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到底有多厲害?郭淮為什么能打敗諸葛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很多人都認(rèn)為,司馬懿才是諸葛亮北伐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一個敵人,而且他們兩個的交戰(zhàn),被歷代的小說家們寫的太多了,時間一長,就默認(rèn)他們是死對頭了。但其實,真正的諸葛亮的敵人另有其人,這個人在多次作戰(zhàn)中都打敗了諸葛亮,成功成為諸葛亮真正的最大的敵人,他就是郭淮。郭淮究竟有多厲害,我們一起來看看。
郭淮字伯濟,是三國后期曹魏的名將之一,這個人既有將軍的勇猛狠辣,又有謀士的沉著冷靜,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本來他身上有五件事情可以敘述,但是其中兩件大眾耳熟能詳,這兩件事情發(fā)生在他對陣姜維期間,大部分的影視素材均已反應(yīng)過了,我們就略而不提,只提他鮮為人知的三件事情。
其一,臨機奉帥,漢中拒備。
建安二十年前后,郭淮追隨曹操平定漢中,曹操回師之后,令夏侯淵、張郃留守漢中,并且做出了“淵正郃副”的戰(zhàn)略布局,就是讓夏侯淵為正,張郃輔佐。
郭淮認(rèn)為這個戰(zhàn)略布局不怎么太合理,于是給曹操上書,其文略曰:“秒才虎步關(guān)右,所向無前。然乏智算,但知任勇。往雖屢勝,所敵匹夫耳!今寇虜著于成敗,又籌畫策機,以險奇稱,非素德之將可破也!郃識變量,善處營陳,自蜀纛以下皆懼之,當(dāng)委以腹心,使淵、洽盡爪牙之力。”(張表注《戰(zhàn)國策》引郭淮言)
郭淮的意思是說,要論披堅執(zhí)銳,決機于兩陣之間,爭勇斗狠,奮勇殺敵,夏侯淵確實可以獨當(dāng)一面。但是你要論籌謀劃策,他就略遜一籌。以往夏侯淵為什么百戰(zhàn)百勝,是因為所敵不過是一些宵小之輩,(敵人)缺乏智策。而這此次他所對付的是狡猾的法正和劉備,恐怕力有不逮。而張郃久經(jīng)行陣,又能隨機應(yīng)變,蜀軍上下聞其名無不喪膽。如果讓張郃為主帥,夏侯淵輔佐他的話,這個格局就頗為合理了。
如果您怕夏侯淵脾氣倔強,抗命犯上,您可以讓和洽過來允執(zhí)其中,斡旋雙方,三人共守漢中,但一定要以張郃為首。
未料這封信呈報到曹操那里,曹操心里很是反感,隨即說道:“法者,使上下不逾,長幼持序?;矗瑒e部司馬也,何敢亂者?”
意思就是說,你郭淮不就是個第三軍團的政治部主任嗎?你越級向我呈報建議,這是什么意思。于是對郭淮加以見責(zé)。
可沒過多長時間,郭淮一語成讖。夏侯淵中了法正之計,被破虜將軍黃忠斬殺于馬下。曹操聞聽夏侯淵的死訊之后,十分的痛惜,說秒才太大意了。于是想奉張郃為帥,以期穩(wěn)定局勢。但是他知道漢中僻遠,敕封詔書必然非一月不至,怕是來不及了。曹操十分悔恨,嘆道:“我悔不聽伯濟之言?!?/p>
話分兩頭,郭淮見魏軍新失主帥,三軍失色,軍心不安,就跟朋友們商量,我們現(xiàn)在得臨機奉帥,不然無以御蜀。朋友心懷忐忑,紛紛表示,我們聽說三軍主帥歷來是由主上親封,還沒有說部下推舉的。咱們這么干的話,你不怕曹公把你軍法處置嗎?!
