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忍不發(fā):唐睿宗真的是庸主嗎?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guān)內(nèi)容。
唐睿宗李旦,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與武則天所生第四子,初名李輪、李旭輪,出生不久便被封為殷王,遙領(lǐng)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親唐高宗的寵愛。
李輪成年后,謙恭好學(xué),精通書法,對文字訓(xùn)詁方面的學(xué)問很有研究。他擔(dān)任右衛(wèi)大將軍、洛州牧,歷封豫王、冀王、相王。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李輪改名為李旦,被再次封為豫王。
嗣圣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廢皇帝李顯為廬陵王,改立李旦為皇帝,并臨朝稱制,裁決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義改年號為文明,冊封正妃劉氏為皇后、長子李成器為皇太子。而后,李旦便被軟禁在皇宮中,不得預(yù)聞?wù)?,開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他不但不能隨意出入宮廷,甚至在皇宮中也不能自由行動。當(dāng)時,英國公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宰相裴炎趁機請武則天還政于李旦,結(jié)果被武則天以謀反罪名斬首。武則天派三十萬大軍鎮(zhèn)壓揚州叛亂,徐敬業(yè)兵敗被殺。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正月,武則天太后下詔,表示要還政于皇帝。李旦知道這是母后在試探他,便數(shù)次上表,極力推辭,請求母后繼續(xù)臨朝。武則天遂順水推舟,“接受”了李旦的請求,依舊臨朝稱制,把持朝政。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承嗣將一塊刻有“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八字的白石,獻給武則天,聲稱是在洛水中發(fā)現(xiàn)的。武則天大喜,將白石命名為“寶圖”(后改稱“天授圣圖”),又加尊號為圣母神皇。李旦作為皇帝,不但無法阻止,還要隨武則天親臨洛水,參加“拜洛受圖”大典。
當(dāng)時,瑯琊王李沖、越王李貞起兵,反對武則天,結(jié)果,都兵敗身死。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紀王李慎、江都王李緒、黃國公李撰、東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等,或被逼自殺,或斬首市曹,或死于流放途中。李唐宗室?guī)缀醣粴⒙敬M。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侍御史傅游藝率關(guān)中百姓九百人上表朝廷,請武則天稱帝。百官、宗室、外戚、四夷酋長,乃至僧尼、道士,紛紛勸進。李旦迫于形勢,也上表請母后稱帝,并求賜武姓。是年九月,武則天正式稱帝,尊號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
李旦被降為皇嗣,賜姓武氏,遷居?xùn)|宮,一切禮儀皆比照皇太子規(guī)格。太子李成器則降稱皇孫。自此,李旦成為了武氏諸王以及酷吏的攻擊目標,開始了艱難的皇嗣生涯。
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魏王武承嗣的親信張嘉福,唆使洛陽百姓王慶之,糾集數(shù)百民眾,詣闕上表,以“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為由,請武則天廢黜李旦的皇嗣身份,改立武承嗣為皇太子。宰相岑長倩、格輔元反對變易皇嗣,被武承嗣誣以謀反,下獄被殺。鳳閣侍郎李昭德不但杖斃王慶之,還借機勸諫武則天,保住了李旦的皇嗣之位。
后來,武則天在萬象神宮舉行祭祀典禮,竟然不顧“皇太子為亞獻”的禮制,避開了皇嗣李旦,改由武承嗣為亞獻,并命梁王武三思為終獻。
長壽二年(公元693年),武則天的寵婢韋團兒,因為引誘李旦被拒,懷恨報復(fù),誣告皇嗣妃劉氏、德妃竇氏用巫蠱之術(shù),詛咒武則天。武則天將劉妃、竇妃秘密處死,埋在宮中。李旦對于兩個妃子的失蹤,絲毫不敢提及,在武則天面前也表現(xiàn)得泰然自若,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韋團兒還想加害李旦,結(jié)果遭到告發(fā)而被處死。
不久,尚方監(jiān)裴匪躬、內(nèi)常侍范云仙因私下謁見李旦被殺。武則天又剝奪了李旦接見公卿百官的權(quán)力。
后來,李旦又被誣告謀反,武則天命酷吏來俊臣審理。來俊臣對東宮屬官刑訊逼供,讓他們“招出”李旦謀反的實情。樂工安金藏當(dāng)眾剖腹,以表明皇嗣沒有謀反。武則天深受感動,不再懷疑李旦,命來俊臣停止審理。李旦因此而幸免于難。
圣歷元年(公元698年),武則天在狄仁杰、王方慶等大臣的勸說下,決定將政權(quán)歸還給李氏。她命人前往房州,將廬陵王李顯接回洛陽。李旦數(shù)次稱病不朝,請求將儲君之位讓予李顯。是年九月,武則天復(fù)立李顯為皇太子。
圣歷二年(公元699年),李旦被復(fù)封為相王,并兼領(lǐng)太子右衛(wèi)率,后來,又遙領(lǐng)安北大都護。當(dāng)時,武則天為了調(diào)解李氏與武氏的矛盾,召集兩族子弟,在明堂盟誓,要兩族和睦共處。李旦作為李氏代表,與李顯、太平公主一同參與了盟誓。
長安元年(公元701年),突厥默啜可汗率軍南侵。李旦被任命為天兵道元帥,統(tǒng)率諸軍抵御突厥。他并未領(lǐng)軍出征,只是名義上的唐軍主帥。不久,突厥退兵,李旦又擔(dān)任左、右羽林衛(wèi)大將軍。
