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李靖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封建王朝2000年,發(fā)生最多的事情便是“狡兔死走狗烹”。有人說這是因為君主多疑,有人說這是臣子功高震主,君王不得不殺掉功臣。
說白了,就是君臣雙方的利益產(chǎn)生了沖突。一旦沒了外部因素,臣子對君王的作用降到最低,那么剩下的便是君臣彼此間的利益爭奪。
君主稍一多疑,臣子稍一跋扈,君臣反目的事情或許下一刻便會發(fā)生。將原因歸為君主呢,還是臣子呢?似乎都不太合適。
無論什么關(guān)系,君臣、夫妻、父子、同事等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對的,你得付出心力來維護彼此的聯(lián)系,才能將雙方的關(guān)系往良性上發(fā)展。若雙方有了疏離,懷疑的種子便會深扎彼此的內(nèi)心。
我們可以從李靖與李世民的相處來說明,君臣猜忌,互相殘殺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決定趁著東突厥內(nèi)亂的機會,發(fā)兵滅掉東突厥。他命李靖為這場戰(zhàn)爭的總指揮。
第二年,也就是貞觀四年李靖以三千兵馬,攻破定襄并俘虜了蕭皇后。李靖因此被封為代國公。同年李靖率領(lǐng)大軍深入,攻破東突厥皇廷,殺敵一萬,俘虜了十幾萬人,頡利可汗也被俘虜,東突厥自此滅亡。
李靖建立了滅國大功,本來會被唐太宗大肆封賞。但這時候御史大夫蕭瑀眼紅李靖的功績,向李世民進讒言,說李靖縱兵劫掠,希望太宗皇帝嚴懲。
李世民相信蕭瑀的話,不問青紅告白便將李靖罵了一通。李靖呢也不辯解,只是扣頭請罪。
《舊唐書·李靖傳》御史大夫溫彥博害其功,譖靖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于亂兵之手。太宗大加責讓,靖頓首謝。
第一次讀到這段,我們也許會想李靖或許真的有罪,否則為何不加以辯解?但細細回想下來,其中難以理解的地方便越來越多。
這時候才是貞觀四年,李世民還沒有像老年那樣昏聵。面對蕭瑀的誣告,我們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既不加以調(diào)查,也不先問問李靖是否有此事,上來就大罵一通,似乎有點說不過去。而且李靖也只是一味的謝罪,并不為自己辯解。
若我們往下深想,或許能發(fā)現(xiàn)李世民此處做法的用心。我在上面寫到李靖因為攻破定襄后被封為代國公,那么他滅掉了東突厥又該怎么封?難道李世民封李靖為王?
唐朝天下已經(jīng)安穩(wěn)十幾年了,滅國這樣的功勞已經(jīng)很久沒有出現(xiàn)了。李靖滅掉了大唐曾經(jīng)的大敵東突厥,我們可以想象李靖在軍中的威望有多高。若李世民封李靖為王,再加上李靖在軍中的威望,李靖會不會有其他的想法?
李世民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成熟的政治家內(nèi)心都是冷酷的,他不會盲目相信他人“內(nèi)心”的忠誠,他只相信自己。
面對封無可封的李靖,李世民能如何做?這時候蕭瑀出現(xiàn)了,這個蕭瑀若不是李世民肚里的蛔蟲看出李世民的“囧地”,他自己甘愿當一個“奸臣”,那么他的行為就是被李世民暗中指使的。
御史大夫明著與皇帝作對,暗中卻是皇帝的“忠實走狗”,否則御史大夫這個能隨意告人的職位,皇帝能放心交給一個非心腹?
有了蕭瑀的告發(fā),李世民找到了“懲處”李靖的借口。他“不顧臉皮”地大罵李靖,這既是懲罰,李靖有了罪名便不能繼續(xù)封賞了,同時也是試探,李世民需要看看受了委屈的李靖有何反應(yīng)?
李靖為你消滅了東突厥這個隱患,你不賞賜就算了,還污蔑對方,李世民臉皮厚不厚,心黑不黑?
