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第一儒將是誰?韋叡一生有哪些功績?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南北朝時期
唱這句歌謠的士兵,都是北魏中山王元英的部下
元英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出身北魏皇族
一個人若能讓敵人害怕,且被稱之為“虎”
而實際上呢?這位韋虎不但身體瘦弱
01
韋虎的真名叫韋叡,生于公元442年
韋叡少年時孝順
,喜歡讀書,很得伯父韋祖征的喜歡。韋祖征多次到外地任郡太守,都把韋叡帶在身邊成年后
就這樣
變化發(fā)生在公元500年左右,南齊皇帝蕭寶卷殘暴不仁
面對又要天下大亂
、改朝換代的局勢,時任上庸太守的韋叡認為雍州刺史蕭衍是平定天下的命世之才,便派兩個兒子去交好他。蕭衍的哥哥
、豫州刺史蕭懿率兵勤王,平定了叛亂。不料,年少無知又暴虐無道的蕭寶卷竟然自毀長城,殺死了蕭懿。這一下,激起了蕭衍的強烈反抗,蕭衍隨即起兵從襄陽向建康進發(fā)。韋叡得到消息,率領兩千郡兵日夜兼程趕去輔佐蕭衍
。他給蕭衍提了不少建議,都被采納。從此
,韋叡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將他幾乎要被埋沒的非凡軍事才能展示給世人。02
齊、梁朝代更迭之際
梁朝立國之初便面臨著一系列復雜而嚴峻的軍事形勢
,蕭衍不得不把年老體弱卻德高望重韋叡派上前線。蕭衍知道讓手無縛雞之力的韋叡上前線屬于趕鴨子上架
,但情勢危急,不管你行不行,先趕上架再說。蕭衍的本意是讓德高望重的韋叡代替自己坐鎮(zhèn)前線
,協調好諸位將領的關系,不讓他們發(fā)生內訌即可?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先來看韋叡的成名之戰(zhàn):攻占合肥。
當時
,梁朝的將軍胡景略、趙祖悅奉命攻打合肥,但由于兩人關系惡劣,互不配合,導致合肥遲遲未能攻下。韋叡到達后先調和兩人的關系,讓兩人不再互相爭斗。而后
,韋叡觀察山川地理形勢,下令在肥水上筑起一道堤壩,將水引流到合肥城下,隨之戰(zhàn)船也開到城下這時
韋叡寬慰眾人道:“敵軍已到城下
說完
,韋叡指揮眾將殺向楊靈胤,很快就大破敵軍。城內北魏的軍隊見援軍被殺敗
,便開始自己想辦法。他們發(fā)現韋叡新筑的堤壩是勝負的關鍵,便派重兵來搶奪、毀壞這條堤壩。起初
,魏軍進攻很順利,占領了岸上保護堤壩的一座小城,緊接著順勢朝堤壩殺了過來,形勢岌岌可危。眾將慌了手腳
眾將見主帥如此勇敢,便穩(wěn)住心神
戰(zhàn)斗進行得異常激烈
之后
不久
此戰(zhàn)過后
03
韋叡顯露出的過人軍事才華
提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zhàn)役,大家都會想到赤壁之戰(zhàn)
而實際上
公元505年,梁武帝派其六弟臨川王蕭宏統領大軍北伐
蕭宏既無統帥之才又膽小怯懦
一天夜里
主帥如此慫包
此戰(zhàn)過后
你打我沒打成,那就該我打你了
很快,北魏集結了四十萬大軍
鐘離城內只有名將昌義之率領數千人守衛(wèi),形勢岌岌可危
韋叡到達后
,先仔細考察河流地形及戰(zhàn)場形勢,而后做出部署。當時
,北魏軍隊在邵陽洲上建起一座堅城,衛(wèi)護淮河上的兩座浮橋,以保證糧草軍械源源不斷送給前線攻城部隊。韋叡看出問題關鍵所在
,下令在距離北魏堅城一百余步的地方連夜挖戰(zhàn)壕,樹鹿角他手下有個“工程專家”馮道根
北魏軍隊早晨起來一看
中山王元英看到梁軍營寨后
哀嘆歸哀嘆
果然
,一開始梁軍抵擋不住,紛紛后退。韋叡臨危不亂,下令將糧車等所有車輛拴在一起結成防線,用長槍向外刺沖到近前的魏兵,用鐵鉤鉤魏軍的馬腿;遠處的命兩千弓箭手同時用強弩射擊。如此一來
,魏軍損傷慘重,連楊大眼右臂也被強弩射透,只好退兵。次日,元英親自率大軍前來挑戰(zhàn)
。韋叡從容不迫,坐在木車上,手拿白角如意指揮軍隊作戰(zhàn)。一日之間激戰(zhàn)數次,元英不勝而退。夜晚,魏軍又前來偷襲
,韋叡指揮軍隊反擊。激戰(zhàn)時飛矢如雨點一般密集,情勢萬分危險。韋叡之子韋黯請他躲避箭雨,韋叡堅決不許。危急時,梁軍出現潰退的跡象
抵抗住魏軍的進攻
,韋叡與眾將商議破敵之策,定下火攻之計。恰好春雨連下數日
,淮河之水突然間暴漲六、七尺,韋叡大喜過望,連聲叫道:“天助我也!”韋叡一面派馮道根、裴邃等人乘戰(zhàn)船進攻邵陽洲上的魏軍
,阻止他們搶救浮橋;一面命人找來幾十艘小船,在上面鋪滿茅草,往里面澆灌上油脂,點著后借著風勢順水放下,直沖魏軍的浮橋而去。很快
,浮橋、岸邊營柵都被點燃,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江上、岸邊霎那間成為一片火海。梁軍乘勢驅兵大進,人人奮勇爭先,呼聲驚天動地在漫天的煙火中,魏軍全面崩潰
最倒霉的是正在攻城的魏軍
鐘離城守將昌義之已在崩潰的邊緣
此一戰(zhàn),魏軍水中溺斃者十余萬,被斬殺六萬人
,投降五萬人。雖說沒有全軍覆沒,卻也損失大半,立國以來從未有如此之慘敗。此后
,北魏再無力進行大規(guī)模南侵,直至滅亡。04
韋叡瘦弱不堪
,連馬都騎不了,能在戰(zhàn)場上建立卓越的功勛諸葛亮輕搖羽扇
戰(zhàn)場上兇險萬分,生死一瞬間
我們贊賞韋叡若僅僅是因為他的軍事才華和卓越戰(zhàn)功
韋叡溫良謙和
韋叡從年輕時開始
領兵打仗安營扎寨時,韋叡先去視察士兵們的營帳建好沒有
鐘離之戰(zhàn)大勝之后,昌義之為感謝韋叡
曹景宗等眾將爭先恐后給梁武帝報捷
雖然為梁朝立有大功,韋叡從不居功自傲
韋叡生性慈愛,撫養(yǎng)兄長的遺孤長大
韋叡晚年兒孫滿堂
七十九歲時,韋叡于家中病逝
歷朝歷代名人大家多對韋叡贊賞有加:
北宋司馬光:其臨陣也勇
宋元史學家胡三?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罕饶晗尻栔?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使諸將連營而前,如韋叡之略
明代楊慎:六朝人才
從古至今,所立戰(zhàn)功超過韋叡的名將大有人在
,然而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名將卻少之又少。功名利祿人人喜歡
,但是過度追求它,到最后反而什么都得不到。像韋叡這樣,長壽延年、兒孫滿堂、家族興旺才是最根本的,其他的都是浮云。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1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上一篇:
、力大無窮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