長安二年(公元702年),突厥進犯并州。李旦又被任命為并州牧,并充任安北道行軍元帥。后來,李旦改任雍州牧。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等人發(fā)動“神龍政變”,誅殺武則天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逼武則天禪位,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當(dāng)時,李旦統(tǒng)率南衙禁軍,捕獲韋承慶、崔神慶等張氏黨羽,因功被拜為太尉、同鳳閣鸞臺三品,以宰相身份參預(yù)國政,并加號安國相王。不久,李旦辭去太尉及知政事之職。唐中宗又欲立李旦為皇太弟,但卻被其拒絕。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六月,唐中宗駕崩(被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毒殺)。韋皇后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改元唐隆,并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攝政。
她派親信控制南北衙禁軍以及尚書省諸司,大肆網(wǎng)羅黨羽,準備效法武則天,篡奪唐室江山。當(dāng)時,李旦作為皇帝的叔父,被拜為太尉,與太平公主成為韋后奪位的主要障礙。韋黨決意將二人置于死地。
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則在京師暗中招攬豪杰,與太平公主密謀匡扶社稷。兵部侍郎崔日用,本是韋氏一黨,因懼禍將韋氏陰謀密報給李隆基。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在葛福順、李仙鳧等禁軍將領(lǐng)的協(xié)助下,打著“誅諸韋以復(fù)社稷,立相王以安天下”的旗號,搶先發(fā)動兵變,殺死韋皇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而后迎李旦入宮輔佐少帝。李旦攜李重茂登上安福門,安撫百姓。
當(dāng)時,李隆基被拜為宰相,進封平王,并統(tǒng)率萬騎禁軍,控制了皇城內(nèi)外。李重茂迫于形勢,請求讓位于叔父李旦。李旦起初極力推辭,后聽從李隆基、李成器等人的勸說,接受了李重茂的讓位。
六月二十四日,李旦在太極殿登基,第二次即位為帝。他登上承天門,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景云,復(fù)封李重茂為溫王。當(dāng)時,李隆基建有大功,而李成器則是嫡長子,都有被立為太子的資格。李旦為此猶豫不決。李成器以“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為由,主動辭讓太子之位。劉幽求等政變功臣也大都支持李隆基。李旦遂立李隆基為皇太子。
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后,政治勢力日益增長,成為太平公主干預(yù)朝政的主要障礙。太平公主為了長保權(quán)勢,便想更易太子,于是,在朝野散布流言,聲稱李隆基并非皇帝嫡長子,沒有被立為太子的資格,但因李旦公開宣諭,平息流言,未能得逞。她還在李隆基左右安插耳目,監(jiān)視他的日常行為,并與竇懷貞等大臣結(jié)為朋黨,密謀加害李隆基。后來,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矛盾逐漸公開化。她甚至將宰相邀截在宣政殿光范門內(nèi),暗示他們應(yīng)當(dāng)勸皇帝改立太子,遭到宋璟的嚴詞拒絕。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李旦聽從宰相姚崇、宋璟、張說的建議,命李隆基監(jiān)國,并將可能威脅到太子地位的李成器等諸王全部削去兵權(quán),同時讓太平公主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但太平公主卻到李旦面前哭訴,不但留在了京中,還將姚崇、宋璟貶出了朝廷。
后來,李旦又欲傳位給太子,雖在群臣的諫阻下未能如愿,但卻將政務(wù)全部交給李隆基處理,自己僅掌握軍務(wù)、死刑的處決權(quán),以及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quán)。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李旦因彗星出現(xiàn),禪位于太子李隆基,退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權(quán)以及重大刑案的裁決權(quán)。他每五日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仍舊自稱為朕。而皇帝李隆基則只能自稱為“予”。
當(dāng)時,太平公主依仗李旦的信任,在朝中仍擁有強大的勢力,七位宰相有五人出自她的門下,文武百官也大都依附于她。她公然提出要廢掉皇帝,因宰相陸象先反對,未遂。后來,李旦有意遣皇帝李隆基出京巡邊,但最終卻因故延期,將日期改為明年八月。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七月,李隆基為了奪回皇帝應(yīng)有的權(quán)力,搶先發(fā)動先天政變,率羽林軍襲殺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太平公主黨羽,隨后,賜死太平公主。李旦初聞變亂,與宰相郭元振登承天門避亂。他得知李隆基已撲滅太平公主的勢力,遂下詔宣布竇懷貞等人的罪狀,而后,正式歸政于皇帝,退居百福殿,頤養(yǎng)天年。至此,李隆基終于掌握了全部朝政。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六月,李旦在百福殿病逝,終年五十五歲。是年十月,李旦被葬于橋陵(在今渭南豐山),廟號睿宗,追謚大圣貞皇帝(《新唐書》作大圣真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0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