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歷史探究

      司馬炎篡位后厚待曹奐,為什么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呢

      揭秘歷史故事 2023-06-28 16:02:21

      司馬炎篡位后厚待曹奐,為什么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呢

      司馬炎篡位后厚待曹奐,為什么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

      ,即晉武帝(265年-290年在位)
      。字安世,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
      ,晉朝開國皇帝
      。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景帝司馬師之侄
      、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
      、晉元帝司馬睿從父。公元265年
      ,司馬炎從司馬昭手中繼承了晉王的爵位
      ,數(shù)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給自己,國號晉
      ,建都洛陽
      ,改元泰始。在登基稱帝后
      ,司馬炎對于曹奐可謂厚待
      。魏國滅亡后,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
      ,不僅沒有被殺
      ,還在西晉王朝繼續(xù)保持較高的地位。那么
      ,問題來了
      ,司馬炎篡位后厚待曹奐,劉裕篡位后是怎么對待司馬家族的?

      首先

      ,在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西晉后
      ,封曹奐為陳留王,食邑萬戶
      ,宮室安排在鄴城給予他使用天子旌旗
      ,備五時副車,行魏國正朔,書不稱臣
      ,受詔不拜的待遇
      。由此,對于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曹奐
      ,其地位
      、待遇、結(jié)局可以說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
      。當(dāng)然
      ,就司馬炎來說,之所以厚待曹奐
      ,也是受到了魏文帝曹丕厚待漢獻帝劉協(xié)的影響
      。在漢末三國時期,亡國之君的待遇超過了古代歷史上的其他朝代
      ,比如蜀漢后主劉禪
      、東吳皇帝孫皓也獲得了一個相對較好的結(jié)局。不過
      ,就司馬炎建立的晉朝
      ,在被劉裕篡位后,后者卻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

      公元419年

      ,東晉權(quán)臣劉裕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
      ,即晉恭帝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
      ,東晉滅亡
      。他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
      。東晉滅亡后
      ,司馬德文被劉裕廢為零陵王,同年九月
      ,劉裕派人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
      ,時年36歲,死后葬于沖平陵
      。在這之后
      ,劉裕繼續(xù)對司馬家族斬草除根。那么
      ,問題來了
      ,對于宋武帝劉裕
      ,已經(jīng)奪取了東晉王朝的江山,為什么不愿意放過司馬懿的后人呢?換而言之
      ,劉裕為什么不像司馬炎一樣厚待曹奐呢?

      對此

      ,在筆者看來,宋武帝劉裕之所以殺了司馬德文等司馬家族的人
      ,主要原因還是確保自己和后代可以坐穩(wěn)江山
      。一方面,對于東晉王朝來說
      ,大權(quán)基本上掌握王謝袁蕭等世家大族手中
      ,而對于劉裕本人來說,則出生于草根
      。在此基礎(chǔ)上
      ,王謝袁蕭等世家大族比較支持司馬氏,而劉裕的推行的策略
      ,很多還和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相沖突。所以
      ,因為擔(dān)心這些世家大族可能之后幫助司馬氏的后人復(fù)國
      ,劉裕決定司馬家族斬草除根,斷了這些人想要復(fù)國的念想

      最后

      ,對于文治武功的劉裕,不是非常害怕司馬氏的殘余勢力
      。但是
      ,劉裕在登基稱帝時,已經(jīng)57歲左右
      。即便是在古代歷史上的皇帝中
      ,57歲已經(jīng)是高齡了。但是
      ,非常不巧的是
      ,劉裕在40多歲后才有了兒子。在此基礎(chǔ)上
      ,因為兒子的年齡較小
      ,若干年很難完全掌控朝廷的局勢。為了避免之后的隱患
      ,宋武帝劉裕才對司馬炎的后人如此殘忍
      。值得注意的是,宋武帝劉裕沒有后代東晉王朝的末代皇帝
      ,對于宋武帝劉裕所建立的南朝宋
      ,其末代皇帝也篡位大臣的殺害
      。根據(jù)史料記載,公元479年
      ,南朝宋順帝劉準(zhǔn)被迫禪位于蕭道成
      。同年五月六日,被殺于丹陽宮
      ,終年十三歲

      司馬家族篡位時手段有多陰狠
      ?為何最后全族被滅?