郭淮似乎對曹操知之甚捻,說曹公這個人,極重事功,他只注重結(jié)果,不注重過程。我們只要把事情辦成了,他不會在意你這個細節(jié)。相反,抵御劉備的這個事情如果最后沒辦成,我們再怎么循規(guī)蹈矩,也還是不免身首異處。大家一聽,有些道理,于是就奉張郃為帥。張郃擔(dān)任三軍主帥之后,軍心乃安。
翌日,劉備欲渡漢水來攻。魏軍見寡不敵眾,想依水為陣,抗拒蜀軍。郭淮認(rèn)為不妥,說這是示敵以弱,我們不如撤離岸邊,在遠處設(shè)下埋伏,趁敵人過河時半渡而擊。言畢,親自排兵布陣。
法正見其部署得當(dāng),于是勸劉備引兵暫去。
我們再來談下郭淮身上的第二件事情:賜爵關(guān)內(nèi),屢立戰(zhàn)功。
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曹丕襲魏王位,封郭淮為鎮(zhèn)西長史,兼賜關(guān)內(nèi)侯。這一年曹魏的邊境,也就是雍涼那邊鬧得比較厲害。山賊鄭甘糾結(jié)異族,擾亂地方,已經(jīng)攻下了四個縣,并且圖謀和東吳的賀齊里應(yīng)外合。
他給東吳的賀齊寫了一封信,其文略曰:“公苗將軍承伯符嗣命,馳驅(qū)鋒鏑,周旋江漢,有非常之志,縱不揚顯四海,亦當(dāng)?shù)终窦衣暋R夤?dāng)革魏賊,獎王室,張大藩國,效春秋朝覲之節(jié),則外有周、召之名,內(nèi)得權(quán)重之實。今甘出盧水,引兵東應(yīng),君出建平,經(jīng)武陵以窺天下之釁,事可成矣!”(張溫撰《三史略》引《與賀將軍書》)
這個時候曹丕就略感不妙,心想賀齊是個不好對付的家伙,絕對不能讓鄭甘和他攪和到一塊,于是連派幾路大軍進擊,不過都是鎩羽而歸。
最后還是郭淮自告奮勇。他的好朋友杜幾就問他,你有什么妙計可以破敵。郭淮說:“以往我們失敗,是因為主帥親身赴險。那瀘水是什么地方,地勢險惡,易守難攻。我們勞師遠征,兵卒疲累,焉有不敗之理?我這次打算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引蛇出洞有兩個好處,其一是讓鄭甘無險可守,虎落平陽;其二是讓鄭甘偏離原先跟賀齊商量好的進軍路線,賀齊必然以為他有詐,就不想再和他合作了,這樣便可斷其外援?!?/p>
杜幾說,這主意好是好,可如何引蛇出洞呢?
郭淮解釋說,鄭甘等人懷狡兔三窟之心,雖然在瀘水安營扎寨,但是卻把糧草放在了徐縣和方城,我們只要對徐縣跟方城圍城打援,就不怕他不出來。魏軍遂依計而行。
翌日,鄭甘果然出來救援,郭淮先是奮勇搏殺,勝了一陣。之后佯裝體力不支,向西敗逃。鄭甘不明就里,緊追不舍,結(jié)果追到平城附近,魏軍事先埋伏好的弓弩手萬箭齊發(fā),鄭甘被射成了刺猬。
另一方面,東吳名將賀齊見鄭甘偏離了原先計劃好的進軍路線,以為有詐,遂疑而不進。既沒有派兵救援,也沒有供給他糧草。這一切都跟郭淮預(yù)料的差不多!