李靖這人也是比較了解“厚黑”,比較歷史上在“功高震主”之后,能夠善終的又有幾人?可以說李靖深諳官場智慧,十分懂得揣測上意。這時候的李靖估計也在想著如何打消李世民對自己的猜忌吧。
李世民以“莫須有”的罪名開始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謾罵,李靖立即就懂了:這是李世民對其“功勞”的處理,面對李世民的職責,李靖的臉皮“厚”著接受了,若是個臉皮不厚的人恐怕會與李世民吵起來吧。
李世民的罵不是為了讓李靖證明自己忠心,而是讓李靖的罪名成為事實。李靖明白唐太宗的用心,因此不為自己辯解,只求皇帝的原諒。
李世民看到李靖的態(tài)度,心里也放心了:李靖還是朕的李靖啊!李靖的“罪名”坐實了,自然不會有賞賜了。若這件事就此結(jié)束,李世民的做法難免讓人心寒,作為一個政壇老手,他自然不會讓此事結(jié)束。
等到這件事的風聲過去了(李靖滅突厥的風頭過去),李世民才對李靖滅突厥的功勞進行賞賜。要注意,這也僅僅是賞賜其功勞,并沒有讓李靖脫罪。而且這次賞賜將李靖放到了“左光祿大夫”這一官職,這是一個光有榮譽無實權(quán)的虛職。
李世民一直以財物、榮譽來“安撫”李靖,并沒有給其實權(quán)。因為李世民知道,大臣并非一開始就想弄權(quán)的,有時候他也是逼不得以。若要避免臣子弄權(quán),就要在其權(quán)力與威望最隆重的時候,涼其一段時間,這樣對君臣彼此也有好處。
等到李靖被涼夠了,李世民便再次啟用了他。不僅為李靖洗刷了“罪名”,還讓其參與朝政。這一段時間,李靖若稍有不當?shù)男袨?,那么其下場不一定會死,但肯定不會有出頭的日子了。
《舊唐書·李靖傳》久之,太宗謂曰:“隋將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致戮。朕則不然,當赦公之罪,錄公之勛?!痹t加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真食邑通前五百戶。未幾,太宗謂靖曰:“前有人讒公,今朕意已悟,公勿以為懷?!辟n絹二千匹,拜尚書右仆射(相當于宰相了)。
李世民試探李靖,李靖則嚴格執(zhí)行了自己作為臣子的操守。有人說李世民的做法太令人寒心。殊不知,這才是上位者“仁義”的表現(xiàn)。若盲目提升臣子地位,將其放到不可控制的地方,那么最終只有君臣爭斗這一條路可走。
若李世民是個狠辣的君主,那么他便會在突厥之戰(zhàn)后大肆封賞李靖,然后找個其他借口殺掉他。哪怕李靖自己如何躲避,也是跑不掉的。
從這方面來說,李世民也僅僅是臉厚,心還沒有徹底黑掉。
李世民的做法便是告訴李靖:你還當我是你的君主嗎?李靖便回應(yīng):我只是您的臣子。這有這樣的李世民與李靖這對君臣才是一段良好關(guān)系的典范。
有時候只有明白了上位者的真實“居心”,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好的前程?!昂窈凇币坏?,還是有用的。
《封神演義》和《西游記》中都出現(xiàn)過一個人物——托塔天王李靖。
特別是在《西游記》中,托塔李天王被描述成了一個“慫貨”統(tǒng)帥:率10萬天兵天將,竟未能拿下孫猴子,成為廣大讀者的笑談。而且此人手里整天托著一個“小塔”,讓西游迷覺得他很裝。
尤其在第二十二集《四探無底洞》中,因饒過金毛老鼠精一命,竟被金毛老鼠精私下認作義父,還被供奉上了生位。
后孫悟空抱著“義父生位”鬧上天宮,托塔天王被猴子逼得“慫慫”的樣子,倒是很可愛。若不是太白金星一句:“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碧嵝蚜藢O猴子,唐僧就有自己的孩子了。
不管是《封神演義》、《西游記》,甚至《哪吒》,托塔天王的原型,都是唐朝名將李靖。
托塔李天王
人老多情,自古皆如此,即便是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年紀大了,總是想起以前的崢嶸歲月——打天下的往事。為了紀念一起打天下的英雄們(更能襯托他自己的豐功偉業(yè)),李世民修了一個凌煙閣,掛上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沒事的時候,看看這二十四個手下,回憶回憶當年金戈鐵馬、氣吞天下的光輝歲月。李世民肯定覺得挺爽的。李靖是其中一位。