      司馬家族以司馬懿一家最為出名

      ,司馬懿可以說是集厚黑學(xué)大成者
      ,為了目的不擇手段,一直都是“利益第一
      ,價值第二”
      ,在司馬家族篡位過程中無信、無義
      、無忠
      ,其陰狠給后世起了很壞的榜樣,因為道德崩壞
      ,向心力的遺失
      ,使的中國遭受了五胡亂華、暗無天日的浩劫
      ,華夏的尊嚴(yán)第一次被踐踏的徹徹底底



      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就開始裝腔作勢,曹操征召他入仕的時候

      ,以風(fēng)痹病為由拒絕了(這一段歷史真?zhèn)魏蛣訖C一千多年來也是爭論不休)
      ,到了29歲的時候,司馬懿的老婆懷孕了
      ,司馬懿覺得再也裝不下去了
      ,而這一年曹操手下首席文官荀彧“剛好”推薦了司馬懿,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已經(jīng)是曹操的秘書
      ,于是曹操給司馬懿安排了一份好工作——陪曹丕讀書

      司馬懿就此開始扶搖直上,不過在曹操時期

      ,司馬懿鋒芒并不怎么顯露
      ,在他40歲的時候,關(guān)羽水淹七軍
      、威震華夏
      ,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guān)羽鋒芒
      ,司馬懿勸阻說:“孫劉聯(lián)盟并不牢固,孫權(quán)見劉備發(fā)展太快
      ,肯定心里不爽
      ,我們可以聯(lián)合孫權(quán),讓他從背后捅關(guān)羽一刀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這條計策被采納了,隨后關(guān)羽敗走麥城

      ,孫劉聯(lián)盟瓦解
      。第二年曹操過世,司馬懿主持葬禮
      。曹丕即位后
      ,司馬懿成了曹魏軍隊的副總司令,此時魏武一代的名將尚有存留
      ,司馬懿還是沒機會領(lǐng)兵作戰(zhàn)

      曹丕死的時候,任命司馬懿

      、陳群
      、曹真、曹休四人為輔政大臣
      ,具體工作就是曹真負(fù)責(zé)對抗蜀國,曹休
      、司馬懿負(fù)責(zé)東吳
      ,陳群留在中央,曹叡這個“政治天然呆”的少年在上任后表現(xiàn)出過人的政治天賦
      ,再加上曹休
      、曹真等還在世,司馬懿還沒表現(xiàn)出什么野心
      ,而這一階段司馬懿雖然遠(yuǎn)離中樞
      ,但他在關(guān)西一帶培養(yǎng)了屬于自己的軍事實力,為他后來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司馬懿在擒斬孟達(dá)時

      ,為了搶功,八日行軍一千二百里
      ,而朝廷命令他配合曹真伐蜀時
      ,兩個月行軍不到五百里,曹真沒等到司馬懿的部隊
      ,最后因暴雨在伐蜀路上出現(xiàn)嚴(yán)重的非戰(zhàn)斗減員
      ,伐蜀計劃中途而止
      ,曹真郁悶而死,司馬懿被調(diào)往西線
      ,領(lǐng)郭淮和張郃等將抵抗諸葛亮的北伐



      阻擊諸葛亮北伐,司馬懿的戰(zhàn)略是堅守為主

      ,被眾將多次取笑后
      ,司馬懿也按捺不住,結(jié)果被諸葛亮教育了一下怎么打仗
      ,蜀軍糧盡回師的時候
      ,司馬懿命張郃追擊,張郃死于諸葛連弩之下
      。此后司馬懿繼續(xù)對抗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終因常年的鞠躬盡瘁拖垮身體,在五丈原病逝

