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尉遲恭為何一定要?dú)⒗钤淖x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尉遲恭,又叫尉遲敬德,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猛降,比秦叔寶還有厲害,而且更加忠心,他的忠心不是對大唐,而是對李世民個人,唐朝江山雖然是李淵開創(chuàng)的,打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但李世民卻并非太子,為了奪權(quán)于是引發(fā)了玄武門之變。
尉遲恭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大功,他早年原本跟著劉武周,后來敗在李世民麾下,投降之后對李世民忠心耿耿,李世民征討王世充時,差點(diǎn)被單雄信俘虜,幸虧尉遲恭在千鈞一發(fā)中救了他一命,尉遲恭還有一次大功于李世民,就是玄武門之變時殺了李元吉。
尉遲恭跟秦叔寶不同,秦叔寶雖然也曾經(jīng)是降將,但他更多的是審時度勢,明哲保身,而尉遲恭是身家性命都賣給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差點(diǎn)也被李元吉?dú)⑺溃钤彩墙y(tǒng)帥萬軍的驍將,最終卻被尉遲恭嚇退,最終被殺。
為什么尉遲恭一定要?dú)⑺览钤兀腥藭f這是李世民授意的,雖然這個說法并沒有錯,但更深層次的原因,乃是尉遲恭跟李元吉兩人,早年曾經(jīng)有一段舊仇,尉遲恭是個嫉惡如仇的人,所以他殺李元吉是為了給自己報仇。
根據(jù)《舊唐書》中的記載,尉遲恭善于使槊,槊是一種兵器,跟矛有點(diǎn)像,屬于長兵器,威力十分巨大,尉遲恭不僅善于使槊,他還有一項(xiàng)本領(lǐng),就是能夠空手入白刃,可以單手把敵人的槊奪過來,并且把敵人殺死,這是很厲害的功夫了,稱之為"解避槊"。
李元吉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猛降,他也是個使槊的高手,他自認(rèn)為沒有任何人能從他手上把槊奪走,可他聽說李世民麾下有個叫尉遲恭的人,最擅長奪槊,于是他就像領(lǐng)教領(lǐng)教,本來武功高手之間,難免會有爭雄之心,這也可以理解,李世民也同意尉遲恭跟弟弟動手。
兩人交戰(zhàn)之前,李元吉表示要把槊上的槊頭拿下來,因?yàn)槿f一刺到人會受傷的,可尉遲恭卻表示不用拿,而且大言不慚的說對方根本刺不到自己,李元吉大怒兩人交戰(zhàn),果然他刺不到尉遲恭,但尉遲恭畢竟是唐朝臣子,而李元吉是皇子,尉遲恭雖然能輕易擊敗李元吉,但還是給他留了面子,兩人戰(zhàn)斗百余招,似乎還不分勝負(fù)。
李世民在一旁看著,他直接命令尉遲恭奪下李元吉的槊,有了李世民的命令,尉遲恭只得出手,三下五除二就把李元吉的兵器奪過來,搞得李元吉十分沒面子,從他懷恨在心,后來李元吉還誣告尉遲恭有二心,李淵差點(diǎn)就殺了他,幸虧李世民苦苦求情,才保得他命,從此尉遲恭把李元吉當(dāng)成眼中釘了。
玄武門之變時,尉遲恭終于等到報仇的機(jī)會,他終于殺了李元吉,算是報了之前的仇,但也有人說當(dāng)初了兩人比試武藝時,本是隨意切磋,李世民卻故意讓李元吉沒面子,他這是讓尉遲恭跟李元吉有間隙,為日后奪權(quán)做準(zhǔn)備,這樣說來李世民當(dāng)真是個心機(jī)boy啊,故意挑撥尉遲恭與李元吉的關(guān)系,你覺得呢?
