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為什么要干掉手無縛雞之力的嵇康?嵇康是個怎么樣的人?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做人,得在軌道上走著。沒有骨氣難以立身,沒有品行難以立德。歷史上的名人大家,都用手中的筆書寫歷史的沉浮,描繪人生的喜樂,刻畫滄海橫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有人文筆精彩絕倫,有人立意高遠,有人才思蕩漾。他們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成為我們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今天,我們說說曹魏時期的思想家、音樂家和文學(xué)家嵇康。他是一位特立獨行、個性鮮明、不落俗套的大文豪。談?wù)撐簳x風(fēng)骨,嵇康始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高度。
出生在今安徽省濉溪縣的嵇康,迎娶了曹操的曾孫女長樂亭主,有了走入上層社會的基礎(chǔ)條件。但他有脾氣,注定是一個官場的失敗者。因他有才華,注定會成為一個文學(xué)家。
一封《絕交書》,撐起了他的豪邁人生和不朽品格。
《與山巨源絕交書》是嵇康寫給好友山濤(字巨源)的一封信。在這封書信中,嵇康向好友山濤分析了自己與當(dāng)時官場的“八字不合”和格格不入。
常言道,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個人在干什么,不代表他就能干好什么,也不代表他喜歡什么。
嵇康抵觸官場,不能和當(dāng)時的那股子風(fēng)氣同流。一開始,他的內(nèi)心就溝壑縱橫。
盡管嵇康的好友王戎曾說,自己和嵇康一起在山陽居住了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不喜不悲,不是無喜無悲。不喜不悲其實是大喜不喜、大悲不悲。
果然,面對司馬昭,嵇康表現(xiàn)出了極其強烈的厭惡情緒。
早年,嵇康生活清貧,日子恓惶。一次,他和好友向秀在家門口打鐵。就在這時候,潁川的豪門公子鐘會來訪。鐘會在司馬昭手下混得風(fēng)生水起,像模像樣。一看是這個家伙,嵇康埋頭打鐵,不去理會鐘會。
鐘會忍者怒火,等待許久,準(zhǔn)備折身而返。
“何所聞而來? 何所見而去?”嵇康這時候發(fā)話了。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尷尬的鐘會瞬間憤怒。說罷,他憤然甩袖離去。
敢惹大將軍司馬昭的紅人,厄運一點一點逼近嵇康。
在嵇康那里吃了一鼻子灰,鐘會給主子司馬昭打起了小報告?!帮?,臥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
心懷鬼胎的人往往喜歡聽鬼話。
鐘會這么一說,司馬昭心里很不舒服。
“康欲助毌丘儉,賴山濤不聽。昔齊戮華士,魯誅少正卯,誠以害時亂教,故圣賢去之???、 安等言論放蕩,非毀典謨,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釁除之,以淳風(fēng)俗”。鐘會又補上一刀,完全把嵇康當(dāng)做了司馬昭的“假想敵”。
作為當(dāng)時的文人領(lǐng)袖,嵇康在知識分子群體中有著驚人的號召力。雖然不參與政事,但是因為姻親,他和曹魏相對親近。而對司馬家族的本能疏遠,又在鐘會的離間之下,溝壑越來越大。
嵇康完全被列入了司馬昭的黑名單。
既然不能為我所用,不如提早干掉。司馬昭不愿意看到嵇康成為他的絆腳石。
貪權(quán)的人往往是心底陰暗的人。在鐘會的挑唆之下,殺死嵇康的念頭在司馬昭心中迅速生長。
嵇康離枉死,只差一個噱頭。
到了景元四年(263年),與嵇康相識的呂巽和呂安兄弟倆鬧出了一場矛盾。哥哥呂巽迷奸弟妹徐氏,兄弟二人反目。這時候,嵇康出面調(diào)停。他勸呂安不要把哥哥告到官府,以免損害家族的顏面。
就在這時候,哥哥呂巽卻擔(dān)心事情某一天敗露,弄得自己身敗名裂。他干脆先發(fā)制人,一紙訴狀先把弟弟告給官府。呂巽誣告弟弟呂安不孝。不孝是曹魏時代的重罪,呂安便被捕。
簡直豈有此理!看到小喜歡的呂安無辜入獄,嵇康出來作證。
善良有時候是有情人的宿命。
鐘會知道這件事情后匯報給了司馬昭。嵇康變成了成了污蔑他人的惡徒。
那時候,皇帝曹髦有名無實,形同傀儡。軍國大事實際上都掌握在司馬昭手中。
干掉手無縛雞之力的嵇康,司馬昭甚至不需要動一根指頭。
“康將刑東市,太學(xué)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比譄o寸鐵的讀書人也攔不住無冕之帝司馬昭。就這樣,一代文豪嵇康,就在一曲《廣陵散》之后,曝死街頭。
權(quán)力的魔性在于讓有些人上癮,讓有些人卑微,讓有些人無所適從。作為嵇康生命的最后寄托,《廣陵散》縈繞在無數(shù)有志之士的心頭。
嵇康走了,風(fēng)骨卻永遠留了下來。
嵇康的生活相對自由,做什么都無拘無束,立志長生不老。但他30多歲就去世了。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嗎?
據(jù)史書記載,嵇康是被司馬昭殺死的。起初,因為他支持曹魏政權(quán),對司馬懿篡權(quán)不恥,所以成為司馬昭的目標(biāo),被殺。他死時只有39歲??上麤]有給后人留下多少東西。
據(jù)傳說,他年輕時非常英俊,心地純潔,致力于長生不老。因此,他做了許多荒唐事。他長期服用丹藥,喜歡彈琴,瞧不起達官貴人,只想隱居山林。
他的氣質(zhì)相當(dāng)強。起初,司馬昭想讓他當(dāng)官,但他拒絕了。首先,他覺得司馬昭不能這樣做。他整天想著篡權(quán),殺了皇帝。嵇康不屑與他交往。因此,當(dāng)司馬昭派人去問他時,他受到了冷遇,因此司馬昭對他懷恨在心,認(rèn)為他傲慢自大,故作清高。
后來因為家人和嵇康有牽連,被關(guān)了起來。他人很好,但鐘會對他懷恨在心,在司馬昭說了一些讒言,最后司馬昭殺了他。在他被處決的同一天,3000多名大學(xué)生集體要求法院釋放嵇康,但司馬昭不聽。最后嵇康彈了一曲《廣靈散》,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實嵇康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雖然他脾氣不好,但他的書法令人欽佩,而且精通音樂。他在當(dāng)時絕對是一位大師。司馬昭殺了他之后,他非常后悔,但是沒有用。天才的浪子已經(jīng)死了。
司馬昭也沒有想到要殺嵇康,是他的謀士鐘會要殺嵇康。
鐘會是三國后期曹魏重要謀臣,精通玄學(xué),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對他非常賞識。曾為司馬昭獻策阻止了廢帝曹髦奪權(quán)企圖。朝廷大小事務(wù)無不插手,嵇康也不知什么事得罪了鐘會,他就向司馬昭獻策將嵇康殺了。嵇康死時40歲。第二年,鐘會中了姜維的反間計,去討伐司馬昭,結(jié)果兵敗被殺,鐘會死時也是40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6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