此外,郭淮還極善收攬人心,他擔(dān)當(dāng)封疆大吏的時候,每有羌、胡有人來降,他必定都是待之以禮,對人家噓寒問暖,并給予資助。所以羌胡之人在他手下,一改狼戾狡詐的秉性,降而復(fù)叛者甚少,都誠心誠意的為他效命。
我們再來談一下郭淮身上的第三件事情:敗中求勝,御蜀有功。
郭淮自步入壯年之后,就跟隨曹真一起鎮(zhèn)守雍涼。曹真這個人真有兩下子,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鎮(zhèn)守一方,都頗有一套,諸葛亮兩次進軍,都沒在曹真手上占得便宜。郭淮跟著他受益匪淺。但曹真這個人也有個問題,就是多病難保!他由于戎馬半生,落下了一身毛病。最后只能把大事委托給郭淮和孫禮。
郭淮跟孫禮雖然說是后起之秀,難得一見。但是比起諸葛亮來說,尚嫌不夠老辣。于是兩次中其奸計,第一次把武都殷平丟了,第二次是糧草輜重盡失。魏明帝曹叡一看,把這兩個人官降一級、罰俸兩年。
不久之后,郭淮對魏明帝說:“臣請垂問秦雍!”曹叡見狀,怒不可遏,說:“你還有臉來,諸葛亮上次把你家底都抄了,你還想鎮(zhèn)守雍涼?”
郭淮沉靜無比的答道:“我自從上次敗給諸葛亮以后,我沒干別的,我專門研究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和用兵之法,他的著作我都讀爛了,我現(xiàn)在完全能看懂此人用兵的長短!”
曹叡一聽,你這是瞎扯!諸葛亮這個人機略百出,你能看出他用兵的長短來?這個時候郭淮就說,您可別忘了,我也是先王帝師何夔的入門弟子!既然是何夔的弟子,就差不到哪去!
曹叡一聽何夔大名,心中有所戒懼。因為何夔是曹丕的老師,也就是他父親的老師。于是他略一沉吟,面目表情有所和緩,對郭淮言道:“伯濟你說你看透了諸葛亮領(lǐng)兵的長短,有何依據(jù)啊?”
郭淮說,諸葛亮這個人擅使詐術(shù),因此遇到以下六種情況,我們切不可貿(mào)然進兵,臣述其文曰“六必察”:“亮多作障蔽,而鳥起樹動,有云如山岳在外,或如青鸞映天者,此車騎之所伏,有云如赤桿聳立,條直尖而細利者,或如青縷不絕者,此弩兵之所伏也。亮之所善,車騎大陣并敵于前,步卒弩兵掩殺于后,必謹(jǐn)察之;亮辭強而進驅(qū),無約而急戰(zhàn)者,必謹(jǐn)察之;亮不及半月而糧儲告竭,杖立而佯饑者,誘也,必謹(jǐn)察之;亮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jǐn)察之;亮半進半退,數(shù)顧仿失其群者,必謹(jǐn)察之;亮行俗賞而濫罰,激所叛以相投者,詐降也,必謹(jǐn)察之。”(王琛注《三史略》引郭淮言)
魏明帝曹叡點了點頭,表示肯定,但還是意猶未足,問道:“你剛才說的都是防御之道,但是遇見蜀寇如何進擊呢?”郭淮說,遇見五種情況就可以立刻進擊,毫不猶豫,臣述其文曰“五可擊”:“蜀寇旗動吏怒,見利而不進者,可擊也;蜀寇粟馬食肉,軍無懸簟,不及其舍者,可擊也;蜀寇新到隴右,行陣未定,人馬未食,可擊也;蜀寇行坂涉險,半隱半出,就于險道狹路,可擊也;蜀寇遷延日久,陣數(shù)移動,前軍叫囂,后軍先離者,可擊也!凡見此數(shù)者,擊之而勿疑?!?王琛注《三史略》引郭淮言)
最后郭淮總結(jié)的“六必察、五可擊”這個經(jīng)驗,被司馬懿所用,抵御蜀國是屢試不爽。話說這個諸葛亮,他第五次北伐,率軍十萬攻打魏國,這時候司馬懿就通稟全軍,就說,如果諸葛亮要是沿著山一直向東打,那前景十分可怕,但是如果說他向西退入五丈原,咱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諸將深以為然,最后一看,諸葛亮果然是退入五丈原。諸將的心頭大石就放下了。
