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蒲的人到底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朱元璋會對這個姓氏如此痛恨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古代朝代更迭,有的人可以一身正氣和傲骨,不屈服于外來勢力,但是也有人和墻頭草一樣,哪里更強大更有權(quán)勢就投靠到哪一邊。中國古代元朝取代宋朝,當時南宋丞相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十萬軍民也追隨他跳進海里,但是另一方面,卻有一些趨炎附勢之徒屈服于蒙元。
不過元朝的統(tǒng)治時間并不長,后來朱元璋揭竿而起,推翻了元朝統(tǒng)治,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獎罰分明,貪官污吏根本沒有半點好日子過,除此之外,對之前背叛南宋傾向元朝的人,朱元璋也對其進行懲罰,這其中就有一個叫蒲壽庚的人,因為蒲壽庚家族之前的卑劣行徑,使得蒲姓成為朱元璋最為痛恨的一個姓氏。
蒲姓,朱元璋最痛恨的一個姓氏,下令家族世代為奴,后代只能偷偷改姓!朱元璋為什么那么憎恨蒲姓,甚至讓他們的后代男為奴女為娼。當年南宋瀕臨潰敗,投降的不止蒲壽庚,但是蒲壽庚家族本身的出身和性質(zhì)決定了朱元璋會如此打壓他們。
蒲姓,朱元璋最痛恨的一個姓氏,下令家族世代為奴,后代只能偷偷改姓!朱元璋為什么那么憎恨蒲姓,甚至讓他們的后代男為奴女為娼。當年南宋瀕臨潰敗,投降的不止蒲壽庚,但是蒲壽庚家族本身的出身和性質(zhì)決定了朱元璋會如此打壓他們。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蒲壽庚做了很多十惡不赦的事情,他不僅是投降蒙元這么簡單,早在宋高宗時期,蒲壽庚曾在泉州拒絕并屠殺過幾千宋朝宗室,而且他投降后,沒有只顧著自己做生意過日子,還幫助元軍隊對南宋勢力趕盡殺絕。也難怪朱元璋這么恨蒲姓,為了逃脫打壓,不被歧視,很多蒲姓后人只好偷偷改姓了。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一位典型的草根皇帝,出身貧困的他,知道底層老百姓過日子不容易,所以他痛恨貪官污吏。在他做皇帝之后,雷厲風行,在打擊貪官污吏和賣官求榮之人上,一點兒不留情面,他痛恨姓蒲的人,也和這個有關(guān)。
姓蒲的是一位富商,由于朱元璋對他家的后人趕盡殺絕,導致富商后人為了活命不得已改了自己的姓氏求存活。這位富商名叫蒲壽庚了,他與歷史上的一個事件有關(guān)聯(lián),這個事件就是崖山海戰(zhàn)。
蒲壽庚是阿拉伯商人的后裔,有朝廷的福利支撐,在泉州做了30年的舶司。他在泉州開設(shè)了一個規(guī)模巨大的香料廠,因此是當?shù)爻雒拇蟾缓馈?
宋朝末年,襄樊之戰(zhàn)打響后,宋朝皇室無奈地逃往泉州,希望蒲壽庚能夠提供船只。然而他卻是一位重利薄情之人,他斷定宋會很快亡國,就回絕了宋皇請求,同時萌發(fā)了投靠元軍的心思。之后蒲壽庚便對宋朝子弟大開殺戒,為了取得元朝的信任,竟然殺了三千多南宋宗室子弟和一些不愿降元之人。
另外,他還打起了宋朝皇家墓室中的寶貝的主意,直接是把趙家祖墳開挖,是為了財富他是無惡不作,這些都加快了宋朝滅亡的腳步。? 僥幸逃過了蒲壽庚屠刀的趙家子弟,只能隱姓埋名。
蒲壽庚因滅宋有功,受到元朝統(tǒng)治者優(yōu)待,權(quán)力越來越大,整個泉州基本都被他控制,蒲家把當?shù)睾I腺Q(mào)易全部壟斷,后來還想要割據(jù)泉州。蒲壽庚的兒子蒲師文的女婿那兀納,想要在泉州建立一個伊斯蘭國,最后卻被元朝大將陳宗海破城圍剿。
當時泉州被攻破時,因為蒲家長期以來殘忍霸道,泉州城百姓早已不堪忍受,他們紛紛拿起武器倒戈。當時陳宗海下令屠城,對蒲家沒有放過,連蒲家的祖墳也被開棺戮尸。可謂天道有輪回,蒲家幸存下來的人,流落泉州晉江,改姓吳姓。
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很痛恨這種賣主求榮之人,雖說蒲家與他不是一代人,但是朱元璋還是開始清算姓蒲之人。該流放的流放,該殺的殺,姓蒲之人沒有一人落得好下場。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個非常有性格的人,很多人都對他有一定的了解。朱元璋制定了非常完善龐大的法律體系,以維護明朝的封建統(tǒng)治。同時朱元璋制定了嚴格的律法,對犯罪分子的懲罰是非常嚴厲的。據(jù)說他尤其討厭蒲姓人,甚至規(guī)定了這個姓氏的人,男的世世代代都當奴隸,女的永遠都要去青樓上班。朱元璋為什么對蒲姓人恨之入骨,蒲姓人又做了什么呢?