      司馬懿59歲的時候

      ,遼東太守公孫淵反叛曹魏,自立為燕王
      ,魏明帝曹叡派司馬懿率軍征討
      ,司馬懿破城后,屠殺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
      ,還把尸體堆積成金字塔狀以炫耀武力

      景觀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

      ,繼位的是他年僅八歲的養(yǎng)子曹芳
      ,這一年司馬懿60歲,和曹爽一起成了托孤重臣
      。幾年后兩人出現(xiàn)了矛盾
      ,68歲的司馬懿又裝起病來,這一次裝了兩年
      ,開始了扮豬吃老虎的把戲

      嘉平元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和他幾個擔(dān)任御林軍將領(lǐng)的弟弟跟隨魏帝曹芳出城祭拜魏明帝高平陵的絕好機會

      ,以司馬師豢養(yǎng)的三千死士為基礎(chǔ)
      ,發(fā)動政變,接管了御林軍
      ,得到太后詔書
      ,罷黜曹爽。



      可皇帝還在曹爽手中

      ,若是曹爽帶著曹芳到許昌
      ,就能號召天下兵馬勤王
      ,于是司馬懿反復(fù)詛咒發(fā)誓,以人格擔(dān)保曹爽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讓太尉蔣濟給曹爽寫信
      ,曹爽經(jīng)過一夜的思考,交出皇帝投降
      ,他沒想到司馬懿根本就沒有人格
      ,豪不猶豫地將曹爽一黨全部夷滅三族,不久后
      ,蔣濟因覺得失信于曹爽
      ,自責(zé)憂憤而死,司馬懿食言而肥
      、濫殺無辜的卑劣性格暴露無遺
      ,此為無信無義。

      此后曹魏政權(quán)盡歸司馬家族

      ,司馬懿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處心積慮地謀劃著司馬家族的千秋大業(yè)
      ,全然忘了曹魏對他的信任和恩賞,司馬懿可以說是極度的功利主義者
      ,他所代表的是人性陰暗的一面
      ,在他的眼里全然沒有忠信仁義這幾個字。

      司馬懿死后

      ,他的長子司馬師接過棒子
      ,他是司馬家族最辣手無情、最難以捉摸的人
      ,司馬師的發(fā)妻夏侯徽是曹魏的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和曹真之妹德陽公主的女兒
      ,司馬師與這個發(fā)妻關(guān)系很好,生有五個女兒
      ,然而在青龍二年(234年)

      這一年諸葛亮病逝

      ,司馬懿卻依然保住了兵權(quán)
      ,并且對曹魏西線部隊建立了獨一無二的影響力
      ,司馬師肯定參與了其中的機密運作,聰明的夏侯徽此時已經(jīng)發(fā)覺了司馬家對魏國不忠的跡象
      ,還沒等她作出抉擇
      ,心狠手辣的司馬師就將她毒殺了。



      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政變的前一夜

      ,司馬師依然美美的睡著覺
      ,還打起了呼嚕,而司馬昭卻擔(dān)心的整晚睡不著
      ,連司馬懿都不禁佩服司馬師深沉的心機
      。政變成功后
      ,曹爽一黨中有不少人與司馬師交往甚密,司馬師卻全然不念舊情
      ,殺光他們?nèi)摇?/p>

      當(dāng)?shù)弥芑实鄄芊枷胍韵暮钚〈约旱南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司馬師將想要發(fā)動政變的李豐、夏侯玄
      、張緝誅殺
      ,夷滅三族,廢曹芳為齊王
      ,本想立彭城王曹據(jù)為帝
      ,郭太后堅決不同意,這位郭太后一直與司馬家合作愉快
      ,對國家根本沒什么責(zé)任心
      ,不同意立曹據(jù)的原因是曹據(jù)是她的長輩,如果立了長輩為皇帝
      ,她這個侄媳婦就不好當(dāng)太后了
      ,所以郭太后要求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為帝,司馬師也就同意了

