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孔子真的是因為齊相晏嬰的反對才沒有留在齊國當官的嗎?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魯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孔子前往齊國。當時的齊國國君齊景公非常欣賞孔子,準備將尼溪之地封給孔子,讓孔子成為齊國的大夫。這也是孔子第一次出仕當官、推行自己主張的機會。
然而齊景公封孔子尼溪之地的事最終沒了然后,大失所望的孔子在無奈之下只得離開了齊國。有傳統(tǒng)說法認為,孔子是因為時任齊相晏嬰的反對沒有留在齊國當官的。那么歷史真的如此嗎?
晏嬰反對孔子的記載出自《史記》的《孔子世家》。然而《史記》成書的時間距離孔子生活的時間已經(jīng)三百多年,而距離孔子時間較近的史料(如《春秋》和《論語》)卻都沒有相關記載。
晏嬰任相的齊國處于一種很詭異的政治格局。一方面,齊景公的君權大幅衰落但依然還控制了部分大權,另一方面,以欒、高、陳(田)、鮑為代表的大夫勢力強大,卻不足以真正架空國君。
因為沒有任何一派勢力能單獨控制齊國,所以晏嬰以齊景公與各家強力大夫之間的聯(lián)絡協(xié)調人的身份執(zhí)政?!褒R相晏子”也是錯誤表述,因為齊國當時還沒建立相制,根本沒有齊相這個官位。
正因如此,晏嬰在是否任用孔子的問題上其實沒有多少話語權,甚至可能根本就沒提出過反對。只是孔子被后世很多反對者編排了不少“黑料”,晏嬰的反對極有可能也是后世專門編造的。
至于孔子沒留在齊國當官的原因也很簡單:孔子這次來齊國是為了幫助流亡齊國的魯昭公回國而非到齊國當官。再加上當時齊國政局混亂,孔子沒準還是自己主動拒絕齊景公的任用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5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蕭何在劉邦晚年為什么要自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