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冒頓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公元前201年,冒頓單于率領(lǐng)騎兵圍攻韓王信于馬邑,韓王信考慮到寡不敵眾,又怕消耗實力,便派人與匈奴講和。而本身就對異姓王心存忌憚的劉邦,認為韓王信這是在和匈奴暗通款曲,于是多次派遣使臣斥責(zé)韓王信。韓王信害怕劉邦追究自己的責(zé)任而丟掉性命,干脆將馬邑之地拱手相讓,投降了匈奴。后來,韓王信又聯(lián)合匈奴揮師南下,進入雁門關(guān),攻下太原郡。
第二年,劉邦親率30萬大軍討伐韓王信和冒頓聯(lián)軍。在接連取得了幾場勝利后,劉邦不聽婁敬的勸告,帶領(lǐng)1萬余人的先頭部隊追擊匈奴。結(jié)果中了冒頓單于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匈奴40萬重兵圍困于白登。和匈奴苦戰(zhàn)7天7夜后,仍無法脫困。在彈盡糧絕,饑寒交迫的情況下,陳平獻上一條妙計,才幫助劉邦脫險,史稱“白登之圍”。
究竟陳平用的什么奇計呢?
東漢學(xué)者桓譚提出“美人計”的說法,說陳平派使者攜帶重金,趁大霧天氣潛入匈奴營帳,對冒頓單于的閼氏說:“漢有好麗美女……欲進與單于。單于見此人,必大好愛之……”
閼氏聽了陳平的話,擔(dān)心日后冒頓專寵漢朝送來的美女,失去現(xiàn)有的地位。于是吹了“枕頭風(fēng)”,勸諫冒頓放劉邦一馬,解了劉邦的“白登之圍”。
那么,閼氏又是在冒頓耳邊吹了什么樣的“枕頭風(fēng)”,促使冒頓最終放過了劉邦一馬呢?
《史記·匈奴傳》中有這樣的記載:“闊氏乃謂冒頓日,‘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p>
從上面的記載,似乎可以得出結(jié)論,劉邦之所以能在匈奴的重重包圍之中,全身而退,完全是有賴于閼氏對冒頓的一番勸諫。
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我認為不盡然。
第一,冒頓是草原上的一代梟雄,不會因閼氏的幾句話就輕易撤兵。
冒頓是何許人也?他的眼里只有利益,只要是阻擋在利益和他之間的任何東西,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毀滅它。
當(dāng)初他為了從父親手里奪取汗位,不惜以鳴鏑的方式,訓(xùn)練一批士兵,射殺了自己的愛妻、自己的駿馬,最后是自己的父親。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臥薪嘗膽,送寶馬珠寶和自己的女人給東胡,最終一舉滅之。這種梟雄怎么會輕易被“枕頭風(fēng)”影響呢?
而且,在匈奴人的眼里,女人不過就是一個物件,頂多是一份有利用價值的私有財產(chǎn)而已,甚至還不如自己心愛的戰(zhàn)馬。如果需要,她們隨時都會像牲口一樣被獻出去。
尤其是在這樣一場關(guān)乎漢匈命運的重大戰(zhàn)爭中,冒頓怎會聽從于一個女人的話,哪怕她是閼氏也不行。
第二,冒頓的撤兵,是因為王黃、趙利沒能如期趕來。
冒頓與韓王信的部將王黃和趙利原有約定,預(yù)謀在白登夾攻漢軍。而王、趙不能按時前來配合夾攻,冒頓懷疑有變。
在這場事關(guān)漢匈國運的大戰(zhàn)中,不排除韓王信的部下在劉邦的勸慰和安撫下,又反復(fù)叛變,重新回到了劉邦陣營中。如果王黃和趙利中途倒戈,聯(lián)合漢軍對冒頓實施反包圍,后果是非常嚴(yán)重的。
恰在此時,閼氏前來勸說冒頓“兩主不相困”。于是,冒頓就順?biāo)浦鄣卮饝?yīng)了她,放開了包圍圈的一角,讓劉邦逃了出去,自己則帶兵北返。
第三,冒頓并無十足的把握戰(zhàn)勝劉邦。
冒頓的40萬大軍把劉邦的大約1萬人馬圍在白登,經(jīng)過7天7夜的強勢進攻,任憑剽悍的匈奴騎兵左沖右突,也沒能沖垮劉邦的防線,沒能占領(lǐng)白登。
盡管正值隆冬季節(jié),氣候嚴(yán)寒,漢軍士兵不習(xí)慣北方生活,凍掉手指的達到了兩三成。但漢軍明白,他們的身后就是大漢天子,要想活捉劉邦,除非從他們的尸體上跨過去。這樣毫無退路的絕境,反而激發(fā)了漢軍的斗志,增強了他們的戰(zhàn)斗力。
同時,漢軍的數(shù)十萬大軍正夜以繼日火速趕來?!妒酚洝份d,劉邦脫圍后“競與大軍合,入平城,漢救兵亦到”。這說明正有大批漢軍在源源不斷地趕來,如果冒頓一定要置劉邦于死地,必須得面對一場艱苦的血戰(zhàn),即便冒頓僥幸取勝回到草原,那他辛苦打下來的匈奴帝國還能保住嗎?