凌煙閣的二十四將為: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尉遲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jié)、虞世南、劉政會、唐儉、徐世績和秦叔寶。
最為人知曉、最出名的前三位:
第三名:魏徵,不怕死的諫客(不是劍客、不是賤客,而是諫客)。唐太宗的鏡子,經(jīng)常給唐太宗提提醒、添添堵,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天皇老子都不怕的樣子。
第二名:尉遲敬德、秦叔寶:這倆貨膽子大,連鬼神都不怕,最后成了一對門神。已經(jīng)被老百姓貼了一千多年了,而且還會繼續(xù)被貼。
第一名:李靖,不僅成了神,還成了哪吒的爹、十萬天兵天將的頭,手中還托著如來佛賜的黃金塔。
李天王和兒子哪吒
李靖,我心目中的半人半神也。
李靖生于官宦之家,祖父曾任刺史,父親官至太守?;⒏笩o犬子,李靖長得英俊高大,還有上進心。隋朝末年,李靖在李淵手下任職,外御突厥的侵略。身處亂世,而且李淵已經(jīng)是太守,手中有兵有權(quán),自然不甘人后,暗中招兵買馬,伺機而動。李靖知道李淵要謀反后,準備到隋煬帝所在的江都,向隋煬帝告密。
(其實人家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表兄弟,要你李靖操心?)
但關(guān)中大亂,李靖被堵在長安,出不去了。
李淵起兵后,迅速攻占了長安。對李靖這個叛徒,豈能不抓、豈能不殺?
李靖壯志未酬,不甘心啊,快被砍頭了,還在刑場叫喚:
“明公興起義兵,本是為天下除去暴亂,怎么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
這是一份滿滿的自信啊。
李淵一聽,說的對呀,這是個忠臣的,可用。
特別是李世民,非常欣賞李靖的才華和氣度,主動為李靖求情,并收入秦王府賬下使用。
李靖,忠臣也。符合封建社會宣揚和倡導(dǎo)的“忠君”思想。
拒絕李世民的拉攏,未參加“玄武門之變”。這完全是個誤會,當時的李靖已經(jīng)得到李淵的認可——李靖已經(jīng)在實戰(zhàn)中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平定天下叛亂)。而且當時李靖任職靈州大總管,正在抵御突厥,根本無法分身到長安支持李世民。再說了,他都不知道雙方誰會獲勝,沒必要選邊站。不管是李世民勝還是李建成勝,于我李靖何干?
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不需要拍馬溜須,誰上臺,還不是一樣要重用?
李靖深知自己的特長——打仗。所以封神之處,也在戰(zhàn)場上。從最早跟著李淵到后來李淵稱帝,李靖始終沒有離開過戰(zhàn)場,無論是對內(nèi)還是對外。但李靖人生的巔峰,還是對外的戰(zhàn)功,尤其是俘獲了劼列可汗一家子,滅了東突厥,為李世民出了一口惡氣,為大唐的安定繁榮、中原地區(qū)人民的幸福生活,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赫赫戰(zhàn)功。
識時務(wù)者為俊杰,知進退,知榮辱,李靖這方面的境界是很高的。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李靖的晚年,大唐已經(jīng)四海升平(除了高句麗等偶爾鬧鬧心)。
李靖選擇了閉門不出,畢竟功高震主啊,容易被人嫉妒、被皇帝猜疑,一不小心,可能老命都沒了,那以后上天做了托塔天王,還不被人笑話——所以,一定要善終的。
但唐太宗遠征高句麗時,李靖依然表達了愿意跟隨皇帝遠征的決心,讓李世民頗為感動。
公元649年,李靖病逝,享人間歲月79年。然后到另外一個世界,當他的托塔李天王了。
到2020年為止,托塔李天王已經(jīng)1449歲了。
一對門神:尉遲敬德和秦叔寶
托塔天王源自于毗沙門天王,即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后來在明代小說《西游記》中,根據(jù)民間傳說,將唐初名將李靖附會于托塔天王的形象,真實的李靖也確實稱得上是百戰(zhàn)百勝。
