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西晉為什么會如此的短命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280年,晉軍直抵石頭城下,吳主孫皓投降,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宣告終結(jié),天下重歸一統(tǒng)。然而西晉王朝卻很短命,享國五十一年的時間,如果從統(tǒng)一天下開始算起,只有三十七年的時間!西晉王朝為何短命而亡呢?這和其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王夫之在評論這段歷史時說,“西晉之亡,亡于齊王攸之見疑而廢以死也。攸而存,楊氏不得以擅國,賈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亂”。那么這個“齊王攸”到底是誰呢?原來此人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同母弟。司馬攸的父親是司馬昭,母親是王元姬。
司馬攸自幼就很聰明,長大后更是才華橫溢,“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jīng)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無論是司馬懿,還是司馬昭,都很喜歡他。由于司馬師沒有兒子,于是司馬懿做主,將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司馬攸能力很強,十八歲時就擔任步兵校尉,“綏撫營部,甚有威惠”。
后來司馬昭成為曹魏權(quán)臣,他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他最想立的不是長子司馬炎,而是次子司馬攸。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司馬攸才能、聲望更勝一籌,“才望出武帝(指司馬炎)之右”;其二,司馬昭偏愛司馬攸,“攸特為文帝所寵愛”;其三,司馬攸是司馬師的嗣子,按理應(yīng)由其繼承。
此時的司馬昭面臨著當年和曹操一樣的抉擇,他最終選擇了司馬炎,不過他已經(jīng)意識到這對兄弟將成為仇敵。司馬昭、王元姬夫婦在臨死前,都擔心司馬炎不會放過司馬攸,于是再三叮囑,“我若遂不起,恐必不能相容,以是屬汝,勿忘我言”。司馬炎稱帝初期,不得不重用司馬攸,“總統(tǒng)軍事,撫寧內(nèi)外,莫不景附焉”。
然而,隨著司馬炎很快就疏遠了弟弟,因為弟弟已經(jīng)成為威脅皇位的人物。原來司馬炎立自己的長子司馬衷為太子,但司馬衷生性愚鈍,不堪太子之位。后來晉武帝病重,許多朝臣居然想讓齊王司馬攸支持朝政,“帝疾篤,朝廷屬意于攸”。這引起了司馬炎的不滿,他決定除掉這個弟弟。
282年,司馬炎在寵臣荀勖、馮紞的支持下,以“之國”的名義,要將司馬攸趕出京城。司馬攸憂憤成疾,上表要求為母后守靈,希望以親情感化司馬炎,結(jié)果遭到拒絕。后來司馬炎派御醫(yī)給弟弟看病,“諸醫(yī)希旨,皆言無疾”。司馬攸已經(jīng)病重,“猶催上道”,離開洛陽兩三天后,就死于路上,“歐血而薨,時年三十六”。
司馬攸完全是被司馬炎害死的,司馬炎也就此埋下了西晉滅亡的禍根。唐朝宰相房玄齡在《晉書》中評論道,“齊王若使天假之年,何八王之敢力爭,五胡之能競逐哉!”如果司馬攸不死,也就沒有后來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西晉也不會短命而亡的!司馬炎為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害死弟弟,沒想到卻毀掉西晉的江山。
參考資料:1.《晉書》;2.《資治通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1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