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光緒也就是愛新覺羅·載湉,他能夠做皇帝完全是因為慈禧的原因。同治死后,由于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大清面臨著接班人的問題。所以大清皇族坐到一起開始討論接班人的人選。本來載湉根本就不是候選人,不過慈禧還是頂著壓力,指定了醇親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親生子,過繼于咸豐帝,登基為帝,從此載湉開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
光緒和慈禧關系不可謂不近,小時候光緒還挺聽話的,不過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作為皇帝的光緒也不希望一直活在一個老太太的陰影之下,手中無半點權力。
因此光緒和慈禧矛盾越來越激化,隨著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光緒看到了群臣激憤,改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所以光緒就利用了康有為等人開啟了維新變法,企圖擺脫慈禧的控制,結果以失敗告終,自己也被軟禁了起來。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慈禧萌生了廢黜光緒的想法,甚至也開始實施了,為此她還選擇了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為大阿哥(皇儲),準備繼承帝位。
然而,慈禧的做法遭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反對,最終迫于壓力,慈禧并沒有這么做。那么慈禧能夠立光緒為帝,可為什么要廢黜光緒的時候,竟然這么難呢?
首先,廢黜一個皇帝和選擇一個太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同治也就是愛新覺羅·載淳是咸豐唯一的兒子,而同治死后也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在這種情況下,勢必要選擇接班人,有沒有慈禧都得選,無非是選誰的問題。
而左右接班人選的無非是慈禧以及咸豐帝的幾個在世的兄弟,還有奕劻、景壽等大臣。
同治是載字輩,按照慣例應該是溥字輩,所以有人提議道光帝長孫載治之子溥倫,不過遭到了反對,這里面有親疏遠近,也有政治考量。
慈禧當時掌握著大權,直接斷了溥字輩的念想,理由肯定是自己要垂簾聽政,所以只能從咸豐帝這一輩中選擇,在權衡利弊下,選擇了載湉。
選擇載湉和在光緒死后選擇溥儀其實是一個道理,在這個時候慈禧是有著很大的話語權的??墒菑U黜光緒卻不一樣。
光緒已經(jīng)成年,是名正言順的皇帝,如果沒有一點問題就直接廢黜,這讓朝野上下不能接受。一種人是堅決維護大清祖制的保守派以及?;逝?。另一種就是地方實力派,這批人當中大多是漢人。
這兩股力量結合在一起對慈禧的廢帝行為形成了阻礙。慈禧是一個老太太,明眼人肯定知道,新皇帝還是一個小孩。當時內憂外患,如果朝廷被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太太和一個未成年的小皇帝把持著,對于大清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幼主在歷史上對一個王朝可以說影響是非常大的。
如果慈禧死后,成人的光緒將有能力掌控朝政,這對大清來說百利無一害。
所以很多人不僅反對,甚至還要求光緒親政,歸根結底就是所處的環(huán)境變了,地方實力派有了抵抗朝廷詔命的勇氣和實力。
不僅如此,西方列強也極力反對。關于西方為什么反對,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光緒在西方人的眼里并非慈禧那樣的守舊,這對于列強們在華的利益是有好處的。
慈禧在重壓之下,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不過這也加深了慈禧對洋人的仇恨,隨后便指望著義和團對抗洋人,結果引發(fā)了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從東南互保來看,也可以看出,當時慈禧所面臨的處境絕非同治死后可比啊。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出現(xiàn)女性統(tǒng)治國家的情況并不多見,而在中國近代,通過層層上位,最終站在權力頂峰的慈禧,也一直是人們飽受詬病的人,在爭奪權力的過程中,慈禧也用實際行動和膽識告訴別人,他并不是一個可以小看的女子,而站在別的角度上來思考,為什么慈禧太后成為了真正掌權者之后,一直想要將權力攬入懷中的光緒皇帝遭受了失敗。
而且在提到光緒皇帝的時候,大家也知道他并不是一個非常軟弱的人,因此他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將皇權攬入自己的手中,但是無論他怎樣掙扎,他一直都只是一個傀儡,最終還成為了犧牲品,伴隨慈禧太后而去,這是為什么呢?
而在他真正的成為皇帝之后,他仍然沒有掌控國家的決策權,也因此人們看中的和害怕的并不是他,而是背后的慈禧太后,即使是他一個人想要造反,也完全不足以扳倒慈禧太后,也因此他的結局是那么的悲涼。
作為一個利益集團,光緒皇帝在和慈禧集團進行火拼的時候,一沒有將問題看透,二是改革的人立場不夠堅定,而最重要的還是因為他本人沒有真正的權利,也因此他極力想推翻慈禧太后的統(tǒng)治,一直都只是一場夢,而這場夢也隨著一杯毒酒消失了。
說到光緒帝,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光緒帝這個皇帝當?shù)檬值馗C囊,一聲都被慈禧太后控制著,只是慈禧的傀儡,沒有實權。因為光緒帝年幼時就被扶持上位,當時年紀小,不懂事,朝中的勢力都被慈禧收入囊中,導致他后來長大了就再也無法從慈禧手里奪回實權。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咸豐帝逃出北京城,在途中駕崩,此后上位的三位皇帝都是沒有實權的。光緒帝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處處受制于慈禧,但是卻無可奈何,慈禧實在是太可恨。
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時候,光緒帝希望能夠與日本血戰(zhàn)到底,但是朝中一些人不同意。甲午戰(zhàn)爭失敗,清政府跟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光緒帝感覺這樣下去不行,希望通過變法來拯救清朝。
其實光緒帝也想進行變法改革,但是當時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強烈反對,導致維新變法的直接失敗。這次變法稱為戊戌變法,又稱為百日維新。由于袁世凱的背叛,維新變法失敗,變法人士被慈禧下令屠殺,而光緒帝也被慈禧軟禁起來,連人身自由都被剝奪了,真的是十分憋屈。
光緒帝是在1908年駕崩的,其實如果他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可能會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呢,可惜沒有如果。現(xiàn)實讓光緒帝處處碰壁,他的維新變法拯救不了愚昧的頑固派,他孤軍奮戰(zhàn),他心灰意冷,慈禧一直牽制著他,他這個皇帝當?shù)谜娴牟豁樞摹?/p>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蒙古西征一路打到東歐地區(qū),蒙古為何不···
下一篇: 魏延的死到底責任在誰其實不怪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