在《說唐》中,李世民擊敗五王,破了洛陽,得勝班師長安。進(jìn)得金殿,李世民朝見李淵,把“眾將歸降冊”和“功勞簿”呈上,李淵一看,立刻封秦瓊為護(hù)國公、羅成為越國公,徐茂公為鎮(zhèn)國軍師英國公,一看歸降冊,當(dāng)即傳旨,將程咬金、尉遲恭推出去斬。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那“眾將歸降冊”和“功勞簿”分別寫著眾將歸降的經(jīng)過和立功的經(jīng)過,程咬金在“歸降冊”上記有“月下趕秦王,斧劈老君堂”之事,李淵說程咬金犯了大罪。程咬金伏地大叫,說當(dāng)初是各為其主,我只知有李密,不知有秦王,萬歲爺如何怪我?李淵聽程咬金說得有理,忙看功勞簿,見上面記了程咬金不少功,于是饒了程咬金死罪,封為總管。程咬金死里逃生,樂壞了。
李淵看到“眾將歸降冊”里的尉遲恭,日搶三關(guān),夜劫八寨,追逼小秦王,三跳紅泥澗,傳旨將尉遲恭速速處斬。李世民趕緊上奏,說尉遲恭歸唐后,曾在御果園獨(dú)馬單鞭救他,還屢建大功,求李淵開恩。李淵覺得李世民說得有理,就想饒了尉遲恭,可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干,說李世民是胡說。
李世民百般解釋,李建成說,如果尉遲恭真救過李世民,就讓他再演一回,若能救得,就算是真。其實(shí),李建成和李元吉想借此害李世民和尉遲恭。他們讓王云假扮單雄信,在御果園中追殺李世民,而尉遲恭大冬天在河里洗馬,也得凍個半死。徐茂公給尉遲恭身上涂了藥,又喝了藥酒,下河一點(diǎn)都不冷。王云要?dú)⒗钍烂駮r,尉遲恭單鞭相救,打死了王云。這一切李淵都看得清楚,于是免去尉遲恭死罪,封為總管。
在玄武門之變中,有一個細(xì)節(jié)特別值得人們思考,那就是當(dāng)時李世民把李建成一箭射死,后來尉遲恭又把李元吉?dú)⒌?,但是兩人被殺之后,李世民還安排尉遲恭把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頭都砍下來了。
很多人覺得李世民實(shí)在是太過于殘忍了,明明都已經(jīng)殺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為何還要?dú)埲痰貙扇祟^砍下來呢?實(shí)際上這個舉動在整個玄武門之變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信我就跟你講一講。
玄武門之變前的準(zhǔn)備
李世民與李建成經(jīng)過三番五次的較量,已經(jīng)成功引起李淵的注意,為了讓李建成能夠坐穩(wěn)太子之位,李淵不得已開始對李世民的將士進(jìn)行裁撤,這讓李世民十分絕望。更加嚴(yán)重的是,原本一直都是李世民帶兵打仗,這次居然叫李元吉去打仗,還要把李世民的一些猛將帶走。
長孫無忌以及房玄齡等人都勸誡李世民該下手了,結(jié)果李世民有些猶豫,剛好這個時候,有人給李世民通風(fēng)報信,說李建成與李元吉打算在趁著李世民給自己的猛將送行的時候,在昆明池發(fā)動兵變,把李世民滅口。
事已至此,李世民無路可退,接受了長孫無忌與房玄齡等人的建議。大家正在商量著玄武門之變的具體事宜,又有人來叫李世民去玄武門,說李淵召見李世民。李世民慌慌忙忙前往,一去李淵就問李世民是不是要造反,李世民被這么一問,差點(diǎn)問蒙了,但是轉(zhuǎn)念一想,要是李淵有證據(jù)說自己造反,肯定早就對自己動手了,怎么還會召見自己交談呢?
