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此人為自己登上皇位殺死了六名皇帝,結(jié)果報應(yīng)到了自己子孫。
建立曹魏的魏文帝曹丕就對王朝興替看得非常淡定,他說自古以來就沒有不死的皇帝,也沒有不亡的國家。所以他對把皇位禪讓給自己的漢獻帝非常好,讓漢獻帝可以繼續(xù)在封地使用天子車架禮儀,奉漢朝正朔,可以繼續(xù)祭祀漢朝宗廟,還對漢獻帝說:天下的好東西,我與你一起享受。等到漢獻帝去世,魏明帝曹睿親臨哭祭,率領(lǐng)群臣以天子禮儀下葬。
可能因為這種厚道的做法,也福澤了曹丕的后世。當(dāng)司馬家篡奪了曹家的江山后,也善待了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奐。魏晉禪代后,司馬家元老司馬孚哭著與曹奐辭別,流著淚說:我到死都是大魏的純臣。不知道其中表演的成分有多少,但晉武帝司馬炎是封曹奐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宮室則安排在曹魏起家的大本營鄴城,還允許曹奐上書不稱臣,受詔不下拜,最后曹奐安然以58歲善終。
司馬家的天下因為八王之亂造成了五胡亂華,最終只能衣冠南渡,依靠門閥士族瑯琊王氏、陳郡謝氏等偏居江左。等到門閥士族們逐漸衰朽墮落后,就給了其他寒門機會,而抓住機會開辟新時代的就是號稱“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劉裕早年加入北府軍,在鎮(zhèn)壓孫恩起義的過程中嶄露頭角,經(jīng)常披堅執(zhí)銳,身先士卒,屢次作為前鋒以少勝多,成為了北府軍中的少壯派將領(lǐng)領(lǐng)袖。
等到桓玄篡晉稱帝,屠殺北府軍高層,劉裕作為青年將領(lǐng)的領(lǐng)袖召集北府軍將士劉毅、何無忌、諸葛長民等人,傳檄四方,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桓玄不是劉裕的對手,兵敗被殺,成為了死在劉裕手中的第一個皇帝。消滅桓玄后,劉裕復(fù)興晉室,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quán),這也激發(fā)起了劉裕的野心,想要自己當(dāng)皇帝了。但劉裕出自寒門,不像河內(nèi)司馬氏和龍亢桓氏本來都是世家大族,所以劉裕要想取而代之,得到高門士族的支持,還需要繼續(xù)建立不世的功業(yè)才行,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自己出身低微的桎梏。
劉裕準備充分后,即北伐南燕,一年之后攻克南燕首都廣固,南燕皇帝慕容超突圍時被俘,劉裕將其送回建康斬首示眾,慕容超是第二個死在劉裕手中的皇帝。劉裕北伐歸來后,馬不停蹄的南歸擊敗盧循之亂和擊敗割據(jù)荊州的劉毅,肅清了東晉內(nèi)部的反對勢力。并順勢派遣部下伐蜀,劉裕給部下密函,讓其到達白帝城時再打開公布作戰(zhàn)策略,果然此舉成功的騙過了譙蜀守軍,并在成都大敗蜀軍,譙蜀皇帝譙縱自縊身亡,譙蜀滅亡,譙縱也就成為了第三個死在劉裕手中的皇帝。自此,自桓玄篡位以來,南方全部的割據(jù)勢力都被劉裕消滅,南方重新統(tǒng)一,劉裕成為了東晉實際的主宰者,他獲得了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特權(quán)。
劉裕雖然掌握了內(nèi)外大權(quán),但高門士族依然對其心懷不滿,劉裕決定再次北伐后秦。后秦當(dāng)時正在內(nèi)亂,完全無力抵抗劉裕的進攻,后秦皇帝姚泓投降,后秦滅亡。姚泓被押解到東晉都城建康斬首示眾,是第四個死在劉裕手里的皇帝。
滅掉后秦后,劉裕本想繼續(xù)進攻關(guān)中與赫連勃勃對決,但傳來消息他留守后方的心腹劉穆之病死。劉裕擔(dān)心劉穆之死后后防不穩(wěn),放棄北伐率軍返回建康。此等巨大的軍功,已經(jīng)讓劉裕的地位無以加復(fù)了,晉爵位宋王,加九錫,先派人縊殺了晉安帝,改立晉恭帝,又在晉恭帝禪讓后用棉被悶死。晉安帝和晉恭帝,就是死在劉裕手中的第五位、第六位皇帝。
可以說,劉裕的稱帝登基之路,充滿了血腥與殺戮,劉裕殺死了六位皇帝,終于自己身登九五之尊,打破了寒門出身的限制,成為了天子,也就是南朝第一帝。然而,劉裕過于血腥的殺戮手段,卻也讓皇位更替、王朝更迭變得血淋淋,末代皇帝再難以善終了。如果說殺桓玄是為了匡復(fù)晉室,無可厚非。那么慕容超戰(zhàn)敗、姚泓投降,這些敵國皇帝的死就很沒有必要了。蜀漢的劉禪、東吳的孫皓,雖然都是西晉的敵國皇帝,但卻都在西晉得以善終。至于晉安帝和晉恭帝,更是枉死了。在劉裕建立的南朝劉宋之前,前代禪讓之后,新朝都是讓前朝皇帝榮華一生的。劉裕的血腥殺戮,也報應(yīng)到了自己子孫的身上。劉宋末年,權(quán)臣蕭道成逼劉裕后代劉宋順帝劉準退位禪讓,時年十二歲的小皇帝劉準悲嘆“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不久,蕭道成就殺死了劉準,然后把劉裕的子孫后代,也就是劉宋的王侯不分長幼,全部幽閉殺死,可謂報應(yīng)不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4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