lǐng)中軍,奪取了鄗城和東垣,立下戰(zhàn)功,為父親所贊賞。
盡管如此,公子章的好日子卻越來越少了。
夫人死后,趙武靈王于十六年(前310)納娶了大臣吳廣的女兒入宮,后冊立為夫人,是為吳娃。吳娃深受趙武靈王寵愛,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子,在宮中地位極高。
是人都會有私心,吳娃也不例外。她從不張嘴求趙武靈王為她或家人辦事兒,從未干政開后門,這一點兒讓作為君侯的丈夫很滿意,滿意到愧疚于她的地步。
這個吳娃是個很有心計的女人,她之所以從不求趙武靈王辦事,是因為心里一直在盤算著一件大事。終于,在趙武靈王二十五年(前301),她臨死前,求趙武靈王改立她的大兒子趙何做太子。
趙武靈王望著她乞求的淚眼,想著佳人即將香消玉殞,悲痛欲絕,哪還管什么理智不理智,當(dāng)即就點頭了。吳娃淚眼含著笑閉上了。
隨后,趙武靈王就宣布改立趙何為太子,而趙章的太子之位被廢黜。這年,趙章大約有二十歲。當(dāng)了十幾年太子的他,在這一年失去了儲君之位。在這個年輕氣盛的年紀,他內(nèi)心的不滿與憤恨可想而知。
三、奪位
被廢黜儲君之位后的公子章,在不解、不滿、不甘中度過了一生中最難、最苦的一段時間。后來,他漸漸的想開了許多。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前299),趙武靈王傳位給太子趙何,趙何繼位成為趙惠文王。趙武靈王成為主父,見作為哥哥的公子章向弟弟趙何行禮,他心里不是味兒,覺得實在是愧對了大兒子,也對不起早逝的夫人韓氏。
趙惠文王三年(前296),趙武靈王率軍攻滅了中山國。為了補償公子章,趙武靈王把大兒子封到代郡做安陽君。此外,還讓田不禮擔(dān)任安陽君的相。
田不禮原是齊國人,后來到宋國做官,受寵于宋康王。宋康王不知出于何種目的,將田不禮安插到趙國朝堂。他到公子章身邊后,極力鼓動公子章起來奪回屬于自己的王位。公子章對于權(quán)力和王位的渴求欲,就這樣又有了死灰復(fù)燃的跡象。
不久,主父也來鼓動公子章起來爭權(quán)奪利。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主父提前退位的意圖是,趙王主政國內(nèi),他可以放開膀子征伐四方,成就一番大業(yè),卻不料趙王何也是絕頂聰明的主兒,在一幫子大臣的支持和引導(dǎo)下,很快適應(yīng)了君主之位,將國家大權(quán)緊緊握在了手中。
主父心想壞了,這不是他要的結(jié)果。既然如此,他就想把國家一分為二,倆兒子一人一半;可是,這種分裂國家的做法,遭到了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于是,他就想讓倆兒子起來斗爭,當(dāng)斗爭到一定程度,肯定會有人請他出面協(xié)調(diào)收拾局面,可趁機將國家大權(quán)奪回來。畢竟此時的主父才四十來歲,正當(dāng)壯年,還是權(quán)力欲較強的時候。
有了主父的支持,公子章頓時雄心勃勃、信心百倍,開始了變主父需要的假斗爭為自己的真奪位,在朝中拉攏了一部分朝臣,開始同弟弟趙王對著干。
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雙方劍拔弩張、磨刀霍霍,終于在趙惠文王四年(前295)的沙丘,斗爭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場血雨腥風(fēng)降臨在了趙國的土地上。
在沙丘,主父與公子章住在一個行宮,趙王住在另一個行宮,中間距離大約三里地。這天晚上,公子章和田不禮密謀,打算以主父的名義騙來趙王殺掉,然后劫持主父,讓其恢復(fù)公子章的太子身份,之后,公子章正式即位為王。
三朝重臣肥義十分忠心于趙王,他怕趙王去有什么閃失,就決定自己先去探探路,結(jié)果被殺了。消息傳到趙王這,知道該來的還是來了,傳命將軍高信、信期等人,立刻行動起來,一同御敵。
公子章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率軍來攻打趙王所住行宮,但由于高信等人早有防范,沒能攻進去。雙方就在行宮外展開了激戰(zhàn),進行到拂曉,仍不分勝負。
正在此時,得知消息的公子成和李兌率領(lǐng)大部隊前來勤王。公子章、田不禮率部舍命搏殺,但在對方優(yōu)勢兵力面前還是兵敗了,被迫逃回主父所住行宮。公子成等人帶軍包圍主父所住行宮,沖進去殺掉了公子章、田不禮等人,怕主父治罪,就下令:“后出者殺!”奴仆們競相逃命。然后,他們將主父一個人繼續(xù)圍困在行宮里,三個月后活活餓死。
公子章奪位失敗,這回不僅丟了安陽君爵位,還丟了身家性命,真是何苦來哉?仔細分析一下,其實也不能全怪年輕的公子章。他從小就被冊立為太子,作為君位繼承人,是趙何奪走了他的繼承權(quán),他想奪回來,這也合情合理。作為父親,趙武靈王將本來是大兒子的王位讓給了二兒子,二兒子即位后,他感覺國家大權(quán)都被二兒子掌控了,自己心有不甘,又想奪回來,就鼓動大兒子起來與之斗爭,想坐收漁人之利,走的真是一步險棋,更是一步臭棋。
無論是禍亂國家,還是分裂國家,往往都是不得人心的。趙武靈王的悲慘結(jié)局恰也證明了這一點。
公子章,被殺時年僅二十來歲,原本想借力打力,奪回屬于自己的王位,卻不知自己早已成為了父親和弟弟進行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真是可悲、可憐、可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4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劉備,病危哪位將軍在后方平定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