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漢文帝上位的周勃是棟梁嗎?袁盎是怎么評價他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在大漢帝國五德歸屬之爭:丞相張蒼VS博士公孫臣 最終將鹿死誰手中我講述了發(fā)生在漢文帝前元十四年的那一場五德之爭,以及漢文帝劉恒改元始末,接下來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漢文帝劉恒即位之初是如何樹立威望以及對淮南王劉長之死的善后。
袁盎是楚國人,字絲。他的父親曾經(jīng)是一名強盜,說白了與漢高祖劉邦,梁王彭越都是同行,只不過,就是后來發(fā)展得不太好罷了。等到呂雉主政時期,袁盎在趙王呂祿門下做舍人,可以說是在為呂氏外戚集團出謀劃策。
后來,諸呂之亂被平定了,漢文帝劉恒即位,袁盎的哥哥袁噲向劉恒保舉袁盎做了中郎。這個時候,周勃是大漢帝國的丞相,因為,漢文帝劉恒是他扶立的,所以,周勃每一次朝見皇帝的時候,都是心滿意得。
甚至,劉恒對周勃的態(tài)度也是十分禮敬的,經(jīng)常親自送他退朝。對于,這樣的事袁盎看不下去了,便進諫道:”陛下認為丞相是什么樣的人?“劉恒回答道:”國家棟梁之臣?!霸焕^續(xù)說道:”絳侯是功臣,不是棟梁之臣。棟梁之臣是與君主共存亡。
當年呂氏主政,諸呂專權(quán),擅自封王,劉氏一族的命脈雖然沒有斷絕,但是,也僅僅只剩下一絲細微的帶子了,當時,絳侯周勃作為太尉,掌握著兵權(quán),卻不能夠匡扶漢室。呂后駕崩之后,大臣們聯(lián)合起來造了諸呂的反。
太尉只是因為手握兵權(quán),所以,才得以抓住機遇成功,如此說來,他只能是一個功臣,不能成為一位棟梁之臣。現(xiàn)在,丞相眼中,時常流露出傲慢之色。而陛下又過于謙讓,人臣和君主都失去了本應(yīng)遵守的禮節(jié),我個人認為陛下不應(yīng)該這么做?!?/p>
此后,劉恒聽從了袁盎的建議,再上朝的時候,逐漸變得威嚴起來,慢慢樹立起了帝王的形象。周勃也因此逐漸開始敬畏劉恒。不久之后,有一次,周勃堵住袁盎,責備他道:”我與你的兄長關(guān)系非常好,你小子卻在皇帝面前誹謗我?!霸宦牶?,并沒有過多的打理周勃。
后來,周勃被免除丞相返回封國之后,其國中有人上書告發(fā)周勃謀反,被漢文帝劉恒征召囚禁于天子直屬的牢獄之中,當時,公卿以及宗室成員們都不敢替周勃求情,只有,袁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劉恒面前,為周勃求情,陳述周勃無罪。
周勃最終之所以能夠被釋放,其中,雖然與其長子周勝之迎取公主及薄太后的勸諫脫不開關(guān)系,但是,袁盎在其中的努力,也是不可忽視的。此后,再次返回封國安享晚年的周勃,便于袁盎成為了關(guān)系非常密切的好朋友。
其實,在漢初這許多年之間,功臣集團的勢力,日益強大,劉氏子孫分封各地,地方勢力強盛,但是,在中央權(quán)力始終為脫離過功臣集團的掌握,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漢高祖劉邦與漢惠帝劉盈先后駕崩之后。
高后呂雉掌權(quán),其一邊拉攏功臣集團,一邊打擊劉氏集團的手腕玩的還是很不錯的。功臣集團作為既得利益者,很大程度上是在尋求自保,至于這個江山到底是姓呂還是姓劉與他們本身關(guān)系并不大。所以,在呂雉活著的時候,大臣們對于他分封諸呂,以及誅殺劉邦的子孫,并沒有做出什么抗爭。
因為,他們的本身利益,并沒有被過多的觸動,當然,這些功臣都是和劉邦一起摸爬滾打許多年,一同誅滅了暴秦,擊敗了項羽,才最終建立了這個大漢帝國。他們還是與劉邦本身有著許多的兄弟之情。所以,一旦時機成熟,再不會損害自己既得利益,以及危急自身生命安全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愿意,幫助劉邦的子孫,重新掌握大權(quán)的。
因此,在呂雉駕崩之后,諸呂想要廢劉自立,但是,忌憚功臣集團會礙事,所以,有意將功臣集團與劉氏一同鏟除,如此一來,便觸動了功臣集團的根本利益,以至于功臣集團準備聯(lián)合劉氏鏟平諸呂了,當然,此時功臣集團的決心,也不是那么的堅定。
就比如,那位駐守滎陽,阻攔齊王劉襄進軍的將軍灌嬰,就選擇拉著劉襄一同按兵不動,選擇觀望長安動態(tài)。而在,功臣集團滅掉呂氏之后,選擇皇帝的繼任者,也是極為的講究,他們并沒有選擇此役中功勞最大的劉襄兄弟。
其原因,就是忌憚這幾個人勢力太大,怕他們?nèi)刖<暗阶陨淼睦?,也放棄了漢惠帝劉盈的兒子,因為,這些孩子一旦長大,也會危及到功臣集團的利益,最終,他們選擇了勢力最小,最利于掌控的代王劉恒即位。也就是后來的漢文帝。
當然,劉恒即位之后,也沒有讓這幫功臣集團失望,但是,周勃居功自傲的所作所為,還是觸怒劉恒的,此時,袁盎的勸諫,筆者認為反而是救了周勃一命,如果,讓周勃繼續(xù)這樣下去,必然會劉恒更加不舒服,那么,一旦劉恒正式掌權(quán),那么,周勃必然會死得很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7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