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被誅十族是真的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明朝的歷史上,由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發(fā)起的靖難之役,有著很高的歷史地位。靖難之役之初,朱棣以北平王的身份,從控制北平的九門開始,最終對抗了朝廷數(shù)十萬的大軍。僅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取得了對朝廷的全面勝利,勝利的攻入了當時的明朝國都南京,建文帝從此遁走,不知所蹤,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大疑案之一。
在朱棣進入南京城后,當時的京城之中雖然有諸多建文舊臣投降,但誓死效忠建文帝的人數(shù)并不少,比如我們熟知的黃子澄、齊泰等人,都是以死謝建文帝的態(tài)度。同時,明成祖朱棣也對建文帝的舊臣進行了大肆的清洗,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朱棣誅方孝孺十族的事了,這件歷史上流傳度超廣的事件,究竟是真實的還是杜撰的呢?
在解釋這個事件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一下方孝孺在建文帝一朝的地位。
方孝孺自幼就是神童,在十里鄉(xiāng)間享有不小的名氣。在太祖朱元璋一朝,因為他的施政理念和朱元璋的剛猛有所沖突,所以盡管朱元璋認為他是個人才,但依然還是讓他回鄉(xiāng),并沒有重用他。開國之初亂世需用重典,但朱元璋也知道,后世的繼承人,當然不能再用重典治國,所以臨終之前囑托建文帝,方孝孺是一個可用之才。
在建文帝繼位之初,就按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讓其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在建文削藩的過程中,燕王朱棣起兵,而朝廷軍討伐朱棣的檄文,正是出自方孝孺之手??梢哉f,方孝孺是建文帝身邊最值得信賴的心腹大臣之一。
在朱棣進入南京之后,因為方孝孺在當時有著第一大儒的身份,再加上身邊姚廣孝曾經(jīng)警告過朱棣,說方孝孺城破雖然不投降,但一定不能殺他。因為殺了他,天下讀書的種子也就斷了。所以,朱棣還是對方孝孺很客氣的。
方孝孺和朱棣見面的場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史書記載的也很細致。具體的過程就是:
朱棣希望方孝孺投降,讓他撰寫新皇帝即位詔書,被方孝孺拒絕。朱棣對方孝孺說,建文帝已經(jīng)死了,說自己這樣做是向周公輔佐成王一樣。反遭方孝孺反問:成王何在?朱棣說,成王(指建文帝)已經(jīng)死了,方孝孺又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回答國家需要年長的君主,方孝孺繼續(xù)追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弟。
咄咄逼人的語氣讓朱棣非常生氣,在強迫方孝孺寫詔書時,他接過筆寫下燕賊篡位四個字,徹底激怒了朱棣。朱棣大聲問到:你就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方孝孺回答,就是誅我十族又如何?就這樣被朱棣將其門生、故友劃為第十族,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被誅十族的人。
其實,這段歷史的可信度并不高?!睹魇贰分袑@段的描述是“孝孺投筆于地,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而《太宗實錄》的描述是“執(zhí)奸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至闕下。上數(shù)其罪,咸伏辜遂戮于市?!倍紱]有提及方孝孺被誅滅十族的事情。
而這件事情的唯一出處,就是明朝的吳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所著的《野記》,里面詳細的說:“語益厲,曰:不過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問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
換句話說,傳了數(shù)百年的誅十族一說,或許也是歷史的一種訛傳罷了。
參考文獻:
《明史》、《明實錄》、《野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1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勣為什么不反對李治立武則天為后
下一篇: 漢武帝,歷史上唯一由百姓選舉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