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后期第一名將鄧艾(197--264)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自幼喪父,家貧。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下荊州后,曾強行將當?shù)厝嗣癖边w,鄧艾及其母親、族人便在這時被強遷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鄧艾最初是當放牛娃。但他從小有大志向,決心通過奮斗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十二歲時曾隨母去潁川,路見陳群祖父陳碑文“文為世范,行為士則”,便自名范,字士則。后來又因宗族中另有叫鄧范者,又改名鄧艾。鄧艾雖窮,但能利用各種機會覺悟,異常勤奮又異常聰明,所讀書籍甚多,爛熟兵法。當時有一管理屯田民的老吏,與其同郡,見鄧艾為可造就之材,便有意對其培養(yǎng)并長期給以各種物質(zhì)資助、提供書籍等。鄧艾成年后,又被推薦為都尉學士。唯因鄧艾當時說話略有口吃,未受重用,曾被派去看守稻草。平日經(jīng)過高山大澤時,鄧艾總愛停下來指指劃劃,研究排陣打仗,指點軍營住所,同行人常加以嘲笑。后來,他的口吃毛病消失,被任為典農(nóng)(屯田)系統(tǒng)的上計吏,每年按規(guī)定要到朝廷匯報考核。
青龍三年或稍晚一點,鄧艾在上計時,被太尉司馬懿發(fā)現(xiàn)。司馬懿即提拔他為太尉府的掾吏,不久又任命他為尚書郎。當時為了擴大墾地范圍,多積稻谷,朝廷便派鄧艾等到陳(今河南淮陽)、項(今河南沈丘)以東到壽春(今安徽壽縣)一帶考察。鄧艾工作極為踏實,又刻苦鉆研,考察完后即寫出一篇很著名的論文《濟河論》,主張應多開河道,既可引水灌溉,又能漕運,他又建議以二萬人在淮北屯男,以三萬人在淮南屯田,另以四萬人一邊墾田,一邊軍訓。其建議全被司馬讓他擔任南安郡(今甘肅隴西地區(qū))太守,并令其組建一支規(guī)模較大、又較得力的軍隊。
嘉平元年,蜀將姜維率軍攻魏,鄧艾率部參與拒守。蜀軍退后,魏軍前線總指揮、征西將軍郭淮準備從前線撤軍,率軍去攻打趁蜀軍進攻之機而叛亂的羌人部落。但鄧艾卻認為敵軍還未走遠,有可能再回來,應留軍在這里防守。郭淮便將鄧艾留在北水。三天后,蜀軍果然派廖化率一軍在北水南岸鄧艾駐軍的河對面安營扎寨,并砍伐木料準備架橋。鄧艾即對諸將說:“現(xiàn)在蜀軍回攻,我軍人少,按兵法知識蜀軍應強得游戲河快攻,而不必架橋。廖化在此駐營架橋皆是偽裝,目的是想拖住我們,蜀軍的主力一定是東向進攻兆城去了?!闭壮窃诒彼?,距鄧艾現(xiàn)駐地六十里。于是鄧艾親自帶領部分軍隊,當天夜里便悄悄直到兆城。次日,姜維果然親率蜀軍主力來攻兆城。因鄧艾早已做好充分準備,蜀軍多次強攻失敗。鄧艾因此功被賜爵關內(nèi)侯,加號討虜將軍。
正始五年前后,曹爽排擠司馬懿部下,將鄧艾調(diào)去擔任一個小郡——城陽郡太守。
司馬懿重新執(zhí)政不久,時逢北邊匈奴的幾個部落一度統(tǒng)一,不久又出現(xiàn)內(nèi)叛。鄧艾即建議應及時承認其內(nèi)叛后的兩個部落首領為王,各授名叫印章,又建議重視民族雜居地區(qū)的管理,并提出一些具體措施。這些皆被司馬懿所接受。不久,司馬懿即調(diào)其任汝南郡太守。鄧艾在汝南上任后,即去尋找當年資助過他的那位老吏。老吏已死,鄧艾即任命其子為上計吏,又給其母很多財物,以示報答。鄧艾在此期間,大量吸引流民,開墾了很多荒地,成績突出。
