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么要“鴆殺兒子”?太子李弘是個怎么樣的人?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個兒子,也是與武則天的第一個兒子。武則天成為皇后之后,李治便廢除前太子李忠,立年僅四歲的李弘為太子。李治非常喜歡這個兒子,他從小表現(xiàn)出的寬仁孝友像極了自己。
李弘劇照
據(jù)史書記載,李弘“仁孝謙謹,上甚愛之。禮接士大夫,中外屬心?!崩蠋熃趟x《春秋》,當他讀到楚國太子弒君篡位時,驚懼的將書合上,對老師說:“如此殘忍的事情,身為臣子怎么忍心去讀呢!《春秋》是儒學經(jīng)典,用于垂范后世,又為何會記載這樣的事情呢?”于是,他堅決要求老師換其他書來讀,老師被太子仁孝的君子之風感動,換了專門講解道德規(guī)范的《禮記》。
李治常年風疾纏身,健康狀況堪憂,所以,格外注重對李弘的培養(yǎng)。李弘十二歲時,李治就下詔,讓李弘每日于光順門理政,諸司有事均向太子奏報。由于身體原因,李治經(jīng)常出外避暑,或居住在東都洛陽,李弘便常常奉旨監(jiān)國,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便有七次。
監(jiān)國期間,李弘恪盡職守,廣納諫言,而且他人品端正,善與士大夫們相處,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正當前途一片光明時,二十四歲的李弘?yún)s英年早逝,突然暴亡于合璧宮綺云殿。
李治劇照
李治晚年喪子,悲痛欲絕。朝廷制書給出的死亡原因為:“沉瘵嬰身,舊疾增甚?!币馑际抢詈牒苄r就得了很重的肺結(jié)核病。這種病在古代是非??膳碌?,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但是,《資治通鑒》、《新唐書》等正史中均有記載,李弘之死是被他的生母武則天下鴆毒殺害。并給出了兩大原因:
其一,李弘口碑很好,在朝廷中影響力很大,成為武則天謀取天下的障礙,這是主因;其二,當年武則天爭奪皇后位置,斗倒了蕭淑妃,連累了蕭淑妃的兩個女兒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一直幽禁,年近三十還未出嫁。李弘很憐憫,上表替姐姐求情。這件事激怒了武則天,成為鴆殺兒子的導(dǎo)火索。
蕭淑妃劇照
那么,李弘是他的生母武則天所害嗎?我們來做一分析:
第一,李弘與母親的權(quán)力爭斗是存在的。李治風疾纏身,一方面讓太子監(jiān)國;一方面又讓武則天參政,勢必存在矛盾。但武則天謀取天下,成為女皇的野心并不是生來就有,武則天是女強人性格,有著極強的控制欲與權(quán)力欲,她的野心是隨著權(quán)力的刺激,一步步變大的。直到三子李哲繼位后,她的野心才大到奪取皇位的程度。而此時,她與李弘的矛盾是兒子與老媽誰說了算的問題,并不是要搶兒子未來的皇位。
比如,武則天誣陷前太子李忠圖謀不軌,是為了干掉兒子李弘潛在的敵人,她的眼睛里揉不得半點沙子。
再如,《資治通鑒》所引用的觀點,武則天召集“北門學士”,對抗以太子為中心的宰相集團。這完全是宋儒司馬光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場說話,從本質(zhì)上說,李弘、李治與武則天是統(tǒng)治階級,武則天的“北門學士”雖然起到了分太子權(quán)力的作用,但其真實用意是制衡宰相權(quán)力,避免出現(xiàn)第二個長孫無忌權(quán)臣集團。
武則天劇照
第二,從邏輯上此事也講不通。如果武則天早早就有當女皇的野心,她最大的目標應(yīng)該是丈夫李治,而不是兒子。
因為封建宗法制度十分完備,殺掉一個兒子根本不解決問題,就算將李治的兒子全部殺光,高祖與太宗的其他兒孫們多達數(shù)百,他們都可以依照宗法,合理繼承皇位。怎么能夠殺得過來呢?何況,殺太子風險很大,倘若一次失手便會萬劫不復(fù),以武則天的頭腦,她一定會選擇一勞永逸,而不會選擇如此大費周章而又風險重重的方法。
第三,據(jù)《新唐書》中記載,武則天十分歹毒,想讓兩位公主老死宮中,幸虧李弘發(fā)現(xiàn),解救了兩位姐姐。所以,武則天盛怒之下,才想到鴆殺兒子。
這種說法更加荒謬,完全是封建士大夫往武則天身上潑臟水。李弘去世時,蕭淑妃早已作古多年,兒子李素節(jié)被囚禁在邊地,生死難料。這種情況下兩個大齡公主能翻起什么大浪呢。何況,武則天手段一貫的毒辣手段,如果兩個公主真有威脅,恐怕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怎會等到有人解救呢!
李弘劇照
封建社會,士大夫?qū)D女掌權(quán),后宮干政十分厭惡。唐朝以后,對武則天這位女皇更是極盡貶低與排斥,歷史中稍有對武則天不利的蛛絲馬跡都要加利用。李弘被武則天鴆殺的說法源于唐肅宗時李沁的勸說之詞,是用夸大的說法勸說唐肅宗不要廢除太子。說白了是嚇唬肅宗,并不牽扯歷史,卻被后世流傳,使后世對這段歷史充滿誤解。
李弘哲人其萎,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嘆息,而將這一切全都加在武則天的頭上也確實有失偏頗。
淺見寡識,以就正于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3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