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叫女兒和兒子的典故是什么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自古以來,中國就一直是個文化強國,它以“禮儀之邦”的姿態(tài)屹立于東方,從眾多國家中脫穎而出。而禮儀文化在我們?nèi)粘I钪袩o處不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在日常交流的稱呼表達上,光是“尊稱”和“謙稱”,就有非常大的講究。
經(jīng)常看古裝劇的小伙伴相信都對“千金”和“犬子”這兩個稱呼不陌生吧,在古代,古人一般都稱呼別人的女兒為“千金”,要是大戶人家的女兒,還會稱之為“千金大小姐”,而對自己的兒子則大多是稱為“犬子”。前兩者都是“尊稱”,表達對談話者的尊重,而后者稱呼自己的孩子則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謙遜的一面。讓人不得不感慨,其中的學(xué)問真深啊!那大家知道這樣的稱呼有怎樣的由來呢?
“千金”,在最早之前,是形容很貴重、很值錢,從“千金不換”、“千金一諾”這一類詞中都可以看出。而為什么會用來指人呢?這就要說到一個人了。
這個人就是南朝的大文學(xué)家——謝朏( xiè fěi ),謝朏深得其父真?zhèn)?,文學(xué)天賦極高,從小就聰穎過人,還經(jīng)常出口成章,所以父親謝莊對他疼愛有加,天天將他帶在身邊。
在某日謝莊帶謝朏一同與友人外出郊游之時,謝莊讓謝朏應(yīng)景而作一篇美文。謝朏點頭應(yīng)下,醞釀一二后,一氣呵成創(chuàng)作了一篇美文,人們贊揚道:“你的兒子,真是神童啊,以后必定會有所作為,讓你家享盡榮華富貴的!”。其父謝莊聽后,開心不已,摸著謝朏的后腦勺后笑著說道:“真乃吾家之千金也!”
而謝朏在成年后,也沒有辜負父親對他的期望,成為了一代才子,在官場上也順風(fēng)順水。
由此可見,“千金”這一說法最早并沒有指代女子,而是多指那些前途無量、具有才德的男子。
這個指代一直到了元朝,直至曲作家張國賓在《薛仁貴榮歸故里》中說了一句:“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才讓人們對“千金”的印象發(fā)生了改變。從此以后,才成為了對女子的稱呼。
而“犬子”的故事,與西漢的司馬相如有關(guān)。在《史記》中就記載道:“少時,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從中可以看出,其實司馬相如的原名叫作“司馬犬子”。
而司馬相如成名后,不僅得到皇帝的贊賞還娶到了才女卓文君,讓當(dāng)時很多的男子都羨慕不已。后來人們覺得給孩子起這個名字,會像司馬相如一樣有出息,久而久之這就慢慢的變成了一種謙稱。
“犬”與狗有關(guān),之所以會這樣叫,一方面是自古就有“賤名好養(yǎng)活”的說法,希望自己的兒子和司馬相如一樣有出息;而另一方面,則是古人非常的謙遜,雖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大器”,但在他人面前也不會過分的炫耀,而是保持一顆謙虛的心。比如即便家里非常的富裕,也會謙稱自己家為“寒舍”;同理,不管自己的兒子多么優(yōu)秀,也要謙虛地稱之為“犬子”。
古人對自己的事情雖然很謙虛,對他人卻是一點也不吝嗇贊美。比如,稱他人的兒子為“令郎”,意為“你優(yōu)秀的兒子”,有時還會稱贊兩句“虎父無犬子”,就是說,“你都這么的優(yōu)秀,兒子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這就是古人的贊美之道啊!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時至今日,無論是“千金”還是“犬子”,在今天的社會仍然適用,它不僅代表著一些稱謂,更代表的是中華文化的傳統(tǒng)美德。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古人稱呼呢?評論告訴子曰吧!
