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徐霞客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從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開始,到明朝滅亡前的崇禎十三年(1640年)為止,徐霞客身行萬里半天下,足跡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國的山山水水,在21個省市地區(qū)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在交通條件極度落后的古代,徐霞客的行為無異于一件曠古爍今的壯舉。
徐霞客之所以能完成這項壯舉,有兩大原因。首先是因為徐霞客本人的壯志雄心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其次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古代的旅游景區(qū)、風景名勝,幾乎都沒有收門票制度,大大減輕了徐霞客的出行成本,使得他能以最低代價周游全國成為可能。
眾所周知,現(xiàn)代旅游景點,尤其是名聲在外的著名景區(qū),幾乎清一色都會向游客收取門票。適度收取一定數額的門票,可以用于維護景區(qū)的正常運轉和建設,本來無可厚非。但近年來隨著各地旅游業(yè)的大熱,很多景點門票一再水漲船高,從幾十元漲到一百多,甚至有的從一百多漲到數百元,著實讓人咂舌。
于是,很多人開始懷想古代的旅游,認為古代旅游景區(qū)清一色不收門票,想想都那么爽。實際上,這種想法并不符合事實。古代也有很多名勝景區(qū),古人照樣也很喜歡旅游,但由于千百年來一直沒有形成產業(yè)化發(fā)展,故此絕大部分景區(qū)都不收門票,確實也是事實。
但凡事無絕對,現(xiàn)實告訴我們,古代不收門票的現(xiàn)象雖然非常普遍,但也并未達到百分百不收門票的程度,有的地方門票照收不誤。五岳之首的泰山,就是其中的一個另類。
泰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古人稱之為“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恒,為五岳之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自秦漢以來,泰山就一直是歷代皇帝的封禪祭天之地,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康熙、乾隆等知名帝王,都曾到泰山舉行封禪祭拜大典。
在歷朝歷代皇家貴族的推崇帶動下,泰山也因此具有了一種其他景區(qū)不具備的神秘色彩,成為中原百姓心目中所謂的“神山”。在有生之年上泰山“朝圣拜神”,為家人和自己的一生祈求福報平安,成為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心目中的理想。
另一個方面來說,泰山地處山東,地理位置優(yōu)越,四周人煙稠密,交通便利,不像其他名山大川那樣偏遠難以抵達。種種因素匯集之下,使得泰山具有了其他名勝景區(qū)難以比擬的巨大客流量,成為古代一個極為罕見的長年保持穩(wěn)定客源的景區(qū)。
古人比起現(xiàn)代人而言,并不缺乏商業(yè)頭腦。早在宋朝開始,有人就開始圍繞泰山開始了“創(chuàng)收”?!端螘嫺濉酚涊d,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泰山廟每歲四方之人所獻物色,其后本處官吏取為月俸”,官府盯上了天下人布施在泰山的極為豐厚的香火錢,于是對其進行統(tǒng)一管理,由官府掌控。
到了明朝正德年間,泰山向四方游客收門票制度正式成形,只不過當時不叫“門票”,而叫“香稅”,名異實同。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山東鎮(zhèn)守太監(jiān)黎鑒奏請皇帝,正式開始向進入泰山的各地游客征收“香稅”?!稄V德州志》記載,每個游客都必須向朝廷交納一定數額的銀錢購“票”,最初不足一錢銀子,后來漸漸漲到一錢二分、一錢四分,到了清朝又漲到二錢,康熙年間甚至漲到五錢銀子。游客只有花錢購“票”后才可以登山游覽。
由此可見,所謂古代旅游景區(qū)不收門票之說,并不準確,泰山就是一個鮮明的反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董平與張清結是什么關系他們?yōu)槭裁磿Y···
下一篇: 《制圖六體》是誰編著的裴秀的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