嘉平五年,吳將諸葛恪大舉攻魏,敗歸。鄧艾對司馬師說道,諸葛恪回去后很快便會被殺。諸葛恪回吳后果然被殺。不久,司馬師又提拔鄧艾為兗州剌史,加號振威將軍。
韜光養(yǎng)晦 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騙城斬車胄”載:“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關、張兩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兩人乃不復言?!币蝗?,曹操擺下酒筵來試探劉備的野心,問劉備天下有哪些英雄,劉備列舉了當時叱咤風云的一些人名,就是不提自己。《三國演義》載:“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毙侣勓裕粤艘惑@,手中所執(zhí)匙箸,不覺落于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辈傩υ唬骸罢煞蛞辔防缀??”玄德曰:“圣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司馬懿掌權,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wèi)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上奏永寧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司馬懿列陣,經(jīng)過曹爽門前,曹爽部將嚴世登樓,引弩欲射,孫謙拉著他的胳膊阻止他說:“事未可知?!币贿B阻止三次。大司農(nóng)桓范用計出城去投曹爽,司馬懿對蔣濟說:“智囊往矣?!笔Y濟卻說:“范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彼抉R懿召司徒高柔假節(jié)行大將軍事,管領曹爽軍營.曹爽得信后把皇帝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征發(fā)屯兵數(shù)千人以自守?;阜秳癫芩瑨冻只实鄣皆S昌去,發(fā)文書征調(diào)天下兵馬勤王。曹爽優(yōu)預寡斷,果然疑惑,不從其計。司馬懿乘機數(shù)說曹爽的過失,說他該早自歸來服罪。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他說,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職罷了,并以洛水為誓。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援引古今,百般勸諫,從晚上一直勸到第二天黎明。勸到最后,曹爽投刀于地,不久,司馬懿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范等,并滅三族。從此曹魏的軍政大權完全落入司馬懿的手中,為司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礎。