李靖在571年出生于官宦世家,是隋將韓擒虎的外甥,自幼文武才略。李靖原在李淵手下任職,后來察覺到李淵造反,便準備告發(fā),但后又被捉住。李世民欣賞他的才識和膽氣,將他留下。李淵建唐稱帝后,620年李靖隨李世民平定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開始了其大放光彩的軍事人生。先是率八百士卒平叛了開州蠻人叛亂,后在621年又奉命統(tǒng)帥三軍前去攻滅蕭銑。李靖高瞻遠矚 ,兵法熟練運用,戰(zhàn)略得當,僅僅用了兩個多月就消滅了南梁割據(jù)勢力。
621年任檢校荊州刺史,平定嶺南,下九十六州,得民戶六十余萬;623年滅輔公祏 叛亂;在625年迎兵突厥的戰(zhàn)斗中 ,在諸多軍隊都失利的情況下還能自保,雖然后來李世民被迫渭水結(jié)盟,也為李靖后來擊滅東突厥的功勞摸上了光輝的一筆。629年時任兵部尚書的李靖受命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向東突厥發(fā)起了強大的軍事攻勢。李靖以三千騎兵攻克定襄,威振北狄,一雪渭水結(jié)盟之恥,至此他已經(jīng)榮升為宰相了。但他生性沉穩(wěn)厚重,能知足而退,在634年上書請辭,深的李世民贊賞,并準許了。
635年,吐谷渾進犯涼州,歸隱在家的李靖聽聞消息后又立刻請求掛帥遠征,使李世民大喜并允許。而后其再創(chuàng)佳績,長途奔襲,一路追擊,在烏海大敗伏允可汗 ,而后又用了兩個月時間攻滅了吐谷渾 。不過此戰(zhàn)也因得罪小人被誣陷,雖然很快被李世民查清,但也更是加深了其歸隱的決心,此后其闔門自守,杜絕賓客,649年病逝。并晚唐時期逐漸被神化。?
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我國古代,將軍們誰不想替皇帝平定宇內(nèi)開疆擴土?
但是,他們又非常擔心,萬一哪一天,自己“功高震主”,其結(jié)局只有兩種,一是被皇帝找個由頭殺了,二是黃袍加身。
而歷數(shù)古代的那些大將,選擇后者并且成功的,寥寥無幾。大多數(shù),都被皇帝鈍刀子割了。
那么我們今天來看看,這3個武將,是怎么活下來的?
1.王翦
王翦是秦朝統(tǒng)一六國的最大功臣。
因為王翦滅燕、趙、楚三國,而他兒子王賁滅魏、齊兩國,所以王翦頓時成為秦朝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
然后很顯然,他的功勞,足以讓秦始皇寢食難安。
但是好在秦始皇這人不殺功臣,所以解甲歸田的王翦得以安享晚年。
2.李靖
李靖善于用兵,長于謀略,效力李唐后,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后世更有人將他與殺神白起、戰(zhàn)神韓信相提并論,足見李靖之牛逼。
但李靖喜歡寫兵書,所以唐朝建立后,他馬上歸隱,還好遇到了不怎么殺功臣的李世民,后半生才安穩(wěn)度過。
3.郭子儀
郭子儀憑借平定安史之亂,瞬間躋身到中唐的權(quán)力巔峰。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的郭子儀不僅是功高震主這么簡單了,他要是有不軌之心,唐朝估計早已改姓!
而他之所以能夠壽終正寢,最主要的還是當時唐朝式微,自顧不暇,只有留著他李家江山才能保得?。?/p>
4.姜子牙,傳說飛升了哈哈
曹操一開始的志向是做“治世之能臣”,但是漢獻帝不接受。漢獻帝勾結(jié)外敵袁紹,忘恩負義要殺曹操,就是有名的“衣帶詔”事件。從此曹操再不相信漢獻帝,整個朝廷只有成為曹操的私人工具才能讓曹操放心。
功高震主,是君臣關(guān)系中最可怕的狀態(tài),君臣雙方都想打破這個矛盾,相對來說君主力量更大,更持久,所以,作為臣子,想要打破“君弱臣強”的局面,主要靠逃跑,逃不了就破釜沉舟和皇帝死磕,才能為自己家人子孫贏得生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2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