      正元二年(255年)

      ,鎮(zhèn)東將軍毋丘儉與揚州刺史文欽起兵反司馬師,司馬師親自領(lǐng)軍平叛
      ,毋丘儉敗亡
      ,文欽逃奔吳國,毋丘儉與文氏兩家留在魏國的都被殺死
      ,而司馬師在征討過程中
      ,遇到文欽之子文鴦襲營,司馬師本來眼睛上就有瘤疾
      ,遭此驚嚇
      ,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司馬師在受了一段時間罪后
      ,活活疼死
      ,終年48歲。

      司馬師沒有兒子

      ,司馬昭將次子司馬攸過繼給他
      ,而他的政治遺產(chǎn)都讓司馬昭繼承了,“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不滿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曹髦在跟三個心腹說完這話后決定發(fā)動政變奪回政權(quán)
      ,然而其中二人跑去向司馬昭告了密

      意識到被出賣的魏帝曹髦率領(lǐng)殿中宿衛(wèi)和奴仆幾百人去討伐司馬昭,因為天子的身份

      ,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的軍隊都嚇得逃走了
      ,此時太子舍人成濟問司馬昭的心腹賈充怎么辦,賈充說:“司馬公養(yǎng)你們
      ,就是為了今日
      。”然后成濟就在光天化日之下
      ,把皇帝刺了個透心涼
      。這種當(dāng)眾弒君的惡劣行為使得以后的晉朝再也不敢提倡“忠”字,只敢言“孝”

      曹髦死后

      ,司馬昭立了曹奐為帝,將篡未篡之際卻病死了
      ,他的長子司馬炎接過他的位子后
      ,在司馬昭死的這年十二月(265年)就逼迫曹奐禪讓,代魏稱帝
      ,國號晉

      司馬炎因為長子夭折,就立了次子司馬衷為太子

      ,這個司馬衷是個智力低下
      、有名的大白癡。司馬炎在44歲那年滅吳成功
      ,晉朝也成了大一統(tǒng)的國家
      ,然而司馬家族德既不堪,對天下也是有罪無功
      ,偶得天下就腐敗不堪
      ,王愷石崇相互炫富,晉武帝司馬炎還親自參戰(zhàn)
      ,幫助王愷

      司馬家族殺完外人自家內(nèi)部還要互相吞噬,八王之亂把天下折騰的亂七八糟

      ,西晉從266年司馬炎篡位到316年被北方蠻族滅亡
      ,才短短的幾十年
      ,司馬家族跑過長江繼續(xù)醉生夢死
      ,成立了東晉。

      三國時期雖然沒有大一統(tǒng),卻沒有胡虜敢在華夏那么囂張

      ,晉雖一統(tǒng)卻是無論在人事還是政策上都是極大的倒退
      ,以致發(fā)生了持續(xù)幾百年的亂世,老百姓又受了幾百年的苦

      在晉明帝聽完王導(dǎo)述說司馬懿是怎么創(chuàng)業(yè)怎么誅滅有名望的人

      ,以及司馬昭殺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的事,晉明帝掩面伏在床上
      ,說道:“若如公言
      ,晉祚安得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彼抉R懿的后人聽到先人的事跡也是羞愧不安
      ,所不忍聞?wù)摺?/p>

      劉裕篡位后,為何不學(xué)司馬炎厚待曹奐
      ,而將司馬家族斬盡殺絕呢

      劉裕接受司馬氏禪讓之后,沒有像司馬氏厚待曹奐一樣

      ,而是把司馬氏殺掉了

      這看似是心狠手辣,其實目的一樣

      ,都是為了自己帝位的穩(wěn)固

      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

      ,小名寄奴
      。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人,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
      。東晉至南北朝時期杰出的政治家
      、改革家、軍事家
      ,南朝劉宋開國皇帝(420年-422年在位)
      。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后 。 劉裕祖上是劉邦之弟
      、西漢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
      ,他的家族在早年跟隨晉朝宗室南渡后,一直居住在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