這個時候郭淮獨持意見,起身稟奏道:“司馬大人,這個諸葛老賊用兵一向詭詐,善于指東打西,你不得不防,我看此次他雖然進入五丈原,但是意在北原。”別人就說,此次司馬懿是大拿啊,他是多精明的一個人物啊,你什么事聽他的不就完了,你哪兒那么多廢話。但是司馬懿知道兼聽則明的道理,他就說:“老郭你接著把話說完了。”
郭淮辨理析疑道:“如果說諸葛亮通過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連兵北山,斷絕隴道,這個太危險了,隴道一旦斷絕,西北那邊的老百姓,要吃沒吃,要喝沒喝,那無非就有兩個結(jié)果:第一個是向北逃竄,犯上作亂;二就是跟諸葛亮從軍,這就導(dǎo)致諸葛亮兵力大增。此乃國家安危之大患,請司馬大人垂察?!?/p>
司馬懿一想,是這么回事,但是即便我知道諸葛亮想爭奪北原,我派誰去守呢?郭淮毛遂自薦。結(jié)果不出幾日,諸葛亮果然率軍攻打北原,由于郭淮防布周密,諸葛亮沒有得手。數(shù)日之后,諸葛亮又率軍西行,別人就說,諸葛亮這是要打我們的西圍。然后司馬懿又問:“老郭,這回你怎么看?”郭淮就說:“諸葛亮應(yīng)該知道兵貴神速這個道理,但是他現(xiàn)在走路走的跟小腳女人一樣,他是佯攻西圍,實則想攻我們的陽燧?!敝T將又不以為然,唯有司馬懿覺得,郭淮說的有道理,就命令郭淮守陽燧。郭淮到了陽燧正好碰見諸葛亮率軍來攻,又給抵御住了。就這么著,諸葛亮連出數(shù)次兵馬,都被郭淮拒敵于國門之外,諸葛亮屢次功敗垂成,半年之后病死在五丈原。
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未能對魏軍造成致命打擊,很多人說是因為諸葛亮遇到了仇人司馬懿。其實司馬懿心里還是怕諸葛亮的,所以凡事都很小心,最后還是被諸葛亮的死嚇走了。但是司馬懿的部下郭淮并不懼怕諸葛亮,他的兩次貢獻完美的打破了諸葛亮的計謀。那時候如果魏軍沒有人能站出來,北伐的結(jié)果可能很難說。
當(dāng)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在五丈原駐軍時,松了一口氣。此時司馬懿的軍隊也進入了渭水北岸。大部分將領(lǐng)認(rèn)為我們應(yīng)該等待其余的軍隊,軍隊的主力應(yīng)該留在渭水北岸,等待諸葛亮軍隊的進攻。但司馬懿認(rèn)為渭水以南人口密集,是兵家必爭之地,絕不能讓諸葛亮搶占人口。于是下令大軍加快行軍速度,到了渭水之后沒有停下來,立即渡過渭水,背水扎營。諸葛亮接下來的行動會如何進行?司馬懿陷入了沉思。這時,永州刺史郭淮道出了諸葛亮的意圖。他認(rèn)為北苑地區(qū)一定是諸葛亮下一個要攻占的目標(biāo),向司馬懿建議立即出兵奪取北苑,奪取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quán)。
但郭淮的建議遭到了部分曹魏將領(lǐng)的質(zhì)疑。但郭淮堅持,最后說服司馬懿親自領(lǐng)兵到北苑堅守。就在郭淮剛剛在北苑完成工事的時候,諸葛亮的軍隊到了,想要猛攻北苑。但是,諸葛亮沒想到郭淮會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經(jīng)過激戰(zhàn),北伐軍無法突破北苑,不得不全部撤軍。諸葛亮的第一次突襲就這樣流產(chǎn)了。
突襲北方平原失敗,北伐軍突然西進。這時,司馬懿的敘述又出現(xiàn)了分歧。大多數(shù)將領(lǐng)認(rèn)為應(yīng)該集結(jié)重兵攔截諸葛亮,這個建議遭到了郭淮的反對。郭淮認(rèn)為,北伐西進只是佯攻,目的是東調(diào),真正的目標(biāo)在東部的陽坊地區(qū)。
