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韯⑿醯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農(nóng)民起義軍、清朝的三方博弈進入到關鍵時刻。最終李自成為他人作嫁衣裳,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辛苦打拼換來的江山被清朝人輕易攫取。李自成在清軍的雷霆一擊之下迅速崩潰瓦解,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李自成死后,盤踞四川的張獻忠,很快成為清軍的下一個目標。多爾袞派遣驍勇善戰(zhàn)的肅親王豪格、猛將鰲拜等人帶領大軍南下四川,在西充鳳凰山下與張獻忠大西軍鏖戰(zhàn)一場。張獻忠同樣未能頂住八旗鐵騎的猛打猛沖,他本人在這場大戰(zhàn)中兵敗身死。
張獻忠雖死,但大西軍并未就此徹底崩潰。張獻忠善于用人,他的四個養(yǎng)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在危急時刻穩(wěn)住局面,帶領大西軍殘部迅速與清軍脫離接觸,轉進西南的貴州、云南,并在那里建立起反清復明的大后方和總基地。
永歷四年,大西軍大將劉文秀帶兵反攻四川,與清朝平西王吳三桂展開激戰(zhàn)。經(jīng)過兩年艱苦卓絕的拉鋸戰(zhàn)和反復爭奪,劉文秀不敵吳三桂,在1652年12月的保寧之戰(zhàn)中遭到慘敗,劉文秀只身逃脫,大西軍部隊死傷枕籍,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投降了吳三桂。
在投降吳三桂的這批人中,有一個名叫劉玄初的人。他跟隨張獻忠多年,但卻一直不為人知,是大西軍中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保寧之戰(zhàn)后,劉玄初被俘,歸降了吳三桂并受到賞識,逐漸從一個文案小吏升任吳三桂手下的第一謀士。
劉玄初雖然名氣不大,但他在戰(zhàn)場上混跡半生,具有極為豐富的軍事斗爭經(jīng)驗,胸藏韜略,滿腹才華。三藩之亂前后,劉玄初審時度勢,多次向吳三桂獻計獻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其中有一條妙計,差點滅掉清朝改變歷史進程。
1674年,吳三桂大軍已經(jīng)席卷江南半壁江山,飲馬長江。清軍連戰(zhàn)連敗,士氣低落,長江對岸的荊州、武昌城中的守軍,處在吳三桂的兵鋒威脅之下,惶惶不可終日。但吳三桂卻棋差一招,覺得來個劃江而治南北朝也不賴,于是滯留在長江南岸駐馬不前。
劉玄初看出了其中問題,立即向吳三桂獻上妙計:“此時當直搗黃龍而痛飲矣,乃阻兵不進,河上逍遙,坐失機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為何說也!”他建議吳三桂應該抓住時機,乘勝追擊,渡江北上,一舉滅掉清朝。
事實證明,劉玄初的這條建議堪稱金玉良言。當時的形勢對吳三桂極為有利,清軍在吳軍打擊下已經(jīng)成為驚弓之鳥,潰不成軍??滴蹼m然少年英武,但畢竟年輕,缺乏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面對這種兵敗如山倒的局面手足無措。吳三桂如果不失時機,高歌猛進速戰(zhàn)速決,康熙將根本沒有還手之力,覆滅就在眼前。
遺憾的是,自負的吳三桂卻聽不進劉玄初的良言,不思進取,繼續(xù)堅持他的“劃江而治”的夢想,結果鑄成大錯??滴醯圩プ∵@難得的喘息之機,迅速從全國抽調(diào)精兵強將,組織糧秣軍器,重新構筑戰(zhàn)線組織防御,不僅擋住了吳軍的攻勢,還一步步展開反攻,最終60多歲的吳三桂自食惡果,被年方20出頭的康熙消滅。三藩之亂就此結束,劉玄初就此不知所終。