更何況冒頓要的不是劉邦的性命,也不是大漢的土地。對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來說,財富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劉邦答應(yīng)給予他財富,為何不得饒人處且饒人,放他一條生路呢?
第四,冒頓退兵和當(dāng)時的天氣有關(guān)。
據(jù)史書記載,白登的天氣常有大霧出現(xiàn),而匈奴人一向秉持“舉事而候星月,月勝壯則攻戰(zhàn),月虧則退兵”的信仰。加上閼氏又有“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的忠告,迷信的冒頓也許內(nèi)心也在掙扎,害怕劉邦這個真龍?zhí)熳用辉摻^,自己最終會得不償失。
因此,冒頓之所以主動“解圍之一角”,放劉邦出逃,是在權(quán)衡利弊之后的決定,并非完全是閼氏“枕頭風(fēng)”的結(jié)果。
因為在白登之圍中,當(dāng)時的陳平使用大量的金銀珠寶來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子,讓他的妻子來說服冒頓主動放過劉邦。而冒頓單于在這場白登之圍中已經(jīng)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最后便直接放過了劉邦。
冒頓雖然當(dāng)時直接將劉邦困死在白登,但是對于匈奴來說,草原才是他們的天下,即便冒頓將劉邦殺了奪取了中原,但是因為冒頓的主要兵力都在草原,而他如果入主中原的話,那么勢必就要放棄草原的。如果冒頓放棄了草原的話,那么各大勢力就會迅速的崛起,這對于冒頓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情。
劉邦當(dāng)時被困在白登時,劉邦的謀士陳平為了救出劉邦,于是在夜里見到了冒頓的妻子閼氏,通過金銀珠寶以及離間計,閼氏決定為了自己游說冒頓休戰(zhàn)。雖說冒頓被閼氏說動了,但是冒頓也是基于當(dāng)時分析了天下大勢,并且冒頓覺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后,才會選擇放過劉邦的。
只不過讓冒頓沒想到的是,劉邦居然會奪取天下實現(xiàn)了中原的統(tǒng)一。而冒頓當(dāng)時如果殺了劉邦的話,估計歷史就要改寫了。冒頓雖說擁有匈奴騎兵,戰(zhàn)斗力很強,但是因為草原上資源匱乏,如果當(dāng)時的冒頓直接殺了劉邦的話,那么劉邦的人肯定是要找冒頓報仇的。而冒頓在圍困劉邦的時候,其實糧草就已經(jīng)不足了。畢竟匈奴人都是自帶干糧的,如果干糧吃完的話,一般來說是沒有后續(xù)的補給的。并不像劉邦的軍隊可以補充糧草,再加上劉邦被困在白登之時,劉邦的后續(xù)部隊已經(jīng)快要趕到了,這時候如果冒頓還繼續(xù)圍困的話,其實對于冒頓來說,是最危險的。到時候也許可以殺了劉邦,但是冒頓卻會陷入劉邦援軍的圍困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0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