南宋買官
根據(jù)人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蒲姓人也是一個大家族,族中人口不少,人口一多自然良莠不齊,這其中就出了一個叛徒。這個叛徒最開始只是想在南宋的朝廷中買一個官做做,這雖然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舉動,也不算是特別出奇的罪大惡極。朱元璋又為什么特別的討厭蒲姓人呢?
背叛南宋
那是因為這個叛徒,成功的買官就職以后,他發(fā)現(xiàn)北元,也就是南宋的敵人,勢力十分強大,南宋很可能打不過北原。所以這個蒲姓人就當了叛徒,不斷的將南宋的情報,偷偷地輸送給北元。
投靠朱元璋
后來北元真的打敗了南宋,果然就許給了蒲姓人高官厚祿。但很快北元又開始不行了,于是蒲姓人又開始尋找新的靠山,這時候,他們就將眼光放到了朱元璋身上。朱元璋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當蒲姓人不停的向他送來大量錢財?shù)臅r候,他起了疑心,派人調(diào)查了蒲姓人的來歷,結(jié)果就發(fā)現(xiàn)這事,曾當過叛徒和賣國賊的人。
所以朱元璋不敢任用,蒲姓人是很正常的。而他對蒲姓人的后代也下了嚴苛的命令,讓他們男的為奴,女的去青樓,則是為了昭告天下,當賣國賊沒有好下場。
公年1374年,蒲家在泉州的風光早就沒有在,而登基稱帝的朱元璋忽然回想起蒲家以前對漢族人做出的厚顏無恥行為,因此一道諭旨禁止了蒲姓人念書官場人生的概率,將造成男丁貶為仆人,女人貶入娼門,世世代代不可變更。
朱元璋這種懲罰方式顯而易見非常嚴格,更何況明朝建立以后,間距蒲壽庚活躍的時期已經(jīng)過去了接近近百年,那樣朱元璋為何還要這么做呢?
最先,就是為了收縮天底下人的內(nèi)心。朱元璋創(chuàng)建明代沒多久,清朝在各地依然存在殘留陣營,要想盡快穩(wěn)定地區(qū),務(wù)必撫慰老百姓,提高對大明朝的信任感,因而大明朝一直在傳揚賢臣英烈的事跡。
而例如蒲壽庚一類的背主貳臣,純天然遭受大眾的唾罵,將他們做為反面典型來宣傳,并對其背主行為進行處罰,一方面能夠起到威懾殘元陣營,殺一儆百的功效,另一方面也能引起百姓們的臨危不懼,加速老百姓對大明朝的歸屬感。
次之,是證明大明朝建國的正統(tǒng)性。朱元璋舉兵以后喊的口號便是“驅(qū)趕胡虜,修復(fù)中華”,蒲壽庚嚴格上來說可以說是外族,何況他就曾殺戮過不少漢族人,嚴厲懲罰蒲壽庚能證明朱元璋驅(qū)趕了叛變中華的外族,促使中原地區(qū)重回漢室的懷里。
最終,朱元璋愛恨分明,蒲壽庚的舉動確實令人唾罵。宋代待蒲壽庚不厚,但當元廷精兵襲來時,他竟然歸順清朝,義正辭嚴地做民族敗類,不但給元廷帶去很多黃金珠寶,還正手將泉州的趙宋宗室子女屠戮殆盡。朱元璋當然會竭力嚴厲打擊這種背主的人,要不然誰可以毫無疑問日后不會有人仿效蒲壽庚的舉動,叛變明代呢?