兵敗牛頭山,延熙十二年(24真三國無雙4 姜維9年),朝廷授予姜維符節(jié)。秋,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今陜西關中及甘肅東部),依傍曲山(今甘肅岷縣東百里)筑兩城。姜維熟悉隴西風俗民情,欲誘羌胡歸漢,以控制該地區(qū)。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并聯(lián)合羌胡人進攻附近各郡。魏軍則以征西將軍郭淮與雍州刺史陳泰統(tǒng)兵抵御。郭淮采取圍城打援策略,命陳泰討蜀護軍徐質(zhì),南安太守鄧艾進圍曲城(今甘肅岷縣東漳南),切斷交通及水源,曲城漢軍困窘不堪。姜維被迫領兵救援,進至牛頭山(甘肅岷縣東南,洮河南岸),為陳泰軍所阻。姜維聞郭淮率軍進逼洮水,企圖切斷退路,迅速率軍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無援,最終降魏。
司馬如困鐵籠山,蜀漢延熙十六年秋,大將軍姜維,率兵伐魏。司馬師命弟司馬昭為大都督,徐質(zhì)為先鋒,亦率兵以御之。姜維用計殺徐質(zhì),魏兵大敗,追至鐵籠山。司馬昭無路可走,命兵將上山屯扎,死力拒守。姜維四面圍困,斷其汲水道,軍心惶惶,潰散之象,即在目前。司馬昭幾欲自刎,用主簿王濤之謀,拜泉祈井,竟然得邀天佑。頃刻間井泉源源而來,取之不竭,人馬不至枯渴。姜維茫然不知,正幸殲厥巨寇,計日可待,因此并不逼攻。伐魏之先,姜維以金帛結好羌王迷當,約其發(fā)兵助戰(zhàn)。魏將郭淮,探悉羌兵已至,遣陳泰詐降,誘迷當而擒之。復用好言撫慰,且以厚利相許,迷當遂為魏用,暗率魏兵往見姜維。姜維以為迷當之來踐前約也,坦然不疑,迎入帳中,不料一哄而起,姜維急急跨馬逃逸,腰間只有一弓。郭淮從后追趕,姜維拽弓作聲,接連十余次,并無一箭發(fā)出。郭淮知其無箭,反拔箭以射,姜維接箭回射,郭淮應弦而倒,乃得脫去。此次先勝后敗,姜維折損人馬,果然不少。
樂不思蜀,三國時期,劉備占據(jù)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后,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彼稽c兒也不想念蜀國。
二士爭功,鐘會與鄧艾不和, 鄧艾偷度陰平、摩天嶺,兵到江由涪城,軍民俱降。后主從正之言,召孔明之子諸葛瞻,使拒魏兵,瞻子尚為先鋒,瞻、尚父子俱戰(zhàn)死綿竹。 后主令譙周作降書至雒城請降,鄧艾重待降使。后主來日出降;其子劉諶割妻并三子頭至昭烈廟中,大哭,眼出血自刎。姜維聞后主降、大驚;設計假降鐘會,間其與鄧艾關系。昭疑艾后,封鐘會以監(jiān)鄧艾;又假計鄧艾實防鐘會,與曹奐出師長安。
姜維、鄧艾、鐘會之死,鐘會收鄧艾。與姜維謀反。會被射死,姜維自刎,鄧艾父子被田續(xù)所斬。
武侯顯圣定軍山,鐘會滅蜀兵至定軍山,搶關時,陰風驟至,仿佛萬千軍馬奔殺而來。會問降將蔣舒曰:“定軍山有神廟乎?”舒曰:“并無神廟,惟有諸葛武侯之墓?!睍@曰:“此必武侯顯圣也。吾當親往祭之。”次日,鐘會備祭禮,宰太牢,祭祀并許不涂炭蜀中百姓。