李世民斷定李淵沒有證據(jù),肯定是李建成與李元吉誣陷自己,所以李世民話鋒一轉(zhuǎn),就說是李建成與李元吉誣陷自己,因?yàn)樽约喊l(fā)現(xiàn)他們與李淵的妃子在后宮私會。李淵聽到這樣的話,瞬間心情復(fù)雜起來,告訴李世民第二天再來,他要把李建成與李元吉找來對質(zhì)。
玄武門臨別之際,李世民看到守衛(wèi)常何,此人原本是李建成的手下,李世民一直對他比較好,所以李世民覺得現(xiàn)在是時候利用一下常何了,就與常何私下討論了第二天的安排與計劃,當(dāng)然李世民沒有提及自己要造反,畢竟這種事情是不能讓太多人知道的。
這邊李淵的妃子張婕妤無意間聽到李淵與李世民的對話,就迅速告訴李建成,說李世民找李淵告狀,說他們與李淵妃子私會,李建成明白李淵叫他們第二天去玄武門,一定就是為了這件事情,但是自己又必須要去,一旦不去就更說不清楚了。
玄武門之變的過程
第二天,李世民提前去到玄武門,常何早已被李世民買通,就放李世民的人馬進(jìn)去提前埋伏好,要知道李世民麾下僅有不到一千可調(diào)動的人馬,李建成與李元吉加起來有三千多人馬,要是硬碰硬,李世民毫無勝算。
看守玄武門的另外兩位將士敬君弘與中郎將呂世衡兩人本來就對李世民比較崇拜,所以在此時保持中立,沒有管他們的人馬進(jìn)出。李建成與李元吉沒有多久也迅速來到,剛進(jìn)玄武門,就被李世民埋伏的軍隊伏擊,李建成與李元吉覺得情況不妙,掉頭就要跑,李世民一邊喊李建成的名字一邊追。
李元吉趁著慌亂,對著李世民連發(fā)數(shù)箭,未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對著李建成發(fā)射一箭,李建成被射中而斃命,與此同時,李世民的馬受到驚嚇迅速朝著樹林跑去,李世民被樹枝掛到,墜落在地,李元吉看到李世民在地上,迅速過來想要用弓箭將李世民勒死。
萬分危急之時,尉遲恭帶領(lǐng)人馬前來援助李世民,看到李元吉在試圖殺害李世民,尉遲恭迅速沖過去,幾下就把李元吉?dú)⒘?。事情進(jìn)展到這個地步,原本距離勝利已經(jīng)很近,但是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馬馮立以及薛萬徹等人得知李建成受害,迅速帶領(lǐng)2000人馬往玄武門沖去,馮立還說“以前受過太子恩惠,如今太子有難,怎么能就這樣離開呢?”
常何以及敬君弘等人看到李建成的人馬來了,張公瑾臂力過人,迅速將門關(guān)上,不讓李建成的人馬進(jìn)入玄武門,敬君弘與呂世衡覺得是機(jī)會站隊支持李世民立功了,就帶著一隊人馬沖出去與馮立等人大戰(zhàn),常何勸誡他們“如今事情還未見分曉,你們不要著急”,但是兩人不聽,因此斃命,被馮立等人斬殺。
此時李世民覺得情況不妙,遂叫尉遲恭將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砍下,隨后提著站到城樓上給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下屬看,告訴他們太子與齊王已經(jīng)去世,你們作鳥獸散去吧。大家看到事已至此,紛紛散去,馮立也說殺了敬君弘等人,也算為太子報了一點(diǎn)仇,就帶著大家離開了。
尉遲恭看著大家逐漸遠(yuǎn)去,聽從李世民安排帶了一隊精兵,朝著李淵處趕去,控制住了李淵,讓李淵沒有機(jī)會動用禁軍,李淵看到尉遲恭鎧甲上沾著血,就問尉遲恭外邊發(fā)生了什么,尉遲恭回答:“太子與齊王造反,秦王正在平叛,請求陛下給秦王禁軍兵權(quán),以幫助秦王平定叛亂”。
李淵久經(jīng)沙場,當(dāng)然明白此時意味著什么,也就交出禁軍兵權(quán),隨后李世民前來跪而吮其上乳,李淵明白一切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就叫李世民答應(yīng)自己不要?dú)⒑罱ǔ梢约袄钤膬鹤?,可是這句話剛好提醒了李世民,次日李世民就把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共計10個兒子全部殺掉,以斬草除根。
為何李世民要砍下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
通過上邊對整件事情經(jīng)過的詳細(xì)描寫,我想大家都應(yīng)該明白了,當(dāng)時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部下聚集在玄武門外,敬君弘以及呂世衡已經(jīng)戰(zhàn)死,李世民的人馬總共不足一千,根本就打不過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三千人馬。
但是此時的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已經(jīng)去世,只要將人頭砍下來,讓大家看到,馮立等人就會自覺離開,古人都講究擒賊先擒王,老大都死了,他們在那里繼續(xù)掙扎就顯得毫無意義了。
所以說砍下李建成以及李元吉人頭這個舉動,至關(guān)重要,雖然看起來有些多此一舉,但是卻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戰(zhàn)爭,也為李世民去控制李淵爭取了更多時間,要不然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將會是一個未知數(shù)。
結(jié)語
高手過招,往往都是一招就決定勝負(fù)的,李建成與李元吉雖然去世了,但是手下不知道,還在繼續(xù)苦苦掙扎,這個時候砍下李建成與李元吉的人頭讓他們看到,將可以解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不得不說李世民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足夠果斷,才能取得造反的成功,要不然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都是致命的!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的父親唐元,更喜歡他的長子李,這是可以理解的,因?yàn)槔钍翘雍臀磥淼睦^承人。李世民是老二,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他處在一個奶奶不疼,叔叔不愛他的尷尬境地。我不知道李是害怕尊貴的動搖他的皇子地位,還是不愿意屈居第二,想更進(jìn)一步。不管怎樣,兄弟倆陷入了內(nèi)訌。俗話說“無毒不丈夫”,公元926年夏,和他的文臣武將們上演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哥哥李和弟弟李元吉,然后進(jìn)宮。當(dāng)尉遲恭提著李和李元吉的首級時,李淵正在帝都度假。當(dāng)他看到這個樣子時,李淵非常害怕,他立即宣布他將讓位于李世民,他去后宮做皇帝的父親。
只說奪了皇位,殺了太子李就夠了。為什么連李元吉都不放走?畢竟他是自己的親哥哥!但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被殺的兩個人以為他們是兄弟,但他們并沒有把李世民當(dāng)成兄弟。為什么?
