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的權(quán)力有多大?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翻開中國歷史,在帝王的身側(cè)總有一群人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歷史的進程,他們就是宦官。而有一個朝代,宦官“掌權(quán)”則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這就是明朝。
在史學家眼中,明朝就是一個“太監(jiān)帝國”,其中,做的最成功的一個宦官是王振。此人本是個教書匠,但是,一直混得很不得意。后來,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將自己給“閹”了,進宮做了太監(jiān),且做得相當成功,得到了當時皇帝——明英宗的歡心。
但是,他卻仗著皇帝的喜歡,開始將手伸向了朝政,去實現(xiàn)自己的野心。原本,這位是想通過科考之路,成為夢想中的“讀書人”,但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考試”并不適合自己。于是,走了一條常人壓根都不會想的路。也因此,王振被后人認為“詭詐圓滑”,且人品不“正”??烧沁@一點,他才贏得了皇帝的歡心。
其實,從這人的得勢可以看出,他所在的那個時代,幾任皇帝看人都是相當?shù)牟豢孔V。當時,由于明宣宗看他很順眼,便讓他去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明英宗。如果說,這是一種緣分,那只能說明,他們之間真的是“氣味相投”。不然,這兩人怎么可能相互吸引呢?所以,不能單純地說,是他一味討好皇帝,才得到了后來的地位。
其實,宮中也有其他太監(jiān),而王振未必就是最出色的一位。但是,他遇見的三位皇帝中,偏偏明英宗對他“愛”到了骨子里。
也正因為如此,才讓自己落得了一個被俘虜?shù)慕Y(jié)果。
都知道,當權(quán)者有一個習慣,在用人的時候,不是用最能干的,而是用自己最喜歡的。所以,當明英宗繼位后,他便迎來了自己的時代,坐上了宦官中的最高位置——司禮太監(jiān)。
當時,這個位置的權(quán)力很大,不但管著宮中宦官,還管著當時的特務(wù)機構(gòu)——東廠。而更重要的一點是,連皇帝看的奏章他都管著,并能代傳皇帝的諭旨。可見,這是明擺著讓太監(jiān)插手朝政么。
再到后來,這個位置又多了一項職權(quán),就是在奏章上“批紅”,將皇帝最后的意見由司禮太監(jiān)執(zhí)筆寫下。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這個皇帝當?shù)靡舱媸翘p松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宦官們便抓住了機會,利用皇帝和外界接觸少的弱點,修改或假傳諭旨。因此,王振坐在這個位置上,不但不替皇帝分憂解難,反而利用他的官職,謀取自己的私利。
可以想象,一個對自己下重手的人,對他人能夠“仁慈”嗎?他對待別人的態(tài)度,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此外,他不但自己如此行事,還勸明英宗這么做。而這個皇帝居然還真聽他的,用重典治理這些大臣們,使得朝廷一片混亂。
當時,一些大臣見皇帝這么聽王振的話,都來拍他的馬屁。所以,說王振好話的人都升了官,而那些對他死心塌地的人,也被他安插到了重要崗位。
很快,他就形成了自己的勢力集團。
當時,瓦刺部的勢力越來越大,不斷騷擾北部邊境。而這位王宦官,不僅不勸自己的皇帝加強對北面的部署,反而在私底下接受這個部落的行賄,做一些走私買賣。
那時候,因為需要一些中原的日用品,瓦刺部便來到明朝朝貢。但由于王振收了對方的好處,對于瓦刺冒領(lǐng)賞物就不再過問了,這使得對方的胃口越來越大。但卻有一次,王振要求禮部按照實際數(shù)量發(fā)給對方,并自作主張地將對方進貢的馬削了價。這一下便激怒了瓦刺部,瓦刺立刻派兵進攻。
當時,駐守西北的將士和他們交手幾次后都敗了,便要求朝廷支援。然而,王振壓根就不懂作戰(zhàn),且低估了對方的作戰(zhàn)意圖。所以,他認為:皇帝如果能親臨戰(zhàn)場,就可以將對方嚇走。要知道,皇帝對他的話從來都是深信不疑,便認為這是一次“揚名”的好機會。于是,沒有和大臣們商議,便直接下了詔書,這可把大伙兒嚇了一跳。
這樣倉促間的決定,注定是個敗局。
當時,除了50萬大軍外,還有100多名文武官員。但明英宗挺有意思,其他人都是“隨從”,不準發(fā)表任何意見,只聽王振一個人的。于是,在明軍迂回奔走間,對方的大軍追上了他們,將他們圍困在了土木堡。就這樣,明英宗被對方抓了,成為了俘虜,且?guī)サ?0萬大軍和100多名大臣也幾乎被全殲。
可見,一國國君,居然這么輕信一個宦官,將自己的命運交于他人之手。難道在他的眼中,國家的命運就是兒戲嗎?總之,明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寵信過奸邪小人,打過敗仗,當過俘虜,做過囚犯,殺過忠臣。要說他是好皇帝,真是連鬼都不信。
但他卻是一個好人。
因為,他幾乎相信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這些人是忠是奸,不管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他都能如此,并與這些人成為朋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