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餓死趙武靈王的是哪位權(quán)臣?趙惠文王繼位后對他怎么樣?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李兌,在趙國歷史上是一個具有很大爭議的人物。他很有能力,也熱衷于權(quán)勢,因一次變亂而發(fā)跡,又因一次戰(zhàn)亂而失勢。
一、依靠肥義
趙武靈王時期,在國內(nèi)大力推行變革之時,向天下士子廣開門路,極力招攬,且量才錄用、任人唯賢。李兌應(yīng)該也是這時候進入仕途的,剛開始不顯山不露水,并不為人所知。
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年輕且有才能的李兌,在趙國朝中也是一顆金子,并漸漸的發(fā)出光閃,進入了當權(quán)者的視野。
最初,賞識李兌的是趙國元老肥義。肥義是一位老臣,輔佐過趙肅侯和趙武靈王兩代君王,還是趙武靈王即位時的輔政大臣,有能力又對國家忠貞不二,深得趙國君臣尊崇。
李兌,能得到肥義的賞識,對他的仕途來說,是一個極好的開端。他也很尊重肥義,經(jīng)常站在肥義的立場上出謀劃策,逐漸贏得了這位在趙國朝野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老臣的信任。
(趙武靈王)
趙惠文王即位后,趙武靈王想要以廢太子公子章為代王時,肥義是堅決反對的。李兌非常贊同肥義這一立場,也對這種分裂國家的行為表示反對。
后來,見公子章越發(fā)猖狂,國家變亂不可避免時,李兌及時勸肥義稱病不出,將朝政交給趙武靈王的叔父公子成處理,以免禍及自身。
但是,肥義一向忠貞國家,且是兩朝幼主的輔政大臣,早已決心以死報國,絕不退縮。
李兌十分感動,哭著對肥義說:“先生且勉之!我能見先生,怕也只有今年了?!毖酝庵?,怕是不久變亂將會爆發(fā),李兌的“先生”危矣!
(趙惠文王)
二、投靠趙成
李兌的迅速發(fā)跡,與趙國歷史上的沙丘之變有密切關(guān)系。
見肥義即將失去權(quán)勢甚至生命時,腦袋瓜子超級好使的李兌迅速投到了公子成的門下,舊主尚在,又有了新主人。
公子成對李兌的到來并不反感,因為他也知道這廝的能耐不小,而自己身邊也正缺少這樣能干的年輕人。他對李兌也很信任,且給了他統(tǒng)帥軍隊的機會,寄予厚望。
趙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沙丘之亂爆發(fā)時,公子成接到消息后,立馬與李兌一道快馬加鞭地前去勤王救駕。當他們來到趙王宮城前,變亂還在持續(xù),但是廝殺了許久的公子章叛軍已經(jīng)力不從心,被殺到的勤王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叛軍敗退到主父宮里。公子成、李兌帶軍緊追不舍,包圍了主父宮。
對于進不進攻主父宮,公子成與李兌應(yīng)該猶豫過,因為他們明白進攻主父宮的后果,但是他們更明白若是不斬草除根的嚴重后果。
勤王軍殺進主父宮,搜殺公子章一派亂軍,主父眼見著兒子公子章被殺,卻不能阻止。
在對如何處理主父上,二人有過遲疑:若放過主父,難免遺留后患,今后若追究起來,怎么辦?畢竟誰都看得出來,公子章作亂,背后的主謀是主父,他想借助公子章來奪回權(quán)力,公子章只是他的一枚棋子。不放過主父的話,趙王會追究嗎?
最后,公子成、李兌得出結(jié)論:“因為公子章叛軍,我們殺入主父宮;現(xiàn)在若解圍,我們將會被追究責(zé)任,趙王也救不了?!备纱?,一不做二不休,困死主父,為趙王掌權(quán)掃除一切障礙,至少趙王是不會怪罪的。
公子成畢竟是趙武靈王的叔父,看著侄子長大、繼位、行政治國,困死他于心尚有不忍??墒?,李兌卻主張唯有去主父,趙國才能安定。
于是,圍困主父——他們達成了共識。
這一圍便是三個月,把主父給活活給餓死了。
(趙武靈王被餓死在沙丘)
三、權(quán)臣始末
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因為平叛有功,公子成被任命為趙國的相邦。李兌也被提拔,成為司寇,相當于后世的刑部尚書,主管司法、刑訴。另外,李兌又被封為奉陽君。
年高的公子成大約做了一年的相邦,便去世了,李兌接替其為相邦,主政趙國。
齊國、燕國因為之前子之之亂,齊國趁火打劫殺進燕國,結(jié)成了宿仇。燕昭王即位后,決意復(fù)仇,在樂毅、蘇秦的幫助下,聯(lián)合列國進攻齊國,這得到了趙國大將韓徐為的支持。韓徐為極力勸趙惠文王聯(lián)燕抗齊,因為齊國霸權(quán),已經(jīng)威脅到了趙國的安全和地位。
但是,齊閔王卻許諾李兌:假如趙國支持齊國,待齊國滅掉宋國,就將宋國的陶邑送給他為私邑。所以,李兌主張聯(lián)齊抗秦、抗燕。
這樣一來,趙國將相不和了。
齊國滅宋以后,蘇秦游說齊閔王,沒讓陶邑送給李兌,而是送給秦國國舅魏冉,導(dǎo)致李兌極為憤怒,當蘇秦路過趙國時,被李兌扣押。燕昭王又派人到趙國,將蘇秦解救回燕國。隨后,齊國、秦國的斗爭又呈現(xiàn)出白熱化狀態(tài),兩國國王紛紛稱帝,并稱為東帝、西帝,徹底藐視了周天子的存在。
(平原君趙勝)
趙惠文王十一年(前288),蘇秦發(fā)動合縱攻秦運動。李兌表示支持,可是,此次合縱攻秦運動沒有成功,導(dǎo)致趙惠文王對李兌的不滿。后來,燕國發(fā)動的秦、魏、韓、趙五國攻齊,因為韓徐為支持,李兌反對,趙惠文王再次對李兌的態(tài)度和行為不滿。
不久,趙惠文王以私吞陶邑、專權(quán)亂政為由,將專權(quán)趙國十年的相邦李兌給罷免了。
表面上看,李兌被罷免相位下臺是咎由自取,事實上,他的失勢與本人失去了利用價值有極大關(guān)系。當初,他頂著極大的政治風(fēng)險,極力主張困死主父,為趙王清理一切掌權(quán)的障礙,立下大功。但隨著他的專擅朝政,引起了趙王及朝臣的普遍不滿。何況,趙武靈王的死,始終是趙惠文王心中不愿觸及的一處傷痛,而父親的“死刑”,則是李兌去執(zhí)行的。想想,這在趙王那,心里都堵得慌。
更為重要的是,趙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平陽君趙豹等宗室少壯派已經(jīng)成長起來,早就想從李兌手里奪回權(quán)力。而李兌,對于趙王來說,畢竟是外人,俗話說:“一拃沒有四指近”,“雞皮貼不到鵝身上”,哪還有誰比自己的親兄弟可靠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5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文炳是怎么死的他死的真的很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