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曹操,曹操到”,還有下半句?只是太過于諷刺,沒有人愿意說出來!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我們都知道幾句俗話,“說曹操,曹操到?!焙馐钦f,人們就要去找誰,結果這一人不請自來了。引伸的含意只指,出乎意料地出現(xiàn)在說話者的前邊,使人意外驚喜,并不是產(chǎn)生緊急狀況時,能幫到忙的人常常立即出示協(xié)助。我覺得這話也有后下一句,大伙兒了解嗎?
“說曹操,曹操到”這一俗語源自小說《三國演義》。話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董卓進京掌控朝廷,漢獻帝成為了傀儡皇帝。董卓殘暴不仁,為禍天下,結果呂布聯(lián)合王允鏟除了董卓。
漢獻帝本以為大患得以鏟除,奈何董卓舊部李催、郭汜反攻長安。漢獻帝走投無路,在大臣們的建議下,請求曹操給予幫助。曹操聽聞漢獻帝危急,立即命令夏侯惇率領許褚、典韋火速救援,漢獻帝非常感動,大呼:曹將軍真乃社稷之臣也!
由于曹操行動非常迅速,保漢獻帝性命無恙,故后來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的俗語。這句話的后半句是,“當面錯過,豈不可笑!”后半句還是與曹操有關,為何沒人提及呢?
這一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曹孟穗大戰(zhàn)呂布”。曹操攻打呂布,呂布的謀士陳宮想到了一招,以詐降的方式,曹操果然中計。曹操被誘入城中后,呂布打了一個漂亮伏擊,率領的士卒死傷慘重。混戰(zhàn)中,呂布看到了曹操,可他與曹操從未謀面,于是用戟指著曹操大喊,“曹操何在?”
曹操哪敢承認,只見他慌忙用手指著前方回答道,“騎黃馬者是?!本瓦@樣,呂布錯過了曹操,于是后來就有了“當面錯過,豈不可笑”的說法。清朝人毛宗崗在注釋《三國演義》時使用了這樣的話語,“見了曹操,反問曹操,舍卻曹操,別趕曹操。諺云:方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p>
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這樣一個人,他眼里怎么能容下一粒沙子,尤其是他統(tǒng)一北方之后,個人威望來到了頂峰,他能忍受“當面錯過,豈不好笑”的嘲諷嗎?另外,專家們表示,沒有人愿意像呂布一樣,在天賜良機面前,將機會完美錯過了。因此,后世很少有人會說,“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中有這么一段:
劉流(《鄉(xiāng)村愛情》中劉大腦袋的扮演者)笑著問趙本山與宋丹丹道:
“請問 歷史 上跑得最快的是誰?”
宋丹丹立刻舉手,搶答道:
“曹操!說曹操,曹操到嗎!”
......
當然,這只是小品中的一個梗, 搞笑 包袱而已; 歷史 上“說曹操,曹操到”其實還是有來歷的:
說東漢末年戰(zhàn)火連連,各地豪強割據(jù),國無一日安寧,作為當時最高統(tǒng)治的漢獻帝經(jīng)常做噩夢,每天都惶惶而不能終日。
長此以往,連皇帝身邊的貼身宦官都看不下去了,便跟漢獻帝出主意道:
“陛下,您這樣,無非是沒有安全感,臣倒是覺得有一個人可以保護您,讓您不在擔驚受怕!”
漢獻帝連忙擺擺手,急不可耐地說道:
“快說,快說!”
貼身宦官道:
“曹操,曹孟德!”
漢獻帝聞言喜出望外:
“快請!快請!”
就在這時,珠簾撩動,從外面走進來一個人,上來便拜見漢獻帝道:
“我來了,我就是曹操!”
漢獻帝怔怔地看著眼前之人,由衷地驚嘆道:
“這可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注:參考自《三國演義》)
......
“說曹操,曹操到”其實不光光是指曹操“辦事效率高,速度快”,還說明:曹操這個人比較狡猾,耳目眾多,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便能打聽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說白了就是:他其實早就與漢獻帝的貼身宦官沆瀣一氣了,指不定皇帝與宦官對話的時候,曹操正在隔壁聽著呢......故能夠在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漢獻帝的眼前。
好了,“說曹操,曹操到”大致情況就是這些,接下來開始講重點:
其實家喻戶曉,“大名鼎鼎”的“說曹操,曹操到”,還有下一句,只是這下一句啊,來得有些特殊......
到底怎么個特殊法呢?
下面便為您揭開謎底......
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您答案:
“說曹操,曹操到”的下一句便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怎么來的呢?
還是來自《三國演義》:
說呂布占據(jù)了 濮陽城,曹操氣憤之下命令手下拼命攻城,并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重新奪回此城。
呂布被攻急了:這樣下去,遲早要雞飛蛋打,于是便請教手下謀士陳宮:
“宮??!吾該如何是好!”
