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稱智囊的曹爽謀士,痛罵曹爽兄弟,最終被誅滅三族?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有著太多奧秘且令人神往的事。接下來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一則故事是世人稱智囊的曹爽謀士,痛罵曹爽兄弟,最終被誅滅三族!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高平陵,大將軍曹爽兄弟均跟從而去。司馬懿乘機發(fā)動政變,上奏太后,請廢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城,史稱高平陵之變。而這樣的危機時刻卻有一位大臣疾馳出城向曹爽告變,此人就是人稱“智囊”的大司農桓范,他做出的這個決定也將在不久后改變全家人的命運。
桓范,字元則,頗有文才,雅善丹青,初為羽林左監(jiān)。魏明帝時,任中領軍、尚書、征虜將軍、兗州刺史等官職。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jié)鉞,與司馬懿并為托孤大臣。后來曹爽聽從親信丁謐的計謀,尊司馬懿為太傅,乘機削去司馬懿的軍權而專掌朝政。正始年間,桓范被任命為大司農,以清廉節(jié)儉見稱。大將軍曹爽因為桓范是同鄉(xiāng),所以對他特別禮待,但兩人的關系并不親密。曹爽專權后,其兄弟并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又竊取官物,向其他州郡索取珍玩,甚至私自帶走明帝才人作為自己的妻妾。而司馬懿自曹爽專權后就稱病回避曹爽,韜光養(yǎng)晦等待良機。曹爽、曹羲兄弟以為大權在握,因而屢次一起出游,大司農桓范屢次勸說曹爽要牢牢控制住京城軍隊,不要輕出,并對他說:“你們兄弟總攬大權,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萬一有人關閉城門,你們誰又能進城呢?”曹爽不聽。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馬懿苦等數(shù)年的機會終于來了,大將軍曹爽兄弟奉魏帝曹芳去祭掃高平陵,司馬懿乘機發(fā)動政變,并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城,而桓范此時卻疾馳出城向曹爽告變。司馬懿怕曹爽會絕地反擊,于是先后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并以洛水為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富貴一生?;阜兑姷讲芩值芎?,勸他們帶著皇帝到許昌,用許昌武庫的兵器裝備軍隊,以皇帝之名征發(fā)各地軍隊包圍洛陽平定司馬懿的叛亂,又以大司農印綬擔保不會缺糧,挾天子以令天下,誰敢不從。如果曹爽聽了桓范的這個建議,或許之后就沒有什么司馬氏代魏自立了,如果曹爽有魏武帝曹操十分之一的勇武,結果也不會是之后的身首異處,可歷史沒有如果。
在想了整整一夜后,曾經(jīng)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已經(jīng)嚇破了膽,他哭著對桓范和身邊的軍將說道:“還是降了吧,這樣還可以保留爵位,做一個富家翁,如果戰(zhàn)敗就死無全尸了。”眾軍將一時氣泄,皆散。當曹爽解下印綬時,主簿楊綜勸道:“您挾持天子手握大權,難道要放棄這些權位而跑到東市去被砍頭嗎?”桓范見此大哭著說:“曹子丹這樣有才能的人,卻生下你們這群蠢豬笨牛一般的兄弟!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族了!”曹爽罷職不久就以謀反之罪被誅滅三族,桓范以其一黨同被處死,并誅滅三族。但桓家卻有人逃出了這場大難,桓氏的后代通過種種手段將自己家族這段歷史給隱藏了起來,在一百多年之后終于奪了東晉司馬氏的帝位,建立了一個桓楚政權,他就是桓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