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緣故竟是如此?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王后是古時候封建王朝時期女士的最大影響力和殊榮。(武側(cè)天以外,從絕大多數(shù)看來)。皇上通常狀況下都是立王后,要不是即位后娶正室,要不之前總有正室,立即冊立。王后和別的嬪妃不同,別的妃子也僅僅皇上的妾,而王后有政冶影響力,許多場所必須參加。王后也會變成政黨更替時關鍵的角色。依照古時候的承繼規(guī)章制度,王后生的大兒子是嫡子,有著繼承權。古時候我覺得是子以母貴。漢景帝立劉徹為皇太子以前,都是先把王夫人立以便王后,那樣劉徹變成皇太子才順理成章。在唐代后半期,有個怪異的狀況,自唐徳宗后,上百年沒有立國王后,直至唐昭宗中后期,也就是說大唐快滅絕了,忽然立王后了,它是為什么?
唐徳宗冊立的王皇后運氣不是很好,當了三天皇后就去世了。唐憲宗則是堅持不立后。他的理由很簡單,如果立了皇后,那就有人限制他了。有了皇后之后,便有了區(qū)分,正妻和妾的區(qū)分,他太寵愛其他的嬪妃就被指責,畢竟皇帝要注意形象。沒有皇后,大家都是妾,都是一樣的,皇帝因為沒有皇后,寵幸哪個妃嬪別人都無法說什么,沒有皇后對皇帝來說比較自由。立皇后不能隨便,廢皇后,換皇后更不能隨便,這已經(jīng)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要和大臣們商量。唐憲宗不想被束縛,便不立皇后。后來的皇帝也學會了,就不立皇后,隨便寵愛哪個妃嬪,誰也沒有借口。更沒有皇后打壓后宮妃嬪,皇帝當然開心。就這樣,大唐上百年沒有皇后。
唐朝末年,唐昭宗立皇后其實也是順帶的事。并不是專門為了立皇后。其實唐朝中后期不僅不立皇后,唐武宗之后還不立儲君。新登基的皇帝被宦官限制,宦官操控著未來皇帝的人選,按照自己的需求來擁立新君。有的皇帝去世得太早,還沒想這事呢。有的皇帝登基的時候自己還沒長大呢。唐昭宗在華州的時候,實際上已經(jīng)是被挾持了。唐昭宗也是沒有話語權,華州的韓建才是掌權的人。韓建挾持天子之后就按照自己的意思隨便下令,排除異己,消除昭宗的武裝力量,把昭宗欺負得很慘。韓建后來有些怕了,這樣做確實有些過分了,當時各地有那么多武裝力量,誰隨便用個名頭就討伐他。于是韓建想安撫一下昭宗,讓外人看著他還挺忠心。這才提出了讓昭宗立太子。昭宗想著立就立吧,外一哪天他就駕崩了呢。昭宗的長子成了太子。而這位太子卻也成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帝,這也不能怪他。何淑妃是太子的母親,立太子和立皇后都是一套活,昭宗就把皇后也立了,這樣更加名正言順。而上百年不立皇后,一立,便成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后。后來何皇后又當了太后,日子很不好過,朱溫已經(jīng)掌控了大局,她也只是傀儡。哀帝和何皇后都被朱溫殺了。
不過這個事件倒是說明了皇后的重要性。因為沒有皇后,便沒有嫡子,而唐武宗之后,因為各種原因又沒有立太子。這便更加給了宦官們機會,隨便擁立,誰聽話,誰年紀小就立誰。如果有皇后的話,她的兒子即使沒有被立為太子那被人的孩子也沒資格和皇后的兒子爭。即使皇后沒有兒子,她也是太后,有參政的權力,也不至于讓宦官隨便把持朝政,至少在名義上,宦官說不過去。雖然當時大唐皇帝已經(jīng)沒有人愿意當了,但各地節(jié)度使都還沒完全和唐中央撕破臉,名義上都是唐朝的臣子。所以昭宗立了太子后,太子便當了皇帝,雖然是被控制的。大唐走向黃昏已經(jīng)不可避免,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只是加速了進程。上百年不立皇后倒也是一個奇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5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