      到了劉裕時

      ,家境沒落,自幼貧窮。為了生計
      ,就參加了北府軍
      ,成為將領(lǐng)。

      經(jīng)過幾十年的生死打拼

      ,劉裕憑借巨大的軍功
      ,在朝廷的地位顯赫無比。

      義熙十四年(418年)

      ,劉裕任相國
      、總百揆、揚州牧
      ,以十郡建宋國
      ,受封宋公,加九錫殊禮

      同年十二月

      ,劉裕指派王韶之縊殺晉安帝,立其弟司馬德文為帝
      ,是為晉恭帝

      元熙元年(419年),劉裕進爵為宋王

      ,又加十郡增益
      ,共二十郡。年末加皇帝十二旒冕
      、天子旌旗

      元熙二年(420年),接受晉恭帝禪讓

      ,代晉稱帝
      ,東晉滅亡,改國號為宋

      當(dāng)時

      ,劉裕看到時機成熟
      ,就命令黨徒傅亮草擬好禪位詔書
      ,入宮逼迫司馬德文謄抄。

      司馬德文欣然接受

      ,立馬執(zhí)筆抄寫
      ,并對左右說:

      "桓玄篡位時,晉室已經(jīng)失去天下了

      ,因為有劉公(劉裕)
      ,才延長了將近二十年的國祚
      。今天做這件事,是心甘情愿的
      。" 司馬德文這話,恐怕是真心的
      ,事已如此
      ,能夠有這個境界,也是難得的明智

      但即便如此

      ,司馬德文也難逃厄運。

      禪位后

      ,司馬德文退位瑯琊王府

      劉裕登基后,降司馬德文為零陵王

      ,把他遷到秣陵
      。正朔、車駕
      、服飾都依照晉朝規(guī)制
      ,由冠軍將軍劉遵考帶兵看管。

      永初二年(421年)

      ,劉裕命令瑯琊侍中張偉攜帶毒酒
      ,前去秣陵鴆殺司馬德文。

      張偉不忍弒殺舊主

      ,半路上自己喝了毒酒自盡

      劉裕得知大怒,就另派司馬德文褚皇后的兄弟褚淡之前往

      ,以探視為名
      ,派遣親兵跟隨,再次毒殺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篤信佛教

      ,對于前來逼迫他自殺的親兵,搖搖頭拒絕
      ,說:

      "佛教教義中說

      ,人凡自殺,轉(zhuǎn)世不能再投人胎
      。" 兵士將他挾持到床上
      ,用被子蒙住他的臉,用力扼死

      司馬德文被殺后

      ,劉裕還假惺惺地率領(lǐng)百官親臨為其送葬

      其實,這個事無需多說

      。后朝接受禪讓后
      ,前朝廢帝,基本都是這個結(jié)果

      司馬氏代魏稱帝后

      ,雖然實現(xiàn)了一統(tǒng),但很快就因為內(nèi)斗
      ,特別是賈后干政和八王之亂
      ,把大一統(tǒng)的西晉搞垮了。

      東晉南渡

      ,偏安一隅
      ,但司馬氏的勢力還很強大,更何況爭權(quán)奪利
      、謀反篡位的基因沒有改變

      劉裕接受禪讓后,地方諸侯勢力依然很強盛

      ,留著司馬氏皇族存在
      ,對于劉裕的政權(quán)來說,是很大的威脅
      。雖不能斬草除根
      ,但鏟除一個就減少一份威脅。

      在此情況下

      ,無論司馬德文多么低調(diào)
      ,多么配合,劉裕是不會心慈手軟的

      也就是說

      ,留著司馬德文只有麻煩,而沒有任何利用價值

      這跟司馬炎接受曹奐禪讓的情況是不同的

      咸熙二年(265年),司馬昭死后

      ,其子司馬炎繼位晉王
      ,接受魏帝曹奐禪讓,代魏稱帝
      ,封曹奐為陳留王
      ,食邑萬戶,以鄴城為宮室
      ,繼續(xù)使用天子旌旗
      ,備五時副車
      ,行魏國正朔,郊祭天地一如魏初制度
      。享受上書不稱臣
      ,受詔不拜的待遇。一如漢獻帝故事

