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方臘,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我們知道的方臘,是《水滸傳》里的人物,其實正史中還真有個方臘,那么,正史中的方臘是個什么樣的人,其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方臘又叫方十三,是北宋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后來,輾轉到了睦州青溪萬年鎮(zhèn)碣村,做長工謀生。
當時的皇帝是宋徽宗趙佶。趙佶是個很有藝術造詣的皇帝,但亦是個驕奢腐敗的皇帝。
由于偏愛花石,在奸臣的建議下,宋徽宗專門設立了應奉局等機構,專門替他搜羅運送民間奇珍異寶的。這些部門,把搜羅來的奇珍異寶以大船裝載,運送到汴京。以10船為一綱,故名曰“花石綱”。
這些官員仗著皇帝的命令,特別跋扈。凡是看上了誰家的一花一石,或者文玩古董,只要封上黃紙,就算是皇帝的東西了。
不光蠻橫不講理,他們還借機敲詐勒索。如果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隨便定一條罪,輕的押入監(jiān)獄,重的連命都保不住。所以好多人家被他們折騰得傾家蕩產,苦不堪言。
宋徽宗還喜歡建造園林,所以不光需要很多奇珍異寶,還需要大量的竹木漆。而方臘所在的睦州青溪,便是盛產竹木漆的地方,因此被朝廷作為征收的重點區(qū)。
生活無著的百姓,除了要上繳大量的竹木漆,還要被拉去服勞役。再加上那些官員對他們百般欺凌,拼命壓榨,大家的生活,實在是苦不堪言。
方臘有武藝,平時為人俠義,很得百姓敬重。他眼看大家被“花石綱”逼得走投無路,便動了起義的心思。
他先以摩尼教的二宗三教來蠱惑受苦受難的百姓,接著又用神鬼之說,唬得百姓無不信以為真。因此信眾頗多。
公元1120年10月,不堪盤剝的方臘,喊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口號,發(fā)動起義。由于他組織能力極強,再加上百姓已被盤剝到食不裹腹的地步,因此應者如云。僅短短十日不到,便云集了數(shù)萬人之多。
隨后,方臘在大家的擁護下被奉為“圣公”。他借機建立政權,設立官吏將帥,并以頭巾區(qū)分官階高低。
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很快便震驚了朝廷。朝廷先派5000精兵前往鎮(zhèn)壓。得到消息的方臘,率領起義軍埋伏在宋軍必經的路上,打了一場漂亮的殲滅戰(zhàn)。
隨后,方臘一股作氣,帶著起義軍攻下青溪。接著,又以勢不可當?shù)貖Z取了睦州和歙州。
起義軍節(jié)節(jié)勝利的消息,像長了翅膀的鳥一樣,在各地傳開。全國各地的百姓聞訊而來,紛紛加入起義軍,起義軍的隊伍愈發(fā)壯大。
僅1月有余,在方臘的帶領下,起義軍便攻占了浙江、安徽、江西、江蘇等六州五十二縣,幾乎奪取了北宋半壁江山。
大驚失色的宋徽宗,立刻再次下令童貫率15萬精兵鎮(zhèn)壓起義軍。
由于起義軍勢力分散,童貫采取一一擊破的戰(zhàn)術,很快就大敗起義軍。
公元1121年,宋軍包圍了杭州城。
宋徽宗下旨招安,希望方臘歸順朝廷,但方臘拒絕了宋徽宗。
盡管方臘親自坐鎮(zhèn)指揮,但由于城中糧草無繼,很快,起義軍便陷入了被動的局面。為了保存實力,方臘只得率領起義軍撤出杭州城。
由于起義軍多是農民,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軍事訓練,又缺少精良的武器,再加上接連失去攻占的城池,因此大家士氣低迷。與宋軍對戰(zhàn)時節(jié)節(jié)敗退,很快便失去了歙州、睦州和衢州等地。
方臘邊打邊退,帶著不足20萬起義軍,最終退回青溪幫源洞,并以此為根據(jù)地,與宋軍進行殊死搏斗。
公元1121年,宋軍把青溪團團包圍起來,準備一舉圍剿起義軍。但由于幫源洞地處隱蔽,他們始終沒能找到起義軍的根據(jù)地。
為了捉拿方臘,官府四處張貼懸賞告示,表示只要有人提供方臘藏身的信息,不光加官進爵,還賞賜豐厚。
起義軍中有人見之起意,做了叛徒。在他的帶領下,宋軍找到了幫源洞。
盡管起義軍頑強抵抗,但由于宋軍數(shù)倍于他們,最終7萬起義軍悉數(shù)被殺。
方臘和妻子則被宋軍俘虜,押往汴京,不久便以酷刑處死。
據(jù)史書記載,他英勇就義時慨然而立,一聲不吭。百姓見之無不落淚。
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最終被朝廷鎮(zhèn)壓下去了。但這并未引起宋徽宗的反思,他依然如故,我行我素,過著奢靡腐敗,凌駕于百姓之上的生活。
當然,這樣的日子也僅繼續(xù)了6年。隨著金人攻破汴京,宋徽宗淪為金人俘虜,北宋滅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諸葛瞻作為諸葛亮之子,他的能力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