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怎么削藩的?為何朱允炆失敗了朱棣卻成功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雖然朱允炆削藩失敗
,但他這個舉動是沒有錯的。朱棣上位后同樣要想辦法如何限制各個藩王的權(quán)利,只能說朱允炆有些操之過急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
,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時年21歲。在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等文臣的協(xié)助(扯后腿)之下,登基僅一個月后,朱允炆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
,朱允炆便強削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等五位藩王,其中湘王朱柏更是被逼全家自焚而死。在這種情況下
,其它諸王莫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正式靖難,起兵南下,用時三年就攻下金陵,代侄為帝。朱棣登基之后,其實也面臨著同朱允炆一樣的困境:天下藩王太多
,且有兵有權(quán),時間一長,難免會成為周朝之戰(zhàn)國的局面。面對這一困境,朱允炆用他的實際行動表示,藩王們是不能強逼硬削的,否則很可能會有其它藩王再來一次靖難之役。追述前史,也不是無法可依
。漢朝初立,劉邦也是分封宗室子弟為藩王,守立各地,以衛(wèi)長安“推恩令”之名實在太大
朱棣結(jié)合另一位英明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的辦法
然后將藩王們的藩國由邊塞改為內(nèi)地
,所有邊關(guān)一律由國家管理,邊軍守衛(wèi),其實就是收歸朝廷。這樣一來,不用守衛(wèi)邊關(guān)的藩王,自然也就沒有理由再保留大量軍事力量,其護(hù)衛(wèi)也由三衛(wèi)被削減為一衛(wèi),最少者甚至只有三四十個兵卒,其規(guī)模還不如一些豪族大戶。沒了兵權(quán)的藩王
,對皇帝的威脅自然就低到了極點,這時候的他們還不是任朱棣隨意拿捏?在之后的日子里
,只要逮到哪個藩王胡作非為,違法亂紀(jì)了,朱棣想削就削。齊王朱榑陰蓄刺客,以私兵據(jù)守青州,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被朱棣貶為庶人;谷王朱穗磔殺王府長史,招匿亡命,造戰(zhàn)艦弓駑器械,意圖不軌一頓胡蘿卜加大棒伺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8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