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亭之戰(zhàn),曹魏和東吳巔峰對決,在石亭之戰(zhàn)中,曹魏和東吳孰勝孰敗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公元228年
,吳國鄱陽太守周魴用詐降誘敵之計致書魏國曹休,表示愿意叛吳歸魏,請求曹休派兵接應。曹休中計,率軍10萬向皖,與另外兩路魏軍同時深入吳地。孫權率軍進駐皖口,派陸遜、朱桓夷陵之戰(zhàn)后
石亭之戰(zhàn)前的幾年間
到了228年春天
孫權謀劃軍事進攻還有另一個深層次的考慮
孫權的計劃是,將魏軍主力吸引至地形復雜的皖城地區(qū)
此后曹休屢立戰(zhàn)功
為了引誘曹休上鉤
于是
,孫權和周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雙簧。周魴先后給曹休送去了七封言辭懇切的密信,聲言自己無端受到孫權的責難,害怕性命不保,愿意將鄱陽郡獻出以求歸順曹魏,請求曹休派兵到對岸的皖城接應。為了使這出大戲更加逼真,孫權開始不斷派出使者前往鄱陽郡,追查周魴在軍政方面的種種過失,周魴便剪光了自己的頭發(fā),將自己打扮成一副罪人的模樣周魴賣力的表演最終讓曹休信以為真,在他看來
曹休如期而至
曹休的偏執(zhí)和自負給自己種下了失敗的苦果,吳軍趁曹軍立足未穩(wěn)
,兵分三路發(fā)起了沖擊,曹軍首戰(zhàn)不利,被迫向后撤退。但是,吳軍已經切斷了必經之路夾石,曹休的軍隊被圍困在逼仄的地形之中,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此時東線的賈逵根據東關的守備情況判斷出吳軍的主力集結于皖城地區(qū),意識到曹休必敗,便率部“兼道進軍”增援曹休,擊退了夾石的吳軍的堵截部隊,將曹休解救了出來。盡管如此,曹軍還是損失慘重,被“斬獲萬馀,牛馬騾驢車乘萬輛,軍資器械略盡”,石亭之戰(zhàn)以吳軍大獲全勝而宣告結束,戰(zhàn)后曹休羞憤交加,背疽發(fā)作而死。在石亭之戰(zhàn)中,曹魏和東吳孰勝孰敗呢?這場戰(zhàn)役又有什么非凡的意義呢?
首先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面對東吳鄱陽太守周魴的詐降之計
,曹魏大司馬曹休中計。在石亭之戰(zhàn)中,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fā)接應周魴。魏明帝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fā)。由此,在石亭之戰(zhàn)中,曹魏投入的兵力超過了10萬,可謂聲勢浩大。面對曹魏的10萬大軍,孫權非常重視,親自率軍進駐皖口,派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于石亭。對于東吳來說,在石亭之戰(zhàn)中的兵力也在10萬左右由此
最后,在石亭之戰(zhàn)中
,曹魏出動了大量的精銳力量,沒想到卻以失敗而收場。除了損失1萬多精兵而在石亭之戰(zhàn)的一年后
在赤壁之戰(zhàn)中
值得注意的是
陸遜第一次北伐
首先
陸遜第二次北伐
公元236年
陸遜第三次北伐
東吳中郎將孫布用詐降之計引誘魏將王凌,王凌中計
陸遜第四次北伐
赤烏三年(另有記載為赤烏二年與赤烏四年)
,陸遜拔邾城(邾縣故城,今湖北黃州府黃岡縣治),筑城置戍,以為重鎮(zhèn),常駐3萬之眾。其地始為吳有,魏人息志。由此,對于陸遜四次北伐曹魏來說一方面,這是因為東吳的實力和曹魏之間存在太大的差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1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