陳宮笑著獻策道:
“你只要如此這般......來個假投降,到時候......”
呂布覺得 陳宮說得有些道理,于是便命濮陽城的富戶田氏假意投降曹操......
曹操急于求成,果然中計,被田氏引到濮陽城中后,呂布立刻命令關閉城門,想來個甕中捉鱉,關門打狗。
就在這危急關頭,眼看著曹操命不久矣,典韋孤注一擲在城中放起火來,典韋的用意很簡單:想趁著混亂帶著主公逃出生天。
然而,令典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放得火太大了,一時之間濃煙滾滾,對面站著都找不到人,城中是混亂了,但混亂之中,曹操也混亂丟了......
可憐曹操一個人如一只沒頭蒼蠅般在煙熏火燎中到處亂躥,要多慘有多慘。
俗話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曹操摸索著朝城門口移動之時,呂布騎著高頭大馬突然氣勢洶洶地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
曹操嚇壞了,正準備束手待斃之時,呂布卻忽然將方天畫戟往前面一橫,惡狠狠地詢問道:
“你有沒有看見曹操?”
或許是因為煙火太大看不清的緣故,又或者是曹操臉上被熏黑,看不出本色的原因,呂布居然沒有把曹操給認出來。
曹操的一顆心都快要跳出來了,他強忍住忐忑與不安,一本正經(jīng)地指著前面一騎回道:
“喏,前面那個騎黃馬的就是——”
呂布聞言,立刻掉轉(zhuǎn)馬頭,朝曹操所指方向快速奔襲而去。
等呂布走遠后,曹操這才松了口氣,渾身衣衫盡皆已濕,就是不知道是被火烤的,還是出的冷汗。
好在這時候典韋趕了過來——
最后,在典韋的掩護下,曹操也算是撿回了條小命,自東門口沖了出去。
后來,當清朝的學者毛宗崗讀到這一段后,不禁感慨萬千,遂寫下了一段評語:
“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
也就是說,“說曹操,曹操到”的下一句“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其實是毛宗崗添上去的,并不是“現(xiàn)炒現(xiàn)賣”。
不過想想也是,曹操乃當世梟雄,疑心病極重,且到處都有他的耳目,除非不想活了,若不然,此等糗事誰敢宣傳?
總結:“說曹操,曹操到”的下一句居然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是不是覺得很滑稽,很可笑:
“說曹操,曹操到”是在“夸”曹操,而“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卻是在諷刺他......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凡事都有兩面性吧......其實世間本就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如果有也是看誰的“拳頭大”罷了——
您說,對嗎?
謝謝觀賞!
關注我,每天都會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有時候大家在開玩笑的時候,經(jīng)常會說這么一句話: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人人都會說。殊不知這句話還有下半句。不過因為當時說的人不多,所以前半句話以訛傳訛,才變成了這個樣子。下半句家喻戶曉但卻無人敢說,那么下半句到底是什么呢?
董卓跋扈無比,在皇宮里欺負天子,不但是大臣,連諸侯都看不下去了,一點面子都不給天子留,簡直太不像話。于是王允想出美人計,認一位女官貂蟬為義女,先許呂布,后許董卓,總算是讓這兩個人內(nèi)訌起來,后來呂布殺了董卓,這宮里宮外徹底亂了。董卓的兩個得力干將郭汜和李傕就展開了對權力的爭奪,一時間朝廷混亂不堪。郭汜和李傕發(fā)現(xiàn)漢獻帝逃走,就派兵去追。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漢獻帝一大臣就舉薦曹操護駕。不過信使還沒有出發(fā),此時夏侯淳就聽從曹操的命令來保護漢獻帝,之后這句“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話就廣為流傳!
打到濮陽這個地方的時候,他遇到了最棘手的對手,呂布正好在這個地方。要說呂布也是個人物,竟把曹操打得大敗而歸,明著打不成,夜里偷著打也讓呂布察覺了,反而讓曹操吃了暗虧,灰溜溜的敗走了。就這樣,曹操還不甘心,想著再找個什么機會把呂布打敗了。呂布正愁沒有機會發(fā)泄呢怎么能夠輕易放過這次機會呢?他立即派兵追趕曹操,甚至親自上陣去追。在路途中,他一不小心追丟了,就抓一個人問:“曹操去哪兒了?”那個人隨便指了一個方向,呂布就前去追趕,呂布就這么將曹操錯過,以至于后來就有了“說曹操,曹操到,當面錯過,實在好笑”。
這下半句對曹操看來,其實就是嘲笑自己。曹操這個人還是很愛面子的,為了更好的保命,當時沒人敢說。所以上半句廣為流傳,而下半句無人敢說。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大家,滿意請采納,謝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4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