毫不夸張地說,李元吉可以算是一個資深的太子黨黨員。自始至終,他堅定不移地支持和擁護(hù)李。唐李淵和妻子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次子,三子,四子李元吉。歷史上的李元霸死于十六歲。歷史書上沒有提到他的成就。即使他真的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超能力,可惜英年早逝,求救無門。
還是把重點(diǎn)放在李四身上吧。此人是太子黨第二勢力。毫不夸張地說,李元吉可以算是一個資深的太子黨黨員。請注意我的語言老手。李元吉之所以被稱為老黨員,不是因?yàn)樗哪挲g,而是因?yàn)樗朦h的時間最早,在黨內(nèi)的地位僅次于李程健。最重要的一點(diǎn)是,他自始至終堅定不移地支持和擁護(hù)李。
為什么?
首先,程健和元極兄弟的關(guān)系從小就非常融洽,兄弟之間的友誼非常深厚。
李的四個兄弟中,長兄體格英俊,次子世民也是個高個子。雖然老三元霸早年死了,也不覺得太慘,但是這個李四丑得出奇。同母所生,形象差異怎么會這么大?真的很邪惡。俗話說,孩子對母親不嫌丑;其實(shí)反過來也一樣,母親也不算太丑。但是這個定律在李元吉這里失效了,因?yàn)槔钤L得太丑了,連親生父母都不想理他。
雖然父親不愛母親,但李元吉依然頑強(qiáng)而執(zhí)著地活著。和很多同齡的孩子一樣,有一件事對李元吉來說很重要,那就是:玩。但是,和誰玩,或者和誰玩,是個問題。父母沒想到,三哥死的早也沒想到。二哥不愛吃喝玩樂,只愛行軍打仗,只好找比自己大十四歲的大哥。
好在這一次,李元吉沒有一如既往的失望。因?yàn)椋诶钸@里,他找到了他作為一個孩子應(yīng)該享受的快樂,甚至找到了他從未體驗(yàn)過的父母關(guān)愛。
因?yàn)槔钜埠荛e。與不同,李是的長子。他是將來唯一能繼承王堂頭銜的人。他是李家未來的希望。所以,他必須像珍稀野生動物一樣受到保護(hù)。正是因?yàn)檫@個原因,每次出征都把李留在家里。這樣,李就有充足的時間與家人進(jìn)行廣泛而深入的情感交流。
正是在這樣的主客觀條件下,李元吉和李走到了一起。
各位博主,告訴我,李元吉對誰的感情比較深,是整天一起吃飯睡覺玩的大哥,還是一年見不了幾次面的二哥世民?
尉遲恭
評書《隋唐演義》是單田芳先生的名作,可謂家喻戶曉。作為一部演義小說,《隋唐演義》推崇的是個人英雄主義,三十六友俠肝義膽,十三條好漢武藝高強(qiáng),瓦崗寨眾將替天行道,對武功的細(xì)致描寫和單田芳先生的傾力表演,使隋唐英雄們深入人心。近來,此類電視劇越來越多,前有《隋唐英雄傳》,中有《隋唐英雄》,后有《隋唐演義》(據(jù)說有單田芳先生投資),一時再度掀起隋唐熱。那么,這些英雄真有其人嗎?他們真實(shí)的經(jīng)歷是怎樣的呢?