?千金?一詞最早是指兒子,我認為這個說法有點牽強,因為這個典故只是出現(xiàn)在《梁書?謝朏傳》中:
謝朏小時候非常聰明,有神童的美譽。有一天他隨父親謝莊出去游玩,途中父親讓他一篇文章,一來想是考一下兒子的文采,二來則想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翻。
小謝朏果然不負重望,他拿起筆來刷刷點點,很快就寫出一篇好文。謝莊的朋友都豎起大拇指稱贊:?賢子足稱神童,復(fù)為后來特達。?謝莊聽了非常開心,拍著兒子的背說:?真吾家千金。?
就是這么一段故事,大家就認為千金從此成為兒子的專用詞,其實不準確。謝莊稱兒子為?千金?主要是有自豪之義, 因為在那個年代?千金?表示貴重的意思,例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的一句話: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意思就是如果你家里有?千金?(一千兩黃金),那就不要坐在屋檐底下,因為上面可能會有瓦片之類的東西掉下來砸到。這話有點?富人惜命?的意思。這樣的觀念在《史記》的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比如《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句話出現(xiàn)了?千金之子?一詞,讓人感覺千金就是指兒子,但實際上這里的?子?是男女都算,女富豪同樣需要?坐不垂堂?。
《梁書》中謝莊稱兒子千金,這事發(fā)生的時間是南朝,在這之前將千金與男子相聯(lián)系的例子還是有點殘酷的,那就是項羽。楚漢戰(zhàn)爭時期,劉邦出價一千兩黃金懸賞項羽的人頭,《史記?項羽本紀》載:
?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古代懸賞千金的人都是非常厲害的,這種千金雖然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是要實際這個價值的時候已是身首異處,聽上去很殘酷。因此我認為,那一時期根本就不存在將?千金?特指兒子的說法,只是用千金來形容身份高貴,家世顯赫罷了。
將千金與女子相聯(lián)系是在元朝,張國賓寫的《薛仁貴榮歸故里》一劇中寫道:
?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wěn)便。?
這段對白是薛仁貴帶著第二任妻子衣錦還鄉(xiāng)時,原配妻子與二任妻子的對話,從此后,?千金小姐?一詞開始在歷史文獻里出現(xiàn)。從對話里也可以看出,只有富貴人家的女兒才能稱為千金,普通百姓并沒有這個叫法,一般人家對女兒的稱呼通常是?小女?或者?息女?。
關(guān)于?千金女子?的來歷
有人認為千金女子的典故來源于伍子胥:當(dāng)時他正在逃難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向河邊一位正在浣紗的女子問路。浣紗女知道了他的身份,將漿紗用的米湯給他充饑,并向伍子胥指明了道路。伍子胥走出沒幾步又回頭望了一眼,見浣紗女還站在原地,心中起疑,又轉(zhuǎn)身折回來。此時浣紗女明白伍子胥的心思,縱身跳入旁邊的溪中溺水而亡。
多年后伍子胥伐楚成功,他回到當(dāng)年與浣紗女相遇的溪邊,將三斗三升的?金豆子?散在溪中。李白出游時經(jīng)過這個地方也為浣紗女的事件感到震驚,當(dāng)時縣令鄭晏提出為浣紗女立碑,由李白撰寫碑文,于是就有了《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
伍子胥與浣紗女的故事被認為是千金女的由來,但這個事件也太奇葩了!伍子胥逃亡路上為他而死的不止是浣紗女,還有一名漁夫,他送伍子胥過江后自己?覆船自沉?,死在江水之中。我實在想不明白漁夫與浣紗女為何都要自殺?他們所做的事并沒有第三者知道,也不會因此被楚國問罪,有人認為他們是為了幫伍子胥保守秘密,因為只有死人是不會說話的,如果是這樣也太可怕了!
這樣的歷史典故要是千金女的來源,那?千金?二字就太沉重了!如今千金不再是富家女兒的專用詞,大家都可以用,比如給生了女兒的朋友送祝福會說?喜得千金?,所以這詞還是包含了美好的含義,不應(yīng)該與伍子胥扯上關(guān)系。
結(jié)語
古人向來謙虛,從對子女的稱呼上也可以看出,一般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女兒則是?小女?。?千金?、?公子?之類的稱呼通常是針對別人家的子女,很少有人對自家子女這樣稱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39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