下場就是給吳三桂設計害死,下場是非??蓱z,要知道吳三桂是真心喜歡陳圓圓,孫可望動可是吳三桂的人,吳三桂會讓他好過才怪,直接給孫可望安通敵的罪名,借清政府的手殺了孫可望。
孫可望強占陳圓圓
孫可望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猛將,可以說為李自成立下很多汗馬功勞,就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孫可望自然也跟著進京,有一天孫可望去找劉宗敏喝酒,可是劉宗敏不在,孫可望就自己喝起來,想慢慢等劉宗敏回來。
可是孫可望左等右等都不見劉宗敏回來,就自己出去瞎逛,沒有想到給他看到了陳圓圓,要知道陳圓圓那姿色是一等一的,沒得說,孫可望借著酒膽當場對陳圓圓做了不可以描述的事情,孫可望最囂張還是把陳圓圓帶走,最后劉宗敏知道這件事,直接就收拾了孫可望,只是孫可望逃得快,他跑去投靠清政府。
吳三桂收拾孫可望
孫可望開始找吳三桂合作的時候,吳三桂不知道陳圓圓給孫可望玷污了,就跟他一起合作,還一起對抗明朝,可惜最后吳三桂知道孫可望對陳圓圓做的事情,就非常生氣,想殺了孫可望的心都有。
要知道吳三桂是真心喜歡陳圓圓,一直都沒有對陳圓圓下手,他都沒有擁有的東西,通通給孫可望得到,吳三桂忍不下,直接就設計孫可望背叛清政府的假象,借清政府的手殺了孫可望,為陳圓圓報仇。
總結一下,孫可望最后的下場是非常慘的,給吳三桂設計陷害,直接就領盒飯下場,根本連申訴的機會都沒有。
李定國是晚明最能打的將領,被稱為“小諸葛”。他本為張獻忠手下將領,張獻忠死后投降南明,曾多次擊敗清軍,最后一心護主,死在了吳三桂手中。
李定國,陜西玉林人,又稱“晚明第一軍神”。他出生在一個農(nóng)民家庭,是陜北農(nóng)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的養(yǎng)子。正是在這一時期,李定國學會了行軍、作戰(zhàn)和兵法。李定國自幼隨張獻忠南北戰(zhàn),長大后無人能敵。他驍勇善戰(zhàn),有無與倫比的戰(zhàn)略。
張獻忠死后,率領軍隊向南明投降。永歷六年,也就是清順治九年,李定國派八萬人先攻湖南,后攻桂林,打敗了清軍。清軍總司令、定南王孔友德自殺身亡。他既勇敢又足智多謀,沒有前進。當他得知清軍有援軍時,當清軍追趕他時,他進行了戰(zhàn)略退卻,擊敗了清軍。在這場戰(zhàn)斗中,清軍的首領將被斬首,整個清軍將被消滅。這兩次戰(zhàn)爭的勝利給清廷帶來了嚴重的挫折,開啟了南明王朝的新局面。
李定國,被稱為小諸葛,紀律嚴明,從不犯罪。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李定國派八萬人的軍隊攻打湖南。他們先攻元州(今湖南千陽)、荊州(今湖南邵陽),后攻廣西桂林,打敗清軍,逼迫清軍司令、定南王孔友德自殺。李定國于七月初攻下桂林。然后他又去了柳州、衡州和長沙。清廷聽到這個消息大為吃驚,派出十萬余人出兵相助。為了躲避清軍,李定國暫時從長沙郊外撤至衡州。清軍的總經(jīng)理尼坎王子率領軍隊追捕他。李定國埋伏包圍清軍,四面出擊。清軍潰敗,尼坎被斬首,全軍覆沒。反清斗爭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局面。
李定國不僅收復了湖南、廣西,打敗了數(shù)十萬清軍,還動搖了滿清王朝。順治也很驚訝。他認為如果繼續(xù)與明朝軍隊作戰(zhàn),八旗軍一定會被消滅。順治甚至想與明朝軍隊談判,瓜分土地來統(tǒng)治。
李定國是南明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將軍之一,他的一生,只能用滿腔的悲憤和滿腔的努力來形容。清朝入侵中原時,李定國率兵連連破除清軍,甚至殺死了四大漢奸之一的孔友德王和清朝的太子景晉尼干。這是自萬歷以來中國對外戰(zhàn)爭的空前勝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