隋末唐初是一個風(fēng)云際會的年代,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如同秦末、漢末一樣,時勢造英雄,亂世正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大家各為其主,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統(tǒng)一天下。
也許有些觀眾會認(rèn)為,程咬金這樣一個人物是小說家虛構(gòu)的。但還真不是,而且他就叫程咬金,不過這個名字顯然太俗,后更名為程知節(jié)?!杜f唐書》有他的本傳,載:程知節(jié),本名咬金。他的兵器也不是大斧,少驍勇,善用馬槊。
程咬金的經(jīng)歷倒是與演義有些相像,但他可沒當(dāng)過什么混世魔王。他先投靠李密,李密手下有八千勇士,分為四隊,程咬金領(lǐng)一隊。先是打敗了王世充,待李密失敗后又投靠了王世充。但他看出王世充并非人主,于是與秦瓊一起投奔大唐。此后為大唐南征北討,東擋西殺,以功封宿國公(演義中是魯國公)。后被李淵猜忌,在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中,程咬金也參與其中。李世民登基后,不斷升遷。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去世,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可見,正史中的程咬金沒那么二,是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武將,記載也不多,總體上武藝高強(qiáng),有勇有謀。也許小說家需要這么一個人物,正好在《舊唐書》里他與秦瓊、尉遲恭同傳,因此就選他了,把普通的武將程知節(jié)塑造成個性鮮明的程咬金了。
秦瓊是《隋唐演義》中人品最好的(沒有之一),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黑白兩道都有朋友,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宋江。
《舊唐書》載,隋文帝時,秦瓊在隋朝大將來護(hù)兒(演義中四猛之一)手下。秦瓊喪母,來護(hù)兒遣使吊唁。士卒問來護(hù)兒為什么其他人的喪事不吊唁,獨(dú)吊唁秦瓊?來護(hù)兒說:此人勇悍,加有志節(jié),必當(dāng)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后來正如來護(hù)兒所言。
隋末農(nóng)民大起義,秦瓊跟隨隋將張須陀。張須陀一萬人被十萬敵軍包圍,秦瓊主動請戰(zhàn),與羅士信(演義中第一猛將,傻小子,秦瓊干弟弟)率千人襲擊敵軍大營,敵酋僅以數(shù)百騎逃竄。秦瓊一戰(zhàn)成名,由是勇氣聞于遠(yuǎn)近。
后來他與程咬金的經(jīng)歷差不多,先投靠李密,后投靠王世充,最后投奔大唐。李世民對其厚加禮遇,拜為馬軍總管,功最居多。
秦瓊的武功似乎比演義中要高,他隨李世民出征,敵軍中有驍將耀武揚(yáng)威,秦瓊躍馬提槍(秦瓊馬上使槍,演義如是),必刺之萬眾之中。
秦瓊也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拜左武衛(wèi)大將軍,天下平定后多病(與演義一樣),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病逝,贈徐州都督,陪葬昭陵。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瓊的功勞太大了,可以說是大唐第一開國元勛,李淵的話最能夠說明問題:卿不顧妻子,遠(yuǎn)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dāng)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卿當(dāng)勉之。皇帝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真可謂是得秦瓊者得天下。因此小說家對他濃墨重彩,把所有優(yōu)點(diǎn)都加在他身上,也就不足為怪。
在《隋唐演義》中,尉遲恭洛陽城外單鞭奪槊是非常著名的一段。李世民觀察敵情被單雄信包圍,尉遲恭大戰(zhàn)單雄信(單雄信手使金釘棗陽槊),單鞭奪槊,這可是真事。李世民洛陽城外被王世充包圍,尉遲恭刺單雄信于馬下。而且尉遲恭特別善于奪槊,敬德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搶了人家的槊刺人家,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齊王李元吉不信,與尉遲恭比試,俄頃三奪其槊,這個演義里也有。
尉遲恭的經(jīng)歷與演義頗似。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收買尉遲恭不成,誣陷下獄,被李世民救出。如果說秦瓊、程咬金只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那尉遲恭就是真正的策劃者和實(shí)施者。在玄武門之變前,尉遲恭力勸李世民下決心政變;玄武門之變中,尉遲恭射死李元吉。貞觀元年,拜右武侯大將軍,賜爵吳國公。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去世,年七十四,陪葬于昭陵。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演義中,尉遲恭也是個大老粗,與程咬金是好朋友。但從玄武門之變前夜的謀劃來看,尉遲恭絕對智勇雙全??赡苁茄萘x中需要這種性格,也可能是正史中晚年的他頗看不起文官,行為失當(dāng),因此為小說家埋下了伏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5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