鐘會助司馬昭平叛亂 ,),毋丘儉叛亂,隨大將軍司馬師東征,主管機密事件。司馬師死于許昌,司馬昭統(tǒng)領大軍。當時朝廷派尚書傅嘏傳令,以東南剛剛平定為理由,讓衛(wèi)將軍司馬昭留在許昌,負責內(nèi)外接應,由傅嘏率領軍隊回朝。鐘會于傅嘏商議,讓傅嘏上表,于是鐘會與司馬昭一同啟程,把部隊屯在雒水以南。因此朝廷拜司馬昭為大將軍、輔政。鐘會升遷為黃門侍郎,東武亭侯,邑三百戶。朝廷任命諸葛誕為司空,當時鐘會守喪在家,算定諸葛誕必不從命。后來諸葛誕謀反,圣駕停駐在項,司馬昭率領大軍到壽春,鐘會隨行。當時東吳右大司馬全琮之子全懌、孫全端、全翩、全緝等率領大軍來救援諸葛誕。全懌兄長的兒子全輝、全儀留在建業(yè),因為他二人與其他家有官司,所以帶著他的母親河家將數(shù)十人渡江,投降了司馬昭。鐘會秘密作書,派遣全儀、全輝的家人去給全懌報信,說吳主因為全懌等不能拿下壽春而暴怒,想要盡殺他的家人,所以逃到北方。全懌等聞訊,內(nèi)心恐懼不安,于是開城投降。后來攻破壽春,鐘會功勞最大,當時的人都稱他為張子房。
姜維斗陣破鄧艾,姜維鄧艾兩軍列于祁山之前。維按武侯八陣之法,依天、地、風、云、鳥、蛇、龍、虎之形,分布已定。鄧艾出馬,見維布成八卦,乃亦布之,左右前后,門戶一般。維持槍縱馬大叫曰:“汝效吾排八陣,亦能變陣否?”艾笑曰:“汝道此陣只汝能布耶?吾既會布陣,豈不知變陣!”艾便勒馬入陣,令執(zhí)法官把旗左右招 ,變成八八六十四個門戶;復出陣前曰:“吾變法若何?”維曰:“雖然不差,汝敢與吾八陣相圍么?”艾曰:“有何不敢!”兩軍各依隊伍而進。艾在中軍調(diào)遣。兩軍沖突,陣法不曾錯動。姜維到中間,把旗一招,忽然變成‘長蛇卷地陣’,將鄧艾困在垓心,四面喊聲大震。艾不知其陣,心中大驚。蜀兵漸漸逼近,艾引眾將沖突不出。只聽得蜀兵齊叫曰:“鄧艾早降!”艾仰天長嘆曰:“我一時自誤其能,中姜維之計矣!”忽然西北角上一彪軍殺入,艾見是魏兵,遂乘勢殺出。救鄧艾者,乃司馬望也。比及救出鄧艾時,祁山九寨,皆被蜀兵所奪。艾引敗兵,退于渭水南下寨。艾謂望曰:“公何以知此陣法而救出我也?”望曰:“吾幼年游學于荊南,曾與崔州平、石廣元為友,講論此陣。今日姜維所變者,乃‘長蛇卷地陣’也。若他處擊之,必不可破。吾見其頭在西北,故從西北擊之,自破矣?!卑x曰:“我雖學得陣法,實不知變法。公既知此法,來日以此法復奪祁山寨柵,如何?”望曰:“我之所學,恐瞞不過姜維?!卑唬骸皝砣展陉嚿吓c他斗陣法,我卻引一軍暗襲祁山之后;兩下混戰(zhàn),可奪舊寨也。”于是令鄭倫為先鋒,艾自引軍襲山后;一面令人下戰(zhàn)書,搦姜維來日斗陣法。維批回去訖,乃謂眾將曰:“吾受武侯所傳密書,此陣變法共三百六十五樣,按周天之數(shù)。今搦吾斗陣法,乃班門弄斧耳!但中間必有詐謀,公等知之乎?”廖化曰:“此必賺我斗陣法,卻引一軍襲我后也?!本S笑曰:“正合我意?!奔戳顝堃怼⒘位?,引一萬兵去山后埋伏。 次日,姜維盡拔九寨之兵,分布于祁山之前。司馬望引兵離了渭南,徑到祁山之前,出馬與姜維答話。維曰:“汝請吾斗陣法,汝先布與吾看?!蓖汲闪税素?。維笑曰:“此即吾所布八陣之法也,汝今盜襲,何足為奇!”望曰:“汝亦竊他人之法耳!”維曰:“此陣凡有幾變?”望笑曰:“吾既能布,豈不會變?此陣有九九八十一變?!本S笑曰:“汝試變來?!蓖腙囎兞藬?shù)番,復出陣曰:“汝識吾變否?”維笑曰:“吾陣法按周天三百六十五變。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奧乎!”望自知有此變法,實不曾學全,乃勉強拆辨曰:“吾不信,汝試變來。”維曰:“汝教鄧艾出來,吾當布與他看?!蓖唬骸班噷④娮杂辛贾\,不好陣法?!本S大笑曰:“有何良謀!不過教汝賺吾在此布陣,他卻引兵襲吾山后耳!”望大驚,恰欲進兵混戰(zhàn),被維以鞭梢一指,兩翼兵先出,殺的那魏兵棄甲拋戈,各逃性命。
