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西晉政權為什么如此混亂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三國割據(jù),以公元280年司馬炎滅吳統(tǒng)一后徹底結束,然而,僅僅在36年后,西晉便走向滅亡,中國進入了長達300多年的紛爭局面。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西晉,沒有比這個“亂”字更貼切的了。西晉從266年建立開始,歷四帝,國祚51年,司馬炎在位就25年,剩下的26年,前十年還算安穩(wěn),后十六年里發(fā)生的“八王之亂”卻直接讓西晉走到了盡頭,。為什么西晉政權會如此混亂?這事還得從曹魏時期說起。
西晉政權的建立是“三代而成”,從司馬懿奪權開始,其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他死后進一步掌握了曹魏政權,并且將曹魏的政治軍事團隊拉到了司馬家族這一邊,司馬昭病逝后,司馬炎可以說基本沒費什么勁就順位登基了,整件事看起來非常順利,但司馬炎所要面對的問題卻非常大。
一方面是整個國家的分割局面,北部鮮卑作亂,南方與孫吳戰(zhàn)事不斷。另一方面,他所要面對的整個政治軍事系統(tǒng)都是父輩留下來的,自己本身并沒有什么真正親近的人。所以,他要一邊籌劃軍事行動,一邊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來牽制那些他無法控制的大臣。
司馬炎是一個難得的仁義明君,統(tǒng)一大業(yè)完成后,他不像劉邦那樣手腕狠辣,兔死狗烹,反而對功臣大加封賞。同時為了鞏固皇室的勢力,又大肆封賞同族為王,并掌兵權。所以西晉的宗室王和勛臣雖然在量上都很龐大,但也能相互制衡。可惜,司馬炎在晚年時卻親自打破了這種平衡。
當時的太子司馬衷,也就是后來“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在能力上有很大的缺陷,而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聰慧賢德,朝廷內(nèi)外要求司馬攸繼位的呼聲很高,司馬炎害怕死后皇權旁落,開始打擊宗親王并重用外戚楊氏,這一行為自然引起了宗親王與地方勛臣的不滿。
司馬炎駕崩后,司馬衷順利繼位,都知道他能力不行,但是他有個非常聰明卻又兇悍的皇后,是開國功臣賈充的女兒賈南風。因司馬衷懦弱無能,于是賈南風勾結宗親王除掉了當時掌權的外戚楊氏,親自干政。賈后掌權后愈發(fā)殘暴,借手廢大臣、殺親王,后來還逼害了被寄予厚望的太子。
賈后因妒忌之心對朝政的禍亂,成為了本來就有謀逆之心的宗親王反叛的理由,西晉就此爆發(fā)了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
這一場宗室之斗不僅是皇室本身的內(nèi)耗,更使得整個國家的國力大幅衰退。在破壞經(jīng)濟、增加矛盾的同時,戰(zhàn)爭也消耗掉了整個中原地區(qū)包括中央軍的軍力,給北方部落進攻中原提供了機會。甚至有些宗親王為了增加戰(zhàn)力,主動聯(lián)合北方部落軍隊參與其中,給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
八王之亂最終以東海王司馬越勝利告終,司馬衷被毒死,豫章王司馬熾繼位,為晉懷帝。
此時的西晉政權仍然內(nèi)斗不斷,而且長期的戰(zhàn)爭不僅使國家處于空虛的狀態(tài),積壓已久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也同時爆發(fā)。北方匈奴劉淵看準時機,建國稱帝,國號漢,揮軍南下,欲取中原。
公元311年,匈奴第三次圍攻洛陽,晉軍諸將卻消極應戰(zhàn),晉懷帝被俘。公元313年晉懷帝遇害,晉愍帝司馬鄴繼位。此時西晉的皇室、世族均已遷到江南,西晉中原政權已經(jīng)失去了對抗匈奴的實力。公元316年,匈奴大軍圍困長安,晉愍帝出降,至此,西晉滅亡。
西晉之所以滅亡,與初期的一些政策有很大的關系。但最主要的,還是人心不向、內(nèi)亂不止,自我本身損耗,給外敵提供了機會。都說“人多力量大”,但前提是勁往一塊使。各懷異心,自我相殘,最終只會使基業(yè)迅速垮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5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