      太安元年(302年)

      ,曹奐病逝,享年五十八歲
      ,也算是壽終正寢

      應(yīng)該說

      ,曹奐禪讓后的地位
      、待遇、結(jié)局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

      這或許是出于兩方面的考慮:

      其一

      ,司馬氏家族從司馬懿開始,一直是曹魏重臣
      ,世受曹魏厚恩
      。為了安撫曹魏皇族及朝野人心,司馬炎理該大度一些

      其二

      ,當(dāng)時蜀漢滅亡時,劉禪被封為安樂公
      ,其目的是在瓦解東吳的斗志
      ,為招降東吳做準(zhǔn)備。既然劉禪能夠被封為安樂公
      ,作為接受曹魏禪讓
      ,以示正統(tǒng)地位的司馬氏,對待曹奐在劉禪之上也符合情理

      也就是說

      ,曹奐還有一點利用的價值。無論是安撫內(nèi)部還是招降外部孫吳
      ,曹奐都有價值可以利用

      但劉裕所處的情況大為不同。

      大亨元年(403年)

      ,桓玄逼迫晉安帝禪讓
      ,自立為帝。降晉安帝為平固王
      ,又遷晉朝宗廟到瑯琊國

      桓玄被劉裕等斬殺后

      ,安帝復(fù)位,隨后又被桓玄的部將桓振俘獲
      ,直到405年才逃脫叛軍
      。此時,晉朝已經(jīng)不存在了

      因為劉裕逐步把南方各大割據(jù)勢力

      ,全部消滅,南方歸為一統(tǒng)
      ,司馬氏趁機恢復(fù)政權(quán)
      ,但在整個東晉境內(nèi),全由劉裕的勢力統(tǒng)治
      。但并非鐵板一塊
      ,由于時間太短,劉裕并沒有徹底征服民心
      ,站穩(wěn)腳跟

      在此情況下,如果再保留著司馬氏的特權(quán)

      ,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再度引起混亂。

      沒有了任何利用價值

      ,還可能導(dǎo)致隱患
      ,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因此

      ,在豹眼看來
      ,無論是司馬炎厚待曹奐,還是劉裕對司馬德文趕盡殺絕
      ,無非都是同一個目的
      ,那就是為了自己政權(quán)的穩(wěn)固。

      在這個問題上

      ,說不得心慈手軟還是心狠手辣
      ,只能看各人的造化,作為亡國之君
      ,是無法選擇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49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操為什么能容忍他" rel="prev"> 丁斐貪財還屢教不改,曹操為什么能容忍···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揭秘蒙古帝國“長子軍西征“不可告人的秘密
      談到蒙古帝國的疆域
      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背后有何原因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
      蘇烈為什么會被人誤會唐高宗都替他平反你真的了解蘇烈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x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中華璀璨的文明中,有無數(shù)鐵血將士保家衛(wèi)國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中國是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
      ,早在東漢末年造紙術(shù)被改進之后
      ,紙變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件。但是在古時候的紙是非常貴的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
      唐朝大貪官元載死前說了什么?一句話道盡了千百年來的人性!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秦始皇屬意扶蘇,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解答
      。秦朝的滅亡,可以說不僅是趙高的作為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png" alt="秦始皇屬意扶蘇
      ,為何遲遲不立扶蘇為太子" onerror="nofind(this)" >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年羹堯犯了雍正哪些禁忌
      年羹堯為什么被雍正下令自殺?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文章介紹。年羹堯(1679-1726)是清代康熙
      、雍正年間之人
      ,進士出身,官升至四川總督
      、川陜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