鄧艾智敗姜維,姜維又出師伐魏,被鄧艾打敗。上表自貶其職。 鄧艾知蜀兵出祁山,早與陳泰下寨準備;見蜀兵連日不來搦戰(zhàn),一日五
番哨馬出寨,或十里或十五里而回。艾憑高望畢?;湃霂づc陳泰曰:“姜維不在
此間,必取董亭襲南安去了。出寨哨馬只是這幾匹。更換衣甲,往來哨探,其馬
皆困乏,主將必無能者。陳將軍可引一軍攻之,其寨可破也。破了寨柵,便引兵
襲董亭之路,先斷姜維之后。吾當先引一軍救南安,徑取武城山。若先占此山頭,
姜維必取上圭阝。上圭阝有一谷,名曰段谷,地狹山險,正好埋伏。彼來爭武城
山時,吾先伏兩軍于段谷,破維必矣?!碧┰唬骸拔崾仉]西二三十年,未嘗如此
明察地理。公之所言,真神算也!公可速去,吾自攻此處寨柵?!庇谑青嚢?br> 星夜倍道而行,徑到武城山;下寨已畢,蜀兵未到。即令子鄧忠,與帳前校尉師
纂,各引五千兵,先去段谷埋伏,如此如此而行。二人受計而去。艾令偃旗息鼓,
以待蜀兵。卻說姜維從董亭望南安而來,至武城山前,謂夏侯霸曰:“近南安有一山,
名武城山;若先得了,可奪南安之勢。只恐鄧艾多謀,必先提防?!闭蓱]間,
忽然山上一聲炮響,喊聲大震,鼓角齊鳴,旌旗遍豎,皆是魏兵;中央風飄起一
黃旗,大書“鄧艾”字樣。蜀兵大驚。山上數(shù)處精兵殺下,勢不可當,前軍大敗。
維急率中軍人馬去救時,魏兵已退。維直來武城山下搦鄧艾戰(zhàn),山上魏兵并不下
來。維令軍士辱罵。至晚,方欲退軍,山上鼓角齊鳴,卻又不見魏兵下來。維欲
上山?jīng)_殺,山上炮石甚嚴,不能得進。守至三更,欲回,山上鼓角又鳴,維移兵
下山屯紥。比及令軍搬運木石,方欲豎立為寨,山上鼓角又鳴,魏兵驟至。蜀兵
大亂,自相踐踏,退回舊寨。次日,姜維令軍士運糧草車仗,至武城山,穿連排
定,欲立起寨柵,以為屯兵之計。是夜二更,鄧艾令五百人,各執(zhí)火把,分兩路
下山,放火燒車仗。兩兵混殺了一夜,營寨又立不成。維復引兵退,再與夏侯霸
商議曰:“南安未得,不如先取上圭阝。上圭阝乃南安屯糧之所;若得上圭阝,
南安自危矣?!彼炝舭酝陀谖涑巧?,維盡引精兵猛將,徑取上圭阝。行了一宿,
將及天明,見山勢狹峻,道路崎嶇,乃問向?qū)Ч僭唬骸按颂幒蚊??”答曰:“?br> 谷?!本S大驚曰:“其名不美:‘段谷’者,‘斷谷’也。倘有人斷其谷口,如
之奈何?”正躊躇未決,忽前軍來報:“山后塵頭大起,必有伏兵?!本S急令退
兵。師纂、鄧忠兩軍殺出,維且戰(zhàn)且走,前面喊聲大震,鄧艾引兵殺到:三路夾
攻,蜀兵大敗。幸得夏侯霸引兵殺到,魏兵方退,救了姜維,欲再往祁山。霸曰:
“祁山寨已被陳泰打破,鮑素陣亡,全寨人馬皆退回漢中去了?!本S不敢取董亭,
急投山僻小路而回。后面鄧艾急追,維令諸軍前進,自為斷后。正行之際,忽然
山中一軍突出,乃魏將陳泰也。魏兵一聲喊起,將姜維困在垓心。維人馬困乏,
左沖右突,不能得出。蕩寇將軍張嶷,聞姜維受困,引數(shù)百騎殺入重圍。維因乘
勢殺出。嶷被魏兵亂箭射死。維得脫重圍,復回漢中,因感張嶷忠勇,歿于王事,
