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李煜的結(jié)局有多慘?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南唐后主李煜,一位杰出的詞人,一位悲情的帝王,他的一生只能用"可憐生在帝王家"來形容。他本無心稱帝,卻被趕鴨子上架般推上帝位。他只想成為一名杰出的詞人,他也確實成為一名杰出的詞人,卻不得不挑起國家生死存亡的重任。
面對咄咄逼人的大宋他也努力過,但無論客觀上宋的強大還是主觀上他執(zhí)政薄弱,都導致他的努力付諸東流。他唯有將滿腔愁思與無奈付諸于他熱愛的詞,在詞上抒發(fā)說不完道不盡無人能懂的悲傷。
自秦始皇開創(chuàng)帝制時代以來,在歷朝歷代眾多皇帝中,盛世明君,創(chuàng)下千秋功業(yè)者有之,暴虐成性,昏庸至極者有之。而李煜兩者都不是,要是給帝王功績或是帝王荒唐排個榜,都沒有李煜的事。
李煜能廣為后人所知,是因為他的詞創(chuàng)作的極美,也是因為他的悲情與無奈。
如果他能像萬歷一樣接一個好江山,就是一味沉迷詩詞創(chuàng)作也能擁有偌大帝國;如果他能像雍正一樣有魄力,即使接了一個爛攤子也能力挽狂瀾,也許他可以延續(xù)他的江山。
但很可惜,他兩者皆不是。
李煜登基時,南唐已經(jīng)尊宋為正統(tǒng),南唐國運早已開始走向衰敗。而李煜確實無君王的本領(lǐng),他優(yōu)柔寡斷,用人不善,不是一位治世的明君,一個不擅長理政的皇帝接下一個爛攤子。
李煜的詞前期后期風格差別極大,前期風花雪月,帶一些淡淡的哀愁。后期杜鵑啼血,平實中全是沉郁的淚,詞的變化也反應(yīng)出卓越詞人失敗帝王內(nèi)心感情的變化。
若能選擇,他只愿做一位詞人,但偏偏他成了無奈又無力的帝王。
李煜,原名李從嘉,自重光。后來,李煜依據(jù)"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將自己改名為李煜,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
李煜雖說是第六子,但是李璟前五個兒子除了太子李弘翼全都早亡,故而李煜也算次子,太子李弘翼多猜忌,總覺得李煜覬覦皇位,對他處處提防,李煜無心皇位,自稱號鐘隱,蓮峰居士,寄情詩詞歌賦,不參與政事,向兄長表示對皇位沒有半點想法。
李煜原想詩詞歌酒一生,不曾想命運跟他開了玩笑,太子李弘翼暴斃,李煜被李璟封為太子。
宋建隆二年(公元前961年)南唐元宗李璟駕崩,25歲的李煜在金陵登基。
李煜在位十五年,前十年趙匡胤的刀鋒還未瞄準南唐,南唐臣服于宋,向宋納貢,在夾縫之中求生存。然而一切的平靜在宋滅掉南漢之后被打破了。歷史上對南唐后主的評價多有貶義,史書對亡國之君向來不友好,李煜也確實沒有執(zhí)政能力,但李煜的一生當中卻也有許多事令人動容。
首先,李煜是個重情義,愛國家的帝王。前面我們提到,李煜當初主動避兄長鋒芒,為的就是避免兄弟間反目成仇。而李煜不僅曾為哥哥著想,還為了被北宋扣押的弟弟多次親自上書求情。在宋太祖多次拒絕之下,李煜懷著悲思,寫下了讓人動容的《卻登高文》。
而當李煜為帝,他對家人的重情更升華為對國家的忠誠。李煜即位時,北宋已經(jīng)建立。南唐當時,可謂是處于狼虎環(huán)伺之中。然而李煜仍舊不放棄,兢兢業(yè)業(yè)地為政,使得南唐在北宋的壓迫之下仍舊"生聚完,文教興,猶然彼都人士之余風也"。
第一,李煜對待南唐功臣非常好。軍功累累的南唐大將何敬洙,不僅官至右上衛(wèi)將軍,封芮國公,還在退休以后被準許工資照舊,子孫多人受蔭蔽。甚至在何敬洙死后,李煜還為他廢朝三天,以表達對他的悼念。就連曾在淮南之戰(zhàn)時棄城逃跑的馮延魯,后來都得到李煜原諒。
第二,李煜采取寬松政策,而又賞罰分明。《南唐書》記載,李煜推行"隨所租入十分錫一,謂之'率分",極大減輕了百姓賦稅。而他又"罷諸路屯田使,委所屬令佐與常賦俱征",裁撤冗官,打擊貪官。
在常研佛法的李煜看來,"好生戒殺本其天性"。因而南唐在他在位時,少有死刑。為了減少冤假錯案的發(fā)生,李煜還多次親自審理案件,甚至親自去監(jiān)獄釋放囚犯。盡管群臣們覺得李煜此舉有失身份,但他本人卻一直堅持。
第三,李煜有心用人才。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韓熙載夜宴圖》,而畫中的主角韓熙載,就是一位深得李煜賞識的人才。李煜看重人才本身的才華,對他們寬容,也對他們抱以厚望。在李煜慶祝冊立小周后的宴會上,"韓熙載等皆賦詩以風,南唐主亦不譴之"。李煜還差點因為韓熙載敢直言而將他提拔為宰相。
當時北宋初起,天下烽煙未歇,不少人才都流落到南唐境內(nèi)。而李煜對他們,就像戰(zhàn)國群雄對策士,曹操對賢才一樣,不論其出身,很多都加以重用。林仁肇、皇甫繼勛、張洎、徐鉉、徐鍇等人,都是李煜如此提拔起來的。
第四,李煜面對國外強敵,并未消沉,而是有所建樹。他"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禮,而內(nèi)實繕甲募兵,潛為備戰(zhàn)"。在戰(zhàn)略制定上,李煜充分考慮了南唐和北宋的差距,因而采取嚴防密守的策略,"以不變應(yīng)萬變"。
在外交上,李煜意圖聯(lián)合吳越王,想要搶過北宋的這一盟友,來一同抗擊北宋。雖然李煜最終遭到吳越王背叛,但李煜這一策略的正確性和他的實際付出,值得肯定。
李煜并不是一個整日偎紅倚翠的君王,整日里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江南唐拱手相讓,他只是"可憐生在帝王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3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揭秘,為什么說曹真不死便無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