實際上,不管任何時刻,蒲壽庚這種通敵個人行為都會受到大眾的唾罵,但是他生意人的身份卻給朱元璋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朱元璋眼里,權(quán)益是生意人們永恒不變的追求完美,只要有足夠的權(quán)益,生意人哪些昧良心的事情都會干,因此大明朝建國至今,一直對生意人有一定的打擊,比較之下,朱元璋更加注重農(nóng)戶。
這個姓就是“蒲”姓。
朱元璋建國后,在洪武七年頒布一道詔令,其曰“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錮,世世無得登仕籍”(《清源金氏族譜·麗史》),即蒲姓余孽全部緝拿男的充軍塞外,女的為奴為婢,且世世代代不能入仕為官。
那么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朱元璋會如此痛恨“蒲”姓一族呢?究其原因在于“蒲”姓的一個先人,他叫“蒲壽庚”。
如《宋元通鑒》所言“我太祖皇帝禁泉州蒲壽庚、孫勝夫之子不得齒于士,蓋治其先世導元傾宋之罪,故禁夷也”,朱元璋之所以會針對“蒲”姓,就是因為他們的先人蒲壽庚有“導元傾宋”的罪行,簡單的說就是賣主求榮,協(xié)助元朝滅掉南宋。
蒲壽庚,其父蒲開宗曾擔任過安溪縣主簿,后因?qū)ν赓Q(mào)易有功于宋,被宋廷賜予“承節(jié)郎”的官銜。1217年,蒲壽庚家族從廣州舉家遷移泉州,在這里蒲家憑借著蒲開宗的對外經(jīng)商能力開始發(fā)跡。之后,隨著蒲壽庚充任泉州市舶司提舉這一宋朝管理海上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機構(gòu)后,蒲家步入鼎盛。
此時,蒲壽庚憑借著手握的宋對外貿(mào)易的掌控權(quán),他開始了瘋狂的斂財之路,“泉州太守蒲壽庚者,本西域人,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chǎn)巨萬,家僮數(shù)千。南海蠻夷諸國莫不畏服”(《藁城令董文炳遺愛碑》),此時蒲家因?qū)ν赓Q(mào)易變得富可敵國,成為泉州首屈一指的大富商。
而后,蒲壽庚不但財富變得越來越多,權(quán)力也變得越來大。1274年,??芤u擾泉州,此時正值宋末,宋廷因蒙古的關(guān)系已無力在應(yīng)對??芤皇?,所以只得倚仗手握著強大的私人海上武裝力量的蒲壽庚。而后,在蒲壽庚的幫助下,宋廷成功擊潰了覬覦泉州的海寇,宋廷為了獎賞蒲壽庚的功勞,遂晉升他為“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自此蒲壽庚成為了執(zhí)掌福建兵事民政,統(tǒng)御宋朝海防的封疆大吏。
憑借著這等亦官亦商的身份,蒲壽庚的勢力開始了快速的擴張,他大肆建造了數(shù)百艘戰(zhàn)船,麾下數(shù)千艘海船亦可瞬間轉(zhuǎn)換為兵船與戰(zhàn)船,因此在那個宋末元初的亂世,他就成為了宋元雙方都想拉攏的一股舉重若輕的武裝力量。
最初,蒲壽庚還算是忠于宋朝的。1276年,元廷統(tǒng)帥伯顏曾派不伯、周青去招降蒲壽庚,可蒲壽庚并未答應(yīng)投降,而是依然忠于宋朝。當然,宋廷對蒲壽庚也不算差,為了拉攏他,還晉升他為福建、廣招撫使,總海舶,兼“主市舶”,賦予了他更大的權(quán)力。
可是,之后因為一件事,卻讓蒲壽庚與宋朝徹底反目,并轉(zhuǎn)而促使他投向了元朝。
1276年三月,元軍攻克南宋都城臨安,恭帝降,南宋在事實上被滅亡。同年五月,南宋遺臣文天祥、陸秀夫在福州擁立趙昰為帝,是為端宗。同年十一月,元軍逼近福州,為躲避元軍,宋廷張世杰率領(lǐng)十萬舟師,帶著端宗等趙氏皇族撤往泉州,準備“作都泉州”。
但是到了泉州時,泉州的實際掌控者蒲壽庚因懼怕接納宋軍后,會讓跟隨而來的元軍做出屠城的舉動,此時的他已經(jīng)開始害怕自己會被元軍報復(fù),遂拒絕了張世杰入城的請求。無奈下,張世杰等人只得轉(zhuǎn)道廣東。
按理說這個時候應(yīng)該不會再發(fā)生了什么,蒲壽庚雖然拒絕宋軍入城,但也并沒有阻止宋軍南撤,張世杰等完全可以安心南撤。但不知為何,張世杰卻突然以船舶軍資兩皆不足的借口強行將蒲壽庚留著港口上的2000余艘海船及財富全部掠奪而走。
