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元朝陳友諒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元朝來,相信每個人都會想起那個令世界戰(zhàn)栗的人物:成吉思汗!自成吉思汗一統(tǒng)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后,他以極強的侵略性多次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據(jù)統(tǒng)計,在20多年的時間里,他與他的子孫們用幾十萬的軍隊,征服超700個民族,更殲滅多達上千萬的軍隊,統(tǒng)治數(shù)億人民,建起了多達3000余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他們的威名令人聞風(fēng)喪膽,也令歐洲人在驚恐之下,顫抖著喊出“上帝之鞭”。
確實,當(dāng)年蒙古的強大毋庸置疑。但即便再強大的帝國,也終有消亡的一天。元朝中期,由于皇位繼承混亂,導(dǎo)致政變頻繁,使得國家停止發(fā)展。而后期的腐敗,加上天災(zāi)及民族矛盾的激化,更令百姓紛紛揭竿而起,掀起了反抗的浪潮。而在日益壯大的起義軍中,則屬朱元璋,張士誠及陳友諒三人最為強大。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此時元朝腐敗無能,但無論在軍隊質(zhì)量還是武器裝備上,比起農(nóng)民軍來,都相對較強。北方義軍韓山童的覆滅雖然令元軍損兵折將,但元軍在士氣上卻是更甚,直接進逼朱元璋。然而就在陳友諒準備坐山觀虎斗時,元軍竟管也沒管朱元璋,轉(zhuǎn)而掉頭去打陳友諒。這是咋回事?我陳友諒憑啥這么倒霉,元朝誰都不打,卻偏偏來打我?其實這怪不得別人,正和陳友諒當(dāng)時的兩種做法有關(guān)。
陳友諒只是小人物時,他是怎么上位的?他靠的是先殺師父,再滅老大的本事。他的做法令舉世皆驚,更讓元朝察覺到了他所帶來的威脅。元朝丞相脫脫就這樣評價他:“不忠不義”、“必以剿滅為主”。畢竟即便他投降,若時機成熟,元朝怕是也會被狠狠咬上一口!
當(dāng)然,令元朝痛下殺心的,還是陳友諒的不識抬舉!韓山童在時,天下義軍都奉其為首。元朝擔(dān)心他們將力量擰成一股,從而給朝廷帶來巨大威脅。但還好,想象之中的團結(jié)并未出現(xiàn),他們之間仍互有爭斗。就這樣,元朝制定了“槍打出頭鳥”的政策,誰勢力最大,誰敢公開反,就先收拾誰,直到一點點將他們蠶食干凈。
然而正在元軍欲攻打朱元璋時,朱元璋卻表示要投降,并獻上了陳友諒賜他的詔書。詔書內(nèi)容很簡單,大意就是我稱帝了,你們要跟著我干,以后共享榮華富貴。雖然這詔書義軍們都嗤之以鼻,但這卻正是元朝所不能忍的。
也正因此,元朝沒管朱元璋,直接掉頭去打陳友諒。哪怕大敗而歸,此后也都視陳友諒為心腹大患,偷襲,夾擊無所不用其極,卻讓朱元璋和張士誠在未來愜意不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