最終,經(jīng)過激烈的爭論,司馬懿再次選擇了郭淮提出的戰(zhàn)術(shù),派郭淮和大將胡遵保護陽坊、積石一線,而軍隊主力則加快行軍速度,迅速完成了駐守渭水以南地區(qū)的任務(wù)。就在曹魏大軍緊鑼密鼓調(diào)動的同時,諸葛亮突然改變部署,命令西進的大軍轉(zhuǎn)向東方,向楊遂方向移動。這次諸葛亮又失算了。北伐被郭淮、胡遵的部隊頑強阻擊,突襲轉(zhuǎn)為陣地戰(zhàn),占不到任何優(yōu)勢,不得不再次退守五丈原地區(qū)。
就這樣,諸葛亮精心設(shè)計的兩次突襲被郭淮識破,戰(zhàn)爭不僅毫無進展,北伐反而形成了對曹軍主力不利的局面,陷入了僵局。
說起三國時期的大將相信很多人會想到關(guān)羽張飛,的確若論名氣,此二人也少有人能與之匹敵。不過,他們的最終結(jié)局卻都是死于非命!到底什么原因呢?很簡單,關(guān)羽太傲。而張飛就更可惡了,時常打罵手下,招致大禍! 在蜀漢關(guān)羽張飛雖然本事大,但是他們都有自身的致命缺點。而其他三位五虎將,黃忠年老,趙云說白了也就一個虛職,大半生都在打醬油,而馬超就更沒有實權(quán)了。 在后三國時期,蜀國的將才也就更少了,比較出色的將領(lǐng)也不過姜維,張翼,王平,羅憲等,除此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可以用的將領(lǐng)。而向?qū)?,魏延也均早死。蜀漢將才的凋零,其實這也是蜀漢為什么會逐漸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曹魏則不一樣,從總?cè)丝趤碚f就多達400多萬,而蜀漢在全盛時期也不足100萬。另外一方面,曹魏的可動用兵力可達50萬,而蜀漢共兵力僅人12萬左右。 即使蜀國不占任何優(yōu)勢,后主劉禪不但寵信宦官,而且還親小遠賢,豈有不敗之理乎? 然而,曹魏的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不但主子精明,手下大將更是出色。今天就來說一說,曹魏最牛的一位大將,此人牛到什么程度?曾經(jīng)逼退劉備,后期擊退姜維,在諸葛亮北伐期間還識破并破解了諸葛亮的妙計。 這個人到底是誰呢?能識破諸葛亮妙計,或許很多朋友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司馬懿,不過在曹魏除了司馬懿之外,還有不少能人可以做到!例如,今天要說的這位低調(diào)的大將,曾經(jīng)受到曹芳的稱贊,他就是郭淮。 說到這個人,或許不少人并不太了解,其實這也是他為人低調(diào)的表現(xiàn)! 漢中逼退劉備 郭淮在三國的名氣雖然不如關(guān)羽張飛,但是他的功績卻與張遼,徐晃類同。張遼當(dāng)年,擊退孫權(quán),徐晃敗關(guān)羽,而郭淮卻在陽平關(guān),逼退了劉備。 當(dāng)年是怎么回事呢?其實故事發(fā)生在漢中之戰(zhàn),劉備方面黃忠斬殺夏侯淵,漢中方面陷入被動局面,幸好此時,郭淮與杜襲便共舉張郃為主將。次日,劉備想乘勝攻擊,想跨過漢水直取魏軍。當(dāng)時,劉備勢大,如果硬碰魏軍勝算太小。這個時候,有人提出利用漢水以拒劉備,這一戰(zhàn)略當(dāng)場被郭淮否認(rèn)! 以水退敵不是妙計嗎?為什么郭淮要放棄使用呢?后來他便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郭淮認(rèn)為,本來處于劣勢狀態(tài),這個時候應(yīng)該撤退到岸邊,在陸地上陣形以待。