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司馬光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中國是悠悠幾千年的文明古國,流傳下來很多膾炙人口的寓言小故事,每一個被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小故事,你細琢磨里面都蘊含著一個教人學(xué)好勸人向善的道理,從我們還是一個梳著馬尾的黃口小兒之時,這些故事就充斥著我們的耳朵。
他們都有著同樣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正能量,我沒見過哪個惡貫滿盈的江洋大盜的事跡被我們口口相傳的。每一個人小時候都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而這些小故事就是教你做人道理的良師益友。這比教書先生站在講臺上,拿著戒尺指著你,告訴你一定要學(xué)好,強一百倍。
司馬光砸缸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個歷史小典故,他告訴我們,遇到緊急情況不要慌,根據(jù)當(dāng)時的現(xiàn)有條件來沉著應(yīng)對。這個故事肯定是正能量毋庸置疑,可是它為什么能夠流傳的這么廣泛卻是另有一番道理。
無論是事跡還有人都有一個知名度的關(guān)系,一如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其實這里面有一個很不解的地方,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在孔明沒有去找劉備的時候幾乎很多人都知道他很了不起,當(dāng)時的諸葛亮沒打過仗,沒帶過兵,頂多扶個老太太過馬路,那么別人是怎么知道的?
這就跟打廣告炒作有關(guān)系了,諸葛亮是一個非常懂得推銷自己的人,例如,他經(jīng)常教附近的村民唱歌,而你們仔細聽歌中的歌詞,其實就是在為他自己打廣告。而且原文中曾經(jīng)提到他經(jīng)常自比管仲樂毅,你看,還沒有出山就已經(jīng)把自己的身價抬得比天還高,這就是為什么諸葛亮可以名垂青史,而和他同名的鳳雛卻是四處碰壁,找個工作都困難的原因。
三國時期的劉備也是一個炒作打廣告的高手,還記得劉備的口頭禪嗎?我是靖王的后人……這是他無論碰見誰開口第一句話必須要說的。所以說,無論是人還是故事,要想知名度高,打廣告非常重要。
司馬光的故事也是同樣的道理,他當(dāng)時砸缸那時候只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兒,如果沒人替他口口相傳,說不定這件事情早就被歷史的洪流給淹沒了。而替他傳頌這個故事的人就是他當(dāng)年從水缸里撈出來的那個小孩。
這個人名叫上官尚光,也曾在朝廷里做過幾年官,但是一生沒什么作為,沒有什么政績,然后覺得自己在官場沒有什么混頭,于是辭官回家發(fā)展做了一個教人識字的老師,他是一個非常知道感恩的人。在上官尚光心底里,對于司馬光少年相救的恩情念念不忘,于是,他經(jīng)常把這小故事講給自己的學(xué)生聽,又過了許多年,他的學(xué)生早已是桃李滿天下,謹(jǐn)遵老師的教誨,這些學(xué)生也經(jīng)常把這個小故事講給旁人聽。
加上人家本身也是一個大家族,家里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好幾百口子,他把砸缸這件事情寫進了自己的族譜。這就了不得了,你想想,一個人傳一個人,很快,這事兒就幾乎沒有誰不曉得了。而且上官還為他建造了一個感恩亭,用來紀(jì)念當(dāng)年司馬光救自己的恩情。那個感恩亭至今還在。這就是為什么這個故事能流傳到今天的原因。
相比于劉備,諸葛亮,司馬光的故事似乎更加高尚一些,前者的兩人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做的一些炒作,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卻是別人由于感恩而自發(fā)的宣傳歌頌。讓我們銘記這一個個的歷史典故,為我們中華禮儀之邦增添一分光彩。
這個人叫做上官尚光,他并不是很出名,在正史上并沒有關(guān)于他的記載,但是在上官家的族譜上有他的記載。而且這個人非常知道感恩,應(yīng)該說是一個相當(dāng)不錯的人吧。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在司馬光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做了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情,他救了他的小伙伴。別小看這個事情哦,畢竟當(dāng)時司馬光才七歲,而且據(jù)史書記載,當(dāng)時其他的小伙伴都選擇逃跑,只有司馬光一個人勇敢地去將這個小伙伴救了出來。
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故事是這樣的,當(dāng)時司馬光和一眾小孩子一起在玩耍。庭院當(dāng)中有一個大甕,在古時候,家中備有這種大甕,并不是用來裝飾的,而是用來盛放水的。這些水是為了在家中失火的時候,用它來滅火的。所以這種甕一般都非常深,可以盛放很多很多的水。
小伙伴登上這個大甕,一不小心掉了進去。其他的小伙伴看見這個情景都嚇傻了,除了司馬光,其他的小孩都跑走了。只留下那個掉入甕中的小伙伴生死不明,而當(dāng)時只有七歲的司馬光想出一個好辦法,他不能眼睜睜看著小伙伴被淹死,于是當(dāng)機立斷,用石頭砸碎大缸,使得小伙伴活了下來?,F(xiàn)在這個故事早就已經(jīng)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p>
而這個故事之所以會這樣被廣為流傳,甚至連教科書上都有記錄,被大家視為有警示意義的,可以給孩子以啟蒙的存在,其實多虧了那個被司馬光救下來的小伙伴。難道說這個小伙伴是什么達官貴人嗎?其實并不是,這個小伙伴并沒有那么名聲赫赫,他雖然做了官,但是做的時間并不長,很早就辭了官,更不可能像是司馬光那樣名垂青史,但是這個人知道感恩,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上官尚光。
上官尚光也和司馬光差不多,是一個非常熱愛學(xué)習(xí)的人,他也擅長鉆研孔孟學(xué)說,也是有著很強的學(xué)問的。他后來雖然踏入了官場,但是卻沒有被重用。于是,在仕途上毫無建樹的上官尚光,只得辭官返回家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后的上官尚光,大肆宣揚司馬光的事跡。他還在西龍堤南坡建了個亭子,命名為?感恩亭?,不僅如此,他還將這個故事記載在他們上官氏的家譜當(dāng)中,讓后世子孫都要記住司馬光的救命之恩。
和眾多辭官回鄉(xiāng)的文人一樣,上官尚光當(dāng)了一個教書先生。在做了教書先生之后,他也經(jīng)常跟自己的學(xué)生宣揚司馬光的事跡。身為教書先生,本身威嚴(yán)就足夠的了,再加上那個時候?qū)τ谶@些教書先生,尤其是做過官之后再下來教書的先生的尊崇,于是,司馬光砸缸救了上官尚光的故事就漸漸流傳開來,為司馬光后來的仕途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9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趙普逼趙匡胤上位,最后結(jié)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