乃表贈其子孫。于是,蜀中將士多有陣亡者,皆歸罪于姜維。維照武侯街亭舊例,
乃上表自貶為后將軍,行大將軍事。
不給分,不給力哈。
雖然說是曹爽獨攬大權,而且逼迫司馬懿到死角,并架空了所有權利,讓司馬懿感受到威脅,不得已發(fā)動高平陵之變,并誅殺曹爽,是美化司馬懿,但不得不說換誰處在司馬懿的位置,都可能殺掉曹爽,畢竟一山不容二虎,雖然曹睿時期司馬懿和曹真一樣針鋒相對,但至少皇權絕對威嚴,也絲毫不容質(zhì)疑。
底下臣子都被曹睿制衡的服服帖帖。所以下面才不亂,可曹芳時期由于年幼且無決斷力,所以曹爽才敢有侵犯皇權之膽量,導致郭太后(曹芳之母)對曹爽所作所為倍感反感和怒不可遏,所以郭太后才有了依仗司馬家的勢力來削弱曹爽的囂張氣焰??梢哉f當時曹爽已有了絕對的統(tǒng)治力和專權,而司馬懿在缺少兵權的條件下,基本沒有和曹爽抗衡的可能,只是司馬懿在朝中有了一定人脈,以及士族對于本是大家士族的司馬懿大力支持.
而且蔣濟等人也對司馬懿力挺到底,畢竟他們也看不慣曹爽的行事風格和所作所為,所以才站在了司馬這邊。其實曹爽的失敗有多層面原因,若非他屢屢僭越皇權,豈會讓諸多大臣不滿情緒增高?盡管他也性草,但畢竟其父是武帝養(yǎng)子,再者就算是曹氏宗親,比如像曹宇等人,即使性曹且又是曹操親子嫡孫,但如果篡權和造反無二,而且就算是曹芳親兄弟,篡權亦屬造反,何況與曹操無血緣的曹爽了。
所以曹爽有那樣的結局純屬咎由自取,與人無尤。有人說如果曹爽與司馬懿血拼,未必輸。但即使曹爽僥幸贏了,或者輕松取勝,滅了司馬氏,但如果那樣,以曹爽的本事能夠滅蜀倒吳嗎?說句難聽的,如若不是司馬家在最后力挽狂瀾,擋下姜維,滅了西蜀,恐怕魏國早已成西蜀口中食。雖然魏國很強,強如秦國。
但如果沒有好的領導者,只怕一切也會如山倒。想想鄧艾,鐘會之流皆是司馬家嫡系,所以假如司馬家全滅,曹爽真正獨攬大權,試問魏國還會存留多久?而司馬家替魏國擋東吳,平遼東,這都是司馬懿的功勞,所以不要過于貶斥司馬,歷史要客觀看,不能帶著個人情感色彩評說歷史。
司馬懿殺死曹氏宗族7000余人。
司馬懿非常的成功,而無謀無勇的曹爽只能迫不得已交出了軍權。曹爽交權的目的其實是想保全自己,可是他的想法太可笑了,以司馬懿的城府,怎么可能輕易放過這么大的一個威脅。一舉誅滅了曹爽,而且為了斬草除根,對曹魏的宗室舉起了屠刀,前后共涉及大約7000余人,非常的慘。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諸侯并起,最終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成鼎立之勢。而其中蜀漢勢力最弱,東吳次之,曹魏最強。而蜀漢自夷陵之戰(zhàn)大敗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最終被曹魏麾下大將鄧艾偷渡陰平,奇襲蜀漢,導致了蜀漢覆滅。而在蜀漢滅國后不久,東吳也被曹魏所滅。最終曹魏笑到了最后。但是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曹魏奮力生存到最終的結局,卻是被司馬氏奪取了政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穎貴妃是怎么牽連皇十七子的她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