在擺好陣形之后,如果劉備率人來襲,那么就在蜀軍渡水的半途出兵猛打,如此一來,劉備必?。?后來,果如郭淮所料。不過,劉備卻沒有上當(dāng),而是在岸邊相望,估計當(dāng)時氣得直接跺腳。 識破諸葛亮妙計 除了逼退劉備,郭淮還在諸葛亮北伐期間,識破其計謀,讓孔明無功而返!這是怎么一回事兒呢?下面就來看一看: 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后一次率兵北伐,這一次孔明摒棄一切雜念,專心用兵,本想打曹魏一個一蹶不振,結(jié)果自己同樣是兵敗而歸。究其根本原因,絕對不單單是因為一個司馬懿。例如,在諸葛亮的幾點策略上,司馬懿他是并沒有發(fā)現(xiàn)的。 諸葛亮轉(zhuǎn)戰(zhàn)五丈原,司馬懿認(rèn)為并無大礙 起初,諸葛亮轉(zhuǎn)兵線至五丈原,司馬懿并沒看在眼里,認(rèn)為諸葛亮此舉乃是做無用功。不過,這個時候郭淮卻道,應(yīng)該立即派兵守住北原,防止蜀軍擾患我國人民及邊防。后來,蜀軍果然去占領(lǐng)北原,不過有了郭淮去駐守,蜀軍未能成功。 占取北原尚未成功,諸葛亮又施一計。這次諸葛亮故意西行,做出一副要全力攻擊曹魏西圍的樣子。不過,郭淮卻認(rèn)為諸葛亮要攻取陽遂。是夜,蜀軍果然攻取陽遂,只不過此時的曹軍已經(jīng)有了準(zhǔn)備,故此又未成功。三國志記載:「 ”諸將皆謂欲攻西圍,淮獨以為此見形于西,欲使官兵重應(yīng)之,必攻陽遂耳。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得上?!蓖ㄟ^,這段史料記載,其實可以發(fā)現(xiàn),郭淮在軍事方面似乎有著獨到之處,甚至有時候竟然超過了主帥司馬懿的見識! 除了逼退劉備,識破諸葛亮妙計,郭淮還擊退了姜維 公元240年,姜維此時已經(jīng)學(xué)習(xí)諸葛亮兵法將近6年,這個時候姜維率兵出擊隴西,不料遇到了郭淮。最終姜維敗退,郭淮追至疆中。而后又順勢討伐羌族,遷移了3千多戶移居關(guān)中地區(qū),為曹魏再添眾多人口!參考《三國志》:正始元年,蜀將姜維出隴西?;此爝M軍,追至疆中,淮退,遂討羌迷當(dāng)?shù)?,按撫柔氐三千余落。通過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姜維曾經(jīng)被郭淮擊退,不過尚未記錄他們二人交手的詳細細節(jié)。不過從結(jié)果來看,姜維顯然是輸了。 255年,郭淮去世,追贈大將軍。郭淮一生為曹魏做出無數(shù)貢獻,深受曹芳的褒獎??梢哉f郭淮乃是后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將才,他的能力完全是主將之才,不在當(dāng)年的魏延之下!可以說在后三國時期,除了鄧艾,鐘會之外,姜維最怕的就是他郭淮。畢竟他的戰(zhàn)績都擺在那里,連之前孔明的計策都被他識破,何況是現(xiàn)在的自己?估計在姜維用計之時,也會顧忌郭淮。 本文參考資料:《三國志》 《資治通鑒》 《晉書》
1、郭淮出身名門,因為被舉為孝廉,而擔(dān)任平原府丞。漢中之戰(zhàn)時,他在漢水以北列陣阻擋了劉備的進攻。
2、曹丕即位魏王后,郭淮跟隨張郃、楊秋成功征討鄭甘等山賊。后來,在幾次蜀魏之戰(zhàn)中,郭淮多識破諸葛亮的計謀,并擊退了蜀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5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