這下可好,蒲壽庚被徹底激怒,為了報復(fù),他“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蒲壽庚當時一共殺害了3000余名留在泉州的宋朝宗室、士大夫與兵士。自此,蒲壽庚與宋算是結(jié)下了深仇大恨,兩方已無和平的可能,于是蒲壽庚就索性投降了元朝。
而后,元朝得到了蒲壽庚這么一股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后,遂在海上力量上開始超越南宋。
蒲壽庚投降元廷后,忽必烈十分重用于他,升官的速度更是如同火箭一般。先是被封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提舉福建廣東市舶事,不久又改封鎮(zhèn)國上將軍,參知政事,并行江西省事。次年又升行中書省事于福州,鎮(zhèn)撫瀕海諸郡。
當然元廷之所以會重用蒲壽庚,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徹底地消滅南宋殘余勢力。正如董文炳所言“壽庚素主市舶,謂宜重其事權(quán),使為我捍??埽T諸蠻臣服”,事實上后來蒲壽庚也的確在消滅南宋的戰(zhàn)爭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279年,蒲壽庚麾下舟師配合元軍主力進攻廣東,并最終在崖山大敗張世杰,幼帝祥興帝投海死,宋遂徹底滅亡。
之后元朝徹底統(tǒng)一中國,而蒲家憑借著蒲壽庚的功績也成為了泉州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在元廷,蒲壽庚官至江淮等處行省中書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其長子蒲師文官至福建平海行中書省,次子蒲師斯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不過盛極而衰,“蒲氏成也元朝,敗也元朝”,蒲氏因元朝成為了泉州最有權(quán)勢的家族,但也因元朝受到“滅門”這樣的重創(chuàng)。
數(shù)十年后,元朝對于天下的統(tǒng)治已是十分穩(wěn)固,所以元廷開始逐漸收回地方上的掌控權(quán),而此時蒲氏一族卻仗著自己在泉州的勢力,就是不愿意放棄手中的權(quán)力,最終惹惱了元廷。
而后,元廷派兵攻入泉州,蒲氏一族遭到了滅頂之災(zāi),“凡蒲尸皆裸體,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誅之,棄其胾于豬槽中,報在宋行弒逆也”,自此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蒲氏一族徹底中落,風光不再。
過了不足百年后,明朝立國,元朝被趕出中國,朱元璋這位漢人皇帝對于蒲壽庚這等投靠異族,慘害漢族百姓的“賣國賊”自然是深惡痛疾,為此朱元璋先是下令掘出蒲壽庚的尸骨,當眾鞭尸三百下,而后更是下令蒲壽庚的殘留后人全部籍沒為奴,且后代永世不得入朝為官,永世為奴為婢。
只能說蒲壽庚這是咎由自取,他為了活命投降元朝,本質(zhì)上無可厚非,但是他萬萬不該去殘殺那些為國而戰(zhàn),忠誠無比的千余淮軍將士們,他們?yōu)閲鴳?zhàn),誓死不降于元朝,可是就是這樣的忠誠之師,最終不是死在戰(zhàn)場上,卻是死在了蒲壽庚這等賣國賊的手上,這真的是讓人憤怒無比。
而后蒲壽庚更不該幫助元朝去進攻那個曾經(jīng)厚待自己的宋廷,更不該幫助元朝去殘殺自己曾經(jīng)的祖國的同胞。所以蒲壽庚遭此鞭尸實在是罪有應(yīng)得,只是可憐的是他的后人卻要為此背上他們本不該承擔的罪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8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趙普逼趙匡胤上位,最后結(jié)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