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最值得惋惜的帝王!拯救漢朝剛有起色卻英年早逝!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上下歷史五千年,朝代更替,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是雄才偉略之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往往在皇權的交接中出現(xiàn)了昏君,那么這個朝代就要開始走下坡路,歷史上各朝各代的衰弱都是與此有關。所以,明君對于一個朝代的延續(x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筆者就跟大家聊一聊中國歷史上的一位皇帝,本可以阻止一個王朝走向衰弱和滅亡,但是卻命不由己,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就英年早逝了,那么這個皇帝誰呢?他就是東漢的漢和帝劉肇。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又一個大一統(tǒng)的中原王朝,由劉秀在公元25年稱帝建立,總共享國一百九十五年,共傳十四帝。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也讓東漢成為了歷史上最為人所知的朝代之一。
劉肇是東漢的第四位皇帝,是漢章帝劉炟第四子,生母為梁貴人。在公元78年,梁貴人生下劉肇后,當時的竇皇后唯恐梁貴人母憑子貴,于是就暗中陷害梁貴人,最終梁貴人憂郁而死,竇皇后沒有生兒子,于是就親自撫養(yǎng)劉肇,視如己子。
當時的東漢太子是宋貴人所生的劉慶,于是竇皇后又暗中誣陷劉慶太子,最終劉慶被貶為清河王,漢章帝劉炟立劉肇為皇太子。
到了公元88年,漢章帝劉炟駕崩去世,年僅十歲的劉肇繼位,就是漢和帝,竇皇后就升任皇太后。由于劉肇年紀尚小,所及就由竇皇后垂簾聽政,把持朝中大權。
為了更牢固的掌握權力,竇皇后把自己的親哥哥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自己的弟弟竇篤任虎賁中郎將,統(tǒng)領皇帝的侍衛(wèi),弟弟竇景、竇環(huán)均任中常侍,可以說當時的東漢就是被竇家把持著。
除了掌管著核心地區(qū),竇皇后還把大批的竇氏家族子弟任命為朝官或地方官,從而上下勾結,專權放縱,報復打擊,為所欲為。
可以說東漢王朝在竇皇后的把持下不斷地向地獄滑落,其實劉肇心中對于竇皇后以及竇氏一族的所作所為早已經(jīng)不滿。
但是劉肇也深知自己現(xiàn)在還沒有實力奪回政權,于是表明上就做出一副傀儡皇帝的樣子,一切事情都聽從竇皇后,但是在暗中里劉肇也在積蓄著自己的實力,準備有朝一日奪回政權,成為真正的天子。
到了公元92年,劉肇暗中積蓄的力量足夠龐大,也得到了朝代眾多大臣和武將的支持,在六月二十三日,劉肇下令執(zhí)金吾和北軍五校尉領兵備戰(zhàn),抓捕竇氏一族。
另一邊派遣人馬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信綬帶,將他改封為冠軍侯,同竇篤、竇景、竇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國。劉肇因竇太后的緣故,不愿正式處決竇憲。最終到了各自的封國后,強迫竇憲等人自殺。
劉肇成功的剿滅的外戚竇氏,奪回了自己的皇權。
劉肇奪回政權后面對的是一副滿目瘡痍的王朝,百姓民不聊生,又恰逢天災,整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當中,隨時都有可能覆滅。
劉肇想要拯救東漢王朝,每日臨朝聽政,深夜批閱奏章從不荒怠政事,可以說劉肇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貢獻給了朝廷。另外還多次減免賦稅,賑濟災民,安置流民,并且下昭在民間廣納賢良。
在經(jīng)過了幾年的休養(yǎng)生息,到了公元105年,朝廷的墾田面積達732萬多頃,是東漢所有朝代中最多的,戶籍人口達5325萬多人。劉肇把一個風雨飄搖的王朝帶到了國力的巔峰,這一時間也被后世稱為“永元之隆”。
就在東漢王朝蒸蒸日上的時候,上天又給東漢王朝開了一個玩笑,漢和帝劉肇在公元105年年末病死在了京都洛陽,年僅二十七歲。還有遠大抱負理想沒能實現(xiàn)的劉肇就在歷史的長河中畫上了句號。
劉肇死后,僅僅才出生一百多天的兒子劉隆繼位,一代明君隕落,可想而知東漢王朝的結局是什么,剛剛才有起色的東漢又慢慢地衰退。
筆者以為,劉肇之所以英年早逝也是跟他每日每夜的處理政務有關,導致了身體的問題最后病逝,如果劉肇沒有英年早逝,筆者相信東漢在劉肇的率領下能夠開創(chuàng)新的盛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0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